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拾趣(18)海蜇保护期——别样的“战斗”
个人日记
听了绵蛰与我们推心置腹的“自述”,你是不是对它们增加了一点感情,你是不是还想知道,我们国家是怎么样来保护它们成长的,有人说:窥一斑,可见全豹,我们就从政府有关部门对海蜇的保护措施,来了解一下国家对繁殖保护所作的努力和力度。
国家对海蜇的资源保护,是力图采取精准时间控制的:每一年的这个时期,都提前大张旗鼓的宣传,甚至把开捕时间限定在某一天(这几年基本上都是8月7日)的零点。这个执法阵势和力度也是每一年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因为这个时间段,是在所有水产品繁殖保护期的中的一段,为海面上的“清场”提供了可能,所有的渔船全部进入港口维修备海,即使有的渔船自己没有“备海”维修的必要,也不允许你在外海“游手好闲”的晃来晃去。外围有几条在游动巡逻的,都是白舵楼的执法船,如果发现有个别渔船“蠢蠢欲动”的准备出海,或者发现外面海上有“疑是”渔船,一定会有执法船过来盘查,然后让你安分守己的“各就各位”。不仅海上如此然戒备森严,陆上也是层层设卡,限制提前开捕,各地有的采取人、船分离,有的采取船、网分离,有的采取船、锚分离,目的就是为了让渔船不具备生产能力。偶尔可以看见带着大喇叭的宣传车,或者听到有关省政府,对保护海蜇资源的措施和统一开捕时间的宣传,更有甚者,为了威慑不法渔船以身试法,不仅各级政府机关临时抽调的人员,加班加点的日夜防范,而且还有武警的配合,检查落实分离措施。偶尔还可以听到或者看到,对违规船只和人员的处理通告,让人们引以为戒。
通往海边的道口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临时建筑。
所以这个时候,为了保护合法渔船的“利益均摊”和最大化,严格控制分蛋糕的“起跑时间”就尤为重要。开捕前十几天,沿海的大街小巷就挤满了大车小辆,车上不仅满载着必不可缺的其他生产工具,还带着“犒赏三军”的食品和饮料。个体渔船没有那么大实力的,就雇辆骡马车,甚至携妻带子推着手推车,大家就近吃、喝、睡,就连大小便都是来去匆匆,就近“方便”,生怕一个疏忽,听不到枪声,错过了“起跑”时间。
其实,道理显而易见:晚捕几天,不仅海蜇的个体会快速增大,直接提高产量,而且海蜇越成熟出成率越高,收入也会明显提高,所以,除了极个别人,大多数渔民是愿意执行开捕令的,只不过怕控制不住的时候,失去了分一杯羹的机会。事实也是如此,尽管海蜇保护期的措施一年比一年细化,一年比一年严厉,实事求是的说,几乎没有一次,能够把“戒严令”如期贯彻到底的,因为一夜巨富的巨大诱惑,总是让个别人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也经常有人用“***地方已经开捕了”的谣言来惑众,甚至引起“枕戈以待”的渔民一阵又一阵的骚动,其实,一旦有一处的防线被突破,并且不可逆转,执法人员会第一时间上报省级指挥部,决策机关会立即调整开捕时间,各地的执法者会用最有效的手段,火速下达指令尽快帮助渔民出海,这时候,原来警戒线上保护海蜇的执法人员,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快速传达开捕令的宣传员,谁不希望身边的渔民高产,谁愿意承担延误战机的责任?
你看过有关“人民战争”的电影和视频吗?正规军、游击队、救护队、支前队、大汽车,小马车,甚至,手推得到双轮车、独轮车应有尽有,并且没有统一指挥的各行其道,任何通道都难免人满为患,水泄不通,也有个别准备不充分,突然发觉缺东少西的人,会慌不择路的就近闯进商店,抢购物资,绝不讲价。一阵车水马龙和人声鼎沸之后,你再看,还不到半个小时,不仅繁殖保护的执法者踪迹不见了(几天甚至几十天的衣不解带,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或者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或者伴着鼾声放心入睡,已经成为他们的最大享受了),街头巷尾,甚至码头上能够出海的人一个也看不见了(他们憋了几十天的劲,终于可以发泄了,现在的海上就是他们的战场,是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光明正大,全力“瓜分”却不用担心犯法的银行)。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年,海蜇保护和开捕以后的场面,已经远没有前些年宏伟壮观了,原因是复杂的,既包括保护措施的不断完善,也包括通信手段的发达,让道听途说的传言失去了市场,更包括资源的萎缩,让汛期减少了“魅力”。但是,为了尽可能的保护资源,国家和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因为篇幅所限,这是下一篇的内容。
文章评论
土命人
哈哈!海洋生物的繁衍洄游自有规律,人们的捕捞也自有对策。学习了!难为你还记得这么详尽,介绍也风趣幽默,蛮吸引人啊!辛苦了![em]e163[/em]
好友
好友很敬佩你的毅力,这个系列篇的完成是需要很大的付出的,最近几年我已经告别了写系列篇回忆录文章,但是我支持你写,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料。天气炎热,保重身体,慢慢写来。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