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制” 还是“控制了”?

心理观点

 

        有些适度的“控制”让人享受。而有些“控制”让人痛苦不堪,恩恩怨怨大半辈子都在纠结,无法解脱。甚至这种模式很可能像恶魔一样,在子子孙孙中代际遗传。  

  
图片

  

        公司的福利真好!办公环境舒适宜人,设置了专门用来摆放寝具的区域供我们休息;随时提供茶歇,晚间还有免费的自助餐;活动区域里乒乓球、台球、游戏机,甚至还提供理发、按摩理疗服务;晚上8点半开始,方便的班车几乎把你送到家门口。多么令人羡慕的工作环境!作为员工,我甚至觉得这里比宿舍还温馨。每每不知不觉工作到凌晨,看看旁边几天没回家的同事,心想“看看我们当代精英的生活!”。这时,你有没有发现被控制了?

 

  前段热映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中讲诉了所谓“绿茶婊”通过撒娇,赢得了男主角黄晓明的娇宠。撒娇的女人惹人爱的剧情,时刻在我们身边上演。“撒娇”女人更善于揣摩对方的心思、了解对方的兴趣,经常做一些迎合对方的事情,讨得对方开心的同时,温存软语得表现出自己的娇柔。这时的男性往往被激发出英雄情结,自豪得扮演起拯救者的角色。把对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心甘情愿得为她的一生负起责任。这时,你有没有发现被控制了?


 

  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都是比较高级的软控制,甚至是无形的控制。而相对低级的赤裸裸的硬控制在我们生活中更是常见。

 

  看看你,什么都做不好,我不在了你可怎么办?!这种训斥经常出现在家长与孩子的对话中,孩子可能是两三岁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也可能是三四十岁已经成家立业的“孩子”。这种家长总是千方百计的否定孩子的做法,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只有顺从的依靠他,才能好好的活下去。大家可以留意观察,那些三四十岁依旧在家啃老的“孩子”,多数都有一个这样极度控制的家长。


 

  你再这样,我就死给你看!这种一死二闹三上吊的伎俩实在没什么创意,但这也是很多家庭中经常上演的剧情,而且只要当事人把“以死相逼”的决心表演到位,大多数人都会举手投降。


 

  有些适度的“控制”让人享受。比如未成年孩子依赖监护人的保护得以成长;团队成员在领导人的有效组织下取得进步;而有些“控制”让人痛苦不堪,恩恩怨怨大半辈子都在纠结,无法解脱。甚至这种模式很可能像恶魔一样,在子子孙孙中代际遗传。比如一个极度控制的母亲,很可能会因为过度卷入的关系,培养出依赖的孩子。无法独立将成为了这个孩子一生的梦魇。也可能遇到孩子的反抗,造成冲突的关系,培养出敏感、抑郁的个性特点。他可能一辈子都困扰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究其原因,这是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造就的个性特点、依恋关系以及安全感造成的。安全感不足、人际边界不清晰的人容易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所以看似持续斗争的“控制”与“反抗”实际上不关他人,是我们内心自我的较量。不要再抱怨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请关注下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感受。正视自己的恐惧、不安和欲望,悦纳当下的自己,享受生活每一天。


 对照自已的生活,您是否有觉察?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你们总因为很小的事情吵架发脾气?亲密感出了问题?感觉TA不能满足你的期待?8月22-23日,著名实用心理学导师诚明将在广州举办《生命重塑》工作坊,教你读懂伴侣,知晓原生家庭,用冰山原理处理情绪问题,学会一致性沟通,甚至越吵越亲密!总是有办法的。





 
招募敢于改写生命软件的特种兵 线下课重实操8月22-23号

     http://user.qzone.qq.com/1035324468/blog/1425826356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