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慈城

人世间

    2010年,英国BBC电视台在全球精选出18个“传承的英雄”作为世界文化保护的典范,慈城是中国唯一入选者。2009年,慈城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大奖”,此前,这个奖项的获得者是北京故宫文物大修。一个籍籍无闻的小镇,缘因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文化遗产而频频获得国际大奖,也由此可见慈城古建筑保存中的修复水平。
 
    古城的大格局堪称具有古韵的完美,虽然在经历风雨千年后在并不久远的变革中使其城墙荡然无存,但因为有完整的护城河环城,使古城仍珍贵地成为独立的地理单元。慈城这个现今镇级的古城街道格局似棋盘,但这棋盘很小,只有三纵七横,正是它们决定了古城的尺度和肌理。漫步城中,会经常邂逅一些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但它们的外观无一例外地质朴简单,如果不推门而入,实难想象内里的幽雅景致,精巧布局。老百姓的朴素家居古院落更是随处可见,二者错落分布,并无明显界线。

    慈城太安静了,难道它一直以来都如此不显山露水毫不张扬地默守着这一方天地?以至于不光是200公里外的本人,即使很多宁波人氏都不晓得它——它本是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一个小镇。但它的过去,一度十分辉煌。

    慈城原为慈溪县县治所在。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宰相房玄龄的孙子房琯被任命为慈溪县县令。房琯他察天文观地理,将县城建在了这里——他所看重的,正是慈城三面环山,东南角面朝大海的方向又留有豁口的这般地理格局。房琯仿造长安格局,在仅有2.1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完整地建造了一座像微缩版长安的县城。难能可贵的是,慈城将这一格局历一千数百年一直保留至今,成为国内唯一保留了唐代县城格局的城市所在。

    但唐代后,慈溪的海岸线不断往外延伸,为了发展海上经济,1954年,慈溪县将县治迁至今慈溪县所在地,慈城由此跌落为“镇”,并渐渐地被人遗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人在城内零零散散地新建了一批现代建筑,有些突兀了古城保留了千余年的完整风貌。

    在慈城古主道的北端,古县衙仍那么不露声色地默然耸峙着。一个县城的县衙,历经那么多动荡的岁月竟还能将格局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在我国南方已属极为鲜闻、近乎孤例的了!

    江南成型的古建筑,慈城有着最多的数量,范围最大也最集中——单是国宝级的建筑物就有六座,还有数目众多的省市级文保单位。城内形如棋盘的街道上,县衙、孔庙、城隍庙、校士馆等县城级别的一应设施恰如其份地座落于寂然中的阡巷深陌,徜徉其间晃若在穿越了时空中行走…… 

    一个小县城,竟耸立着规模堂皇的文庙!这令初涉此地的游客足于领略了历史上的慈城人崇儒尚学的人文底蕴。这里曾经书院林立,遍地才子——是诞生进士数量最多的县城(519名)。并由此让我们转而感悟到一个古城持续的生命力、每个落址于偏僻小巷的大院都有过不平凡的人物和故事。

    沿着一条格局中通行了多少世纪的小镇主干道前行,那些甚有名望的古建筑散落于两侧横向的深巷里,除了县衙的相应机构就是大量的明清官宦望族富商的宅第群了。这里的许多古建筑外形上似乎不同于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婉约多姿,而多了些北地古建的敦厚实在,而且其院墙大都是青砖砌就不敷石灰一裸到底的清水墙!外形毫不张扬,进得内里,庭院数重深幽,修竹几丛与芭蕉摇曳于迂回曲径中,方觉得还是身处江南,方觉得此地古代建筑设计与风格的超凡脱俗和主人公们高雅的审美情趣,透露着一股浓郁的儒雅之气息。

    历史上的慈城,降了环城而绕的护城河,城内水系发达,其中的三纵五横的街道均一半是水路一半是陆路。脱离现实地遐想一番,这是多么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但后来因交通情势的巨变,人们将水路全部填埋,使陆路加宽了一倍。漫步于小东门一带时,发现了一小段被恢复了的水道,使人们可以借此想象以前城门交通的基本概貌。而其余的街道,则用石板路(白色)和沥青路(黑色)两种材质和颜色,将路面一分为二,分别表示以前的水路和陆路,使人们记得那远久的历史。由此,甚是钦佩古城风貌的修复中规划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博宏理念与人文传承情怀!

    慈城太安静了!安静得有些寂寥。太过朴素的宁静,竟也是历来波澜不惊、大气沉稳的遗承么?一旦游者置身其中也即会融入当地百姓不紧不慢淡泊恬然秩序井然中去。徜徉在有些路段和古建筑群落中时,秋日的寂静中唯有落叶回旋的窸窣之声应和着这秋爽凉意里的思古之情境。

    慈城的古建筑尚在不断地修复中。一些地段已整体迁空,应该也包括了当初建造了豪宅的主人后裔们。那些曾经被收归国有被安置了住户的大院均人去楼空,原先被随意间隔的房屋与院落尚待修缮恢复中,这绝非一个可以小觑的庞杂繁复的工程,当地的文保理念令人钦佩!一些院落里堆满了卸集归类的石材砖瓦,在牵牛花和一些野生藤蔓的葳蕤恣意中,蟋蟀和蝈蝈、螽斯们的鸣叫声此长彼短很合氛围地弹奏着悠远的琴声………。



*  相关链接  *
    慈城是一座儒城    崇师尚学以文兴城,孕育浙东文化、商业人才的重要摇篮。从大儒、显宧到巨富,慈城代有才俊出,素有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之誉。自唐宋元明清,出过状元5名,进士519名。满朝朱紫贵,不乏慈城人。如三国吴相阚泽,宋代大儒杨简等。现代名人中,一代学者冯君木,书法家梅调鼎、钱罕;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者何育杰,京剧大师周信芳,民国“文胆”陈布雷,当代文化名人冯骥才,以及中国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中国土壤学之父李庆逵等,都是从慈城走出去的。

    慈城是一座商城    在中国近代商业文明中声名显赫的宁波帮里,慈城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宁波帮开山鼻祖严信厚,金融巨子李润卿,一代名商应昌期都是慈城人。药商是慈城的一抹亮色。明清时期,从这座浸润了千年药香的古县城走出了无数药商,经营足迹遍及全国,其影响延至今日。如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广州敬修堂,济南宏济堂,沈阳继仁堂,上海冯存仁堂、童涵春堂等数十家赫赫有名的老药店,都是慈城人创建和经营的。被誉为江南药王的杭州胡庆余堂,它的当今掌门人冯根生,也是慈城人的骄傲。

    慈城是一座邸城    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明清官宦望族富商的宅第群,许多都被列为了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甲第世家、福字门头、符卿第、布政房、状元第、探花第、进士第、太守第、尚书第……明代建筑大耐堂、冬官坊、恩荣坊、刘家祠堂、桂花厅、莫驸马第。清代建筑俞宅、冯俞宅、应宅、向宅、周宅、朱贵祠……精缕细刻,一派古风。

    慈城还是一座慈孝文化之城。

    还是请从部分图片中领略慈城古城的悠悠古韵风情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房前半圆形水池,想来就是当初书院厅前独有的“泮池”吧!规模不够大,也就没有了在泮池上架石桥的气派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极具慈城独特的碎砖层叠成墙的建筑方式,这需要非常认真细致地操作很高的重力平衡水平才能保持屹立很长时期,这是一种地域建筑文化的彰显,引起了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们的青睐与探究。古城历史悠久,房屋不断翻建维修而废弃了许多的断砖碎瓦,这无疑也是一种资源的持久利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特摄此图就是为了能直观一下慈城古城曾经的街道是水陆并行的:一半陆路一半水路。河的那边住户的出行就是通过小平石板桥到达陆路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0 / 09 / 2014 



文章评论

浅月

欣赏美文佳拍,遥祝安好!

纳兰若思

哈!不出门就可以旅游一下,还能了解那么详细,图文并茂,不错!

纳兰若思

怎么街上都没人啊,能漫步在古巷古建筑中,穿越时空,想象当时人们的场景,多有意思,都能想出一部电影来

西地笺儿

保存得真好!似乎没有商业开发,赞叹!学习了。谢谢!

雨花石

静美的儒城,改天过来细品。

梅雪

我的外祖父、外租母都是慈溪人,说起来我也是有着慈溪血脉的人,却不知这座小城镇的古往今来,真是惭愧!现从老乡大哥这里晓知了它的历史和现在,待有生之年一定去看看这块故土。谢谢老乡大哥图文介绍![em]e183[/em] [em]e160[/em]

桔子

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应该看看。

智 之 博

青山依旧在 几度沉与浮 曾经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麥客泛青

静静的古城,少了世俗的喧哗,却沉淀的厚重的文化。

沈家围子

喜欢这样的文字,老弟能把江南各个古城一一的游览,图文并茂的展现给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人文历史地貌概况,作者辛苦,文字摄影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的。古城是没有被发现呢?还是旅游季节已过?街面真干净,世外桃源一样。喜欢[em]e179[/em]

沈家围子

[url=http://b148.photo.store.qq.com/psb?/58f50a4d-d4c3-4b04-b066-05f09cc31d6f/gUlhJ0VPUyz3UYcJjfn2wgtbO4VFlI31vhRE9M6Ma7g!/b/dFE5OlhpAQAA&ampbo=VQOAAgAAAAABB*Q!][img,100,75]http://b148.photo.store.qq.com/psb?/58f50a4d-d4c3-4b04-b066-05f09cc31d6f/gUlhJ0VPUyz3UYcJjfn2wgtbO4VFlI31vhRE9M6Ma7g!/b/dFE5OlhpAQAA&ampbo=VQOAAgAAAAABB*Q![/img][/url] 墙面是青花瓷吗

沈家围子

[url=http://b145.photo.store.qq.com/psb?/58f50a4d-d4c3-4b04-b066-05f09cc31d6f/YA7Nh0lrFrKZHpXAzXf1FlkLG762ilBEuQkpg68p8wg!/b/dJ8JdVZWFgAA&ampbo=VQOAAgAAAAABB*Q!][img,100,75]http://b145.photo.store.qq.com/psb?/58f50a4d-d4c3-4b04-b066-05f09cc31d6f/YA7Nh0lrFrKZHpXAzXf1FlkLG762ilBEuQkpg68p8wg!/b/dJ8JdVZWFgAA&ampbo=VQOAAgAAAAABB*Q![/img][/url] 在婺源也看见了这种碎石拼接,中间不用水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