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创作手法鉴赏 杜甫诗的流水对法一 单列主语法

手机日志

主讲  辽宁舰

 

杜甫是大量使用“流水对”的诗人。他虽然不是“流水对”的首创者,但由于他在诗中大量使用流水对,并将流水对仗推向艺术极至的诗人。制作的“流水对”取得了对仗艺术表现上的巨大成功。

 

有专家从全部杜甫诗(1458首)中检出268副“流水对”,对它们进行比较,加以分类,总结出杜甫制作“流水对”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拆分单句为流水对和用复句形式制作流水对。

我们都知道,根据对仗两句话句意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把对仗分为三种:

 

一、【正对】:对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句意相近,相辅相成,对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描绘和表达。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运用通感修辞手法,赞美拂水山庄之美的

 

浅深流水琴中听,

远近青山画里看。

《拂水山庄》【清】柳如是

 

二、【反对】:对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句意相反,相反相成,对同一主题从反面角度进行描绘和表达。如表达歌颂爱国英雄,蔑视卖国奸臣的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阙楹联》佚名

 

三、【流水对】:上下句单独看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要两句话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流水对有两种形式:

 

1、单句形式:

 

【单句】:一句话中只有一层主谓关系的句子。

 

简单单句:

 

杜甫

 

 

复杂单句:

 

唐代诗人 杜甫 擅长 流水对仗的

                      

 

唐代诗人杜甫 很多流水对仗的

                       

 

【流水对的单句形式】:把单句拆分为两句,并通过适当的组词、组句及修辞手法,使拆分开的两句形成对仗。(详见下表)

 

图片

 

2、复句形式:

【复句】:由两个(或更多)分别具有主谓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分句间依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把两句合起来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详见下表)

 

  图片图片

 

【杜甫诗流水对法一】单列主语法:把单句从中拆开,把主语部分作为出句,把谓语(或不出现谓语)和谓语后面的成分作为对句,以构成流水对:

 

《江汉》【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释】: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kuí州出三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这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此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借以说明漂泊流徒。

 

江汉:长江与汉水之间的地域,即杜甫此次出川所经之地。

 

乾坤:一般代表天地,阴阳。《周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腐儒:书呆子,只知读书,不会变通,不谙人情世故。这是杜甫自嘲之语。

 

苏:复苏、生发之意。此处指病情好转。

 

老马: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长途跋涉。

 

引自《韩非子·说林上》: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就是成语“老马识途”。

 

【译文】:

 

长江汉水间思归故乡的游子,

只是天地间一个迂腐的老儒。

像一片白云飘浮异乡天边远

漫长夜只有月亮陪伴着孤独。

年迈如落日我雄心仍然强壮,

面对飒飒秋风病情反似复苏。

自古以来都会存养体弱老马,

并不是为了让它跋涉于长途。

 

【脉络及章法】

 


图片

                            

 

这首诗可分为三段:

 

首联为一段,以拆分单句的流水对形式表白作者自己的身份。

 

二三联为一段,作者以两副正对描述自己飘泊在外,思归不得的困境,及虽老病犹欲为国尽忠尽力的雄心。这一段是双承,即以两联共承起联。

 

就是说,

第二联是承“思归”即起联第一句,第三联是承“腐儒”即起联第二句。

 

尾联为一段,还是以拆分单句的流水对形式,表白作者欲报效国家可取的方式。两句转合集于一联,一气呵成。

 

三段之间的关联: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关联,先看红箭头:用“天共远”承“思归客”;用“月同孤”承“一腐儒”;

 

再看绿箭头:用天上的“云”、“天”、“月”、“日”承“乾”,乾为天;用笼罩着地的“夜”、“风”承“坤”,坤为地。

 

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关联,看下面的红箭头:用“心犹壮”、“病欲苏”引出“老马”,是化用曹操《龟之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句意,以及《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

 

而结尾的“长途”,又反扣了第二段的“天共远”。

 

【手法】

 

此诗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下列很多功夫。

 

一、巧用对仗:

 

诗中四联,联联对仗。第一联和第四联是流水对。第二联和第三联是正对。

 

律诗本来只要求二三联对仗,一四联并无对仗的要求。而杜甫不但一四联也用对仗,而且还用了两种形式的流水对。可见,杜甫把对仗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地步。

 

1、第一联“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其实是一句话:

 

【(在江汉间思归的)(游客)】  【只是】  【(天地间一个迂腐的) (老儒)】。 

        定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杜甫把全句话的主语部分划作出句“江汉思归客”,而对句“乾坤一腐儒”,则是全句话的宾语,省略了谓语“只是”。这就是我们探讨的杜甫诗流水对法的第一法。

 

 

此联还有一妙处,就是出句“思”谐音“四”,可借音为数词与对句“一”工对。这是“借音对”。

 

但是,此联的后三仍有瑕疵,那就是结构失对,这在对联是不允许的。但在古代以字类相对,还是可以说得过去。

 

江汉 思归 客,

实实 虚虚 实

乾坤 一 腐儒。

实实 半 虚实

 

“一”属于半虚字。

 

因为律诗的对仗与对联有所区别,所以,律诗的对仗,有时候与对联在宽严方面有些不一样。而且,律诗的首联一般不要求对仗,所以,此诗的首联结构上的不完全相对,应是可以接受的。

 

2、中间两联以两副正对来共承起联。

 

被誉为“江北第一才子”的清朝董养性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说:“此篇起联便突兀,或疑中联不应全用天文字,殊不知二联自‘归客’上说,三联于‘腐儒’上说。

 

第二联承起联第一句,“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表作者的“思归客”困境;

 

第三联则承起联第二句,“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表作者处困境而心不死的“腐儒”自负之志。

 

两联递进,把作者的爱国忠君情操及不怨天尤人的心态更好地表达出来,同时也是对自嘲“腐儒”真意的诠释。

 

像《江汉》这样的三段式,在杜诗中不多见。杜甫的律诗,大多以“两段式”(即前二句为一段,后二句为一段)或“四段式”(即一联一段)的布局为多:

 

如:《房兵曹胡马诗》【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两段式,前二联描写胡马的形态;后两联赞誉胡马的品格。

 

又如:《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这是四段式,每联一段:起联写妻远在鄜州独看月;颔联写作者自己怜惜儿女少不懂事;颈联再写妻夜深不眠,寒露沾衣;尾联又回到作者自己盼望团圆的心情。

 

但是,《江汉》中间两联,犯了“四平头”和节奏单一的毛病。

 

片云        共远,2,1,2节奏)  

永夜        同孤。2,1,2节奏)
落日        犹壮,2,1,2节奏)

秋风        欲苏。2,1,2节奏)

名词偏正 名词 动词偏正                    

 

【四平头】:指四句诗句开头(尤其是律诗对仗的中间二联)都是同样的词性(字类),结构也相同。如《江汉》的这两联开头二字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平头”的概念是清朝学者借用南朝“四声八病”的“平头”一词。但“四声八病”原指声律方面的毛病,清人把“平头”挪用到词性和结构上,认为“四平头”会造成语意结构呆板。

 

【节奏单一】指诗句(尤其是律诗的中间对仗两联)都是同一个语意节奏,如《江汉》这两联都是“2,1,2节奏。这会使语意停顿的位置句句相同,读起来缺乏变化。

 

3、第四联“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用的方法把宾语拆分为两段,宾语主体归入出句,而把宾语的情状归到对句。下一讲再跟大家讨论这种方法。

 

此联的妙处在于善用典故。

 

二、善用典故:

 

第四联“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化用了两个典故:

 

1、曹操的《短歌行》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化用的目的,是表明作者虽年老多病,报效国家的壮志未酬,于心不甘。

 

2“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

 

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乐呵呵地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 

 

化用此典的用意,在于表明自己虽无体力长途征战,但自己的智慧足以为国奉献。并借以解说首联的“腐儒”并非真实的自己,只不过是谦词而已。

 

三、妙用比喻:

 

此联有两处用了比喻:

 

1、首联把自己比作“腐儒”。

 

《唐诗鉴赏辞典》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明末清初的黄生在《杜诗说》中就“腐儒”解读为: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

 

愚意以为,黄生的解读,就是杜甫式的“自负”。

 

2、尾联又把自己比作“老马”。

 

元代方回编选的《瀛奎律髓》评论这一联:“公之意自比于老马,虽不能取长途,而犹可以知道释惑也。”

 

愚意以为,方回所说“释惑”,就是对首联作者自比之“腐儒”释惑。此“腐儒”,实乃“壮心不已”而又“识途”之“老马”也。

 

清代学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指出《江汉》诗云: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怨而不怒。”

 

愚意以为,吴乔所论,正是晚年杜甫的心态。

 

首尾联的两个比喻,用反衬充分表达出杜甫一如既往,至死不渝的爱国忧民情操。

 

四、精选意象:

 

《瀛奎律髓》评论《江汉》诗

(余)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见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

 

这四组物象,都是用以借代作者自己:“云天”借代飘泊;“夜月”借代“孤独”;“落日”借代年老;“秋分”借代多病。

 

但是,四组物象被作者分为两大组:云天夜月,用于表述“自鄙”的“腐儒”;落日秋风却用于表述自负的“腐儒”。

 

如此的对比,跟首联和尾联的“腐儒”、“老马”的比喻,相辅相成,一个真实的、鲜活的老杜,跃然纸上。

 

四组物象与四组情语相融而对,在杜诗中也是少见的。元朝赵汸的《杜诗详注》曰:中四句,情景混合入化。……他诗多以景对景,情对情;其以情对景者已鲜。若此之虚实一贯,不可分别,效之者尤鲜。

 

有人质疑,既有“夜月”,复有“落日”,于理不通。对此,清朝纪昀在《瀛奎律髓汇评》中说:‘落日’二字乃景迫桑榆之意,借对‘秋风’,非实事也。”

 

愚意以为,纪昀是说,“落日”是借代“桑榆晚景”,属虚指,而非实指夕阳。所以与“夜月”并不矛盾。

 

杜甫用此法创作的律诗还有:

 

小园

由来巫峡水,本自楚人家。

客病留因药,春深买为花。

秋庭风落果,瀼岸雨颓沙。

问俗营寒事,将诗待物华。

 

首联本应为单句,有谓语:

 

由来  巫峡水  本自  楚人家。

状语  主语    谓语   补语

 

《长江二首  其二》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

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

未辞添雾雨,接上衣襟。

 

颔联也是单句,省略了谓语:

 

众流归海(之)意  (是)  万国奉君(之)心。

   定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社日  其二》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今日江南老,他时童。

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颔联也是单句拆分,省略了谓语:

 

今日江南    (是)  他时  童。

  定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二》

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中行

 

颈联是单句,省略了谓语:

 

鲜鲫银丝脍(加入) 香芹(就是) 碧涧羹

   主语                  谓语    宾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