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丽”忘弟——登山故事(一)

个人日记

  “美丽”是杨兄、曹君、我,三人的共同网友。今天也应约登山。“美丽"乃锦州人氏,此时已在赴"兴"的途中。                                  我们三位,吃罢早饭,备好行囊,径自向首山而去。
                                               
    我骑摩托车带着杨兄,曹弟骑自行车跟随。道路宽阔又平坦,车子如入无人之境,欢呼着向首山飞奔。我问坐在后座上的杨兄:曹弟跟上否?曰:不见踪影。于是,我刹车,在路旁等候。数分钟后,只见曹君奋勇而来,很有青春朝气、尚武精神。                                               ——未等碰面,我们又绝尘而走。
                    
    快到山下时有一岔路,我把车停在岔路边,等候曹君到达。几分钟后,曹君赶来,距离我们约二十米左右,我们以为他看见了我们。于是,叫杨兄坐好,我起动摩托,在岔路上向前驰去。                               
    可怜曹老弟,没有往岔路上看,一直信心满满地往前骑行。至此,我们分道扬镳。我越过两站地到达登山的起点处,与杨兄坐下休息,单等曹老弟到来。谁知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我想,他肯定是骑过去啦。                   
    这时“美丽”电话,已下车,请求接应。我只好去接站。待我接回“美丽”时,仍未见曹弟到来。有电话云:走失在山的北麓,正向山南这边迂回。我立即骑车接应。待我苦苦寻觅时,有电话告知我,曹弟已来到。啊,大喜。                                                               ——只是苦了老弟。一介之误,后果如此。看来,要想完美完成一件事情,必须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我风驰电掣地赶回来,满怀歉意看着那个疲惫的、仍然敏捷的曹老弟,笑着等待他的抱怨。他说:我一直往前骑,你们进入岔道也不叫我一声。杨兄说:“距离不过二十米,有岔路也不看看。”我想,不怪曹弟,还是怪我们俩。为什么不喊他一声?他一路追赶,唯恐跟不上来,哪有心思察看岔路?

图片  
曹弟苦笑着对我挖苦道:老兄是见“丽”忘弟呀。——那个叫“美丽”的网友听后,显然有被呵护和高贵的感觉——那“美丽”动人的笑,瞬间涤荡了所有的轻云薄雾。

    过后我想:曹弟这次失联,留下了一个令人回味的美丽故事。其实,我心里有底,以曹弟之能力,失联肯定是暂时的;曹弟的身体素质与年轻人无二;曹弟的诙谐幽默如影随形;曹弟虽然未带手机,我想他会自有办法联系到我们。(如果他这点能力都没有,当初那个堂堂处长怎么当的);登山的时候,曹弟仍冲在前面。                                   
    我由衷地说:辛苦了老弟,是老兄疏忽,使你在我们大家面前有此完美而精彩的表现。——这个小插曲,使我们不负此次登山之行也。                                       

    啊,见“丽”忘弟,曹君随机成语,将成为我们永远记忆的典故。                       
    一行四人笑逐颜开。
                                       2014。9.23.记 
 







文章评论

遥望彤云

诗人说:“人生如歌”,戏剧家说:”人生如戏“,歌也好,戏也罢,都是生活中的情趣,情趣即如炎暑的清风,梦回的鸟鸣,暗夜的爝火。其实每个普通人的人生都是平淡无味的 平庸俗常的。常言说”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只要我们能够在庸常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亮点,我们的日子便充溢了活力。人生几十年,不枉走一遭。[em]e181[/em]

书馨儿

好一个见“丽”忘弟~~~能有此情趣说明你们三位都还年轻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