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
个人日记
中国茶道,承袭了中国数千年以来植茶,制茶,品茶,论茶的精髓,也吸收了儒,释,道传承千年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新瑰宝。
儒家学派是中华封建年代的中流砥柱,它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典型代表,它崇尚仁,礼,和,也正是中国茶道“四谛”中的精髓所在(四谛即和,静,真,怡),儒家以中庸之道而治世,中和而万物兴,而中华茶道,以和为贵,煮茶,品茶间能平和人的心绪,消除人的烦恼,唐人裴汶用简练的语言道出茶性“其性精清,其味淡季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的真谛。说明饮茶能消除人的烦恼,渐渐养成淡泊,高雅,的韵致。而人来人往的生活百态,儒生认为“礼不可失,以和为贵”礼与和是一脉相承的产物,大礼不言,茶礼甚高。亲朋相聚,沏上一盏清茗,以茗为礼,大气而雅志,情义如若茗香,品中得以升华,仁者而爱仁。有甚者以茶礼为国礼,彰显中华千年礼仪之邦之风,更传递的是茶礼中蕴含儒家千年的仁,礼,和等千年之韵。
养生之道,天人合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道家学说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一种天人和一的思想,从而也树立了茶道新的灵魂。道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化自然。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于氤氲硝尘中沏一壶香茗,或品道之清玄,以饮茗而闲逸虚静;或品儒之中庸,思生活之万千真理;或感佛之禅理,青灯古佛,明心致性。禅宗至慧能而定行,其旨不外“净心自悟”四字。一方面在它看来,人的本心与佛性毫无殊异,都是清净淡薄的,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这种梵我合一的世界观引导人们忘却人世沧桑,无怨无尤,超然于物外,这时你便无怒无喜、无爱无恨、无忧无惧、无欲无我了,如此顿悟,即可成佛,因而他们比以往的僧侣更推崇“自然”、“本色”。另一方面,禅宗强调内心体验,把平衡心灵的力量从外在的大自然、社会拉回到内心,以为“清净本心”才是永恒的。“茶性俭”啜之淡然,似乎无味,细品之后顿觉一种太和之气,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也就是陆羽所谓的“隽永”。禅的理趣与茶的品性在经历了各自的嬗变轨迹之后,在中唐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契合了:一个是托于“净心自悟”中对尘嚣的超越(禅)、一个是于平淡中的隽永完成自我身形的升华(茶),两者互为依托、相为鉴证。
也正是如此,茶把儒道释三者的文化精髓集自一身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国茶道,也因为这茶道感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不论是迁客骚人,还是达官显贵或是三教九流之士无不对茶青睐有加,从而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的一个新体系——中国茶文化也就是中国茶道。
文章评论
夏站.
图片我收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