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诗的“性别”文/文清(地父)

梧桐收藏

         最近拜读了诗评家张德明先生《散文诗漫议》一文,感受颇深。笔者作为一名老散文诗作者,面对当前中国散文诗因“百花争艳”导致“不男不女”的局面,想为中国散文诗的“性别”问题说几句话。张教授在文章中说:“对于一章散文诗来说,如果所用的语言太过诗化,那么可能会因诗意过于绵密而导致与读者对话空间的流失;如若语言太过散漫自由,散文诗的诗意浓度就会显得不够充足,其艺术成色就将大打折扣”。张教授只是从理论上阐述了写散文诗必须要注意不能散文化和不能诗化的要点,而就目前中国各大正规刊物发表的散文诗来看走向,有的保守、有的激进、有的中立,无论处于什么态度,最起码也有个“探索散文诗”、“前沿散文诗”栏目,还有什么“魔幻散文诗”实验地,有的刊物不惜将全部版面拿出来声张“主义”,未穿奇装异服者,免进。从整个对散文诗的推崇方向来看,是呈大趋势。
        任何艺术推陈出新都没有错,落户中国百年的散文诗来点新花样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能过头,不能过火,更不能走火入魔、“侨装过盛”。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从异域引来的是“瓜”,就应保持瓜样,而不能搞成豆样。也不能固步自封,死保原样。不管你怎么改良、嫁接,它首先应该是“瓜”。散文诗虽是舶来品,也有它自身的源头、规律和标准,我们不能不加尊重,任意揉捏。
        关于散文诗的定性,历来争论不休,至今也不一定有权威的说法,笔者认为“散文诗是散文化的诗”,而不是“诗化的散文”,更不是“诗化的八不像”。关于一种文体的“性别”问题,至关重要,现在已到矫枉过正的时候了。
        笔者曾将散文、散文诗、诗歌作过形象的比喻:散文好比悠悠流淌的河流,所谓“行文如流水”说的就是散文;散文诗好比淙淙而下的小溪,那时而溅起的水花就是凸现的诗意;诗歌就是大海,它博大、浩瀚、沉静带给人无边无际的诗意的想象。河流、小溪、大海,性别各异,特点独特、分明;而如今的散文、散文诗、诗歌,文体混乱,含糊不清。
        笔者有幸在《诗歌月刊》2014年2月号发表了一篇拙文,拜读了所有大作,特别是读了“散文诗”栏两位重量级作家的大作受益匪浅,也产生了不少思考。为了给本文提供佐证,为散文诗的“性别”找到证据,下面将两位作家的作品作个分析比较:
        沈珈如、李俊功两位作家都在中国散文诗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各具鲜明的风格,究其作品谁的作品更有散文诗的特质,示为典范,我更倾向于李俊功先生。
        沈珈如女士的散文诗通篇流动着一种诗意的美,充满了女性细腻、柔软的特征,然而,从散文诗语境结构上散文的质性多了点,诗性少了点,给读者诗意的美感与想象的张力有些不足。如《发潭州》(载《诗歌月刊》2014年第2期)
    发已白,人空悲,世事难料。
    从潭州顺流而下,此去茫茫,何处是归程?
    昨夜的那一杯浊酒,到今晨还留着残醉。船已升帆,从此,天涯孤旅,四处飘零。
    一步一回头,认读懂了你内心的凄楚?缤纷的落英像在为诗人送行,绕着桅杆呢喃的春燕,在作最后的挽留。这滔滔的江水,让你明白再好的春光也不过是一场轻描淡写的云烟。
    伫立船头,看历史舞台上那一幕幕相似的剧情,令人喟叹。总有一脉风骨在不知不觉中传承,总有一种气质在血液里流淌。往事历历,你在重阅自已的人生。悔抑和无悔,对你来说,都无关紧要,你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

           篇幅所限,只选此文中的一小段。不难看出,文中诗意的凸现是不太明显的,也是不多的。虽有缤纷的落英为诗人送行,也有绕着桅杆作挽留的春燕,更有春天是轻描淡写的云烟,但这些有意着笔的诗意的介入,也似乎只是一种简单的明喻,缺少“凸”出的诗意硌人心灵的美和痛,没有留下更多让人回味和联想的空间。“凸现”、“连带”均是散文诗突出诗意的方法(沈女士属后者),“凸现”的诗意更痛快,更接近散文诗的特征;“连带”的诗意具有自然、融合、无痕迹的优势,但处理不到位,就会流于其“优势”之中,削减散文诗的魅力。如习惯用“连带”方式的散文诗人在实践中稍稍有意地“峭跋”一点,那艺术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恕笔者直言,像《发潭州》这样的散文诗只属于诗意散文,离散文诗的审美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就“性别”而言,属散文。
        李俊功先生的散文诗具有散文的线型格局,又有诗质的特别凸现,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质上,更接近现代散文诗的审美。如《无题》(载《诗歌月刊》2014年第2期):
    其实心情是有标题的,正如远野独自品读邈远云空的大泡桐。
    正如舞动大地,谢绝悲叹的率意小草。
    枝叶披覆:
    坦露灵魂的彩衣。
    ——这些虚神静思的树木和花草。
我再一次看到它们!        
       这是一章完整的散文诗,从始至终一气呵成,用散文的叙说方式彰显出大诗意。既没有散文陈述的水份,又没有诗歌“坎式”的跨度,其“凸现”亦无痕迹,且自然流畅。值得倡导的是,诗性的直接,而不是间接,让每一个形象都附在诗意上,这样就增强了散文诗的质感。要着重强调的是,它的“凸现”是“融入”性地,不露痕迹又显“凸现”的效果。另,现代散文诗的建筑美学也是明显区别于散文与诗歌的,在这方面,作家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笔者十分赞赏并推崇像李俊功先生这样的散文诗,它有别于传统散文诗和那些过于诗化的“八不像”的所谓散文诗。就性别而言,《无题》属正宗中国散文诗,可作为力主方向。
        我们再来看看两章严重“诗化”的“八不像”的散文诗:《甘拜下风》《上窜下跳的人》(摘自某刊2011年第4期)
    之一
    上司的暗示。石榴裙下。隐匿山水。花在枝头。良辰美景。孤独者的长笛。湛蓝的天空白云飘。
    之二
    那个上窜下跳的人抓住了春风的把柄,魔鬼的腿,一下子钻进了时间的胃。

           不必笔者多说,读者一看就会反胃。这哪里是散文诗,说得好听点,这叫严重“诗化”;说得刺耳点,这分明就是文字游戏,就是个迷宫;说得更尖锐点,这叫“怪胎”。作者要表达什么?编辑为啥要发表?试问这样的“探索散文诗”究竟想探索什么?难道这就是中国散文诗发展的方向吗?是不是越奇越怪越晦越涩越让人读不懂就越是好散文诗?就越是方向?我们允许探索,但必须要在有水源的地方,不能凭空臆想,胡乱挖掘。
        我国著名散文诗理论家秦兆基先生在与散文诗作者的对话时说:“散文诗作为新的文类,其中蕴涵的诗与散文的元素已经糅合变化,具有了新的形和质,并非是杨朔式的带诗情的散文,而是一种具有独立的美学性格的文体。诗与散文的体质、气韵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一糅合,起了很大的变化。散文是稳定的,而诗是‘活性气体’变化很快,散文诗以最佳的方式将两者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张力场,赢得它主导的美学性格’”。秦先生所说的中国散文诗“主导美学性格”是什么?又在哪里?很多人正在探讨摸索,只要不走偏差、不走火入魔,就一定能找到。
        中国散文诗正处于火热期,已从边缘往正中迈进,这是可喜的局面,而目前出现的“性别”差异,在所难免,只要理论界、出版界和正规刊物正确引导,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散文诗的“性别”会归宗。

                                                  2014.3。22

(此篇已发表于《诗歌月刊》下半月2014年第7期)

来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http://www.zgsglp.com/thread-430946-1-1.html 


 
  • 真实姓名刘文清
  • 性别
  • 生日1956 年 3 月 8 日
  • 出生地湖北省 天门市
  • 居住地湖北省 天门市
  • 职业大学教师,编审
  • 交友目的只交是朋友的朋友,只借是光的光,只吮吸配作甘露的甘露……
  • 个人主页http://
  • 兴趣爱好艺术类和饮酒吐真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