上師說法 深邃如海 廣袤如虛空

个人日记

 上師說法 深邃如海 廣袤如虛空-摘要(摘自福智之声)

上師引導如何學習師父所講的忍辱度教授,正式從班長班開跑了!

第一堂課心得回饋

第一,是慢心很強,常常聽過去就以為自己懂了,對師父所說的內涵凡庸作意。而且聞法的當下並未仔細思惟師長的理路,而是像您所說的,「相似到自己平常的經驗」了,於是很快的便在腦海中盤自己的生活經驗,甚至是一些雜七雜八的念頭。因此聞法的效果便如您所說一般,「由於我的感受部份,或者我的理解部份損減,然後把它變調了。」譬如,對於忍辱波羅蜜多及一般世間所謂的忍耐、修養好,混淆在一起時,內心一種「就是那個東西嘛」的感受概念,便阻擋了師父的教法進入弟子的心中。在此要感謝上師的提醒,並教導弟子應了解「這不是平常我們認知的狀態」,要「提起心力」聽聞。

 

第二次感動,是上師開示說,「大家的安立裡邊,好像叫我老師。實際上,我還是覺得我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己的角色──我是師父的弟子。」

「把師父傾心奉獻給我們的這一本菩提道次第廣論,作為我們此生乃至盡未來修學的指南,並且把這種修學生生世世堅持下去,一直到成佛。」「不僅自己學,力所能及的引導比我們結緣晚的人認識到宗大師教法的殊勝。」

上師說,「這個過程,始終是自作教他的。雖然辛苦,但是具有無比殊勝的價值,而且是愈走愈歡喜的。」「遇到難還堅忍的走下去,直到穿越困境,我們就更上一層樓,就能生生世世的繼續這條菩提路,走大乘的路。」

透由上師開示才了解,「我們共聚在一起學習廣論的時光,我認為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團聚在師父身邊的時光。」

上師對於弟子們的法身慧命看得比弟子本身還要殷切,忍辱度這一講是上師對師父所提「這群人不要再散了」的努力,以法相聚是生生世世佛菩薩悲心陪伴的示現。

您說,「現在我們依然就是行進在進趣菩提的路上。」在這條路上,請您時時加持弟子,令弟子快速成就無上菩提!

如何學習師父講的廣論呢?上師說,「我想了各種的研討方式,最後決定一條各大研討班都共同的方式,就是聽帶、消文,然後把師父講好的理路在心中確定。確定講的是什麼、師父所破的是什麼、所立的是什麼、破立之間的次第是怎樣安立的,怎樣把師父講的調心教誡,跟廣論的原文緊束在一起,而不是一講調心教誡的時候,原文就捨棄了。」

上師不斷提醒我們,要以「大乘發心」為根本來修學佛法。上師說,「在這裡邊強調大乘發心的部份,我覺得是聽聞的一個前行,也是學習六度的非常重要的部份,因為它的次第是在學菩薩行,發心之後,所以我們必須要以一個相似於大乘發心,或者造作的這樣的一個心,也要生起來。」另外,上師也不斷提醒我們要發一個堅固的願,「希望真正能夠安立所有的一切有情都在大覺佛位。」因為自作教他,本來就是菩提路上一定要作的事情。

上師開示,「要知道忍辱波羅蜜多的教誡,可能深邃如海,廣袤如虛空一般,並不是原來我們感受上,或者平常待人接物上所呈現出來那一點點修養,就可以知道忍辱波羅蜜多難以企及的一個高度了,而平常脾氣很好或者有修養,這些完全跟忍辱波羅蜜多一點關係都沒有。」

真的就像上師所說的,聽聞忍辱波羅蜜多的時候「要淨器,要把我們心中所有的對法還沒聽好像就理解了,或者以為自己那點東西好像就很超勝的這種傲慢的感覺要拿掉,要認真的學習。」

上師說「忍辱波羅蜜多」不是忍耐的意思,「實際上這是我們從所未經之地,我們未曾經歷過的崇高的經驗、崇高的證悟力。所以修行者在此處應該淨除慢心,好好的學習、聽聞。」」

第二堂課心得回饋

就像您所說的,「違品,師父用明暗來比喻,顯示了一件事,有違品就沒有那三個(耐他怨害、安受自身所生眾苦、善安住法思勝解),有那三個就沒有違品。而且它們有沒有交集?有沒有中間地帶?沒有。」因此,學法在心續的檢查上,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灰色地帶!貪著現世,就是不想切實學上去;對自己惡習縱容,其實就是安於輪迴,沉溺煩惱。

上師還說,「黑暗是怎麼被去除的呢?因為光明來到的時候,剎那間黑暗就消失了。因為有黑暗,所以沒有光明。因為有違品,所以沒有忍辱波羅蜜的圓滿,沒有成就的樣子。因為成就了忍辱波羅蜜的那三種特質(耐他怨害、安受自身所生眾苦,及善安住法思勝解),所以完全沒有違品。」因此在抉擇法的時候要毫無漏洞,要認識錯的那一面,針對錯的那一面去對治,徹底解決,就是對的一面。必須要徹底解決,絕無灰色地帶,務必努力達此境界!

「大家都知道忍辱波羅蜜多的修行境界,比如那一些大地菩薩捨頭目腦髓難以想像的那種境界,我們是嘆為觀止,好像初發業的凡夫豈敢嚮往那樣的成就呢?但是師父在這裡鼓勵我們,我們可以認識違品嗎?可以!為什麼?違品即是我們的現行,我們的現行就是你可以感受到的、你可以觀察到的。」上師透由這樣的引導,讓我們從認識違品來踏出堅實的一步。

上師又引導弟子去思惟,「最初吸引我們走進佛門的,甚至要堅定地修行的理由是不是因為佛法太超勝了?」而弟子「對自己的現行沒有加以反思,認為表面的安寧意味著好像就安寧了,」因此上師提醒我,「實際上無窮的苦還有墮落的因都在那兒等著,這是一個剎那也不會安住的苦難輪迴世界。輪迴在哪裡?是不是在我們心續裡?輪迴的根本還沒有淨除掉。」如果我不對治煩惱,不把輪迴的根本淨除掉,「到有一天對付死主的時候,你將完全的沒有力氣的。由於自己不對治煩惱的現行,來生都會退到黑暗的深淵裡去的。」到時候隨業受生,能再得暇滿人身嗎?能值遇師父嗎?

上師說,「那些佛菩薩們也正是如法淨化了違品才成就了那樣的功德。」

今天聽到上師開示的這句話很感動,「我學習忍辱波羅蜜多的第一步,如果能夠清晰無誤地認識到違品就是我的現行,是圓滿忍辱波羅蜜多的法類要破除的,那麼可以了解我們已經朝向圓滿忍辱波羅蜜多成就的方向邁上了堅實的一步嗎?可以的。」由此真正體會到師父在鼓勵我們,也體會到上師用心的引導我們,尤其是今天的「違品」部份。

沒有上師如此的引導,我就這樣的文字上的滑過,造就了自己愚癡上的障蔽,就如上師所引導,「在那一刻,愚癡的障蔽已經忘記了佛法對自己生命的意義。」這也就是使自己有時會心力退的真正原因。

太棒了!我終於知道自的現行是如此的沉浸於煩惱中,原來自己的違品是如此的「不解」啊!而且今天也學到很棒的下手處,如何讓自己有力量,就是要「一次一次對境中再再地聆聽師父的教誡,反覆地要警醒自己的道心。」我發願我要如實的去做、去行持。

弟子對於法的希求心,就如您在「不解,無其樂欲」的開示中所引導的,「師父說,『不了解什麼?不了解善淨之法的特質。』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對著好的地方、美的地方是無法在感受上感受到的。因為體會不到、感受不到,不會以相應的這種樂趣去追求。」

因為上師說,「大家認為『不解,無其樂欲』這個『不解』是哪種煩惱?愚癡。因為不了解所以不想得到那殊勝的功德。不了解、不想得到殊勝功德的我們的現行是怎樣的呢?就是沉溺在自己煩惱的陷阱、臭泥坑中不能自拔的狀態。會不會有慚有愧呢?不可能。因為沒有對比善淨之法的那種美好的感覺,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的現行,也發不起慚愧心。發不起慚愧心能不能懺悔?絕對不可以懺悔的。」

這種打退堂鼓的思想,就是上師所說的,「大家常常會聽到『沒有動力』、『沒心力』。為什麼我們會沒心力行善法、追求佛道呢?我們怎麼就有心力沉溺在煩惱中呢?」過去沒發現到,攪煩惱原來也要心力,這完全是像上師所說的,「為什麼修行沒力了?被愚癡障蔽了。」

的確,我內心中對許多法類沒有生起相應的好樂,真的像您所說的,「連親近善知識法都沒有勇氣一定要生起欲得心、一定追求把它生起來,怎麼能夠想像我們對所有道次第的證德都要有欲得心呢?如果對所有道次第的證德我沒有欲得心,那麼就證明我們覺得輪迴還不錯、還可以度日、還挺滿足的,不需要追求佛法來度過這個堪忍世界的所有苦難。」因為如此,總覺得日子還過得不錯,不覺得有拚命的必要,覺得那些菩薩境界離我太遙遠。

上師說,「為什麼你沒力了?為什麼沒有好樂心了?因為沒有去思惟佛法對我們的利益。為什麼沒有去思惟?對自己現在安住的現狀已經失去了清晰的警醒力。」由此而認為日子還可以過,因為很大的災難還沒到。

上師說,「這是一個剎那也不會安住的苦難輪迴世界。輪迴在哪裡?是不是在我們心續裡?輪迴的根本還沒有淨除掉。」

上師引導說,所有的法不是拿來增長生死的戲論,而是用來檢束自己的身口意,一次一次的觀照自心,「記住這是生死輪迴,叫堪忍世界。我們並沒有破除無明,就意味著我們必將隨業受生,在這個輪迴的世界裡邊不停地轉生、不停地拋棄身體。我們並沒有對來生一定得到善趣身堪修正法的把握,怎麼可能不思進取呢?沒有把握來生在自己的手中,怎麼要不思進取呢?」

就像上師說的,「現在我們依然就是行進在進趣菩提的路上。」

上師要我們常去思惟、問自己,「我們都一樣將會面對生死的那個關頭,將會面對來生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用什麼身來度過來生,我跟宗大師教法的緣是怎樣的,我跟師父的緣是怎樣的,我們都將遇到這嚴肅的課題,而且這一刻什麼時候開始誰也不知道。」

第三堂課心得回饋

您開示說,「第一個道次第鐵門檻──親近善知識法很多人就卡在外面了。談到大乘發心,更是嚇倒很多人。談到忍辱,有些人這輩子也沒想要成就忍辱功德,甚至脾氣少發一分鐘,都全身不自在,現行就是這種境界,甚至不認為瞋恨是很羞恥的事情。」

過去總認為官大學問大,在下位時,就會說你的時代過去了,都不瞭解我。過去都以為這是對的,今天才知道這個叫「瞋」。上師說,「這種『合理的』瞋恨,大家一定要把它放在不合理的地方,你才能發起猛利的心,把它對治掉。」

上師說,「眾生應該都是在我們恭敬的地方。」上師還說,「『我們曉得這個叫瞋』,再問一遍,曉得嗎?自己正在發作的時候,曉得那是瞋嗎?如果曉得,要知道這是自己的煩惱習氣,不是在修什麼菩薩行。發完之後,要老老實實的懷著至誠心在三寶面前頂禮、懺悔。」

上師提到「下對上、上對下」的互動,弟子聽了很有感受--對上時覺得被約束、想挑戰權威,而對下時,「當我們被挑戰的時候,我們說,『你懂什麼啊?』是不是開始發脾氣訓人了?這是不是一個瞋呢?是的。無法忍耐。」

今日聽聞上師開示的「耐怨害忍」,學習要抓出心中所有不得不發瞋心、為了對方好唯一的方法只剩下發瞋恚來解決的邪宗,這些邪宗就像牢籠般困擾多年:「為什麼相處這麼久,你還這樣對我?」「為什麼你連一點上進心都沒有?」「為什麼你連基本的責任都不做?」

上師說,「『就自己無法忍耐的這種心裡的煩惱相,我們曉得這個叫瞋。』實際上無法忍耐的時候,內心的感受是怎樣的?眾苦交煎吧?受不了了。那個狀態是苦到了一定程度,受不了了,一定要想辦法馬上要把苦釋放一下,然後就開始傷害人了,這絕對不是幫人的現行。」因為弟子「職位」的關係,心中常有「養不教,父之過」的不能忍耐的苦,但是原來釋放了自己的苦,是修行人極應羞恥的、傷害對方的、障礙自己的、毀滅性的!

您會開示說,「違品立起來很不容易,大家不要認為違品很容易認識。」

在今晚的學習,弟子非常感恩有機會再次檢擇自己,因為您特別教誡弟子,「在某些人的見解裡邊,瞋恨彷彿是一個修道的方便,而不是一個忍辱波羅蜜所顯示的違品。」

當弟子聽到:「佛法的降伏的事業難道是用瞋恨成就的嗎?不都是悲心和智慧的事業嗎?用這種辦法是不能令聖教昌盛的。」 上師又提到,「雖然很多人的名位是在自己底下的,可是不一定在你底下的人不比你有修行!有一些佛菩薩也會示現出在你下面的樣子。」

如同上師所說,「不要因為想管束人,助長自己的瞋恨心還沒有慚愧,越管人越不寂靜、越管人越不寂靜。」

上師說,「看別人做得怎樣這把尺子是否真正地用來審核丈量一下自己的內心是什麼狀態呢?如果稍稍丈量一下,我們會安靜下來,會有那麼一點點虔誠的樣子、對眾人顯示出一種恭敬的樣子。」

就像上師說的,「怎麼樣能夠在一邊帶動別人的時候一邊對治自己的煩惱呢?我會認為正知見很重要。」

領受到您殊勝的忍辱波羅蜜多教授,過程中上師您的法語像甘露水如此慈悲地告訴我,「當你自己無法忍耐這種狀態出現的時候,你要再三地審視這是什麼無法忍耐?如果是瞋恨心,要立刻懺悔,因為這個東西障道,瞋恨的果報(忍辱度)後面講的是太可怕了!」

上師說,「絕對不要把發瞋恨當成是你很威風、當成是你很有魄力、當成是你很果決。」

上師說,「尤其是帶人的、管人的人,是非常容易站在這個合理的角度發瞋恨的。」

上師您開示說,「當我們去救人的時候,如果自己已經深處深淵,或者深處於瞋恨的烈火之中,請問,我們到底用什麼去救人呢?這是不太可能的。沒有示現出一個如法的行為,所謂救人是把他從非法的地方救到如法的地方。把他從非法的地方救到如法的地方,要讓他看到如法的作法是怎樣的。如果我們在他面前顯現的還是非法的樣子,那就不能想像了。」

上師說,「所謂救人,是把他從非法的地方救到如法的地方。把他從非法的地方救到如法的地方,要讓他看到如法的作法是怎樣的。如果我們在他面前顯現的還是非法的樣子,那就不能想像了。」

上師說,「我學習忍辱波羅蜜多的第一步,如果能夠清晰無誤地認知到違品就是我的現行,是圓滿忍辱波羅蜜多的法類要破除的,那麼可以了解我們已經朝向圓滿忍辱波羅蜜多成就的方向邁上了堅實的一步嗎?可以的。」

就像上師說的,「你(瞋),就是我要對付的,你只要一出來,我毫不留情地狠打,而且要把你打到我看不見為止。」

上师教授:皈依

如果大家能够养成常常听闻佛法的这样的一个习气,变成我们生命的依赖就是法,我们生命的皈依就是法。

什么叫皈依?就是有什么事想不开的,就是想“法”。

怎么叫“法”?提不起来怎么办?就是把带子打开来听,遇到什么苦恼的事情,都去听《广论》。养成持续闻法的习惯。

什么叫持续呢?就是当你有什么忧悲苦恼的时候,你要想到用法去解决。

怎么用法呢?就是听闻、或是研讨、或是思惟。总之让自己的心缘到佛法,缘到佛法,生命就会不一样。

日常老和尚開示:設立「廣論研討班」的意義

 

「廣論研討班」,那為什麼要這個研討班?

大家有這個經驗你去看書,很好的一本書,也很動人,然後呢,你看的時候很認真看,看完了以後書本一閤,沒有什麼印象,只覺得:「唉呀!這本書很好。」好在那裡呢?說不上來。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啊!還有一種,你去聽,聽完了覺得:「啊!覺得聽的很好。」聽到些什麼啊?欸!也是聽到這些。並不是說這麼容易自己看一下,並不是這麼容易聽一聽,像學校裡面念書一樣,好老師講完了以後,發給你的習題,要摸索、不斷去摸索,要摸索多少時候才摸索得出來。所以這個研討班它有一個特別的價值,你必須透過這樣的一個內涵,才能夠真正的把握得住。

是不是單單這個夠了呢?不,研討班有太多的好處。平常我們現在做很多的事情的話,因為生活太忙碌了,你的確有心想去做,除非你生活的擔子逼在那裡,否則的話呢,要我抽時間也抽不出來,就是你抽得出時間來,這個也拉著你、那個也拉著你。尤其是我們學佛的人,人家說:「什麼!你學佛啦?」總覺得好像學佛也不大對勁。等下吃素了,「怎麼!你吃素了?唉!」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啊。但是反過來,假定進到這個圈子裡邊去,都是吃素的,進來一個人不吃素的,你自己覺得不大好意思,要到這個圈子裡去吃素,是不是比較容易啊。

「廣論研討班」第二個好處就是等到你真正有了興趣以後,它會拉著你;而且更好的呢,現在一個現象,剛開始的時候我要去幫忙人家很困難,現在呢,全省南北啊這個班很多,非常多非常多,他們都嘗到這個好處了。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學佛的覺得好像不大對勁,乃至於學《廣論》不大對勁,現在進到我們這個圈子裡的人啊,如果你不學《廣論》,覺得這個人怪怪的,不學這個的,所以它這個圈子有一個最佳的保護的力量!這個保護力量啊,是平常的時候你有一點那樣的話,人家說:「欸!時間到了,來來來。」好了,自然而然啊就拉著我去了,它有太多的這種特別的好處。

更重要的有一件事情,說前面那個你們好好去體會,現在我已經說過了,學佛豈不是要長時候去做的,你說我念佛的,沒錯,請問:「你念了佛以後,你到了極樂世界以後還要不要回來?」有很多人說:「到了極樂世界不要回來。」這話說不通!我可以肯定的,如果不信佛,那你說你的,對,你可以這樣說。如果你信佛的話,到了極樂世界不回來,說不通!是不是到極樂世界是一個初步的因,最究竟是不是要成佛?要成佛,要成佛要不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因,菩提心的因是不是要解救一切眾生,要救,救一切眾生,你說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對不起我不救,這個是菩提心嗎?這不是很明白嗎?所以我不懂佛法可以,懂得了佛法這說不通!到那時候你要來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團體?我們想:「到那個時候佛菩薩會保護我們的。」沒錯,他之所以保護你,還是你自己造的業,假定你自己沒有業能夠保護我的話,現在我們早就成了佛了,不成佛嘛早就解決生死輪迴了,你要嘛不相信佛,相信佛應該這樣,為什麼?我相信他呀!他有能力保護我,他有能力把我們救出來,豈不是都應該把我們救出去了,要嘛你不相信,要嘛不合理,現在我們也相信合理的,那說明什麼?佛法就告訴你這個業只有你自己造的。

我們已經在光明當中了!

我們的生命已經值遇到這麼溫暖的、很燦爛的、很輝煌的一顆偉大的心,他在天上人間都是珍貴無比的,你去感受他,你就能夠有能力、有力量,跑出生死的城池。這條路不是你一個人孤單的在走,他一直在陪伴著我們,一直在陪伴著我們,生有、中有、死有都在陪伴。他練就了那些功德,斷除一切惡,修滿一切善,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從初發心,中集資糧,後正等覺,都是為了我們。你信得過在苦難的輪迴裡面,已經有了這樣一個亮麗光明在照耀我們,你們已經是在光明當中了!

實際上,師父的事業不可能靠一個人,也不可能靠幾個人,一定是所有跟菩提道次第有善緣的這些弟子們共同努力。每個人在自己的緣起點上貢獻出自己,哪怕是非常微薄的一點點的微光,也是這麼浩大的光明之河的力量的泉源。一個光明的一個點,未來教法在一個地方開始傳進來,開始弘揚光大,它就是緣起之法。法不孤起,必仗緣生,師父是為了很多很多人,大家的善緣聚集在一起,善的資糧聚集到這一分的時候,運用我們善的資糧來度化我們。

······························································································································································

我必須要把我自己變成菩薩、變成佛,去報答師父,因為在世間上無以為報。你說我對他報答什麼?我這一生所有美好的一切,都是他的恩賜,所有的一切!那我要怎麼做啊?我在天上、地下想了一圈,怎麼報答師父?一定要生起菩提心!把菩提心這美妙的供養,呈於上師的法座前,把世俗菩提心到勝義菩提心,乃至於究竟成佛。

······························································································································································

我希望說生生世世,我們都能夠走在一起,都能夠永遠追隨著師父,把大乘的佛法,在很多的世界不停的學習,不停的弘揚。希望大師的教法這盞明燈,我們能把它擎舉在自己的手中,生生世世的擎舉著,直到它成為一個巨大的火炬,成為日輪,然後能夠光耀宇宙,能夠照亮所有的輪迴世界,讓那一些在苦海裡掙扎的有情,藉著這種光明,然後找到希望,找到皈依,找到離苦得樂最究竟的道路。

······························································································································································

此時此刻,我們雖然相隔萬里,但心卻匯聚一處。這神聖偉大的法會,再度讓我們在同一時間想一個人、唱同一首讚頌、流一樣的淚。那顆光輝慈悲的心,依然照耀我們,依然陪伴我們,就如同我們這樣憶念著他。十方諸佛,如母憶子,憐念眾生。請記得:認真學廣論、歡喜學廣論、堅持學廣論,這是師父最歡喜的事,我們是廣論大家庭。我想念你們!

······························································································································································

師父在廣論裡面談到很多的問題,其實都是要觀察自心才能夠看到的一些問題。師父的法音,切斷現行,咔嚓就切斷了,馬上這個人就生起了慚愧心。你說我們靠互相的勸,有時把煩惱勸沒了,三個小時還勸不沒,談到大半夜他也不會變。我們沒有那麼鋒利對付煩惱的利器,但是師父語業的功德,眾生一聽到之後,煩惱立刻就降伏了,就像天帝釋一般降甘霖,煩惱的塵埃就不見了,空氣就清澈了。

如果大家能夠養成常常聽聞佛法的這樣的一個習氣,變成我們生命的依賴就是法,我們生命的皈依就是法。什麼叫皈依?就是有什麼事想不開的,就是想「法」。怎麼叫想「法」?提不起來怎麼辦?就是把帶子打開來聽,遇到什麼苦惱的事情,都去聽廣論。養成持續聞法的習慣,什麼叫持續呢?就是當你有什麼憂悲苦惱的時候,你要想到用法去解決。怎麼用法呢?就是聽聞、或是研討、或是思惟。總之讓自己的心緣到佛法,緣到佛法,生命就會不一樣。

總之,用心的學習廣論,持續的學習廣論,歡喜的學習廣論,你的生命一定會被這本論,為宣說這一本論的師父──我們的師父所改變,天翻地覆的改變。我覺得你們已經擁有了改變這一生生命的籌碼,已經有了,你們已經有了這個籌碼,怎麼做呢?好好的去實踐它.你好好的聽聞廣論,好好的去實踐廣論,明年再來的時候,你一定會很高興的跟師父講說:「師父,我今年交了一個好的成績單。」

上師教授:慢慢地學會依靠法得到快樂與支撐

我們修行人要做到的就是:慢慢地學會依靠法得到快樂,得到支撐。

  所謂法的意思是:依佛教誡取捨善惡。當我們取對了、捨對了的時候,一種歡喜就會生起來。一旦習慣在自己面對痛苦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以法為依止,這樣的習慣練成了之後,你會發現不但你變得堅強,而且生命變得自由。無論你得到別人的讚賞,還是得到別人的批評,總之,在法上,你在內心降伏煩惱的那一分喜悅,是誰也奪不走的。私欲、名利心、自憐自艾的這種情緒,這些都是要在修行的過程中一點點面對、一點點去戰勝的。

摘自上師開示 關愛教育第一則

上師教授:德育是一種傳遞

德育是一種傳遞。

例如關愛,關愛的教育怎麼做?

傳遞!你心裡有關愛,把它傳遞出去,這就是關愛教育。

如果心裡沒有關愛,偽裝出一個關愛的東西,那我覺得還是不能感化一顆心。

上師教授:千樹萬樹梨花開,忽如一夜春風來

我曾憂慮我見不到師父怎麼辦?告訴你永恆的兩個字──祈求!當你的祈求熱烈到某種程度的時候,一定就來了,你相信嗎?這是一個人、事、時空都不能阻隔的一件事,你相信嗎?熾烈的祈求,日夜不休的祈求,然後每一件事都祈求,堅定不移的祈求,絕對不要懷疑說:「是不是上師把我給忘了?」這個念頭打死都不能生起,就能最快的來,你們相信嗎?每個人在來去的過程中,我覺得是業力的交錯,我用我的生命實踐了這一點,就是透過對上師熱烈的希求,一定會早一點見到他!

··········································································································································

不管你離上師多麼遙遠、多麼痛苦。當你用你的真心呼喚你所信賴的上師時,你真的會得到力量!會得到前所未有的加持!我覺得,你真的去試一試,生命真會變得不一樣。不管你遭到什麼,眼前的境界是怎麼樣!

··········································································································································

我覺得業是自己造的,所有具有大悲心的上師,他即使在非常非常遙遠的他方世界,他也可以聽到我內心中熾烈的祈請。我不停的祈請、不停的祈請:「請您攝受我,請您教誨我!」有一天……我常常用說:「千樹萬樹梨花開,忽如一夜春風來。」善知識好像忽然從天而降一般,就在你面前出現了。

我們一定要在一起學習,「與其讓困難嚇死,不如起來奮鬥累死!」這是我在最痛苦時,對我的命運發出的嘶吼!真的,與其讓惡業踐踏,為何不起來踐踏它。

··········································································································································

天天在那種悲苦的命運中流淚憂傷絕望,為何不起來把它砸碎?讓事實照你想像發生!為何不照佛告訴我們的方法去供養、去淨罪積資,去積福,讓你變成有大福報的人,你的心願就能實現!若福報很寡少,你的心願都不能實現,所以一定要好好供養三寶。

祈求!數數祈求,相信我,這就是因果!你照這個因種下去,果報就那樣成熟!這是諦實的。

··········································································································································

如何祈求?就是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白天也想,晚上也想,吃飯也想,走路也想,日夜不間斷的祈求,遇難不放棄,要堅持、要有勇氣、要有毅力,堅持不懈,在目標沒實現這一刻,一定要堅持,我們就一定會在一起學習!

總之,那就是你的心事,是常常掛在心頭,無論你如何?想幹什麼?就想幹成這件事!那個心願就會很快實現,數數跟佛菩薩啟白,心願就很快實現,注意,這非常重要!

上師教授:關愛教育是 你必須從頭到腳都關愛他

關愛教育是:你必須從頭到腳都關愛他。把自己從頭到腳都變成真的關愛對方的一個人,你的語言、眼神、動作都會自然流露出你對他的關愛。

一旦一個學生發現自己被自己的老師欣賞,發現自己在老師的心中很重要,他就開始自律。

能夠欣賞自己的學生,發現他生命的優點,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些優點,就會讓一個孩子站起來。實際上,與其說是教他,不如說是發現他。

上師教授懷著謙卑的心,走進學生的心

跟人接觸的過程中,發現每個人真的就是一本書。各種各樣的業力,各種各樣的思想,形成千奇百怪的生命。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驚訝,久了之後,你就會覺得這很豐富。

走進任何一個人的心,必須懷著謙卑的心,不謙虛的話就讀不懂,要非常小心、仔細地閱讀,才能夠讀懂。

摘自上師開示  關愛教育第四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