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云寺

个人日记

 
       图片
 

       七月初三,许家园青云寺庙会。女儿五岁了还没去过,听说要去,欢欣雀跃。

       许家园是阴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群山环绕,泉水叮咚。青云寺位于村子中央,寺院不大,但香火很旺。寺里 供奉的胡神,人们叫“胡老爷”。当地有一个传说,胡神原是小白龙,天龙八部之一。有年,张天师委派他到许家园任职,司一方风雨。他一时有些得意忘形,施展平生所学,顿时飞沙走石,暴雨冰雹砸在了这片土地上。人们呼天抢地,痛斥这是哪方妖魔鬼怪?来此兴风作浪,坑害百姓啊!小白龙知道自己闯了祸,他就想办法。七月初三这天,他送给当地人一样麦种,及时补种。不长时间,这种红根绿叶的低矮作物就收获了。小白龙叫这种麦子“赔麦”,正是现在的荞麦。它周期短,适于灾后补种,也是权宜之计。老百姓容易满足,感恩戴德就建了青云寺来纪念他。

       传说归传说,按大同大学编写的文史资料,这胡老爷其实姓狐,叫狐秃。是春秋战国时,晋国的大臣。因骊姬之乱,而遭杀身之祸。人们为纪念他在唐朝时建立此寺。那时叫云集禅寺。后来明,清两朝都有修缮,立有碑记。2000年展开了修复古寺的工作,现有释迦殿、伽蓝殿、钟鼓楼、天王殿、弘法堂、东西配殿、大殿、安养院等。说起狐秃,可能知者甚少,但他外甥有名,那就是晋文公重耳。受迫害流亡在外十九年之久,最后复国成功。文治武功,政治清明,为后人称颂。

        带着女儿,拾级而上。寺院里燃着五彩缤纷的大香炷,烟雾缭绕,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我们往大殿去,大殿挤满了人,有跪拜的,有摇签的,有解签的。宝相庄严的胡老爷享受着人间烟火,高高在上。我忽地不想进去了,女儿也怕人多,就跟着我转到大殿后面的 地藏殿。女儿好奇地要进去,猛看见黑白无常耷拉着二尺长的舌头,手里铁链,金锤,吓得她拉着我就走。我哈哈地笑,问她:“那是真的吗?”她说:“不是真的,是假的!”

        女儿兴味索然,我又带她 下到寺外的戏院前。上午是不开戏的,四周都是摆摊卖货的。女儿买了些小吃的,转到一个照相的摊前。拴着两只雌雄的孔雀,雄孔雀拖着长尾,尾上的锦羽,早把耀眼的璎珞般的眼点掉完了,没有了美感。还有一只道具老虎,张着血盆大口,栩栩如生。真是:虎作假时被人骑,孔雀落坡不如鸡!

        每年上青云寺,都要到寺后山上的烈士陵园。今年带着女儿,怕她登不了山,谁知她却要上去。一路走去,梯田葱茏,坡上野花怒放,女儿惊喜地采了一把。我发现了久违的地菊菊,香味浓郁,还有灿烂的苦苣花,光华耀眼,还有叫不上名的花。这条道倒是清静,往东,山那边因为有泉水,吸引了许多游人,看不见,却能听见笑语喧哗。登上陵园,这儿一个人影也没有,苍松翠柏,藤萝野花,静谧中只有秋蛉儿仄仄伴奏,更让这儿显得肃穆庄严。

        这里埋葬着七位烈士。上面两座是石碑的,字迹斑驳。下面几座是水泥刻的,字还清晰。他们有四川的,有贵州的,有江西的,有山东的,有着不同的番号 。大概是在建设时期牺牲的,碑上刻着他们入伍都在六,七十年代。我甚至没能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我非常崇敬他们,为他们敬上了手中的野花,我在每座碑前放了一小把。他们的灵魂像野花一样香飘祖国山河,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走出陵园,来到陵园东侧的一个水库。只见水库已干涸,库底绿柳成荫,草木蓬生。今年 下了这么多雨,水库里怎么会没水呢?下山时碰到一个牧羊人,我向它讨教,他说,原来修好的沟渠年久失修,水都从别处流走了,故而库底就没水了。我陷入深深地思索中,人们热衷于点上一炷香,祈求财源滚滚,名利双收。也不问问,像这胡老爷非佛非道,皆因取义成仁,居庙堂之上。但能否为你办到有求必应?如果社会不能正本清源,疏通淤塞,我们心灵的水库会不会也日益枯涸?
 

 

文章评论

郁李仁

夜深人静的时候,跟随东城君游一游青云寺,比逛鹊桥有禅心![em]e195[/em]

三郎

确如郁兄所言,七夕后一日再与东城君一游青云,有收获。学习了。

心灵

[em]e160[/em] 品读东城美文,增长见识了,问候秋安!

清风茗竹

枯竭的一个水库,给你增加了灵感。保持库满水清易,维护社会和谐难呀,呵呵。

卿箬尘封

这胡老爷非佛非道,皆因取义成仁,居庙堂之上。但能否为你办到有求必应?如果社会不能正本清源,疏通淤塞,我们心灵的水库会不会也日益枯涸? 激赏大哥佳作[em]e179[/em] [em]e160[/em] 大哥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