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剽窃者《奇讶*》

天下杂侃

剽窃,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自古有之。有人为名,有人图利,有人名利双收。古人把剽窃分为三六九等,释皎然在《诗式》中就把“偷”诗划分为偷语,偷意、偷势三种。他举例道:陈后主的“日月光天德”剽窃了傅长虞的《赠何劭王济诗》中的“日月光太清”之句。“偷语最为钝贼”,窃者最愚蠢,情节也最严重。沈期的《酬苏味道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是偷意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他说“其次偷意,事虽可罔,情不可原”。至于偷势诗,他则认为“其次偷势,才巧意精,若无朕迹”,显然这里已经了没有指责之意,反而还有点赞赏之情。

江南自去年年初开始接触古诗词,虽年纪半百、双眼患疾,但凭借一份对文学的执着和对千年语言文化的敬畏,也步履蹒跚的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诗词于我,已不止简单的个人创作和抒发感悟。在字字斟酌的过程中结交了一众知心良友,原本缓慢地步伐也因为大家的启发影响变得提速、轻快了起来。因此更加珍惜与诗友的沟通,更加严苛的面对自己的诗文创作。常因为某些字句的使用和对诗文意境、格式的考量抓耳挠腮,费时思索,因此每一篇虽简单和朴实无华的律诗中都凝结着我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和心血。于是,当有学生告诉我,自己的一篇律诗被他人盗用并发表于网络公开论坛,我便夜不能寐了!
其实此事空间常见。 偶尔会有人告诉我:“ 你的鱼家傲有人用于贴、”“ 你的七律山村又荡欢声语被抄了”、“ 你的七律田园梦在某某处发现有人用于跟贴了” “你的七绝…”遇到此种情况,我总是强装大度的回答:“抄吧,好事,说明喜欢,我们所有的文字都是从古人那里抄袭来的,他抄走了我的诗词,抄不走我的用心和自我创作自我提升的过程”。 眼不见心不烦,我倒也没太放在心上,继续悠然自得我的诗词创作。
但是这次事件让我难以容忍,与其他诗词被人拿去跟帖相比,这次事件的严重程度是升级的。整篇《七律百鸟朝凤》没有一字改动,只需动动鼠标键:复制——粘贴——发表,便名利双收。在这种公开的网络上发表对我造成的最大影响不是被剽窃那么简单,原创还在人世,看完此帖子的人若光顾我的空间,我倒成了窃诗之人!用我的诗,冠他的名,肆意妄为之举让人难以相信,难以原谅!好一个“偷语”的钝贼:“奇讶*”!
以下为我复制百度内容
七律百鸟朝凤[本主题金币流通总量: 20000]
本帖最后由 奇讶* 于 2012-5-3 20:35 编辑
七律百鸟朝凤
日晓晨光岭雾开,
凤凰彩影踏云陔。
相思引颈惊林悦,
孔雀决眦慢羽呆。
寄语峦山镶锦缎,
讴歌圣水绣莲台。
大鹏拢臂君前侍,
一曲天音百鸟来。
收藏分享评分 版主 江枫晨落 动用论坛基金向用户 奇讶* 奖励了金币 20000 2012-5-7 15:26
※ 江枫晨落 对本帖进行了 加入精华 操作 2012-5-3 21:16
我的日志发于五月三号上午十点, 百度发于当晚,八点三十六分作者变成了《奇讶*》 。我知道《奇讶*》能看到这篇日志,还请注意:江南不才有好友500 ,水评高于我的才子才女超过300, 填词高手100余人, 五律高手几十人 ,七律七绝高手100余人, 新体诗歌高手也有十几人, 还有排律高手、 古风高手等等。不要来抄我一个初学者了,你不明我的写作手法,不理解这首百鸟朝凤的诗意,空着一副皮囊怎么接受群众以及诗文爱好者的检验?请问,有人问你灵感来源你会做何解释?

中国目前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法并不完善,人们在这方面的意识也比较单薄。若有任何一点办法可以制裁于你,我绝不手软。喜欢诗词写作的好友都知道每首诗词都凝聚着作者的阅历、学识和文学素养。作者从灵感道到构思、腹稿、落笔、初稿、修改至定稿,这是心血的凝结,就象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养大了,被你用复制、粘贴两下就成了别人的儿子,你叫我们这些自己动手的文学爱好者情何以堪?
我的《七律百鸟朝凤》被抄,被发表,被用于得名得利已成既定事实,我只能在此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既然我的诗词效仿了古人,那么也学学古人的气节和风度吧!《奇讶* 》,我在这里简单授你一课, 以便今后抄袭被发现也好有个说辞:
我的百鸟朝凤写作灵感源于一曲锁呐独奏, 起句为春天, 承句对仗并没写凤凰有多么高贵美丽,而是用了拟人的手法,用热带雨林中《相思》鸟的动作与歌声及孔雀《决眦》惊诧 忘记了自己开屏怎能与神鸟比美, 惊诧之中缓慢收起羽毛呆立一侧。 《决眦》一词来源于杜甫的五律《望岳》, 转句抒发于《群山峻岭》因凤凰的到来而美丽, 如铺上了锦缎 《溪水》也因神鸟的到来而化成圣水, 绣出了佛主坐下的彩莲。结句用神话中的大鹏鸟对凤凰的恭敬衬托出凤凰是百鸟之王的尊贵与美丽。尾句“一曲天音百鸟来”有双重意境 :一、 凤凰鸣叫的声音引来百鸟朝拜, 二 、指锁呐唱出百鸟之音。

感叹!素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 我们的方块字立于东方,走遍世界,却在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的剽窃者不受制裁,这是文字的悲衰也是法制的不建全。在此提示大家:没发表的作品不要跟贴,否则有理也说不清了,多亏百鸟朝凤发前没有跟贴。
江南呼吁好友:
一、 转载本文 让《奇讶* 》及文字剽窃者无立身之地。
二、 与《奇讶* 》是网友的请将其删除,害群之马 于写诗与交友均无益。
三、 有能进入该网站的电脑高手, 请您百忙中为江南说句公道话, 我深信公道自在人心!

后续:
《代悲白头翁》是脍炙人口的唐诗精品,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是广为流传,只是在《全唐诗》中,卷八十二收录此诗时的作者署名为“刘希夷”,而《全唐诗》卷五十二又收录此诗题目作《有所思》,作者却是宋之问。宋之问因为这句诗用土袋压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刘希夷。
《奇讶* 》,你若对文学诗词达到如此热爱疯癫的程度,我的全部诗词都可赠与你,因为这样的你总有一点可敬之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天上人间

剽窃者看到此文,应该感到惭愧!向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