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 --- 音乐天才 莫扎特

个人日记

图片
 










莫扎特的音乐语言的确难以转化、“翻译”或抽象、概括成为逻辑语言,或把它们语汇化。莫扎特的音乐只能用“心”去体验、感受,去心领神会,而不是用“脑”去思考、对它概括、对它进行思想分析。我们每个人只能是莫扎特音乐的感受者,而不是它的阐释者,当然,每一个人的感受、领悟、体验……可以完全不同,甚至每个人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地的感受、领悟、体验…… 




 







   莫扎特是一个伟大而奇异的存在,又是一个悲凉的存在,伟大不说了,奇异之一在于:5岁开始作曲,6岁就以钢琴神童身份赴欧举办音乐会巡演,13岁被任命为举世闻名萨尔茨堡大主教教堂乐队长,一生仅活36岁,却创作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经典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涵盖了每一音乐领域,而每一领域的作品都属一流,这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当时的海顿做不到,后来的贝多芬也做不到。奇异之二在于:如果你听多了莫扎特,会感觉他音乐中有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东西,美的要死、却说不清,你能知道他音乐的结构、它向哪个方向发展、它的喜怒哀乐、甚至能感觉出透在骨子里的忧郁,但它那美妙的不可触碰的音响、完美的风格、深刻的优雅,却难以分析,正如专家所说,它的音乐创作将所有情感之间的对立、内容与形式的对立、总之,将一切音乐之内与音乐之外的对立都奇妙的相融于一体,统一于一体,这同样没有第二人能做到。但悲凉之处在于,就是这样一位旷古奇才、一位足以傲视群雄的伟大作曲家,却一生为稻梁难!人人都称颂他,却没有一个贵族出来在经济上扶持他周济他,特别是最后的几年,生活越来越贫困,身心交瘁。他创作的大量作品远远超越了当时贵族的欣赏水平,同时也为当时欧州浮浅的观众群所不能理解,他奔波于巴黎、布拉格、维也纳之间,但带回的总是失望,繁重的创作、没有结果的劳碌、严重不良的营养等等诸多因素,吞噬了他的建康,在最后一部作品——K626号“安魂曲”未竟之际悲惨的死去,他的时间永远定格于1791年12月5日,由于生前拖欠了大笔债务,葬礼极其简陋,仅有的几个朋友还因为天气恶劣中徒返回,只剩下一辆孤零零的灵车~~~~,莫扎特、这位音乐巨人,就这样被随便埋入了土中,这里是贫民公墓,葬址很快被遗忘,至今也没人知到他真正的墓地在何处!!
 

      社会的种种丑陋与不公古以有之,久以有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作曲家们生前贫困潦倒,死后光鲜的事例不算少,很多作曲家因为忠于艺术本身、不入俗流而往往不为社会所容,艺术从来就有一个坚守还是迎和的问题,但社会“逆淘汰”的强大惯性却往往将“坚守者”置于极为尴尬的窘境,越认真于艺术越没饭吃,而越是浮浅低俗者、却越是门庭若市趋之若鹜,那些艳星们则袒袒胸、露露臀、不着调不靠谱地“咿呀”两句,一年就是几千万的进账,社会公正?正在何处?嘿嘿!又要扯远了,且住!回到莫扎特。
 

      K622完稿于1791年10月,距他逝世不足两月,这是他最后一部纯粹的管弦乐作品,1791年,莫扎特在这一年所创作的作品几乎都染上了一种新的精神气质——宁静、庄严而肃穆,如歌剧《魔笛》,第27号钢协等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即使和蔼、欢快,你也能在底蕴中觉察到一份忧郁的气色,美中挟裹着凄意,而又流露出天真无邪与超凡脱俗,仿佛天神召唤,如同羽化登仙。至于曲式结构本身,并不复杂、不用多说。
 

       版本上,伯姆、普林茨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版实是没什么可挑剔的,演奏格调高雅、清晰而精美,普林茨的单簧管骨子里有一股忧郁的特质,这和莫扎特此作的基调一拍即合,其次、气息端正是另一长处,并不过多于对比与变化,因此,整个的持性相当好,音色几无尘埃,高音区与低音区都不错,两者之间的转换流利自如,如果硬要挑毛病,第一乐章有的段落单簧管的位置感稍靠后了,第二乐章太美,当年每听此心情总是难以平静,那份空旷凄美、那份宁静而又奇异的光泽,多少年后都难以忘怀,普林茨的单簧管好在不事雕饰,远离个性而重在作品本身,远比那些时时刻刻都注重“自我”的演奏强的多,他几乎去掉了所有的装饰性,只是平直而又简洁地还原作品,又颇得莫扎特的神髓,我由此非常赞赏普林茨,大道至简,在哪都一样,而矫柔造作故作姿态,从来都是诠释古典音乐的大忌,第三乐章更清晰地体味到他的平实风格,而平实注重内在感觉同样是伯姆一惯倡导的,乐队的表现当然一流,透出一股学者气息,相互之间的对应精美又不失于童真气,不错的版本。
 

      长笛协奏曲与巴松管协奏曲都算得上权威版本,特里普的长笛似不如高尔韦飘亮迷人,但却在纯正与典雅中不失美妙,并不逊于高尔韦,泽曼的巴松对节奏与音色把握都属一流,俩人的演绎都贴近莫扎特神髓,因而都是在辙的。





图片



 

 专辑英文名Concerto for Clarinet & Orchestra, K.622

 
专辑中文名单簧管协奏曲
 
艺术家: 莫扎特
 
资源格式APE
 
版本Prinz, Bohm, VPO



专辑介绍:

 


  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喜爱是他的音乐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第一次听到曼海姆乐队中的单簧管时,只有七岁,当时作为音乐神童在巡回演出。后来,他在伦敦,在巴黎,在重访曼海姆时,一再听到单簧管。单簧管引起的美感的声音,它那灵敏的力度层次,彩虹般的音色幅度,从近乎小号般灿烂的高音到最低音区 (所谓的夏卢莫音区) 的浓厚音色,使他着迷。在他悲惨的短短一生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同单簧管大师安东-斯塔德勒 (Anton Stadler, 1753-1812,皇室宫廷乐队演奏员,和莫扎特一样,是个共济会员) 的友谊使莫扎特对单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斯塔德勒从莫扎特的友情中得益更大,莫扎特不仅为斯塔德勒创作了古今整个单簧管曲目中最伟大的两部作品 (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和这首单簧管协奏曲) ,还让斯塔德勒随意享用他一家的慷慨,莫扎特手头只要挤得出一点钱,总是借给斯塔德勒;没有钱接济时,甚至借给他两只金表去典质。1791年12月莫扎特去世,葬在一个无名墓中时,根据官方统计的全部“资产”中有一笔斯塔德勒屡借不还的欠款五百弗罗林,折合三千余美元。


  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后第二部作品,比这部协奏曲更迟的作品只有一部:《共济会康塔塔》K.623 (伟大的《安魂曲》K.626则是他未完成的作品) 。他一定是在歌剧《魔笛》首演 (1791年9月30日) 后立即动手写这部协奏曲的。一个星期后,莫扎特写信给在巴登附近疗养的妻子说,他已于10月7日写好斯塔德勒回旋曲的全部配器。估计他在一两天内就写完总谱。我们虽不知道首演的时期,但不会相距太久,因为按莫扎特的习惯,他总是要挨到演出日期逼近才动笔,紧巴巴地等到临演出前才交稿。

  该曲的手稿现已佚失,但据说是专为斯塔德勒的特制的单簧管写的,那支单簧管很特别,可以比一般单簧管低四个半音。不幸,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后十年,甚至更晚才付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单簧管独奏声部“修改得符合标准的A调单簧管的音域”。直到最近,经音乐学家考证,才找出这些修改的范围和性质。独奏部份有三十来处经过改动,小至个别的特征低音,大至九小节长的段落,多半为移高一个八度,这样协奏曲失去了最重要的音乐性,并改变了旋律线。早期的编辑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不然这部杰作就无法在一般单簧管上演奏。近年来已制作成有斯塔德勒那样大的音域的A调单簧管,因此,演奏者就可以吹奏莫扎特写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人们熟悉并仍然喜爱的那个略经阉割的版本。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谁能相信,这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手法简朴,炉火纯青。

  这一切欢乐和光彩中毫无肤浅之感,即使这个末乐章也有些悲哀的瞬间。我们也不需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作更深刻的挖掘:这里没有什么不久于世的预兆,没有任何与世长辞 (哪怕是无意识) 的表示。可这首单簧管协奏曲就是给许多人一个不可抗拒的印像:曲中有些地方实在太美了,美得太不一般了,乃至染上一层莫名其妙的悲哀——太完美的东西是不能持久的。

这是莫扎特的临终天鹅之歌,是其众多优秀作品中旋律最优美而且最能感动人心的。本专辑中的三位独奏者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员,企鹅评鉴认为齐曼的演出“十分成熟,和任何经典版本比较起来毫不逊色。普林兹的乐句转折非常优美,在如林的名盘里有它的一席之地”。至于特利普独奏的长笛协奏曲,英国《留声机》杂志认为“音乐色彩清晰,适度的颤音营造出迷人的效果”。在曲风的诠释上,伯姆采用的是一种平衡内敛的方式,既不哗众取宠,也不墨守成规,以其独特的从容优雅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将莫扎特的抑郁尽情抒发,勾勒出一幅莫扎特“晚年”心与境的图画。日本唱片艺术杂志推荐,企鹅杂志评鉴三星带花。



专辑曲目

Concerto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 in A major, K.622
1. I. Allegro
2. II. Adagio
3. III. Rondo. Allegro
Concerto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in G major, K.313 (K.285c)
4. I. Allegro maestoso
5. II. Adagio ma non troppo
6. III. Rondeau. Tempo di Menuetto
Concerto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K.191 (K.186e)
7. I. Allegro
8. II. Andante ma Adagio



 




 
图片
 






 
专辑英文名: sinfonie concertanti K297b&k364

专辑中文名: 交响协奏曲 K297b&k364

艺术家: W.A.Mozart 莫扎特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DG大禾花 Karl Bohm

发行时间: 1966年

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指挥:Karl Böhm

演出:Karl Böhm

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录音日期:1966

发行公司:DGG

CD编号:474 424-2



专辑介绍:



交响协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是一种盛行于巴洛克晚期,特别为巴黎、伦敦、曼罕地区所偏好的协奏曲类型,它可以说是巴洛克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乐团与独奏群组相抗衡的协奏类型)、独奏协奏曲(Solo Concerto)、以及当时小编制交响曲结合下的形式,也可说是当时风潮所至而形成的协奏曲型态。交响协奏曲之所以发展成巴黎的时尚音乐类型,主要在于交响协奏曲能迎合巴黎听众的喜好,除了在音乐风格上采以嬉游曲的愉悦精神,两位或更多独奏者技巧的展现与丰富旋律线间彼此的唱和,都是促成交响协奏曲兴起的要素。

然而真正将交响协奏曲带入高度艺术境界的却是莫扎特,而其后又影响了贝多芬创作三重协奏曲与布拉姆斯创作的大小提琴双协奏曲。莫扎特最重要的两首交响协奏曲K. 364(for Violin & Viola)、K.365(for two Pianos)都是1779年莫扎特自巴黎返回萨尔兹堡后所写,不难推测巴黎之行对莫扎特交响协奏曲创作上的影响,不过在音乐内容上,莫扎特并没有因袭当时交响协奏曲所时兴的娱乐性质,相反地莫扎特赋予了这类型的作品更高艺术成就,同时也作了一些演奏效果上不同的尝试。

在这首编号K. 364给小提琴、中提琴及管弦乐团的交响协奏曲中,莫扎特提升了乐团部分在乐曲中的地位,它不再像是巴洛克的大协奏曲般仅是与独奏群抗衡的群体合奏效果,或在独奏协奏曲中扮演衬托的角色,莫扎特让管弦乐部分独立出来,并使其在音乐表现上更为深刻;另外为了使音响更为丰富,莫扎特更细分中提琴为两个声部。
 


 在莫札特原始純真的心靈裡,我們總能掬取到最多無可救藥的樂觀;這種赤裸裸的純潔樂念在他主要的曲式─協奏曲─裡,有時不見得能以一隻樂器的傾訴來概括,換句話說,有時樂團與獨奏之間的對比應和往往能掌握最多的旨趣。如果這觀點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大多數的版本往往有偏重獨奏家的現象;雖然不見得是缺點,卻讓我們對莫札特的單純外表失去更進一步掌握內容的可能。

  在這張以貝姆為號召的CD中,獨奏者不再是主控全曲的樞紐;而指揮在特意經營的架構裡,著實強調樂團在樂曲進行中的地位。以交響協奏曲K.364而言,我們可以認為這樂曲是由「小」樂團──獨奏小提琴和獨奏中提琴──及「大」樂團的相互對比平衡所構成。要達到這種效果,首先是絕對性地要求主奏小提琴不可搶奪中提琴的風釆;再者是樂團的伴奏必需時時突顯自己的性格,而不會屈服在獨奏樂器的強勢。

  必需承認的是,這首交響協奏曲本身有相當濃厚的情感陰晴,造成極度強調主奏樂器的詮釋手法反而造成最大的人效果;因此,我不強烈主張這版本的手法是「最」正確的。然而,一個偉大的音樂家應該會對偉大的作品有追求永恒價值的意圖;把這首交響協奏曲詮釋成小提琴協奏曲固然怡人,卻遠遠不及貝姆這手法帶來的深遠享受。

  第一樂章一開始的兩聲合奏在總譜上標為「突強後立刻轉弱」,然後才是真正的強奏。憑這種單純的音符就可以絆倒一大堆指揮,還有誰能像貝姆拿捏地如此完美?隨後極為平衡的多聲部進行與較平和的速度,讓管絃樂達到一大高潮─這高潮莫札特非常罕見地獨立使用低音大提琴產生絕妙的音色與旋律線的連接,產生的氣氛在第三樂章有更強烈的呼應。在此我們可以同意按照作曲背景,這首樂曲為表達對薩爾茲堡大主教的不滿而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憧憬。樂團漸行漸遠,獨奏樂器開始出現,你可以發覺兩者的音量是如此的平等使我們有「出現一組二重奏室內樂團」的知覺;仔細分析小提琴的表情,可說是一種極端優雅,甚至有點慵懶無力的纖細,這手法在任何協奏曲保證是不及格的;相對之下,中提琴便較為開放生動;這種組合之下,唯有透過貝姆加以多樣的樂團支持,才真正參悟莫札特的精神。我們可發現貝姆讓法國號常常發出一種醒目的突強音色,使法國號聲部有無比的媚力;獨奏小提琴一轉而為小調的憂傷時(3:00 處),樂團多聲部的應和真是無比的完美,我們可以確定唯有這樣的組合才能充分挖掘這首樂曲交響性格的內涵;而中提琴成功地在表情與音量對抗小提琴,更使獨奏時有多聲部的完美結構與多樣情感地完美呈現,在呈示部結尾及發展部我們都能找到這種動人的成就,尤其是再現部趨近結尾的二重奏更是逸品。

  第二樂章在小調風格下常容易詮釋成感傷頹廢的風格,貝姆利用略快的速度與強調節奏音(例如強調雙簧管點出的單純節奏)使這樂章擺脫一味的感傷,更像是一種帶著深思的行進;有趣的是,纖細的小提琴使主旋律應和著貝姆的深思風格,較深沉的中提琴卻因為旋律線臨時轉調而表現不出幽暗個性;換句話說,他們一體地擺脫感傷主義,但,他們造就了什麼意境呢?我想每一個管絃樂引出的新旋律都是答案;例如2:26的第二條旋律,4:00的結尾旋律,當別人以略帶淒涼手法面對前者,貝姆卻頗有一絲澄明的灑脫境界;當後者在別人手下呈現憂鬱結束時,貝姆著力保持幽暗中透露著光明的表情;這種不過度的情感奔放與時時呼應純真風味的塑造下,這個樂章散發最迷人的氣氛。

  第三樂章比前兩個樂章更有「遠走高飛」的活躍氣息,這時貝姆略慢的速度以及獨奏樂器節奏不強烈都可能是一大隱憂;我們在這樂章顯然不容易因為獨奏樂器而滿足,甚至有些反感;據此而言,這樂章的價值何在?很明顯的,這樂章的法國號被賦與極大的節奏意義;只要有法國號點出節奏,馬上有不同凡響的效果;即使是吹奏旋律的片斷,也必然利用「突強音色」的手法加強活潑的節奏性;此外貝姆在絃樂伴奏時也強調了節奏性,例如獨奏小提琴一出現時,仔細聽其下的絃樂伴奏,便可知道他如何在總譜的圓滑音指示外偷偷加上了節奏性的斷句;這種獨奏樂器優雅平穩而樂團活潑多彩的樂段不勝枚舉,使我們得到一全然不同的感受─難道在莫札特單純的外表下,管絃樂居然有這麼多被我們忽視的細節?

  
  當我們仔細在眾多「版本之海」裡撈出絕少的神妙精品時,往往得面對一問題:一個好的版本,是追求演奏本身的永恒?還是追求對樂曲的價值認定?這意思是,很可能有一個非常偉大的演奏,卻讓樂友限制對該樂曲的理解而不喜歡樂曲本身;本問題可能沒有答案,但是每當我們發現如這張CD一般使樂曲獲得真正評價的版本時,總會興起最多的感慨。這篇文章特別細論KV.364正是這種感概:如果一味追求獨奏家的完美,是否我們就失去了許多偉大協奏曲的內容?



专辑介绍



1.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KV 364 - Allegro Maestoso
2.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KV 364 - Andante
3.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KV 364 - Presto
4.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KV 297b - Allegro
5.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KV 297b - Adagio
6.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b Major KV 297b - Andantino convariazioni





 
 


 

 
图片
 






专辑英文名Symphonies Nos.41,25 and 32
 
专辑中文名莫扎特第四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交响曲
 
艺术家: 莫扎特
 
古典类型交响曲
 
资源格式FLAC
 
版本Naxos
 
发行时间1991年
 
地区: 德国



专辑介绍:

 


企鹅评鉴三星极品
 

华斯华兹在NAXOS出的莫扎特15首交响曲系列给人无比新意与享受,由斯洛伐克乐团组成的室内乐团音色较纤薄,用来演奏仿古音乐却显得甜美动人,由于编制合度,录音出奇的好,比起同类演奏其它版本更具临场感、层次分明,木管与法国号清楚地置于弦乐器上。华斯华兹在所有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保留呈示部和反复,但终乐章中则只有38、41号这类特别需要呈示空间的曲子才予以反复、慢板乐章中则完全删去反复。对于乐器质感的层次是他特别关心的,故采取比我们所习惯的室内乐形式的速长处理还要慢许多的诠释来达到他的要求,这使得他的断句特别的清晰,旋律也特别感人,丝豪不拖泥带水,对一些初入门的爱乐者而言,此片CD是接触莫扎特交响曲的最佳选择。


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
 

古代传说中有个人类的保护者和救世主。这个至上的神灵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 “宙斯”。在古罗马神话中也称为“朱庇特”(jupiter)。主神“朱庇特”不仅出现在造型艺术中而且还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他同样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他就是莫扎特的《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在1788年8月10日完成的。是莫扎特一生中最后创作的一部交响曲。这也是莫扎特全部交响曲中最为庄严、雄浑的一部。这是一部宏伟壮观的史诗般的杰作。因而被柴科夫斯基称为“交响音乐的奇迹之一。”用灿烂的C大调写就的第一乐章凯旋般地响起,随即升向明亮的高度,在强有力的终曲乐章里,莫扎特怀着威严的崇高情感唱出了通过艺术而得到解救的颂歌。在这部作品中,已经明显的体现出后来贝多芬交响曲所具有的特征??鲜明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戏剧性。这首交响曲的形象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英雄气概的戏剧形象。这首交响曲规模宏大,基本主题连续不断有力的发展,鲜明的对比显得特别突出。其中各乐章之间是对比的,而每一乐章本身的回答也是在对比。这种内在的对比和冲突是以富有动力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和《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相比他摆脱了前一部交响曲中那种难以解脱的哀怨和感伤之情,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作曲家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进取精神。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的。一开始便进入了第一主题。开头的几个小节确立了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庄严而英勇的号召,定音鼓与管乐配合果敢有力、庄严刚毅;另一个是温柔安谧的沉思,小提琴的演奏抒情明朗。配以进行曲的节奏,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武的主部主题驰骋飞奔着。音乐中充满了灿烂的光辉。当云雾渐渐散去时,温挽的副部主题缓缓到来。宽广如歌的咏唱具有朴实欢愉的民歌气质,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为英雄气概作出有力的衬托。尽管第一主题也有抒情成份,但英雄成份较多。如丝的长音袅袅升腾着,奇妙的颤音和断续的短音轻盈的跳跃,构成一幅春天的蓬勃景象。两个主题相互交替。主部用滑音强调音乐刚毅有力的性格,同时用音色手法突出其英雄气概。在对主题的陈述中,莫扎特使用了合奏,包括全部管乐器与定音鼓。在呈示部向展开部的过渡中有一段轻快的连接主题,她像纤秀灵活的小天使把呈示部与展开部连接起来。这个承前启后的连接主题有着乐观而迷人的面貌,在竖琴与大提琴一声拨弦后,小提琴愉快的跳跃翻腾着。随后双簧管加入进来,在愉快的气氛中又添了一份幽默的色彩。这也正是莫扎特音乐中所特有的神来之笔,那么的明快,那么的美妙,叫人过耳难忘。进入展开部的音乐形式与整个乐章其他部分的音乐形式相比差距较大,音乐显得动荡而飘忽不定。不久,美妙的连接主题又出现了,经过重复后通过变奏引出了第二主题,进入再现部。高潮过后连接主题再次出现。在乐章的结尾,这个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明,乐章在弦乐与定音鼓强有力的节奏中结束。

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板。这个慢板乐章以一个传统的旋律开头。音乐似乎显得比较平稳。但是这种平稳很快就被突如其来的和弦打破了。使行板乐章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安的种子。果然音乐很快就被小调的阴云遮盖住了。不安的节奏、不协和的音响加上音量的急剧变化,瞬间聚起了愤怒的呼声。直到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奏出时,音乐才恢复了安适宁静的气氛。她的音调仅管细碎却如阵阵清风弥漫在云雾中。在这之后的展开部则着重发展了连接段的戏剧性素材。音乐表现的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激动不安,对比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在乐章中达到了最紧张悲壮的程度。使这个如歌的行板乐章在紧张纷扰的色彩中结束。

第三乐章是小快板、小步舞曲的形式。按照这一乐章的性格来说,这是一首介于小步舞曲和诙谐曲之间的乐曲。这也是贝多芬交响曲的先声。(贝多芬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以诙谐曲取代了小步舞曲。)如果说前两个乐章的情绪更多的是处于昂奋激动之中,那么莫扎特用小步舞曲写成的第三乐章才出现了片刻的缓和与安宁。就像是主神朱庇特坐在高耸的山颠上观看人间优雅秀丽的轻歌曼舞。但是在小步舞曲的跳跃与嬉闹中也插入了深沉的问话,响起了警觉的号角声。他像是在提醒人们,这只是挺进途中短暂的休息。还有更严峻的路途在等待着人们。但是很快,音乐摆脱了这种宁静的气氛。变成了丰富的交响形式。在乐曲终止时旋律又显现出小步舞曲典型的优雅动机。作为走向终曲乐章的一个过度,小步舞曲让人们得到了短暂的松弛与舒展。

第四乐章是很快的快板。是一首浑厚的终曲。这首交响曲的英雄主义性格在末乐章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他展现出了胜利的辉煌景象。因此人们常称这个乐章为胜利的赞歌。与第一乐章不同的是莫扎特采用了复调性质的主题。他用复调形式与复调性的陈述来丰富奏鸣曲式,这是奏鸣曲式与三重赋格曲巧妙结合的一个范例。乐章开始时出现了三个性格不同的第一主题。他们先后呈示,构成了奏鸣曲的主部。然后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调音乐中的三重赋格。在不同声部中,三支旋律像是三列殊途同归的队伍各自陈述着自己经历的坎坷与征尘。第一支旋律宽广豪迈,开朗的音调向往着美好的明天。第二支旋律铿锵有力,号角般的乐曲引来汹涌的音潮催人奋进。在这两支旋律的交织中,小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了第三支旋律。她活泼幽默,轻盈的颤音显得是那么的纤巧玲珑。当汹涌的第二主题在休止符前短暂止步时,副部主题温柔妩媚的出现了。她与主部的第二、第三主题形影不离,再次形成了一段美妙的三重赋格。在展开部里,第一主题进行了丰富的展开。作曲家将诸多主题汇集一体各展丰姿。她们此起彼伏,形成一段五部主题的对位。创造出了壮丽雄伟的音乐气氛。这段音乐显示出莫扎特高超的对位技巧已达到了其创作的顶峰。最后,乐队合奏出强劲有力的和弦,再次显现出英雄般的气概。像是作曲家在心中唱出的赞颂光明迎接胜利的凯歌。


莫扎特第二十五交响曲:
 

时间行进到1772年十月,莫扎特父子又一次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直到第二年3月中旬才回到故乡萨尔兹堡。在返回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莫扎特写下的几首交响曲作品,都拥有非常浓郁的意大利风味。这些作品包括降E 大调的第26号(K.184/161a)、C大调的第22号(K.162)、G大调的第27号(K.199/161b)以及D大调第23号(K.181/162b)。很有意思的是,这几首曲目都是三乐章的结构,似乎与传统的意大利歌剧序曲构架相一致,或许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诞生前的那次意大利旅行对于莫扎特的影响。作曲家这一时期的交响曲作品,在如今看来虽然并不出名,但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其中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技法已经越来越丰富。

1773年10月起至第二年,莫扎特又创作了一大批交响曲,其中包括降B大调第24号(K.182/173dA)、g小调第25号(K.183/173dB)、D大调第30号(K.202/186b)、A大调第29号(K.201/186a),此外创作日期不确定的C大调第28号(K.200/189k)通常也被归入这批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五部交响曲在当代被演出、录音的频率,远远超越了作曲家早期的那些作品。可以说,以这批曲目为标志,作曲家在交响曲创作领域走入了成熟期。

在这五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中,又以《g小调第25交响曲》最为耀眼,不但因为其诸多方面显现出的与众不同和超群品质,更因为它是作曲家的第一部小调交响曲。在当时,小调音乐的数量相对稀少,因为相比大调性,小调作品在风格上往往显得严肃、忧郁、深沉,不符合大多数王公贵族用音乐追求优雅、嬉闹的肤浅初衷。不过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小调作品,尤其是小调交响曲在欧洲出现了一股热潮。在讲述海顿的时候,我们曾向大家介绍过“狂飙运动”这个词,交响曲之父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大批曲目都是小调性的,典型如1772年写下的《升f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崇尚自然和个人主义的“狂飙运动”在当时骤然席卷了德国和奥地利的乐坛,成为当时一股无法阻挡的艺术趋势,并演化成一种“时代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也逐渐认同并接受了“狂飙运动”为音乐创作所带来的这股新风气。所以音乐学者们公认,莫扎特在1773年写下的这部《g小调交响曲》,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狂飙运动”或者海顿同期某些作品的影响或者启发,年仅17岁的青年作曲家从来不甘人后,他试图用自己独特的音乐灵感投入到“狂飙运动”的洪流中去。

这部作品一开始的四个小节中,那种动荡不安的切分音便显现出《g小调第25交响曲》带有了独特而鲜明的“狂飙”特征,在旋律的线条处理上,显现出巴洛克音乐的遗风,显得躁动和粗犷。仅仅是这个起始,与作曲家此前或此后创作的那些具有热烈、辉煌气质的宫廷式开场,就有着极大的不同。随着曲目的行进,我们会越发感觉其身上所体现出的迥异个性。在这个乐章随后的反复部分中,双簧管独奏表现出的长音,凄凉而哀伤;第三部分转为大调,持续着敲打的声响,有驱近的感觉。总揽这部交响曲的整个第一乐章,充满着激动不安、沉重紧张的情绪,这在莫扎特此前创作的数十首交响曲中是极其少见的,尤其是莫扎特对于尾声的处理,更加重的旋律的悲剧色彩。同时作曲家还曾指出,为了充分体现出这一乐章的份量,前后两个半阙都必须再作反复,以严谨且相对庞大的结构加深其效果。所以如果完全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去演奏,那么《第25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在长度上相比莫扎特此前的所有交响曲创作,篇幅是最长的,甚至这一个乐章的长度便抵得上早期交响曲整部作品的长度。

第二乐章是传统的慢板,在这里莫扎特用巴松管担任主角,与弦乐器进行巧妙地应答。舒缓的旋律以及巴松管那略显柔软、昏暗的音色,让这个乐章充满着一种奇特的忧郁气质——优雅中略显一丝阴沉、平静中显出一份抑郁,虽然音乐本身并不激烈,但却充满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以整齐而庄严的齐奏开始,但听众可能感觉不到这段舞曲中有多少欢快和愉悦的气氛,因为g小调的旋律充满着悲苦的诉求。莫扎特在中段将音乐转为G大调,管乐器奏出了一段相当恬静优美的旋律,冲淡了原本哀伤的气氛,但接着又回到乐章开始部分的旋律,似乎短暂出现的阳光重新被乌云所遮掩,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这部交响曲总体风格上是一出悲剧,而非喜剧。

快板的终曲乐章为奏鸣曲式,它义无反顾地回到第一乐章严峻、紧迫而躁动的气氛上,不过更多了一份斗争气氛。乐章的开始部分是急切的管乐弱音齐奏,但紧接着乐队的齐奏喷薄而出,似乎是前面三乐章强烈压抑后的一次集中爆发。然而即便是爆发,g小调的旋律却让快捷、强烈的音乐始终贯穿着一种隐藏于表面之下的压抑气氛。偶尔的抒情段落会带来片刻的松弛,但却总是稍纵即逝,以至于灰暗的色调始终笼罩着整个乐章。

人们喜欢用“音乐世界里永远的阳光”来形容莫扎特的作品,然而在不少听众听来,作曲家最动人的恰恰是一些缺乏阳光气质的旋律,这部《g小调第25交响曲》便是很鲜明的例子,它被公认为莫扎特青年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若干年后莫扎特写成的另外一部g小调作品《第40交响曲》为作曲家带来了更广泛的声誉,类似的杰出小调作品还有著名的《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d小调安魂曲》等。《第25交响曲》应该是莫扎特在小调作品中问世最早的一部,当然这并不代表它是作曲家在狂飙运动中初露锋芒的产物,实际上在创作这首交响曲之前,莫扎特已经在自己的一些早期歌剧作品中对小调音乐有过一些小规模的尝试。

这部小调交响曲阴郁表面下所蕴藏的激情本质,使其与早期那些气质明朗、宫廷气息浓郁的大调作品相比,在音乐气质上显得更为感性而深刻,或许这就是莫扎特小调作品在某些听众心目中显得更为动人的原因之一。比较难以想象的是,在作曲家17岁的青春年纪时,莫扎特何以能孕育出如此这般和自己年龄、经历都不相符合的、拥有独特气质的旋律,或许这只有上帝或者作曲家自己才能解释。后世学者往往只能以“灵光一现”来解释这部作品的诞生,因为它是那样的与众不同!1984年美国拍摄的电影《莫扎特传》,以这部《g小调第25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作为整部影片的开场音乐。

《第25交响曲》之所以会被后人所看重,在客观上有其必然性,甚至于它的光芒把作曲家同期写下的其他一些交响曲都掩盖了。通常大家知道,莫扎特最后两首交响曲(No.40 & 41)是其在这个领域内的巅峰之作,而最后六首交响曲(No.35-41)则作为一个杰出的整体而被后人所拥戴,紧随其后可以代表莫扎特交响曲创作成就的便是No.25了。至于其他作品,在一般的普通听众心目中的印象可能就不怎么深刻了。其实,在《g小调第25交响曲》诞生前后的这段时期,莫扎特在交响曲创作的技巧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虽然某些作品不如No.25那样气质独到,但依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莫扎特第三十二交响曲:
 


从巴黎回到萨尔兹堡之后,莫扎特在1779至1780年间又写下了三首交响曲,它们大都是为宫廷演出而创作的,包括:《C大调第32交响曲 K.318》、《降B大调第33交响曲 K.319》和《C大调第34交响曲 K.338》。

《第32交响曲》篇幅非常短,而且只有一个连续乐章,不过内部结构分为快-慢-快三个段落,所以它更像是一部意大利歌剧序曲,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音乐风格上都能反映出来。根据音乐学者们对于历史的考证,这部交响曲可能是莫扎特为当时一位来萨尔兹堡演出的朋友所特别创作的。此后这部交响曲还被一部被称为《狂喜的村姑》的歌剧用作序曲,但歌剧除了序曲和两首声乐曲之外,其余部分并不是莫扎特创作的。与此前的“巴黎”相类似,《第32交响曲》的配器编制也非常大,除了弦乐之外还包括长笛、双簧管、小号、低音管以及多达四支的圆号,并且有定音鼓加入,所以整部作品依然是辉煌壮阔的格调。作品的第一部分由一个华丽的乐句开始,独特的乐思形成了鲜明的强弱对比效果,而其第二主题则具有喜歌剧的特点;第二部分是一个优美的行板,它出现的非常令人意外但却并不唐突,在第一部分嘎然而止后,它轻柔地进入,这个3/8拍的优美段落是一个微型的回旋奏鸣曲,弦乐与管乐始终进行着优雅地对答,令人感到一份恬淡的惬意;最后的第三部分由一段充满紧张气息的弦乐与定音鼓合奏拉开序幕,四把圆号逐渐显现出它们的威力,整部作品以非常有冲击力的乐队齐奏收尾,大气磅礴。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紧凑而丰满,充分显现出莫扎特在交响曲创作方面技术更趋完善。经过在曼海姆和巴黎两地的见识,作曲家显然汲取了更多的音乐养分,并运用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专辑曲目
 


莫扎特:交响曲25、32、41号《茱比特》
巴瑞华斯华兹指挥捷克—斯洛伐克爱乐室内乐团
Capella Lstrpolitana,Barry Wordsworth
C大调第四十一号交响曲《茱比特》作品551
Symphony No.41 in C Major,K.551”Jupiter”
1. 甚快板 Allegro vivace 11’18”
2. 如歌的行板 Andante cantabile 11’23”
3. 稍快的小步舞曲 Menuetto:Allegretto 4’45”
4. 极快板 Molto allegro 9’27”
C小调第二十五号交响曲 作品183
Symphony No.25 in G Minor, K.183
5. 灿烂的快板 Allegro con brio 7’38”
6. 行板 Andante 3’47”
7. 小步舞曲 Menuetto 3’27”
8. 快板 Allegro 5’08”
9. G大调第三十二号交响曲 作品318 7’47”
Symphony No.32 in G Major,K.318

1988年3月录制于斯洛伐克爱乐音乐厅


 
 






 
图片
 






专辑英文名Mozart Complete Piano Concertos Vol.1 No.20,13

 
专辑中文名扬多:莫扎特第20、13钢琴协奏曲
 
艺术家Jeno Jando
 
古典类型协奏曲
 
资源格式FLAC
 
版本Naxos
 
发行时间: 2004
 
地区: 德国


 
专辑介绍:

 
 
企鹅评鉴三星极品
 

简诺˙扬多(Jeno Jando)是古典音乐录音史上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而由此为这位钢琴家所带来的赞誉也正在与日俱增。

事实上,扬多迄今为止在Hungaroton与Naxos两种品牌所留下的近百张唱片录音,足以说明他在录音方面不输给任何一位大师级钢琴家,包括录音最多的阿什肯纳吉与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在内。扬多是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院的钢琴教授,演奏曲目之广泛让人叹为观止。虽然本身已经拥有超凡的演奏技巧,但是扬多仍然抱持着谦虚的赤诚之心。他最敬佩的钢琴家是霍洛维兹,他认为霍洛维兹的演奏具有超现实的戏剧性,而这正是他自己所欠缺的部分。或许是具有学者身份的缘故,扬多对乐曲结构相当重视,整体演奏自然流畅。自然而不矫情的诠释风格,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

在先后录制完成了莫扎特的全部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贝多芬和海顿的全部奏鸣曲、两部巴赫的大键琴以及巴托克的所有钢琴协奏曲之后,扬多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舒伯特的全本钢琴奏鸣曲和巴托克钢琴作品全集的录音工程中。

扬多诞生于匈牙利南部一座安静的小镇珀克斯(Pecs),自幼在母亲的辅导下学习钢琴。随后进入李斯特音乐学院,跟随凯塔林尼姆斯和保罗卡多萨研修钢琴演奏。毕业后,扬多在包括齐法拉和齐亚尼钢琴大赛在内的一系列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成功,而当他18岁于贝多芬钢琴大赛上获得第3名后,他的职业演奏生涯才算真正开始。在扬多轻年时代的众多钢琴职业荣誉中还包括1973年匈牙利钢琴大赛的头筹和1977年悉尼国际钢琴大赛室内乐类的首奖。

当NAXOS厂牌尚处于雏形阶段时,公司当时正筹备录制一张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名作集。NAXOS在匈牙利

文章评论

二毛

[em]e179[/em] 太全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