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拾趣(11)星球的博弈是潮汐的动因—说潮a
岁月记忆
你熟悉大海吗?你觉得大海的神奇之处在哪里?是不是因为它的一望无际和烟波浩渺?其实 你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更多的神奇之处。
因为浪花飞溅,水汽缭绕,面前的笔架山显得既遥远又朦胧。
(好友“圣诞老人”游笔架山时的摄影照片)
但是只要你找一个地方,闭目养神的小睡一会,或者你去附近饭店潇洒的品尝一顿海鲜,酒足饭饱后的你,再面对同一个方向,一定会惊讶的合不拢嘴巴——眼前已经出现一条宽阔的卵石铺就的神奇之路,在两侧海水浪花的衬托中,犹如一架天桥,把笔架山和陆地曲折的连在一起。你也许会不相信的揉一揉眼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因为潮水消退后,显得天高气爽,
同一天的同一个笔架山,不仅清晰可见,而且更加郁郁葱葱。
(好友“圣诞老人”游览笔架山时的摄影作品)
有的人可能不假思索的回答上述问题:这是海水的多少引起的变化,这么说,也对也不对,因为从全局来说,我们所在的巨大星球,大陆的面积还不到水面积的二分之一,而这么大的水面主要是大海,这么大的水量,是不可能突然就能够变多变少的,只不过是一种力量让它流动了起来,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海水大起大落,那么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让海水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就是潮汐的力量。海平面上不无规律的一会上涨,一会下落,就是潮汐运动的表面现象。
潮汐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现象,但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各地的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据我所知,就有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的差别,因为没有亲身体验,对于后两种,我不熟悉,我不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单就我们地区的半日潮说一下我的理解:
所谓半日潮就是在一天之内,分别有间隔时间大体相等的两个涨落潮。还是以我们的骄傲——已经在国内外闻名遐迩的笔架山的“天桥”为例,这个“桥”每天分别在白天和夜晚相对应的时间裸露两次,从落潮时的若隐若现到卵石路两边露出大片的滩涂,再到涨潮以后的若隐若现,大约有两三个小时,再有两三个小时,原来的“天桥”上面,就可以畅通无阻的过小型渔船了,再过两三个小时,有可能就是“天桥”在当天的第二次裸露了。这就是在当地最直观的潮汐变化。我之所以一直用“大约”这个模糊的概念,是因为这个时间是没有办法确定的,原因如下:
1) 上面提到的潮次变化规律中的一天,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24个小时,它不是以太阳为标准的,一个昼夜的太阳日,而是以月亮为标准的“太阴日”,它的周期是24小时48分钟。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每一“天”的小循环都要推迟48分钟。半个月形成一个大周期,所以阴历的初一和十六(以此类推)基本是一个潮汐时间表。
2) 因为月球与地球相对方位和距离的有规律变化,体现在潮汐上,就出现了大小潮的变化,大潮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仅潮水的速度最快,而且干潮时水位最低,满朝时水位最高,反之,小潮时一切慢条斯理,让人等的心焦,高低潮的落差也相形见拙。
3) 大风对潮汐的影响也显而易见,顺风顺水时,不管你欢迎不欢迎,潮汐也会借势“抢点”,流向与风向相逆的时候,即使你望眼欲穿,海水也会姗姗来迟。如果连续长时间的反向风,甚至会让后一天的时间表比前一天还早。
4) 潮水的流向千差万别,它们是受地形地貌的制约,比如在狭窄的水域,自然是涨潮海水流向地面,落潮海水流向大海。这与浪头的方向无关,因为浪头是受风向的影响。
人们常常用“除非你让河水倒流”来形容不可能的事情,最起码,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这还是一个难题,但是,潮汐自古就有这种能量。如果你去过营口这样的河内港口,你会发现,在没有大风干扰的情况下,大部分时间里锚泊的船只是锚链紧绷,尾部朝向下游的,这好理解,是水流的结果,偶尔也有锚链松弛,朝向不一致的时候,这就是河水遇到阻力,与海水抗衡的时候,突然锚链再一次紧绷,所有锚泊的船只不约而同的一致头朝大海方向,这就是海上取得了胜利,涨潮逼得河水倒流的结果,当然,当海水涨潮成了强弓之末,被挤压的河水乘势反扑,一起又恢复如初了。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入海口的地形地貌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海水形成了潮汐?又为什么潮汐和月亮息息相关?因为海水作为一种物资,同样时时刻刻受着两种外力的影响,既随着地球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其它物体的吸引力。平时,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大于离心力,所以海水不仅有重量,而且不会被抛离地球,另外地球与海水的关系是稳定不变的,所以不会引起潮汐的太大变化,会让海水相对稳定,因此可以忽略地球的影响。不能忽略的是太阳和月亮,地球围绕着太阳转,月亮又围绕着地球转,海水与它们的相对位置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它们对海水的吸引力才是决定潮汐的主要因素。比较而言,太阳虽然能量大,但是距离远,月亮虽然能量相对小,但是距离近的多,所以,月亮是影响潮汐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虽然相形之下,太阳的引力和地球的离心力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当它们在一条延长线上时,它们的的合力,却会让潮汐更加势不可挡,这也就是初一和十五闹大潮的原因。
实事求是的说,我不是对海和潮汐研究有造诣的专家,不可能全面的,宏观的揭示潮汐的成因和作用,而只能坐井观天的说一些有关的皮毛感知和体会,但是,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我相信,浩瀚的大海,经受了千万年的自然灾害的摧残,任由各种生物的不自觉的污染和破坏,还能够保持清洁,还能够有自洁作用,潮汐的作用肯定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我们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物种,不能单纯的,被动的依靠海水的自洁作用,我们有责任从我做起,爱护和身体力行的保护我们的大海,为了让对大海比较陌生的网友,能够增加一些对潮汐的了解,在下一篇,我会从自己感知的一些细节,说一说我对潮汐的理解。
关注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点击这个链接进入:
http://user.qzone.qq.com/1017746999/blog/1433313844
文章评论
自强 自立
坐沙发好舒服!锻炼回来再欣赏!
土命人
潮汐,真的很神秘。在女儿家就曾天天观看眼前的“海河”——是内河确是海水,有潮汐。愈发地感觉秘不可解。最不解的是:水从何来?去往那里?眼见着就嗖嗖地涨起来了,落潮也一样。还观察到涨落的时间不一样,朦胧地感觉与月亮的圆缺有关。期待下篇!
周公福吉
感谢您的详细介绍,让我这个远离大海的人也了解了以前完全陌生的领域,您的丰富学识和娴熟的文笔让我仰慕和折服。[em]e179[/em]
周公福吉
从岸边到笔架山,没有潮水的时候,步行要多长时间?
穆如清风
从笔架山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色神奇转换入题,很吸引人!对潮汐,词典上肯定有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我更愿意看您这种分析。文中对潮汐河水等随处可见的拟人化描写,除了让文章妙趣横生以外,更让人想像先生:真是个多情浪漫的人!了
奋斗
这个标题,恰恰说明了您说我不准确的一个反佐证。我其实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无声的呐喊
曾路过钱塘江,看到过涨潮的壮观,却不懂其中的奥妙。期待叔的下篇。辛苦了!
无声的呐喊
叔!潮和汐,按照神话传说,是不是一对生死相依仍情侣?您在海口生话那么长时间,听到过这样的传说吗?[em]e120[/em][em]e112[/em]
圣诞老人
普及了一次科技教育,你把潮汐现象深入浅出的解释了一番,让大家明白了潮汐形成的愿意和规律,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