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神州时报》一个亮点

个人日记

一 个 亮 点

 

极少写艺术家,他们大都有一点疯癫。艺术家中绝不写音乐家,他们爱玩半音,为了那个半音,一个个累得半死……说归说,当书画家莫凡要我为他们的《琴筝诗画风雅颂》音乐会写点意见或感想,觉得还是有话可说——癫就癫吧。半了由他!

人,总要有点精神。看了彩排剧本,我为他们的大胆创新精神喝彩!

艺术的生命在于他新,这是一场注入过不少心血的演出!多少年来,舞台上的音乐会从来都是演奏家、歌唱家的天下。当观众屏息等待演奏家带他们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猛然间跑上来一位画家,这是哪儿对哪儿?是单一的演奏无法独立完成作品艺术境界的表达?然而,这正是一种冲击。他令观众对新的舞台刮目相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然而,到了今天,尤其是到了海外,不是每一个人对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情绪,精神内容,历史背景,都会有准确的把握。在我们这一片沉寂的土地上,观众对演奏艺术家的风格,特长,往往也缺乏准确的认识。

以古琴演奏家乔珊而言,她出生于北京,1981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古琴,是九嶷派的传人,演奏风格雄健潇洒,婉转而含蓄。由于她来北美居住时间不长,观众对她还需有一个熟悉过程。她演奏的《胡笳十八拍》为听众带来惊喜。《胡笳十八拍》是根据东汉末年女诗人蔡文姬的同名叙事长诗创作改编的。乔珊通过她的古琴准确细腻地表达了蔡文姬对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一腔悲愤和呼号。

古筝演奏家李炜的《秦桑曲》同样为听众带来惊喜,把人们带进了唐代诗人李白为我们营造的柔肠千转,委婉动人的特定场景。李炜的艺术功力是无须质疑的,今天海外年轻一代对诗人李白不羁的一生,他辉煌的艺术成就和他所处的哪个年代宦官专权,诡谲而残酷的政治格斗又知之多少。莫凡的功绩在于他的大胆,他以自己率真的性格和杰出的书画艺术手法,不惜降尊地粉墨登场,以时而磅礴时而含蓄的激情朗诵和绘画的视觉效果,把一切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深受感染地随演奏家乔珊走进了遥远的年代,为这一首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所震撼。

画家莫凡则以他对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使观众对这一艺术珍品的认识和享受更加完整。

紧随画家莫凡,演奏家乔珊李炜的艺术劳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走上台来,唐婉走上台来,带着他们爱情的创痛;王昭君走上台来,带着“大漠孤烟直”的旖旎与辽阔。女诗人蔡文姬的父亲蔡邑微笑着走来,以他一曲回肠荡气的《广陵散》,把观众的心弦扣动;诗人苏轼走上台来,挟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自由奔放情感。毛泽东主席携手南宋诗人陆游穿过时空姗姗走来,一曲《咏梅》将今古连接……

在这一场短短两小时的演出中,我们还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从最黑暗的淘金年代,到横贯加拿大铁路的建成:经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纷飞的战火,到第四届世界华商大会的温哥华成功召开,一代代华人对加拿大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济和文化永远是一个载体的两翼,近数十年来,华人在开拓加拿大经济的同时,又建起了自己的文化中心。虽然它至今还拿不出一台像样地反映海外华人生活的戏来,但作为一种象征,对推动海外中国文化还是有成效的。时值今日,随着改革开放,一批双一批中国文化精英来到海外居住,他们必将薪火相传地把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在这一片土地上发扬光大,《琴筝诗画风雅颂》不正是这有意义的尝试和开拓的一个新的起点?不正是华人对加拿大社会贡献的一个新的亮点!

——温哥华《神州时报》记者 袁军

文章评论

Clytze

[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