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先生和左太太
个人日记
(一)
我小时候住的是一幢筒子楼,就是中间是走廊,两边是房间的那种。然后每家就在走廊上放一个煤炉子以及一摞摞的蜂窝煤。到了做饭的时候整个走廊就充满浓郁呛人的煤气味,油烟味,以及各种菜肴的味道。
住我对门的是一对老夫妻,男的体貌瘦小儒雅,一副近视眼镜的后面是一双睿智的眼睛。我们且叫他欧阳先生;女的也是体貌瘦小,一张精明能干的脸,全身上下透着干净,利落,优雅。这是左太太。
欧阳先生在民国时期是旧政府湖北省稽查局的一个官吏,做会计的业务能力据说很是了得。但因了这个身份,所以,在解放后荣幸的戴上了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此后一直被限制使用。下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后,就一直在边远的小镇的仓库里管管账目。所以,一直居无定所,四处漂流。好在左太太的单位里给她分了一个单间,也算是有了一个窝了,这里就成了他们的家。在漂流的空闲里就回到这里来歇息一下。
左太太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汉口的一个书香家庭。汉口是楚地的腹地,有着浓厚的楚文化的沉淀,开埠以来,这里又成了重要的通商口岸。强劲的西风夹带着清新的西方文明吹到了这里,与古老的中华文化相融合,让这个九省通衢之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明形态。这里的书香家庭,一方面守着古老的中华文化,一方面吸纳着清新的西方文明,矜持而又活跃,沉稳而又开明。
左太太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揣着家传的国学底子进入了汉口的西式学堂,接受了所该受到的教育。毕业后去民国政府部门做了一名公务员,成了法院的一名录事(就是现在的书记员)。这样的经历,也使得她的知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磨砺。
(二)
解放以后的左太太仍然做着公务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做的是统计员。她的报表做的细致,漂亮,工整,成了统计界的范例。她的报表被省里定为免检报表。这都是源于所受到的那种教育和做录事的打磨。这大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
旧汉口的女子身上都有一股小资情结,这种情结无时无刻的不从身上流淌出来。左太太虽然经过解放后历次风雨的冲刷,但那种印记从未消逝。厨房里的功课,就是这种情结的最好体现。住筒子楼的岁月正是中国最艰难的时期,物资匮乏,商品奇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左太太也能把几样简单的菜蔬打理得有模有样,即使几根白菜也都要精细的制作,起锅之后仔细的的摆在盘子里,青翠欲滴的显出蔬菜的本色,让人啧啧称奇。
喜欢读书应该是左太太的家风。文革结束之后,各种大型刊物应运而生。那时大多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问世。其中《收获》这种老期刊在复刊后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它的品位和权威性,还有《人民文学》,《十月》等等。这些期刊几乎囊括了当时的文学精粹。左太太当然不会错过这些期刊。这样在她的书架上,就能嗅到时代的气息。
左太太看书,虽不至于焚香沐浴,但也必须洗净双手,然后拿一张纸小心地包住封面,中间还要在看过的地方夹一张书签,以保持书本不受污损。所以,她看过的书基本上还保持着簇新的状态。这一方面是对文字的恭敬,另一方面也是那种小资情结的使然。
毫无疑问,左太太的书一般不外借,但对我却有了例外。知道我也喜欢看书,但买不起,她就有了让我意外的慷慨。我每从她手上接过书时都是诚惶诚恐的,都是洗净双手之后小心地捧过来,然后用一张纸包起。看过之后必是按期归还——以求得下一本。就这样,在那个文学活跃的年代,我在左太太这里享受到了一顿顿的文学大餐。这段经历让我一直感怀!
(三)
在我小的时候,不常看见欧阳先生。接触的不多,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只是听说他在1962做过一次膀胱癌的手术,手术做的很成功,不妨碍他在小镇的仓库里做他的保管员。后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复发过一次,被送到武汉治疗。那时我正在武汉,就顺便去医院看望了他。进到病房,只见他神色安然的坐在床上看书。那是一本厚厚的《资本论》,是必须全神贯注的才能读下来的。那种神情,不像是在死神游荡的癌症病房里,倒像是在某一个宁静的图书馆。这样的淡定,内心该有多么的强大!幸运的是欧阳先生又躲过了这一劫。
改革开放之后,百废待兴。欧阳先生的会计才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被从那个小镇的仓库里调了回来,为一所企业建立完整的会计体系,同时也培训一些新的,合格的会计人员。与此同时,也顺理成章的担任了湖北省会计协会的常任理事,负责对那些申报的高级会计师的职称进行考核。虽然经历了三十多年各种风雨的打磨,但老先生较真劲头丝毫未得到改变。对于那些想要得到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只认能力,不管官爵。这就让一些既想做官吏,又想得职称的投机取巧者被挡在了门外。但这些人又都畏惧他的权威和凛然的正气,所以也莫可奈何。
老先生回来之后,在家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每逢在家,必要收听BBC和美国之音的原声广播,这时我才知道他精通英语和俄语两种语言,阅读原著毫不费力,而且这也是他的爱好,习惯。先生读书时,常常在面前放一支笔,一叠稿纸,这样就方便在阅读时摘录一些书中的要点,同时,也是在阅读疲劳以后,找几道微积分题目做做,用这种在思维上大力度的跳跃方式来缓解阅读的疲劳。
老先生健谈,这也是我们这些人求之不得的。只要有空,我们就去造访他,他也乐于接待我们这些晚辈。他的学识逐渐让我们折服,以后便是惊叹!博古通今,记忆超群,思维清晰,语言准确。无论是柏拉图,雨果,还是中国上海三十年代文坛的争锋,老先生都能一一道来。而且,他也并不只是钻进故纸堆的书呆子,对于当下的时局和各种现状也十分敏锐,他的分析和看法常常让我们这些懵懂的青年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对于我们来说,老先生就像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或者是今天的度娘,知识360度无死角!我们常常疑惑,像这样瘦小的身躯,是如何盛下那么多的东西?!有时我想,像这样的嗜书如命,这样的对吸纳知识的如饥似渴,那他在此前三十多年的流放时期,在那种万马齐喑的时代,是如何度过的呢?后来我又想起他在医院时的情景,觉得有了答案。无论何时,执政者总会开一条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执政者就拿这套体系来为他们服务。所以,在任何时候,总有一些书是敞开着的,这就看你怎么去从中摄取。就像一棵树,你若是有强大的根系,总会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养份,以维持你的生命力!
老先生的心态极好,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常常迸发出开怀的大笑,毫不掩饰。正是这种心态,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多年的精神囚禁中安然度过。
对于饮食,相比左太太,老先生则要随意、简单得多,这也许是长期在外漂流的结果所致。但凡左太太和孩子们不在家,老先生只是上街买两个馒头,再冲一杯牛奶,就把一顿饭给打发过去,这样就能省下更多的时间来看书。
(四)
八十年代初,我们都陆续离开了筒子楼,搬进了单元房。我也因为成了家而离开了这所院子,所以,与这两位老夫妻的接触就少了起来,只是偶尔过去坐坐。欧阳先生一如既往的思维敏捷,健谈,手不释卷。左太太则明显的有了些变化。先是抹布拿在手里却到处找抹布,然后出了门又找不到归路,再过些时,就彻底的失忆了——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每日里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反应,彻底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头发也迅速的变白了,面部也日益松弛,与往日的那个整洁,精明,优雅,有浓厚的小资情结的左太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好像先前的那个人从未存在过。难道是因为年轻时过于优秀,老天真的是天妒英才?!
一九九四年,我在外面出差,遇见了欧阳先生的邻居,他对我说老先生已经逝去。我大吃一惊!细问缘由,才知悉详情。原来,老先生已渐渐感到老迈,生活难以自理。孩子们又不在身边,为左太太请的保姆仅只能照料她一个。正在危难之际,远在四川的妹妹打来电话,邀请他到四川养老,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老先生于是只身欣然前往。不料遥遥一千多公里,旅途疲劳,老先生竟因此受到了风寒之伤。到了四川便一病不起,这一下子又 带发了隐藏在体内多年的癌细胞。癌细胞迅速扩散,这一次老先生再没了先前的那些幸运,没过多日,老先生便驾鹤西去,魂断他乡。一位英才,就这样离我们而去,我们的耳边,再也听不见他那爽朗的笑声。天堂里应该宁静,没有干扰,没有精神囚笼,老先生能在那儿静静的读更多的书!
一九九八年的一天,天刚刚亮,我突然接到欧阳先生的长子从澳大利亚打来的越洋电话(他是我的发小),说是他的母亲左太太已于凌晨逝去,他因路途遥远来不及回来奔丧,所以,托我照料他母亲的后事。放下电话,我急忙赶往医院。老太太的遗体已经移到太平间的吊唁室,被安放在了冰棺里。我去时,许是时间尚早的缘故,吊唁室冷清清的,只有她的一位前儿媳在那儿忙碌。老太太静静的躺在冰棺里,苍白的头发有点凌乱。因为没有至亲的人料理她的后事,所以,没有经过化妆师的整理,安放的有点潦草。身体也明显的萎缩,形销骨立的样子。十多年的老年痴呆症,已经让她身上的那股民国小女人的风范荡然无存!冰棺里只有一位老妇人,与平常的的死者并无区别。望着躺在冰棺里的左太太,往日的那种音容笑貌又在我的眼前浮动。这样的谢幕,着实让我这个曾经的崇拜者有些遗憾!就像是一个剧本,前后的情节有些错位。合理的情节应该是在某一个冬日,阳光照在阳台上,老太太的头靠在藤椅上,手上的包着封皮的书滑落在地(这也是唯一的一次让书滑落在地),神色安详的离别世界,阳光打在脸上,闪出耀眼的金光。这样的离别才是完美的谢幕,才没有遗憾!但现实就是这般的残酷,优秀的人都难以善终!
十多年的患病让老太太完全脱了形,自患上这种病开始,老太太的灵魂其实已经离开了躯体,留下的只是一具空壳,一具只会新陈代谢的生物体。这样的变化,不光让周围的亲人们心酸,若是左太太自己能够知晓,恐怕更为痛苦。所以,这种逝去对她来说,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解脱!
老太太至死都不知道她的先生早已离她而去,现在,他们可以在天国里团聚了!祝他们在天国里安好!
2013年12月27日
我一直对民国范有着浓厚的好奇心。随着左太太和欧阳先生的逝去,那一代曾经有过民国时期洗礼的人渐渐远离了我们,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逝。但他们曾经给我们留下的那种民国风范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民国时期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时期,那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一方面厚重的中国文化还是当时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强劲的西方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在那个时期相碰撞,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既厚重又开明,孔夫子和“赛先生”融为一体。这样就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师。正是这些大师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仍然在享受着这个时期的红利。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一代人,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那种风范无法不让我们思考。我们无法模仿,只有深深的崇拜!这一段历史,这一些人,必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我小时候住的是一幢筒子楼,就是中间是走廊,两边是房间的那种。然后每家就在走廊上放一个煤炉子以及一摞摞的蜂窝煤。到了做饭的时候整个走廊就充满浓郁呛人的煤气味,油烟味,以及各种菜肴的味道。
住我对门的是一对老夫妻,男的体貌瘦小儒雅,一副近视眼镜的后面是一双睿智的眼睛。我们且叫他欧阳先生;女的也是体貌瘦小,一张精明能干的脸,全身上下透着干净,利落,优雅。这是左太太。
欧阳先生在民国时期是旧政府湖北省稽查局的一个官吏,做会计的业务能力据说很是了得。但因了这个身份,所以,在解放后荣幸的戴上了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此后一直被限制使用。下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后,就一直在边远的小镇的仓库里管管账目。所以,一直居无定所,四处漂流。好在左太太的单位里给她分了一个单间,也算是有了一个窝了,这里就成了他们的家。在漂流的空闲里就回到这里来歇息一下。
左太太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汉口的一个书香家庭。汉口是楚地的腹地,有着浓厚的楚文化的沉淀,开埠以来,这里又成了重要的通商口岸。强劲的西风夹带着清新的西方文明吹到了这里,与古老的中华文化相融合,让这个九省通衢之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明形态。这里的书香家庭,一方面守着古老的中华文化,一方面吸纳着清新的西方文明,矜持而又活跃,沉稳而又开明。
左太太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揣着家传的国学底子进入了汉口的西式学堂,接受了所该受到的教育。毕业后去民国政府部门做了一名公务员,成了法院的一名录事(就是现在的书记员)。这样的经历,也使得她的知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磨砺。
(二)
解放以后的左太太仍然做着公务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做的是统计员。她的报表做的细致,漂亮,工整,成了统计界的范例。她的报表被省里定为免检报表。这都是源于所受到的那种教育和做录事的打磨。这大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
旧汉口的女子身上都有一股小资情结,这种情结无时无刻的不从身上流淌出来。左太太虽然经过解放后历次风雨的冲刷,但那种印记从未消逝。厨房里的功课,就是这种情结的最好体现。住筒子楼的岁月正是中国最艰难的时期,物资匮乏,商品奇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左太太也能把几样简单的菜蔬打理得有模有样,即使几根白菜也都要精细的制作,起锅之后仔细的的摆在盘子里,青翠欲滴的显出蔬菜的本色,让人啧啧称奇。
喜欢读书应该是左太太的家风。文革结束之后,各种大型刊物应运而生。那时大多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问世。其中《收获》这种老期刊在复刊后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它的品位和权威性,还有《人民文学》,《十月》等等。这些期刊几乎囊括了当时的文学精粹。左太太当然不会错过这些期刊。这样在她的书架上,就能嗅到时代的气息。
左太太看书,虽不至于焚香沐浴,但也必须洗净双手,然后拿一张纸小心地包住封面,中间还要在看过的地方夹一张书签,以保持书本不受污损。所以,她看过的书基本上还保持着簇新的状态。这一方面是对文字的恭敬,另一方面也是那种小资情结的使然。
毫无疑问,左太太的书一般不外借,但对我却有了例外。知道我也喜欢看书,但买不起,她就有了让我意外的慷慨。我每从她手上接过书时都是诚惶诚恐的,都是洗净双手之后小心地捧过来,然后用一张纸包起。看过之后必是按期归还——以求得下一本。就这样,在那个文学活跃的年代,我在左太太这里享受到了一顿顿的文学大餐。这段经历让我一直感怀!
(三)
在我小的时候,不常看见欧阳先生。接触的不多,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只是听说他在1962做过一次膀胱癌的手术,手术做的很成功,不妨碍他在小镇的仓库里做他的保管员。后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复发过一次,被送到武汉治疗。那时我正在武汉,就顺便去医院看望了他。进到病房,只见他神色安然的坐在床上看书。那是一本厚厚的《资本论》,是必须全神贯注的才能读下来的。那种神情,不像是在死神游荡的癌症病房里,倒像是在某一个宁静的图书馆。这样的淡定,内心该有多么的强大!幸运的是欧阳先生又躲过了这一劫。
改革开放之后,百废待兴。欧阳先生的会计才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被从那个小镇的仓库里调了回来,为一所企业建立完整的会计体系,同时也培训一些新的,合格的会计人员。与此同时,也顺理成章的担任了湖北省会计协会的常任理事,负责对那些申报的高级会计师的职称进行考核。虽然经历了三十多年各种风雨的打磨,但老先生较真劲头丝毫未得到改变。对于那些想要得到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只认能力,不管官爵。这就让一些既想做官吏,又想得职称的投机取巧者被挡在了门外。但这些人又都畏惧他的权威和凛然的正气,所以也莫可奈何。
老先生回来之后,在家的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每逢在家,必要收听BBC和美国之音的原声广播,这时我才知道他精通英语和俄语两种语言,阅读原著毫不费力,而且这也是他的爱好,习惯。先生读书时,常常在面前放一支笔,一叠稿纸,这样就方便在阅读时摘录一些书中的要点,同时,也是在阅读疲劳以后,找几道微积分题目做做,用这种在思维上大力度的跳跃方式来缓解阅读的疲劳。
老先生健谈,这也是我们这些人求之不得的。只要有空,我们就去造访他,他也乐于接待我们这些晚辈。他的学识逐渐让我们折服,以后便是惊叹!博古通今,记忆超群,思维清晰,语言准确。无论是柏拉图,雨果,还是中国上海三十年代文坛的争锋,老先生都能一一道来。而且,他也并不只是钻进故纸堆的书呆子,对于当下的时局和各种现状也十分敏锐,他的分析和看法常常让我们这些懵懂的青年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对于我们来说,老先生就像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或者是今天的度娘,知识360度无死角!我们常常疑惑,像这样瘦小的身躯,是如何盛下那么多的东西?!有时我想,像这样的嗜书如命,这样的对吸纳知识的如饥似渴,那他在此前三十多年的流放时期,在那种万马齐喑的时代,是如何度过的呢?后来我又想起他在医院时的情景,觉得有了答案。无论何时,执政者总会开一条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执政者就拿这套体系来为他们服务。所以,在任何时候,总有一些书是敞开着的,这就看你怎么去从中摄取。就像一棵树,你若是有强大的根系,总会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养份,以维持你的生命力!
老先生的心态极好,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常常迸发出开怀的大笑,毫不掩饰。正是这种心态,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多年的精神囚禁中安然度过。
对于饮食,相比左太太,老先生则要随意、简单得多,这也许是长期在外漂流的结果所致。但凡左太太和孩子们不在家,老先生只是上街买两个馒头,再冲一杯牛奶,就把一顿饭给打发过去,这样就能省下更多的时间来看书。
(四)
八十年代初,我们都陆续离开了筒子楼,搬进了单元房。我也因为成了家而离开了这所院子,所以,与这两位老夫妻的接触就少了起来,只是偶尔过去坐坐。欧阳先生一如既往的思维敏捷,健谈,手不释卷。左太太则明显的有了些变化。先是抹布拿在手里却到处找抹布,然后出了门又找不到归路,再过些时,就彻底的失忆了——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每日里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反应,彻底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头发也迅速的变白了,面部也日益松弛,与往日的那个整洁,精明,优雅,有浓厚的小资情结的左太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好像先前的那个人从未存在过。难道是因为年轻时过于优秀,老天真的是天妒英才?!
一九九四年,我在外面出差,遇见了欧阳先生的邻居,他对我说老先生已经逝去。我大吃一惊!细问缘由,才知悉详情。原来,老先生已渐渐感到老迈,生活难以自理。孩子们又不在身边,为左太太请的保姆仅只能照料她一个。正在危难之际,远在四川的妹妹打来电话,邀请他到四川养老,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老先生于是只身欣然前往。不料遥遥一千多公里,旅途疲劳,老先生竟因此受到了风寒之伤。到了四川便一病不起,这一下子又 带发了隐藏在体内多年的癌细胞。癌细胞迅速扩散,这一次老先生再没了先前的那些幸运,没过多日,老先生便驾鹤西去,魂断他乡。一位英才,就这样离我们而去,我们的耳边,再也听不见他那爽朗的笑声。天堂里应该宁静,没有干扰,没有精神囚笼,老先生能在那儿静静的读更多的书!
一九九八年的一天,天刚刚亮,我突然接到欧阳先生的长子从澳大利亚打来的越洋电话(他是我的发小),说是他的母亲左太太已于凌晨逝去,他因路途遥远来不及回来奔丧,所以,托我照料他母亲的后事。放下电话,我急忙赶往医院。老太太的遗体已经移到太平间的吊唁室,被安放在了冰棺里。我去时,许是时间尚早的缘故,吊唁室冷清清的,只有她的一位前儿媳在那儿忙碌。老太太静静的躺在冰棺里,苍白的头发有点凌乱。因为没有至亲的人料理她的后事,所以,没有经过化妆师的整理,安放的有点潦草。身体也明显的萎缩,形销骨立的样子。十多年的老年痴呆症,已经让她身上的那股民国小女人的风范荡然无存!冰棺里只有一位老妇人,与平常的的死者并无区别。望着躺在冰棺里的左太太,往日的那种音容笑貌又在我的眼前浮动。这样的谢幕,着实让我这个曾经的崇拜者有些遗憾!就像是一个剧本,前后的情节有些错位。合理的情节应该是在某一个冬日,阳光照在阳台上,老太太的头靠在藤椅上,手上的包着封皮的书滑落在地(这也是唯一的一次让书滑落在地),神色安详的离别世界,阳光打在脸上,闪出耀眼的金光。这样的离别才是完美的谢幕,才没有遗憾!但现实就是这般的残酷,优秀的人都难以善终!
十多年的患病让老太太完全脱了形,自患上这种病开始,老太太的灵魂其实已经离开了躯体,留下的只是一具空壳,一具只会新陈代谢的生物体。这样的变化,不光让周围的亲人们心酸,若是左太太自己能够知晓,恐怕更为痛苦。所以,这种逝去对她来说,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解脱!
老太太至死都不知道她的先生早已离她而去,现在,他们可以在天国里团聚了!祝他们在天国里安好!
2013年12月27日
我一直对民国范有着浓厚的好奇心。随着左太太和欧阳先生的逝去,那一代曾经有过民国时期洗礼的人渐渐远离了我们,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逝。但他们曾经给我们留下的那种民国风范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民国时期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时期,那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一方面厚重的中国文化还是当时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强劲的西方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在那个时期相碰撞,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既厚重又开明,孔夫子和“赛先生”融为一体。这样就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师。正是这些大师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仍然在享受着这个时期的红利。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一代人,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那种风范无法不让我们思考。我们无法模仿,只有深深的崇拜!这一段历史,这一些人,必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文章评论
雨后彩虹
先生的文章读了数遍,但下笔仍然诚惶诚恐。就先占了沙发,做一个荣幸的第一读者。随后再细细读,慢慢悟。
丧失的*虎式微笑
我和彩虹姐一样不敢随意下笔,生恐左了文章的厚度。先坐个板凳,细读数遍才好。
芸芸众生
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只能如你所说“天妒英才”吧!
Jimmy
欧阳老先生一路走好,他的渊知博学,令人叹服,有问必答,诲人不倦,做学问仔细认真,做事兢兢业业,做人坦坦荡荡。几十年,戴着旧职员留用的帽子,过着压抑的的生活,满腹经纶,无处报国。也许只有读书是回避现实的方法。所以,与世无争一心只读书了。那双犀利的双眼,看穿时政的利弊,能说的你心睿诚服,奈何人微言轻,于事无补。 忙碌人生,的确是不知道他何时仙故,应该给他老人家送一花圈,执弟子大礼。 好人自有好报。儿子们能成大器。如果,不是老三夭折,一家三博士,应该是自然的。 有关欧阳家的往事,老兄,必另有新做了。
紫藤听雨声ZZ
我只能说,一种对老师的仰慕和欣赏而来。比比皆是的文才都不敢下笔写帖,我也只有望洋兴叹了! [em]e112[/em] 韩老师,周末快乐!
浅吟低歌
[em]e160[/em] 不管过去多少年,那些关于老邻居的记忆都是无法磨灭的珍贵回忆······也许这也是一笔财富吧。
筑心耕夫
民国遗存下来的老派人,那底蕴真的是没法说。上海与武汉的情况也类似,都曾经走过那段真正小资的历史。前一阵那上海一清口自谓”老克勒“,而我们见过真正那”老克勒“的,就只能总结为”滑稽“两字了![em]e183[/em]
筑心耕夫
最近新觅到两册新书:蒋晓云的《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和伊北的《水墨青花 刹那芳华》,真所谓”民国范“,韵味及至啊![em]e179[/em]
静佩
只有欣赏![em]e179[/em] 提前祝雪堂兄您新年快乐![em]e160[/em]
泉之家
[em]e179[/em] 文笔清炼,干净,读后,仿若看到当时的情景,虽不曾经历,却能感受,问好老朋友,顺祝新的一年愉快![em]e177[/em] [em]e160[/em] [em]e181[/em]
浅月
流畅的文字,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民国范”的魅力,显示了朋友深厚的学养,感佩才情!
浣尘·茶
宛如看到了一位豁达的老先生和一位优雅的老太太正在走来···这应该是那个时代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em]e179[/em] 也很喜欢民国时期的一些“美范”,只是无缘亲眼得见。谢谢先生!
独钓寒江雪【拒群 离网】
哥哥笔下的左太太宛如从唐风宋雨走出的水墨青花女子,是否是我想象的现代清咖女子?
老鼠爱上猫
仰慕!欣赏。。。。。。
·
礼尚往来固然是好的,但不用刻意。是您文字的力量使我多次驻足。但由于深度和篇幅决定着我的时间和次数,所以我会常来,或许不留任何痕迹。真诚的欣赏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