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佛门应了解的基础《个人建议》2
个人日记
以下内容为个人自行整理取材于网络,有部分自己的认知,欢迎师兄菩萨们修正!末学净道合十頂礼!采用问题形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六:因果轮回说?
学佛的根本是相信因果,因果谓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前世种什么因,今世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作为佛弟子我们应知‘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深信不疑!(佛法大海水,唯信能入,信为道元功德母)对待一切人、事、物应先思因果,谨慎而行。“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乃‘法界宇宙’之真理!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轮回的原因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无知,无知产生“行”,各种不同的“行”产生不同的业力,业力的存在导致轮回。关于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末学推荐
http://wk.baidu.com/view/dbfa1dfc770bf78a652954e0?pcf=2#page/1/1413555672437


七:生活中惜福、培福?
我们学佛之后就应当知福、惜福。一个人的福报都是由累生累劫修来的,一生的福报都是固定的!故应当惜福。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应浪费(比如吃饭,不管是在家里、外面、公司吃多少就要多少,不应过多浪费,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出得钱,想浪费就浪费,岂不知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用水用电等等应都如此思量节约)生活中不应过多贪图享受,菩萨之行都是把福报就给众生享,自己吃苦。我们不仅要惜福,更要培福!因为福报就像水桶中的水一样,只会越用越少,只有不断的往里面加水,才会用知不尽!培福的具体方法很多:比如我们应多行善事,多布施(布施不一定是钱),多多供养三宝,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吃、穿、用之前先供养三宝,然后自己在受用。这些都是培福的好方法,当然了还有更多!


八:忏悔,为什么要忏悔?怎样忏悔?
学佛之后,我们应深知自己是罪恶凡夫,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不知造作了多少杀、盗、淫、妄的恶业!(如果不造业怎么会来此娑婆世界,不然早成佛了,除非是大愿力的再来人为了渡众示現娑婆)所以我们学佛之后应当在佛前极力忏悔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一切恶业(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我此生没做坏事,不需忏悔,岂不知我们无始劫以来伤害了多少众生?结了多少怨仇?盗了多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造了多少邪淫之事?)佛说过凡夫无始劫造的业如换为实质可上通须弥、下深地狱!可见何其多!所以学佛要明了自己的罪业!只有尽力忏悔对一切众生的罪过(求佛力加持渡化他们),进而改过,才能更好、更顺利的生活、学佛。佛弟子要深知的一点:忏悔并不是说忏悔就完了,而是忏悔之后永不再造,否则一边忏悔,一边有犯,有什么用那?不仅不在造,而且要发愿尽形寿不造恶业!宁舍身命,不造恶业!忏悔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




九:回向的意义?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
等等。 四众弟子每天课颂或做功德後,应把功德「回向」给亲友、怨亲债主、法界众生等。其实,「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之一;「回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总之,我们将所修功德,不论回向众生或回向理体,并不是将功德作废,而是将功德遍施法界众生,使众生常得安乐,而我们自己也将因众生的安乐而得到安乐。由上可知,回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们实应将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那怕是发一个善念都应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末学净道合十頂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六:因果轮回说?
学佛的根本是相信因果,因果谓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前世种什么因,今世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作为佛弟子我们应知‘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深信不疑!(佛法大海水,唯信能入,信为道元功德母)对待一切人、事、物应先思因果,谨慎而行。“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乃‘法界宇宙’之真理!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轮回的原因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无知,无知产生“行”,各种不同的“行”产生不同的业力,业力的存在导致轮回。关于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末学推荐
http://wk.baidu.com/view/dbfa1dfc770bf78a652954e0?pcf=2#page/1/1413555672437
七:生活中惜福、培福?
我们学佛之后就应当知福、惜福。一个人的福报都是由累生累劫修来的,一生的福报都是固定的!故应当惜福。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应浪费(比如吃饭,不管是在家里、外面、公司吃多少就要多少,不应过多浪费,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出得钱,想浪费就浪费,岂不知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用水用电等等应都如此思量节约)生活中不应过多贪图享受,菩萨之行都是把福报就给众生享,自己吃苦。我们不仅要惜福,更要培福!因为福报就像水桶中的水一样,只会越用越少,只有不断的往里面加水,才会用知不尽!培福的具体方法很多:比如我们应多行善事,多布施(布施不一定是钱),多多供养三宝,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吃、穿、用之前先供养三宝,然后自己在受用。这些都是培福的好方法,当然了还有更多!
八:忏悔,为什么要忏悔?怎样忏悔?
学佛之后,我们应深知自己是罪恶凡夫,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不知造作了多少杀、盗、淫、妄的恶业!(如果不造业怎么会来此娑婆世界,不然早成佛了,除非是大愿力的再来人为了渡众示現娑婆)所以我们学佛之后应当在佛前极力忏悔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一切恶业(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我此生没做坏事,不需忏悔,岂不知我们无始劫以来伤害了多少众生?结了多少怨仇?盗了多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造了多少邪淫之事?)佛说过凡夫无始劫造的业如换为实质可上通须弥、下深地狱!可见何其多!所以学佛要明了自己的罪业!只有尽力忏悔对一切众生的罪过(求佛力加持渡化他们),进而改过,才能更好、更顺利的生活、学佛。佛弟子要深知的一点:忏悔并不是说忏悔就完了,而是忏悔之后永不再造,否则一边忏悔,一边有犯,有什么用那?不仅不在造,而且要发愿尽形寿不造恶业!宁舍身命,不造恶业!忏悔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
九:回向的意义?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通俗地说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
等等。 四众弟子每天课颂或做功德後,应把功德「回向」给亲友、怨亲债主、法界众生等。其实,「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之一;「回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总之,我们将所修功德,不论回向众生或回向理体,并不是将功德作废,而是将功德遍施法界众生,使众生常得安乐,而我们自己也将因众生的安乐而得到安乐。由上可知,回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们实应将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那怕是发一个善念都应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末学净道合十頂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评论
风火家人
阿弥陀佛![em]e179[/em]
立君
师兄整理善知识辛苦了![em]e160[/em]
菩提心
转
护佛法者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