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尾山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相约登田尾山,驱车抵达后,大家有些急不可待,本来上山应该有一条正常的路途,但急着上山,只好硬闯出一条路来,这一选择便受了劳累艰辛……其过程虽然充满攀越的乐趣和豪情,却也颇费周折,险象环生……
     途中,山路陡峭险峻,一路气喘吁吁,却使山风清劲,也挥汗如雨。好在大家游兴甚浓,无限的优美景色精彩叠现,精神上全集中于取景拍摄,一时各自的相机“啪、啪、啪”掷响……渐渐的靠近山顶了,一条呈“之”字形的壕沟(应是一条战壕)横住去路,壕沟尽头探向一口阴森森地道口(据闻地道深处,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曾盘踞过)。跨过壕沟,出现一间废弃的军营,里面杂草丛生,人去影息。小心顺着墙根迈上几级台阶,便是主峰,主峰上坐立一泥土结构的圆堡式哨所。这个地点,文革前曾为解放军南海最前沿的边防哨眼。警惕着一切来犯。登临此处之后大家兴奋莫名,从圆堡墙体上辟开的洞口处望出,周围一切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之间,丽日南天,长天浩海,苍茫天地,一览无余……瞧着来路上那些大大小小的乱石此刻挤身于郁郁葱葱的绿野之间,错落有致,分布均匀,犹若园艺大师匠心独运。窝在山脚下的小渔村状似小盒子般点缀在一片锦绣绿韵之间,那份以大自然相融相处,和谐共生,甚是美妙、惬意……
     在山的西南方位,一大型核电站,其基础建设颇见规模,几百亿元的投资项目想来应是一个浩大、令人窄舌的大工程。它的建立,是依此而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还是,因这宠然大物的占据,打破了这一片的宁静、安适、草色鲜美。会不会自然的气息,独特的风貌由此荒凉下去呢?经济的发展,建设的需要,总有一番难以言辞的心思。从自然、环境的改变、人文地理的瞬间被肢解,必定有一种茫然若失……纵观这数年来的大拆大建是否意味着过度的冲动,造成历久的人文底蕴和自然景观的被切割、丢弃。例如,北京那些最具地域文化色彩的四合院,当承载着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的老房子被无情拆除,让步于象央视大楼这样以奇、怪著称的“裤衩”;如杭州在建的“秋裤配圆头鞋”(网友戏称)之厦,还美曰其名“东方之门”,究竟含义多少东方艺术理念与建筑哲学。除了标新立异,就是热心的为一些后现代主义者提供实验园地,传统格式体系与文化元素是否能作用于那些人的狂热劲头。他们对于走向世界的理解,就是摆弄一些徒具现代形式,却形而无物的东西。是否明确,具有民族的,才是独特于世界的。特色是自己颇具的、不可复制的,是有根有脉的东西。
    站在山的最高处,目光顺着南面的山势滑下去,悬崖处:激浪狂潮,穿空卷石,气势恢宏……著名的“海底公园”便置于此处,由于涨潮时分,最为迷人、梦幻的海上奇观,被一大片海水吞没了。那神秘、古老的“蝙蝠洞”也无从一探幽秘了。我们只看到浩瀚无际的南海在田尾山这一身披军魂,雄风飒爽,威严傲视之下,奔腾汹涌,澎湃激情的冲向太平洋……
    田尾山之行,同伴五人,一人相机镜头碰坏,一人失掉了镜头罩。在攀上吊下的激情之后,是各自的手臂挂满被树枝、石峰划下的累累伤痕……
    据载:田尾山立于碣石湾临海南面屏障,山上多为花岗岩大石,悬崖峭壁,甚为峻险,草木丛生,四季暖和。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百越土著,曾出没此处。1955年曾在此处采集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镞和石锛等器物。又于1985年采集到夹沙陶和硬陶残片,此山石穴岩洞多处,很适合古人居住渔猎生活。据参加撰写《惠州志》词目的蓝权先生披露:“解放前夕,本地“同德善堂”的“五九伯”等人曾进入“蝙蝠洞”发现有一古墓葬,碑文相当模糊,只有“赤乌”二字,清晰可辨,“赤乌”乃三国孙权年号,此地为历史上三国东吴辖地,此墓存在,是否三国时期就有先民居住?”至于著名的“海底公园”更因为拥有众多海蚀柱和海蚀纹沟等造型的地貌,而闻名遐迩,是源于退潮时,奇异多采的海蚀柱造型展现在游人面前,有海石林、海蘑菇、石龟、风帆、海上仙人、海龙、海象等,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海上艺术雕塑公园之中。数年前,笔者曾陪伴一帮外地客户游览至此处,他们面对着那些比太湖石还更奇形怪状,异趣横生的海角石林,奇石奇观,惊羡不已,拍手称奇叫绝。

 

文章评论

情韵悠然

一边看照片一边听蓝礁讲述攀田尾山的过程,似乎跟着你一起攀上了山的顶峰,远眺近看,感受是海与天的广阔无垠,感受着山的伟岸,心旷神怡也,那些历史、那些感慨,那些思考,都让人回味![em]e160[/em]

真玉无香

不赏图文,不晓田尾山。登山观海,其乐无穷![em]e160[/em][em]e163[/em]

荷塘月色

闯出的一条路,虽险象环生,但收获颇丰。脚下艰险,笔下跌宕,风卷狂潮,大山威严。跟着红海游览田尾山,心中自有另一番非同寻常感悟了!

荷塘月色

记得一位搞摄影的朋友给我说过这样的话:摄影与人的文学素养有很大关系,它直接决定选景的角度和照片的内涵。只有胸怀点墨,心有诗意,才能拍出诗情画意来。看了红海的这几幅照片,证实了朋友所言。问候红海,安好!

筝音

去年回家想去浏览一番,老爸说因为建核电站,可能被封路,结果没去成,真遗憾!不过在老同学的美文中已看到了美丽壮观的风景。[em]e163[/em]

岸勜

山舞招九色,魂飞戏坤驣。

帘卷西风

如若遇闲情,携好友共赏佳景,探人文历史,不亦乐乎?

安 若水

厚重的山,澄澈的水,自由的风,悠然的云……交织成一幅秋水长天的空灵极美,安静在季节深处,看,山水染醉流年,听,风云舞动传说……

大少爷

好照片,好文采,好心景![em]e179[/em]

雨过了无痕

图片的干净,让人赏心悦目:沙石的肌肤,山河的脊骨,树木的清雅,视野的开阔,为文字披上了一层更直观更细腻更质朴的外衣。 在这样的风景里,我们只想傻傻地狂奔,我们只想足足地一张歌喉,我们只想做大地的孩子······欢呼雀跃,生命至美,我们属于自然。

嫣然

自然景观从来都是时光流淌而下的斑驳或丽影。它所凝聚的内涵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当它作为历史的古迹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时候,体现更多的应该是我们对其存在的颂扬与赞赏。而大自然所禀赋给思考者的意义便是瞬间的美写就了时光的永恒!

嫣然

手机看照片虽不够清晰,但仍能从绿礁的文章中领略一番田尾山的别样风光。

似水流年

独特的田尾山风光,远离喧嚣,没有世事的烦扰,天然形成的景象演绎着秋的华章。。。可静谧之中那一份清幽还会让我们沉醉多久?过度的开发建设还能让我们领略大自然恩赐的多少美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