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颂题库1
个人日记
经典诗词接下句知出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经典诗句问出处 1、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唐•李白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唐•王维 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唐•杜甫 1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张继 1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唐•柳宗元 1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陆游 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宋•苏轼 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杨万里 2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读 音 1、《将进酒》。将字的读音 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 2、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3、胜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 (南朝陈 徐陵 《侍宴》) 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唐 赵嘏《听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4、羽衣霓裳舞 裳字读音 裳读“chánɡ”, 古代指下衣。 5、可汗秋点兵。 可汗读音为“kèhán”,可汗,又称大汗,亦可简称为汗,古代北亚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吐谷浑、铁勒回纥、高昌回鹘、铁勒、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 6、鹿柴(zhài)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7、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 山行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月 花。 斜:此字读xiá. 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hào)逑。(诗经) 常用敬辞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俪:(书)夫妻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名著及其作者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作者50岁时成书。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聊斋志异》,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 《官场现形记》作者 李宝嘉(1867--1906) 清末小说家。 前四史是指:[西汉] 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 班固 的《汉书》 [南朝 宋] 范晔的《后汉书》 [西晋] 陈寿 的《三国志》 古人的年龄说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
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会当:终当,表将来定要这样)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烽火:借指战争。抵:值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刘禹锡《学院公体三首》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西江造口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知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洒》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醉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允《鹊桥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咏石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题竹石》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五言杂诗》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3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3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4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5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5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6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白居易)
6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6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6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
6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6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琵半遮面。(白居易)
7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
7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7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7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7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7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7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8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8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9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9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
10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10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10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
10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1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1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
117.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苏轼)
1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2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2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杜牧)
12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13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1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3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13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14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5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
15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16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6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16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6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6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