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意 的 再 造——梁小斌和他的书法

个人日记

   野泉

梁小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在二十多年前我读高中时就象千万人一样被他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及朦胧诗集《少女军鼓队》所深深打动!对他一直敬仰、崇拜。

我与梁小斌老师的相遇是跨世纪的翰墨情缘,1999年,《合肥税务》有幸刊发了五期的《融化到此为止》笔记体文选,我更被他文中呈现出的那种坚定、澄澈的思想者的状态所震动。第一次见面,果然深切感受到梁老师的魅力,他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境界。他对我十分谦和,随后的几次接触,常和我一起讨论书法,我为结识一位生活和思想的大师而惊喜。

其实,他在八十年代初就对书法有所涉猎,正如他的诗《用狂草体书写中国》,没有那种旋转的感觉,就写不出那样有震撼力的诗。诗中用“我爱书法”来表白一种赤子真情。近年来梁小斌在完成诗歌创作等工作的同时,挤时间潜心研习书法,逐渐致力于书法的创新探索,他的书法可谓在不寂寞的黑白空间里的诗意创造。呈现出三个特点:

首先,深厚的文字功底造就了他的书法底气。他积累了一百多万字的笔记本手稿,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书法本身以文字为体,各流派之间风格的互相融合,使书法的渊流十分丰富。中国书法的积点成线,都表现为无数“点”的相互依存、抗衡,又相互拒斥、渗透,这种特殊的力的作用,无论在宣纸上运行产生的效果,还是在信笺上产生的效果,都能将审美发挥到极至。而深藏在汉字中的中国书法的基因是线条。梁老师的笔记手稿,楷法遒美,造型与姿态象诗般洋溢着激情。可感到历史的沉重,点线构成的篇章,带来节奏的美感。他效秦砖汉瓦镜路,避免落于游刃有余的老套。困惑本身就是一种热情,一种非常大的动力,才能草就百万字的手迹。他在“清醒、慎欲、明法”的题词中,有隶篆的味道,而在书作“绘事后素”中,有古拗劲拙,积健为雄的金石意趣,疾涩诚然韵味深,藏头护尾力犹沉。因为梁小斌对肢体语言是很有研究的,因而书法理论中的肢体结构也逃脱不了他的视线。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在低矮的茶几上写字非常吃力,我请他到大桌上练,他却坚持不肯,说:古代奴隶工匠都是被绳索捆绑着,蹲着缩成团在石碑上刻字的,所以字很有韧劲,主要是通过腕力来屈伸。果然他写的字很有劲道,用力过猛在盖章时连茶几玻璃都压碎了。这种场面我从未见到过。梁老师与朋友谈书法十分着迷,他的思想往往是从生活中的一个动作开始的,在便餐等菜时,他与我聊侃,使劲地拿着我的筷子在餐桌布上来回比划字的结构,就餐时我还是用刚才梁老师比划过的那双筷子,连筷子头尾都不调换,以示我的尊重,那才有味道!他进入了一种状态,而要继续聆听他的见解,必须自己也同样进入状态。我后悔下午在办公室习字时用毛巾试图为他擦去脸鼻上的墨迹,他说不用,我可能打断了他的构思。

其次,梁小斌先生的书法里还蕴藏着一种沉着、信念。欣赏他的字,会引发你书外的许多遐想,尽享那字里渗透出的火焰般的神妙之美。梁老师惠赐墨宝实现我一个收藏的心愿,令我非常感激!陋室里挂着他的“书淫茶癖”四字,就是其中的一幅精品。中国书法讲究藏头、护尾等用笔法,即落笔藏锋逆入、行笔中锋、收笔回锋,使每一点画都气足神定。蔡邕强调“疾涩”二法,实际上是牵制用笔马虎、平拖直过之弊,梁小斌运用得恰到好处。我向他推荐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书法惯用当瓦工时的刷墙动作时,引起他的兴趣和关注。他敬重中国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对于“传统”也有全新的见地,书法与写作一样,真谛在于怎样的真实,而不在过于模仿。书法中的马脚也有,但真实得很,中国缺少这样的书法,规范太多,娇作太多,现在的书法缺少“发现”。苏东坡说:“书法无意于佳乃佳也”;蔡邕又曰“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均言不虚。梁小斌的书法字型如同峰顶的火焰一般,在那里诗意般地燃烧,在沉稳中含飘逸,无论笔法还是才情,都是通过墨迹的真实的记录,除诗之外,梁小斌将给我给书法界打开“天窗”!在所有朦胧派诗人中,他的生活境界应该是最差的。不少书家徒具躯壳,所有的字仿佛是被捆绑着的(虽然颇具章法),而他保持了文人的气质,个性与张扬,独到的见解,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不为世俗左右,折射出生命、灵魂的悸动。梁小斌的字中,都有一种挣脱的张力,而又合乎法度。我坚信:诗人神奇!他们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梁小斌就是其中的杰出一位。

再次,梁小斌的书法除了具有诗的滑翔力之外,十分讲究用气,他练字以至于练到耳朵背气,他的书法,线的“若断还连”,是因“气”的连贯,达到了书法美的高境界。快速完成骨力与气度的组合,展现他控制笔墨、架构字型、调度通篇的能力。其书法的灵动使转提按所生发的峭拔之质,自如的收放开合所流露的舒宕之气,擒纵适度,错落有致。蕴灵气于朴实之中,显机锋于淡然之间,贯穿并熔入书法创作的笔法、墨法、结体与布局之中。细加分析,不难看出,这里的生动之情与生动之致,乃至形神兼备与气韵生动,都是以气运笔使墨而产生的,只有如此纵其笔力,才能使气魄雄厚,达到张力四溢的效果。“向背”出形势,在视觉的对立紧张关系中,他寻求精神的冲突与平衡,充满禅意。为书法创新提供难能可贵的实践。

梁小斌的书法并不象诗那样夸张,而是严谨、严肃和认真的,但充满想象。他在书法里蕴藏的灵气就像诗一样跳跃式的转折,令人吃惊,宛如听到几把钥匙碰撞出佛界的声音。书,心画也。于是梁小斌把对生活的爱倾注在书法艺术上,开拓新的乐土,冲和宽博,简练灵动,清朗腴润,天真烂漫的梁式书风在这种心灵感召下逐渐形成。笔笔有古人,又笔笔有自己,足可为后学者楷模。他将激动由心理和生理状态变为语言形式,引起读者心弦的强烈振动。而书法如同诗一样具有震憾力和感染力。他的书作纯真、流畅、凝练,意象独特,充满理智的思考和睿智的目光,明智地选择了把钥匙,并无私地交给爱生活爱思想的人。所有这些无不见他功深学粹,识见宏远,绘事卓著,自树高格。随着书法研习和濡毫的实践,感悟也渐清醒。用字洗净我们的心灵,与群体的麻木和自己的麻木作斗争,处处体现他作为一位敏感而善于思考的诗人的本色。尽管梁小斌的书法不尽完美,但已尽成熟,正是这些残缺之美使之更真实。使他自己驿动过去故事,也成了支撑你灵魂前行的启明星,展示当代中青年感知事物的独特精神。正是因为在书法殿堂里,从而获得新的思想和眼光,实现经验与情感交流的作用。只因他拨动了生活的诗弦,才使我们在黑与白的世界里不感到寂寞,才使我们的心里产生共鸣。梁小斌的诗文及书法打疼了我,真正被一本书或一幅字打疼,我有身心的快意,对打疼我的人,我会怀着真诚的感谢与敬仰。

梁小斌坚韧地持续写作,他是一个童话般的诗人,太纯粹了。他从来没有以诗歌为手段捞取任何好处,在生活的边缘依然把诗歌完全融入了生命的状态,从《独自成俑》到《地主研究》,他又成功地完成了心灵的自闭到精神自主的转换,这种转换得益于他对常识的揭示,日前,他荣幸地被中央电视台推选为“2005新年新诗会年度桂冠诗人”,他在大转移中发现空间对时间的制衡,而在书法的黑白空间里自由挥洒。他注重观察细节,练书法时也不例外,他的仔细有了他的发现,他的领地很大,正因如此,梁小斌的书法近期有了新的跨越。梁小斌先生有时又像一位超尘绝俗的隐士在信步徘徊,是那么从容不迫,悠然来去,引人神驰,惜近期无缘一面,聆听教益。我祈望与梁老师的新的对话与思想的碰撞……

200522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