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香

个人日记

   

                             来源:网络。   整理:香林信步(404916139) 


 

 
香“听香”一词源于中国,又成为日本香道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称谓。清代画家张问陶有诗云:“早听时务夜听香,镇日茶瓜习送迎。”香如何能被听到呢?其实,对于古人而言,“闻”与“听”的区别,在

于“闻”是主动凑上去呼吸,将香味吸入肺中,这时人是主动的,香是被动的;而“听”则是耳朵无选择地接受来自各方的声音,不是人去捕捉香气,而是香气来侵袭人,这时人是被动的,香是主动的。“听

香”形容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没有对香气的贪婪,只是在当下保持一种觉照,任香气自然而来,无影而散。这是香道中对品香的要求,也是一种修行的讲究。“听香”需要一种闲散淡然的心态,在

快节奏的当下,它也是“慢生活”的一种境界。同时,修道人士也认为,人们在悟道之后,人体的各种感官都可以互通,有如“鼻里音声耳里香,眼中咸淡舌玄黄”的状态,因此他们认为经过通感,香确实是可以被“听”到的。

 
 

图片

  



 
我们说香的气味,是分为‘气’和‘味’两个部分。香 气得自于天,是阳光雨露和雷电风霜对香材的影响;而香味得自于地,是土壤水流对香材的影响。中国人重味更重气,唯有得气才能出韵,从而香味终止后,仍能感 觉气韵绵续。 



  作为家居设计品牌春在的老板,陈仁毅也是一个真正纯粹的用香者。他不销售香,但是他懂得香。他说正如中国人喝红酒挑品牌,西方人品红酒讲情怀一样。真正爱香的人也不会去苛求香的产地和价格,而是

懂得如何把香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趣味融合起来。“我们总是说新中国风格,那作为绝对能代表中国风格的香,也应该体现出‘新’的气质。”如何体现当代的香事,陈仁毅提出了“自在香”的理念。譬如,他

会 把自己收集到的香材拿到相熟的香铺去做和香,但在传统的香方上,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添减或更易香材,最后再为制出的这款和香取上名字,包装好了送给朋友。 “不管他觉得香味是不是重,但其中的

人文味和人情味一定是很重的。”这个时候,陈仁毅的香,已经从香材、香文化,跳脱到了当代的生活经验与意趣。
 

 
图片

 
 
  香气的生命十分短暂,它既不能复制,也无法保存。同一款香,即使配方一样,材料相同,也无法制做出完全相同的味道。也正因如此,它才如此飘渺而迷人! 


  斗香在古人的香席之中,参与的人需要将自己新得或珍藏的名香,再或者自己制作的和香拿出来比试,这就是“斗香”。斗香的内容可以是斗香篆:这香篆必须是自己 设计的,其一要斗其香味;二要斗其形

态;三还要斗这方香篆用于计时的准确性等。也可以斗自己制的香,这就主要比试各自和香的立意、取名、香气、韵味、留香 时间,甚至是香烟造型等。在《源氏物语》的梅枝之卷中,紫式部对日本平安时

代的“斗香会”也有非常迷人的描写:光源氏与众夫人在红梅飘香的季节里,挑一个 雨天来举行制香的竞赛。为此,各家夫人都根据自己的秘密香方来制香,再取出各种风雅至极的名字,想来一定是盛况空前的情景吧。
 

 
图片
 

  香的养生价值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并重视起香的药用性,并且有着“香药同源”的说法。传统香所用的原料几乎都属于中药材。香气明显的药材在古代就直接称为“香 药”,直到明代之后才改称“香

料”。所以,在古时,药铺和香药铺都是单独开设的,不能混为一谈。中医理论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调,也就是我 们说的“不和”。香气最大的作用是通经开窍,把阻塞的经络打通,并通过

毛孔把身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例如古人要在床的四角上挂香囊(称为帐中香),就是因 为他们认为夜间阴气入侵,要挂上香囊,让香聚集的阳气不断外散(古人讲香即是聚天地纯阳之气而生者),以达到护

体的效果,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但 与药不同的是,香在养生方面讲究的是治未至之病,即是说它是通过提高身体各腑脏的防御能力来达到抗病的效果。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人体自有大药”。而中

药 讲究的是“对症”,是在侦察出身体有异的情况下再对症下药。总体而言,香在养生方面,求的是一种身体的大和,阴阳和、血气和、性命和,则身体自然健康。这 种功效是防御型的,而非进攻型的,它

自然温和,所以也就适用于更多的人,而鲜少有副作用。
 

 
图片
 
 
  古人焚香,是把高雅的精神生活发挥到极致;今人闻香,则是为了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找寻一种心

灵的宁静。在这纷扰的世界里,忘记自己疲累劳顿的身心,用香给心灵安个家,可以在寻找清新怡然之情

时,让自己磨练出一颗圆满包容之心。
香林信步(404916139)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