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禅修,在禅修中生活

个人日记

  佛心,即平常心也。一个人能够真正长久地怀抱一颗平常之心,身放闲处,心在静中,云中世界,静里乾坤,那就意味着他的“参禅入定”已然相当境界。 


      日常中,我们常常身陷形形色色的纷争和困扰,总是无法宁静,总是无法超脱。我们向往着闲适快乐的生活,却又往往在现实利益之前备受着种种羁绊。可见,“功利”的杀伤力是如此顽固和强大。 


      参禅到何种程度,一切皆取决于心境的高与低和空与实。要让我们时常保有一颗平常心,就得千方百计将一切的利益和纷争都看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和简单。然而,平常并不代表庸碌无为,而是更加地对人生充满热情充满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禅师有云:禅者之所以为禅者,应在于他心如大海那样的深邃宽广,似秋月那样的皎洁柔情,像镜子那样的明亮清纯。因而,禅者方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布履一双,踏遍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张口即佛,人人皆成菩萨;与人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 

        我们参禅悟道,并非是说我们必须看破红尘归之于佛门,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参”或“悟”,参的是一颗心,悟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禅师的一席话,多少还是能令我们悟出些许道理的。 

         《一路莲花》第十章,教诲人们一句话14个字——心地能平稳安静,处处皆青山绿水。 

          禅,就是内在的学习,就是一种自我的净化。 

          净化之过程,是砺炼之过程,是修养之过程,是宁静来自于内心之过程。 

          所谓触目菩提,在于自己心镜而已。 

          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明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的良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够来迷惑与浸染我们? 

         我不知道郑板桥老先生有没有参过佛法,但他的“难得糊涂”,在我看来,真的是历经了沧桑后的一种顿悟,一种禅义。 

         难得糊涂,好啊。有时候太清楚了反而障眼,该糊涂时不妨糊涂一把。 

         这糊涂,也是难得的平常心呀。 

         禅说:一切随缘就好。 

        一切随缘的注解并不是得过且过,不思上进,或者自暴自弃。所谓的“一切随缘”,就是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面对现实,从容淡定,并合理选择切合实际的人生方式和努力目标。 

        凡事均不可强求。努力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不会是你的。千万别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也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 

       享受人生,其实更多的是在享受着生活的过程。 

       只要用心去生活,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随缘吧,就让一切随缘。 

       有这么一个比喻,非常经典,非常好。 

       人生要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皮箱在我们有用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皮箱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反之,要用时,没有皮箱,就会有不便之处。 

      我们做人就必须像皮箱一样,能够提得起,也能够放得下。提所当提,放所当放,提放自如。 

       生活中当追求自然,人生中当追求自由。 

       追求自然与不做作的人,才能获得自由,才能“随欲而安”,闲适快乐。任性自然的人生态度,是潇洒,更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人们总是感叹:活着真累?是因为发出如此这般的感叹,说明:一是表明心累,心里有负担;二是表明对现实状态的无奈。“心累”和“无奈”,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态度,来自于人们对“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的理解。说到底,就是想不开,就是放不下。 

     人生苦短,又何必去追求那虚幻如梦的浮光掠影? 

     累了,就歇歇。 

     其实,世界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去理解世界。 

      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质的表象,他的内心世界便会无比的广阔无比的自在。 

     禅说: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 


请逐渐改变行为的模式    路

  曾有一位同修在共修班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他说早上在一所公共洗手间时,有一个孩子弄恶作剧,把热水泼到他身上,他当时怒火冲天,追着这个孩子破口大骂。他觉得大骂这孩子的恶作剧并没有甚么不对的地方,但又知这与禅修有冲突,想知如何办?
 
自问是否想修心
 
  首先,这位同修需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自己是否想运用这情况来训练自己的心,培育定(即心的觉醒与耐性等质素)、慧(即不随情绪去反应而是随实况来回应事情)和戒(即不只是空谈智慧,而是实践,付诸行动)。
 
   若然对这问题的答案是:不想运用这情况来训练心与培育戒定慧的话,那么对这孩子破口大骂确是没有甚么不对的地方,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是,若然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是:想运用这情况来训练心与培育戒定慧的话,那便需提醒自己不追随事非对错的概念行为,不是他做错了便去骂他,而是观察与认识在这个别的情况下,责骂这孩子有没有实际的作用呢。若然有作用的话,例如责骂这孩子可以警愓他下次不重复这不当的行为,便提醒自己责骂的作用是警愓,而不是发泄愤怒,训练心在严厉责骂的背后并没有憎恨,明白到不是我「要」责骂他,而是这情况有「需要」我去以责骂来警愓他,以保护自己,使下次再被戏弄的机会减少。再说,若然观察与认识到其实责骂这孩子是没有实际的作用,不但不会警愓他,反而有可能会使孩子觉得更开心,使他再犯的机会提高,那便不去责骂他,只如实处理这情况,就是去找一条毛巾把湿了的衣服弄干。
 
   在这过程中,重点其实不是这孩子会否改过,而是运用这孩子的行为来训练自己的耐性、觉知和如何可以「回应」来取代「反应」。
 
以建设性的记忆取代破坏性的记忆
 
  这位同修再问了一个实际的问题:知易行难,事出突然,又如何知道亦做得到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只是去尝试,但不预期自己必定做得到。举一个例子,笔者虽禅修多年,也不表示就完全可以不跟随情绪走,不会激动。但是,在这激动或责骂的过程中,会渐渐记起原来这个情况是可以运用来修心,于是便尝试提醒自己不继续追随愤怒心走,虽然不能立刻不追随这愤怒心,但这提醒会帮助自己减短盲目追随愤怒心走的时间。打个比喻,本来的习性是责骂10分钟,现经过逐渐的提醒与努力的尝试,把责骂减短至8分钟,这被减短的2分钟便是进步。所以,禅修并不是立刻做得到,立即像圣人一样不被情绪所操控,而是不断努力尝试,逐渐进步。

 
   事后的反思同样重要,记得认识禅修之前或初期,与别人口角后,内心所思考的总是自己如何有道理,别人如何不应该,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如何可以用更泼辣的言词来讽刺对方等等。这么样的邪反思(wrong refection)不但会将口角之争的激动延长,使自己被这些膨胀与延长的激动所折磨,也会不自觉地使自己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再一次盲目追随对错的概念与情绪习性走。人是根据脑袋里的记忆行为,若脑袋里的记忆全是愤怒与尖酸的言词去反应事情。相反,禅修之后,渐渐认识与训练正反思(right reflection),与别人口角后,渐渐训练心反思事情重点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可以有建设性地回应与处理事情,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可否不用任何尖酸的言词而是用耐性的言词去说一些有建设性的话来处理时情,以「回应」取代「反应」。这些有耐性的言词和有建设性的反思自然会成为脑袋内记忆的一部份,这些记忆会随着时日的付出而渐渐正面地改变。
 
   所付出的一点一滴努力,自然有其不多不少的进步。种正确的「因」,自然会有正确的「果」。就笔者个人禅修的经验而言,禅修的进步就像进三步退两步,花上五步的工夫,才有进一步的成果。有时候甚至像进十步退九步,花上十九步的工夫,才有进一步的成果。禅修的乐趣并不是在前进的一步,而是在整个付出的过程,无论这过程是上述所比喻的五十步、十九步、一百步或一千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