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告诉您一个真实的诸葛孔明
个人日记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后世也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关于民间流传和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我不想说太多,因为地球人都知道。
现实中的诸葛亮,尤其是对于蜀国,我只有一个正面的评价,那就是态度好。他的确有一颗统一中国、匡扶汉室的心,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自己的生命,不惜自己的国力,不惜自己的百姓,能用的都用上了。虽然结局不如人意,但是他尽力了。
我们从头说一下诸葛亮。
一、诸葛亮隐居和出山的动机存疑
(一)先看诸葛亮隐居之所。
隆中,东距襄阳城13公里,也就是说离大城市非常近。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在隆中隐居,看中的正是它不近不远的地理位置。从这里看,他并不想做一名真正的隐士,而是潜伏静观,以待天时。如果遁入名山大川,隐入白云深处,过于远离尘嚣,就不能掌握人间信息,了解社会变革。同时,如果挣出点名堂的话,想出名也比较容易。这时的荆州,在刘表以自守为主,静待天时的指导思想下,应该说是相对安宁,不仅当地人安居乐业,外地人为避兵祸也纷纷拥入。于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市场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崔州平、石广元等人不仅才华名于当世,而且经常相互串门交流,使得当时的诸葛亮不但没有因为隐居而消息闭塞,反而因为这些人而大开眼界。也正是这些信息,才构成了后来“隆中对”的理论基础。
学有所成了,名声也有了,那他还在等什么呢?
等人,确切说是在等合适的人。
(二)再看诸葛亮的选择。
当时虽然诸侯林立,称王和想称王的一抓一大把,但真正合适的却不多: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孙权任用贤能,称霸一方,但偏安江东,无帝王气候,难成大业;此外,益州刘璋,西凉马腾、韩遂等,他们虽有较大地盘,但缺乏王者之才,内部矛盾重重。至于刘备,从起家到现在,一直居无定所,整天东奔西跑,自顾不暇。遍观天下,只有曹操可称英雄。败二袁,杀吕布,破西凉,手下兵强马壮,本人雄才大略,怀天下之志,亦有争天下之能。
看来,只有这么一个正确答案了。
但诸葛亮没有选择。为什么呢?
(三)诸葛亮的小九九。
有人认为,诸葛亮接受的是正宗的儒家教育,正统观念很强。而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下一步是有可能窃取汉家天下的,诸葛亮鄙其为人,当然不会与他同流合污。
其实不然。此时的诸葛亮是“怀揣美玉,待价而沽”,等了这么长时间,筛选了这么多人,好不容易有一个合适的,为什么不去投奔呢?
原因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之前的几年,曹操一直在北方征战,诸葛亮在南方,没有相互了解过,且当时只是一介书生,没有依托过什么人,也没因为什么事而出名。而曹操的用人标准是“唯才是举”,不知道你有什么才,怎么用你?
第二,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贾诩、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人,不仅在曹操帐下多年,而且已经在很多决定性的大事件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从诸葛亮后来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来看,顶多和这些人持平,甚至不如贾诩和荀彧。对此,他虽然自比管、乐,但自己是深知的。宁做鸡头,不为凤尾。丢进曹营中,自己不会显得出众,当然也不会得到重用。而选择刘备呢,好处多了。诸葛亮的眼光是很贼的,当时的刘备虽然不算一个成功人士,但已经具备了成功人士的潜质:
汉室宗亲。名义上占有了优势;
屡败屡战。南征北战多年,虽然整天在狼狈逃窜中度日,但一直没有被打死,这在乱世中也算是一个奇迹,说明有一定的本事;
人气很旺。打了这么多年败仗,干啥啥不成,却仍然有一群小弟在跟随,仍然有一群人承认他,这更算是一个大本事;
另外还有一点:天下未定。虽然曹操居有了大部分中国,孙权占有了江东,但是,蛋糕还没有分完,还有约五分之一可以搞定,那就是益州。
我诸葛亮一统天下的本领虽然不够,但拿下五分之一还是可以的。在刘备最危难的时候投奔他,在他最彷徨无计的时候给他指出一条明路,在他半辈子居无定所的时候给他抢一块地盘。那将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功在当世,名垂千古。
就这么定了。
于是,开始做广告,搞宣传,让刘备来找我。一回不去,至少三回。
于是,躬耕陇亩,整天唱着《梁父吟》。经常说自己的能力相当于管仲、乐毅,虽然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他还有两个帮手: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于是,刘备三顾茅庐,孔明在一种勉为其难的姿态下,出山了。
二、诸葛亮的干部履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出山便给所有不知道和看不起他的人一个大的惊喜。先是拜为军师,接着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然后东吴舌战群儒,结成孙刘联盟。用刘备的话说就是:我得孔明,如鱼得水。也就是说,诸葛亮从一出山就很受重视,并被授于高位。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先来看一下史料中诸葛亮的干部履历。
208年:出山,为左将军刘备幕僚,但刘备没有给他公布任何职务。
209年:军师中郎将。军师中郎将属于杂号中郎将,是中郎将中地位较低的。负责“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三国志 诸葛亮传》)也就是相当于这一地区的“粮食局长”兼“税务局长”,主要负责后勤工作,虽然也比较重要,但参与不了军机大事。而且比着关羽的偏将军,张飞的宜都太守、征虏将军,赵云的牙门将军以及麋竺的左将军从事中郎都低多了。
214年:有所提升,军师将军兼益州郡(今云南宜良县)太守,但仍然是一般任命,且远离权力中心。益州郡(今云南宜良县)的前任太守是董和,因干的好,被刘备提拔后,才由诸葛亮继任。这时的蜀郡(成都)太守是法正,相当于首都市长兼卫戍司令,地位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太守。(《资治通鉴》)
214年末: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当时董和也是掌军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刘备时任左将军。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职务一直低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董和,直到这时,才与董和同任。当时刘备是左将军大司马。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职务未变。
221年:丞相。后兼司隶校尉。国务院总理兼首都市长、警备司令,全国第一要职,权力到了顶点。
从这份履历上看,诸葛亮从出山到后来的14年间,一直未掌握实际权力,甚至在前7年中,都未进入中央权力中心,远非《演义》中那么高开高走。
三、以一人之力抵权属之力。
看看真正执掌大权后的诸葛亮。
从履历上看,刘备在世时,诸葛亮一直都不是他最喜欢的谋士,刘备最喜欢的,先是庞统,后是法正。正是诸葛亮有过不被重视的经历,导致他“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事无巨细,必定亲为,说白了,就是怕丧失权利。对权力的过分热衷使诸葛亮“事必恭亲”,而“事必恭亲”反映出的是诸葛亮举轻若重。“诸葛一生惟谨慎”,这不仅表现在用兵上,更表现在对军政事务的处理上,不仅蜀汉的一切政治、军事以及外交事务,诸葛亮都要亲自过问,甚至“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便是最好的说明。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最终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已成为后世称颂的楷模。
把权力高度集中,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在此基础上用好下面的人,分配好下面的工作。然而,诸葛亮做的太过分了,他不只是集中权力,连工作都全部自己做,说白了,一是权力欲强,二是对任何人都不放心。其导致的严重的后果便是,自己的下属无法得到锻炼的机会。蒋琬、费祎在诸葛亮在世之时,更多的角色是后勤和参谋。就带兵打仗来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的西蜀并不是无人可用,赵云、魏延、严颜、李严、马超、关平、张苞、王平等都是能征惯战之士,关键是诸葛亮对谁都不放心,事必躬亲,大权独揽,从不委派大将独挡一面,压制了人才的成长。一有战事,亲统大军前往,从不召开军事会议,众将只能依令而行,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如此便扼杀人才成长的通道,是造成蜀中无大将的直接原因。
四、人才使用错位
没有人才是悲剧,有了人才不用是悲剧,而人才使用错位也是悲剧。
人才是立国的根本,有了人才便有了一切,刘备生前聚拢了一大批人才,因材施用,得心应手。诸葛亮接手了一大批人才,自以为聪明却没有使用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发现人才、不大胆使用,有人才也没有用。
以赵云、马超和魏延为例。
早在刘备的时候,这几个人就是蜀国顶梁柱级的人物,能征惯战,勇贯三军。诸葛亮当政的时候,他们却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尤其是在几次伐魏战争中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马超早在西凉时就曾经打得曹操割袍断须才逃得一命,后来离间了和韩遂的关系后才打败了马超。这样一位被刘备看重的五虎上将,从没有出现在伐巍战场上,再给曹魏沉重一击,而是派其去镇西凉。西凉固然需要镇守,但伐魏是重中之重,综合分析,另选一员比较稳重的得力部将完全能够胜任。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赵云的身上,自跟随刘备以来,赵云的军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蜀汉的地位也与关张无异。初期的时候,给刘备担任内卫,保护核心机构,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那是刘备没有安身之地的缘故。诸葛亮时代却不同,西蜀已经安定,内卫系统换做其他人也可胜任,完全可以外放担任统兵大员。魏延更可悲,能力很强而且有心作为却被诸葛亮压制,到头来身死家亡。
五、党同伐异任人唯亲
关于蜀汉的党派之争,作为一个政治污点,因为要褒刘贬曹,《演义》中基本没有提及。但实际情况是,蜀国的党派之争相当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其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了三个派别,即他带去的荆州集团,益州旧有的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首,主要包括刘备在荆州时加入其集团的荆州人士;东州集团由外地入川人组成,以法正、李严为首,是刘焉、刘璋父子在益州维持其统治的政治基础和军事保障;益州土著集团则由益州本地的地主构成,以黄权为代表。《三国志.刘璋传》注引《英雄记》记载:“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可以看出,早在刘焉父子统治时期,东州集团与益州集团之间矛盾就已经激化。
诸葛亮总掌蜀国军政大权后,不仅没有采取措施缓解或者化解三个党派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厚此薄彼,在客观上激化了三方的矛盾。这集中表现在用人上。作为荆州集团的首脑,其用人有明显的地域性的倾向,他选择任用的人才主要集中在荆州集团以及东州集团中的荆州人士,而益州集团中的马忠、张嶷等人,东州集团的李严,虽才华出众,却得不到诸葛亮的重用,即使任用也进不了中央集团管理层。
以马忠为例。刘备夷陵惨败后,黄权降魏,而马忠此时却及时给刘备送来5000精兵。刘备极为欣赏马忠的才华,叹道:“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后主时,马忠在南中少数民族地区,以政治手腕代替军事行动,“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南中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稳定局面。尽管表现出了过人的政治军事才能,也曾短时间出任丞相参军,但是终诸葛亮之世,马忠却一直未得到真正重用。
诸葛亮党同伐异的典型例子,李严。刘备在世的时期,李严在蜀国应该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首先他是原东州派系的代表,其次他还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
托孤大臣?错了吧,不是诸葛亮吗?且看:
《三国志.先主传》:“(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三国志.李严传》:“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也就是说,刘备白帝城托孤,并不是托的一个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
刘备作出这样的后事安排,可以说是颇费了一番苦心。
当时,与刘备关系最为亲近的关羽、张飞已经去世。刘禅才17岁,难以撑持局面。跟自己入川的老资格的人中,只有诸葛亮有能力,能够将蜀汉事业进行下去。可是,如何防止诸葛亮个人擅权,功高盖主的情况出现呢?刘备想到了李严。李严属于东州集团的佼佼者,“以才干称”、“复有能名”,跟随刘备后,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叛乱,表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
但是,虽然过程我们不知道,但是从结果上看,李严后来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败下去了,先是一直没有得到辅佐刘禅的机会,后来又被派到江州,再后来仅仅负责给北伐的诸葛亮收集粮草等,最后还因为粮草的事被诸葛亮废为平民。和马忠一样,李严也作为一个虽然“以才干称”、“复有能名”的能力极强的人,但因为和诸葛武侯不一个派系,终亮一世,不仅未能见用,还被打压地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与马忠和李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荆州集团的马谡。马谡为襄阳大族出身,其兄马良与诸葛亮关系非同一般,马谡也好谈军事,且有很深的见解,诸葛亮对马谡也是“深加器异”。刘备临终时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违背众人意见,不用“宿将”魏延、吴壹等人,而任命并无实战经验的马谡作先锋,结果马谡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被曹魏名将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应该说,马谡有一定的才能,作为军师、参谋堪当其任,但不是将帅之才,更不是诸葛亮接班人的合适人选,但诸葛亮因为与马氏兄弟的良好关系,不顾刘备临终之劝诫,对马谡盲目信任,最终导致街亭大败,不仅第一次北伐失利,“三郡复失”,也为以后的北伐打下了一个坏底子。
当然,应该说政治斗争是残酷的,为了自己的政见得以实施,很多时候必须打击另一派。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诸葛亮根本没有站在蜀国的大局上,而是因一己之私来处理问题和对待有不同政见的人,这一点就不能被认同了。
六、接班人选择错误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因马谡丢街亭,痛失好局,三郡亦得而复失,唯一的收获就是姜维了。这件事其实是给了诸葛亮很大的安慰。他在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信中对姜维赞赏不已,信中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信中还说:“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信的前面是夸姜维的综合能力,后面则是专夸姜维的军事才能了。
为什么要专门夸一下姜维的军事才能呢?
因为诸葛亮是要把姜维培养为接班人。而诸葛亮对接班人的选择是基于“伐魏以匡扶汉室”这一指导思想上的。也就是说是要个打仗的接班人,治理国家的能力倒在其次了。
从姜维的一贯表现来看,的确有大将之才,却没有诸葛亮的名望、权威和能力来整顿朝纲。象宦官黄皓,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我们没大听说过这个人。等姜维主管军事的时候,黄皓不光频繁露面,还时不时的扯一下姜维的后腿。姜维虽然掌握了和诸葛亮一样的军事大权,却不能象诸葛亮一样左右后主刘禅,因此对此不仅无能为力,后来得罪黄皓后还只能以外请屯田来避祸。
另外,姜维的运气和诸葛亮一样不好,诸葛亮碰到了司马懿,而姜维的时候,司马懿虽然死了,却又出来一个邓艾。一辈子的生死冤家,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两人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打仗方面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后来邓艾却胜了,胜的原因是人家背后有强力支撑,而姜维却是一个在战斗。
姜维一不是蜀地人,二不是老资格,只是托身蜀汉,却主持着军事大权。连年征战,功绩不显著,劳民伤财却很严重,所以颇遭保守反战派们非议。
从十一次北伐来看,姜维确实继承了武侯的遗志,不顾个人安危,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是一直到把自己打死为止。
在错误的指导思想下做不出正确的选择。姜维能力不错,但当时的蜀国的国情却不需要姜维这样的人来主持。所以,他的悲剧性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这不仅是姜维个人的悲剧,更是蜀国的悲剧。
七、面子工程害死人
中国人好面子,诸葛亮尤甚。首先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其次是为了曾经许下的“兴复汉室”的承诺。
南征孟获,是给自己挣面子。从所周知,诸葛亮在南阳的时候,就自比管仲、乐毅,认为自己可以出将入相,可以说是自视甚高。但刘备同志不愧为一时之雄,对每个人的能力等各方面看的很准。象诸葛亮这样的人有多大的能耐,适合做哪方面的事,刘备心中跟明镜似的。因此,一直到刘备临死、几乎没人可用的时候,才托孤与诸葛,开始让他参与到了中心政权工作中来。这一点诸葛亮是体会既深且切:自以为是的能力和抱负没有机会施展,心中是何等的憋屈?于是,等到一番政治斡旋(其过程应该是很复杂且残酷的)把军政大权都揽到手中,蜀地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时候,他就想让世人看看自己带军打仗的水平了。于是就有了一出祁山。结果很不幸,一个马谡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让他不仅没有挣到面子,反而失了面子。
往北的计划失败了,但面子还得继续找,那就往南,打那些蛮子去。当时的南夷地区称为“蛮”是名符其实。据史料载,当时孟获他们还都是以部落为单位,没有政治体制,没有正规军,生产力水平低下。在这种背景下的战斗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是,诸葛亮大展神威,七擒孟获,打的南蛮子们“终亮之世,不敢复反”。孔明的本事,不只是能治政务,打仗也很在行的,你们看到了吧!这应该是诸葛亮的当时的心声。
北伐中原,是给刘氏挣面子。我们先来看一下诸葛亮的北伐动机:“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也就是说诸葛亮的目标有两个,高层次的战略意图即出师表的扫灭魏国,兴复汉室,这个通常为世人所关注;另一个战略意图则是低层次的,即在敌众我寡,无法兴复汉室的情况下,起码要做到震动魏国,使其不能对蜀汉加兵,以保蜀汉不亡,保留汉室的火种。我们再来看一下隆中对的理论基础:跨有荆益。现在没有荆州了,自然就无法完全实现。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在跟自己较劲。客观地讲,从前两次北伐的情况来看,他的目标是在当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就应该及时停下来,重新审视形势,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战略决策来。但他没有,还是一昧地打、打、打,直到自己累死了,国家拖跨了,终于“死而后已”!
伐国之战,应先伐其政,先伐其民,诸葛只识一味军争,负身后名多矣。
对此,陈寿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就是说诸葛亮玩战略行,玩战术不行;政务管理的才能要比行军打仗强。并且当时他碰到的对手太强,在力量对比上又是众寡悬殊,本该主守却强行去进攻,因此,虽然连年讨伐,却没取得任何成果。可以说这个评价非常中肯。
综合诸葛亮的生平,他在治理内政、发展生产方面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最早刘备就让他负责粮税和后勤工作),但在识人用人、行军打仗方面则水平一般,但他偏偏又不承认这一点,用了整个后半生是拼命证明自己是个全才,终于导致了个人及国家的悲剧性后果。概括来说,诸葛亮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只能在刘备的领导下施展才能。刘备在世的时候,他能协助刘备联吴抗曹、谋夺荆州、谋夺益州、袭取汉中,发挥了一个谋士的全部作用。但其在刘备死后经营西蜀、北伐曹魏却失误连连,毫无建树,因此,他能力再强,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只能充当一个幕僚的角色,只能在大气的政治家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担当不起一个统领全局的领袖重任。其善治而不善打,充其量能够当好一个太平丞相,可惜三国不太平,又做不得太平丞相。逢其主而未逢其时,岂不悲哉!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中谈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的太好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