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农兵大学 看现在的教育
个人日记
原文地址:从工农兵大学 看现在的教育
工农兵大学是前30年的创造;确切说,是文革后高校招生的恢复。
现在大学是改革开放的创新;确切说,是“分数”比拼的结果。
笔者就是三年参军后74-77年上的“工农兵”大学。深切体会到:一样的大学,其实质却截然不同。主要区别如下:
一、招生对象不同
66年前叫旧招生制度,就是常规高中毕业通过“高考”上大学。
66年5.16文革开始以后,在校大学生忙于文革,暂停了几年招收新生。记得是71年创造了“工农兵”大学;就恢复了大学招生工作。
工农兵大学招生的主要规定:首先,招生对象必须是工农兵。第二,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第三,必须走基层开始,层层级级的推荐,好中选优的结果。第四,必须“书面考试、高校面试、政审合格、体检达标”。第五,必须由县级党政集体讨论筛选通过。第六,必须由相关高校同意招收。正是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才能真正得到“高校录取通知书”。
——并不是,舆论媒体所诬蔑的“零分的张铁生也能上大学”。
笔者所在的“江苏师范学院 政治系74级”:全班58名学生,其中48个是共产党员。职务最大的是乡镇党委副书记,最小的是“生产队长”。没有职务的占极少数。
他们共同特长是,群众工作能力特强。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做思想政治、实际工作能力都很强。
他们多喜欢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培养的工农兵大学生老师“教授”课;而讨厌“咬文嚼字”的“文字游戏”的老“学究”。我们班级,最喜欢建筑工人上北大的陈老师教授《哲学》课;最讨厌国家机关下来的、甲骨文研究的上《历史》课。
他们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和时光。
现在大学的招生对象是什么?——人人都懂的——考试的机械即“机器人”。
二、教学实质不同
工农兵大学,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老师和学生都喜欢学习什么就到什么实际单位去联系和结合。
笔者记得,当时上课很“民主”。学习商品经济,去苏州人民商场,教授上课,售货员也可以讲商品买卖,学生听完课后可以跟着售货员师傅去“站柜台”,直接体会“商品”交换。学农业经济去“华西村”;学工业经济去苏州化工厂和别的工厂;学军事理论到军营。大学是“基点”,基地在社会,学习生活在工农兵。——大学校门从来不“关门”。国家有多大,大学有多大;社会有多深,大学有多深。学习3-10年,都不会忘“本”。
现在的大学大不一样啦。什么叫大学——合并起来,“大”就是大学。教、听不懂就是教。学,YGLX几级就是学习。崇洋媚外就是教学目的。移民出国就是出人头地。不认爹和娘就是时尚和“洋”派。
三、学生就业不同
工农兵大学毕业,学生很受社会各单位欢迎。不到大3,各地各单位领导,纷至沓来登门拜访。目的就是要毕业生。甚至预约预约再三预约。笔者就是被太仓硬要回太仓的,理由是74级“政治”专业的太仓唯独1人。
所以,笔者对“大学生就业难”,至今还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可笑和悲哀”。但是,面对如此的大学生就业难。“顶层设计”、教育机关、大中小学,就是“如痴如醉”的“喜爱”。你有什么方法呢!
四、培养目标不同
工农兵大学,教学工农兵。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现在的大学,教学机器人。培养“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工农兵大学,爱党、爱国、爱人民。
现在的大学,妄自菲薄、数典忘祖、去中国化、崇洋媚外。
工农兵大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从工农兵中来、到工农兵中去。
现在的大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脱离生产,研究脱离社会。专门培养“三脱离”和“三门”公务员和官员。连当兵也要“用钱买”。
工农兵大学,群众喜爱。领导也欢迎。
现在的大学,群众讨厌;顶层特别青睐。
——害得党政都全面缺乏“公信力、凝聚力、号召力”。
是工农兵大学好;还是机器人大学好——群众自有分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