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世界日报》莫凡的水墨画 别具一格

个人日记

莫凡的水墨画 别具一格

以毛笔和宣纸创作无论人物或山水 虽是东方的水墨 却有几分像西方的油彩

 

【本报记者王广滇】看莫凡的画,给人以厚重与深沉的感觉。他的画,无论人物或山水,是东方的水墨,但却有几分像西方的油彩。他的作品,有中国画笔墨的趣味,有西洋画精确的透视。他以毛笔与宣纸创作,画的是他独特的中国现代水墨。

目前在一家西方艺术经纪的安排下,莫凡的画同时在加拿大东西两岸,以及美国四地展出(大温展出地点在列治文8788Mckim WayCanasia Gallery)。西方裔观众比东方裔多,莫凡从观众看画的表情,加强了他对自己绘画的信心,他知道他在中国画所走的路,是正确的。

莫凡画中国水墨画,以往也像大多数中国水墨画家那样,重视中国传统笔墨的挥洒,重视文人画意境的展现,但不久他便发现,那绝对不够。继续在古人的窠臼中徘徊,他非但无法有所超越,也无法将中国水墨画打进西方的世界。

莫凡的中国水墨以人物为主,他被称为「人物画家」。很多中国水墨人物画家,爱以意笔画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著名人物,莫凡却以十分写真的手法,画现代生活中的众生。他颇受欢迎的系列,有乡土人物、宗教人物、有老人系列、孩童系列、母爱系列等。无论画什么题材,他的人物除了有西方油彩的厚重与绚丽之外,并且都表现一种纯真的情,这是他人物画感人的原因。

莫凡的水墨人物,也表现中国传统的笔情墨趣,但展现更多的,是西方绘画的色彩与光影。他以毛笔蘸中国画颜料,画在宣纸上,却能像西洋油彩一层层涂在画布上的厚重。一些中国画家看他的画,认为他手法很新,竟能让中国画以那么一种非传统的面貌出现;西方画家觉得他的画「比较好懂」,可以透过他画中西方的透视原理、西方的光色明暗,去欣赏他那别有风味的中国绘画。

莫凡别具一格的中国绘画,引发我们对国画的省思:中国画从传统出发的同时,该不该吸收些许西方绘画的影响而求变?中国画从传统出发的同时,该不该吸收些许西方艺术的养料?莫凡所走的路,是不是中国水墨未来可行的康庄大道?

莫凡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其后又以访问学者身份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工作室,接受过东西方艺术的严格训练,而且曾在国内电视台,以及画报社,担任美术编辑等工作。他访问过许多中国画家,自己则一直画中国画。他在中国画上求变的动力是,在中国大陆时,他感到不变则难有突破;移民加拿大后,他发现西方社会对中国传统绘画了解有限,传统水墨难以打进西方艺术市场,单有中国传统的笔墨趣味,对大多数西方人「曲高和寡」。清代的郎世宁可以在中国的绢上画西画,他因而想到他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的宣纸上画西洋画?

莫凡在宣纸上作画,水份的控制,得以应手。他发现中国的宣纸,非但能用来画西洋轻盈的水彩,而且能画西洋厚重的油画。他有时并把宣纸加以揉、泡,用不同的皱法,画出十分特殊的纹理与明暗。莫凡除了展现他的技法,他尤其能在很多的画中,或画人生的苦涩,或画人性的纯真,或画古老东方的禅意,这正是他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显得特殊的原因了。

——北美《世界日报》记者 王广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