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保》

个人日记

那年学校的操场在劳动课的师生努力之下,渐渐平坦成形。

大礼堂看着看着就矗立起来,好大的玻璃好亮的采光。

体育课遇上雨天,会堂的宽敞成了用武之地。我们把排球砸向了天花板。

金宝高我一届,邻居中的男孩孑中也算练的有些肌肉有些刺头。
她的母亲是个小个子的女人,扎着一把马尾,那杆烟枪总在嘴上吧哒吧哒,她是船民,有一条水泥运输船,在江南水网的运输生意中,船是家当也是摇钱树。

金宝和弟弟就往在井台边陆家旁的偏屋,也就一间十几个平方;他的一个姐姐在煤矿找了个当地矿工做男人。就在难得一见其容的回家休息当口,姐弟俩不知何故,发飙似相互缠打恶斗,那是我见过的最血性的內斗,双方衣衫不整血流见红,邻居们劝都劝不住,只有打累了双方才偃休旗鼓。

哎!这一家子都是邪门。

那年初一,学校大礼堂公审大会,校革委邱主任表精严肃,团委书记陈老师陈大个的厚嘴唇把扩音器的喇叭音频震的叫耳疼。

金保被穿着白色公安服,戴着红领章的俩民警押上会堂主席台,手上上了明晃晃的金属铐孑,当宣读劳动教养被判三年的决定之时,台下早已鸦雀无声,我只听到判决理由是不服校规,殴打老师学生,沾染社会恶习之类的不燥之词……
那年金保才十五六岁吧!


高考复习那会,去学校上夜间补席,近视还没配眼镜,信心像井台的水桶七上八下。
可想而知大学门坎与我无缘。
同志志良捧着七八届哈工大的入取通知书,笑的他再也不掩饰门牙有些犁杷的前突!

一晃三年沒见到的金宝,嘿!娶了个苏北女人做老婆,还生了个儿子。瞧着他的年轻样孓不错的老婆,还有胖都都的儿子一家三口在井台边欢乐幸福,邻居大妈们都说金保开窍懂事了。

坐了二年少教牢狱的金保出狱后,随着母亲的水泥船,在运河水的风光中,有了现在的安乐。

不知不觉,开放的风从沿海吹向苏南,地处城北青山桥的斗巷市场也渐渐地热闹起来。
金宝家不知何时,在沿河滩的老屋中有了一间铺面,那生意红火的叫人有些眼馋,眼看着那又是一个儿子落地,胆大不怕罚的生意精,成天在忙碌中笑呵呵地胖成了佛!

师范毕业回校当了老师的怀忠,家也在这条巷中,开店做生意自然是家人的选择。怀忠因笔杆好,后来进了市报副刊做了主编。

城市在拆在建,奔跑的脚步从来没有停。

那些熟悉与陌生,陌生又熟悉的故土乡情,故事与人物渐渐地消失重生,重生而消失……

文章评论

无所谓

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有一些坑坑坎坎,平平谈谈的旅途人生,回味起来也不会有一叮点涟漪。[em]e160[/em][em]e179[/em]

『妮雪儿』

喜歡這流暢的文字[em]e179[/em][em]e179[/em][em]e142[/em][em]e14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