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王纪民:几十年集报弘扬英雄精神
我的信息
(文章来自2015年7月17日《济宁日报/文化周末》第8版 特稿 主编成岳)http://epaper.jn001.com/jnrb/html/2015-07/17/content_117169.htm
近期,无名集报论坛主冯利作为王杰老乡发表了一篇关于收藏王杰著作的帖子,冯友关注着“今年是王杰牺牲50周年,地方会不会开展纪念活动?”笔者有感而发了《日记成为英雄的证据》,稿件通过《台湾好报》很快发表。 2015年07月17日《济宁日报》“文化周末”开辟特稿专版纪念王杰,并以“青岛王纪民:几十年集报弘扬英雄精神”予以介绍。
采 编手记
今年7月14日,是王杰烈士牺牲50周年纪念日。王杰,1942年出生在济宁市金乡县城郊乡华堌村,生前是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1965年7月14日,在一次训练中炸药发生意外爆炸,为掩护在场的民兵,王杰奋不顾身扑到炸药包上,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杰烈士牺牲50周年纪念日前夕,我们陆续收到青岛、武汉等地作者打来的电话,以及写来的有关回忆文章,述说了对英雄的缅怀。
在纪念英雄王杰的日子里
本报记者 崔璐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先后有读者、作者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文化周末》取得联系,表达自己对王杰烈士的崇敬与怀念。听着他们的讲述,看着他们的故事,记者也回忆起2013年对王杰战友、同学——韩义祥老人的一段采访,这些关于王杰的点点滴滴的片断和故事,凝聚着人们对英雄王杰的记忆。
我曾在英雄的家乡采访王杰战友、同学
采访到王杰的战友、同学——韩义祥老人,源于一本书的出版。2013年3月,济宁供电公司的魏司法与《文化周末》联系,说英雄王杰的生前战友、金乡供电公司职工韩义祥编著的《王杰》一书,近日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得知这一情况后,记者随即联系魏司法,一同来到金乡供电公司,见到了韩义祥老人。
韩义祥老人是金乡供电公司的退休职工,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王杰的战友、同学。从小学同学到中学同学,再到同年应征入伍进入同一个连队,韩义祥和王杰在一起有十多年的时光。每当说起王杰,韩义祥总有很多的回忆。“把自己了解的王杰写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王杰”,一直都是老人的心愿,《王杰》这本书的出版圆了老人一个期盼。
采访中,讲起王杰生前的事迹,韩义祥老人记忆犹新,因为那些不仅仅是关于王杰的场景,也都是他曾经亲身经历过的,那些不仅仅是王杰的故事,同样也是韩义祥的故事。正是如此,韩义祥在写作《王杰》的时候,想起那些事,写着写着就哭了,那些场景对于他来说,依然历历在目。写作《王杰》的过程中,韩义祥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还原最真实的王杰。老人说,书里面牵扯到163名当事人,包括同学、列兵、将军、媒体人,写作过程中,为了力求还原一个最真实、最准确的王杰,他去了很多的地方,采访了很多的当事人,反复核实这些资料。
青岛王纪民:几十年集报弘扬英雄精神
来自青岛的王纪民是《文化周末》的读者,也是作者。他是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理事、青岛市收藏与鉴赏研究会常务理事,也是青岛集报界领军人物。几年来,他一直关注《文化周末》,阅读、收藏我们的报纸,并通过博客、邮件等网络平台,与我们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
7月5日他发来邮件说,今年7月份,是王杰烈士牺牲50周年。近日得知,在王杰家乡济宁金乡,一位集报朋友冯利收藏了一部《英雄王杰》 著作而欣喜。这使王纪民想起自己曾经的一篇日记,这篇2004年7月25日的日记,记载着当时读报的体会,知道了过去的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竟然曾经有过相反的结论。之所以成为英雄,竟然是王杰20本日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那是王纪民在读了《联合日报》文史周刊《王杰英勇牺牲之后》一文写的一篇日记。《王杰英勇牺牲之后》一文讲述了王杰牺牲后,对于王杰事件的调查,最后因为王杰的日记,其英雄行为被定性。王纪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深有感慨,写下一篇日记来记载自己的体会。
武汉刘善文:数十载收集千件王杰藏品
武汉的刘善文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也是《文化周末》的一位省外读者与朋友。7月10日,他也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与《文化周末》取得联系,讲述起自己的《王杰》收藏情结。
刘善文经过数十年搜集,集藏到20本版本不同《王杰》题材连环画,既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的作品,也有本世纪初的作品,颇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如1965年11月,少年儿童出版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连环画。1965年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连环画。1965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连环画。1966年1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一心为革命》电影连环画册。1966年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和王杰》连环画。1966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连环画。1966年5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王杰叔叔故事》连环画。1970年1月,上海市出版革命组出版的《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王杰的故事》连环画。1973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王杰的故事》连环画。1976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杰》连环画。1976年7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杰》连环画。1997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英雄儿女系列”中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环画,由王蒙、陈德文等绘画,110幅彩图。2001年9月,金盾岀版社出版的“革命英模人物故事绘画丛书”《王杰》连环画。2011年6月,上美、人美、津美、连社四大出版社联合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百种红色经典连环画”,其中《王杰的故事》连环画,在艺术表现方面,其文字精练生动,绘画精湛传神,堪称上乘精品之作。
如今,刘善文已收集一千多件王杰藏品,有报刊、书籍、火花、书签、日记本、节目单、车票、图片、画册、宣传画、电影海报、影音光盘、扑克、纪念章、参观券等等。
47年前王杰故里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
李学连
我十多岁就离开王杰村进城,期间很少回去。今年虽已75岁,王杰村的那些人,那些事,那片古老的土地,却常令我魂牵梦绕。这几年,乡村城镇化的步伐在加快,王杰村也有被拆的可能性,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记下故乡的风土,故乡的往事。因为这是历史,这是我们上几代的人真实生活。
王杰村原名华堌村,为什么叫华堌村?村中的老人都说,因为村西头有个华堌庙。为什么叫华堌庙呢?因为庙中有位华堌神。华堌神有三个脸,十二把手,看上去就像今天舞台上的千手观音。关于这位女神有多种传说,据88岁的张清元老人讲,她原是位皇姑,却一心出家为尼,皇帝当然不希望女儿出家,就生了个婉拒女儿的办法:把一斗谷子、一斗小米混杂在一起,让女儿一夜之间把它们用手分开,若分不开就不准出家。那时在烛光下分清谷子和小米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那么多谷子小米分开,但皇姑还是答应了这个苛刻的条件。天刚傍晚,皇姑就开始工作,天全黑下来就分不清谷子小米了,皇姑急得团团转。可这时候奇迹出现了,皇姑的头上竟又长出了两个脸,脸上的六只眼睛又明又亮,能在夜里把谷子小米分得一清二楚;身上也长出了十只胳膊十只手,这皇姑一共有十二只胳膊十二只手,且个个手指格外灵活,不到天明,就把一斗谷子一斗米完全分开。皇帝大惊,认定是菩萨显灵,准许女儿出家,并封为神。
据村民张献合讲,1958年在华堌庙上拉碑建排灌站时,亲眼见一个庙碑上刻着“皇明万历三十九年,重修玉皇庙记“字样。由此看来,华堌庙原来叫玉皇庙。为什么后来叫华堌庙呢?访问了许多村民都不知道。我只能大胆猜想:皇姑神像少有且漂亮,老百姓喜欢,就把玉皇庙叫成了皇姑庙;花姑贴近百姓生活,皇姑高远,神像花花绿绿就是个花姑娘,所以老百姓就把皇姑庙叫成了华堌庙;花,华通假,华又显得高贵,姑堌谐音,堌又是地名用字,于是花姑庙就成了华堌庙。村以庙得名,华堌就成了村名。
不少老人都说,华堌庙规模宏大,超过著名的五里堠真武大庙。94岁的马元兆老人记忆中的华堌庙是这样的:“华堌古庙坐北朝南,占地五亩,三进大院,大殿三个,厢房两边;唯独后院,东厢是楼,两层四间,大殿雄伟,气度非凡,琉璃彩瓦、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展翅欲翔,铃挂四角、叮咚作响,廊柱矗立、诗赋其上,方砖铺地、殿内敞亮;诸位神像、姿态各异,惟妙惟肖、活的一样”。
我问他都供奉着哪些神?他骄傲地说:“啥神都有,玉皇大帝、十大天王、十八罗汉、二十八宿”。还特地介绍了皇姑的十二把手如何长法,如何好看,并神兮兮地说出了点关公的故事。抗战时期河南大旱,华堌庙的关公灵验河南人早就耳闻,就派人来请。可是三年不见送回,村中派人去找,传得不知去向。后来关公就“托梦”给看庙人梁和祥,告知自己的存身处,梁和祥才把关公像从河南商丘背了回来。1950年金乡大旱,麦后好久没种上豆子;五月十三,村民就把关公像请到打麦场上晒。那个关公像我见过,是木雕的,涂着油漆,坐像一米多高,栩栩如生。不知是巧合还是关老爷真磨大刀,那天下午两点多钟,真的雷声滚滚,下起了倾盆大雨。
华堌庙大门朝南,门的左面有一口大钟,钟上有文字,具体内容现已无法考究。根据惯例大概是记载修庙时的情况及捐助者的姓名。钟近两米高,钟口的直径也有一米多。五十年代初,我与伙伴们割草热了累了,常爬到钟底下玩耍乘凉,能容三四个小孩。据说那钟发出的声音低沉、圆浑,能听十多里路。我一直没听过它的声音,因为他不是悬着的,而是用石头垫得离地约半米高。村中的人传说,那钟是不能悬的,若悬起来,就会跑大闺女,尤其是张马庄最犯忌。我感到不可思议,好奇地访问过村中老人,但谁也说不出谁家的姑娘私奔了。可惜这口充满神怪色彩的古钟,1958年大炼钢铁时进了熔铁炉。
庙中十多筒古碑,多为大跃进服务了,最后只剩下一筒不起眼的莲花碑留存下来。该碑底座呈圆形,碑身是八棱柱体,所以叫八棱碑。对面棱线相距约半米,八个棱面上都有字有画。棱柱上方有一朵盛开的石莲花,所以也叫莲花碑。这筒造型奇特的古碑,在华堌庙上一直坚守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才不翼而飞,现在想起来实令人扼腕叹息。
最后一位看庙的人叫庙三,当然是绰号。1950年前后有四十多岁,黑黑的脸膛,头上盘着大辫子,有时穿道袍,戴道冠,挺健壮。不记得他的夫人什么模样了,他的闺女我还记个大概。因为小孩子每逢看到他时,都要高喊“小庙妮逮虱子,逮了一小瓢,给她奶奶当酒肴”。小庙妮也不怎么生气,只是用那水灵灵的大眼睛瞥几下,毫不在意地仍做她原来的事。那时生虱子、逮虱子都是极平常的事,为什么唱小庙妮逮虱子,至今我没悟出原因。五十年代初,向庙中捐钱捐物的不多,小庙妮一家主要靠经营庙前的十余亩庙地维持生计。不知是因土地瘠薄,还是庙三耕种无术,他的地十分荒芜。1951年我们小学生扑蝗时,见他地里只是稀疏地生长着野燕麦。后来庙妮一家不知去向,有的说小庙妮嫁给了东北老客,一家人都跟着下了关外,也有的说饿死在那特殊年代。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华堌庙两次被破坏,砖瓦、木料,一切的一切都另做他用了。只剩下高出周围地面约两米的一个大土堆,孤零零地昂首在万福河畔,仿佛在向人们述说它曾经的辉煌。转眼到了八十年代,百姓的生活好了,搞基建的多了,那些卖土的盯上了华堌庙废墟。本已寂寞的那片古老土地又热闹起来了,拖拉机、挖掘机、翻斗车常常光顾,土越挖越深,面积也越挖越大,竟挖出了古墓,且墓坑不是一层,而是墓上又有墓。据78岁的孙文立老人讲,发现古墓过程中,到底挖出了几个古墓?挖出了多少东西?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村民们都不知道。村民们只见到被扔得七零八落的石匣板,还有散落在墓坑旁的宝剑与护心镜。宝剑约有一米多长、七八厘米宽,剑身已断开;护心镜也已烂,但仍成形。后来,剑与护心镜被文化馆的同志拿走了。有人说这里是郗家的墓地,不是没有可能,因为金乡西北是郗家的故土。东晋之前,郗坚的先人一直生活在这里。墓地高出周围地面许多,说明工程量较大,只有显赫家族才能有如此能力。墓上建墓,墓上修庙,表明墓地年代久远。
华堌村位于金乡城北八里,万福河堤拐弯处。1958年之前,黄河故道与万福河之间一马平川,且地势越往南越高。每到雨季,故道以北的雨水向北流淌,最后被万福河南大堤挡住,蓄积下来。县城北面大沙河以东、一〇五国道以西,以华堌村最低。华堌村差不多年年积水,久而久之这里的地成了盐碱地。正如县志上写的那样:“涝洼荒坡盐碱窝,荫柳疙瘩碱蓬棵。旱天白茫茫,雨季水汪汪”。华堌村穷人多,光棍汉子多,在全县是出了名的。为了生计,有的人家下了关东,有的人家去了山西,更多的人家留在这瘠薄的土地上挣扎。也有人铤而走险做了大马子,从二三十年代就有。听老人讲,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在外接应,有的进院。进院后先撞开堂屋门,负责照明的火神爷腾地一个箭步蹿到八仙桌上,一边一个保驾,把火纸门打着,照得满屋通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火柴极少,取火多用火镰刀撞击火石,火石冒出火花把火纸点燃。其他人按照预先分工进行抢劫。他们的盗窃一般不吃“窝边草”,不害人性命。这些人虽以盗为生,但并不富裕,也不节俭。往往早上还缺柴少米揭不开锅,晚上弄钱来就称肉打酒,海吃一顿。
华堌村出名的大马子叫马庆化、马二孩,是父子俩。几伙马子中,只有他们抬户。有次就把城南的八斤九斤抬了过来,匿藏在华堌庙楼内的地洞中,由叫九常的小马子负责看管。两个孩子挺可怜,都不到十岁,眼上糊着膏药,嘴里塞着东西。八斤、九斤的家长,通过亲戚察听清情况后,送给九常不少钱财,九常便设法放跑了八斤、九斤。直到解放后,九常还整日提心吊胆,生怕马庆化的后代报复。他们也到官路上去抢,遇到粮食等笨重货物,竟敢让被抢人直接卸到家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土匪也多半自生自灭,没有哪个政府剿匪。可马庆化偏偏碰到了王昌后,他们两个都是当时的光棍人。王昌后是十里乡的日伪乡长,华堌村附近的大孙庄人。马庆化是伪军保安队的一个小头目,也是城北羊山、城西马庙的大马子头,拜把子弟兄几十个。他俩本是同类,偏喝岔了酒,当场发誓要灭掉对方。
一个初冬的夜里,王昌后察听清了马家父子的住宿处,就带领十几棵枪,把马庆化的家围了起来。马庆化警觉性很高,有人说他睡觉时,常常在指头间夹上香,香烧疼手时再换地方睡,往往一夜换几个地方。这天听到动静,就偷偷潜出了家,准备从万福河筒中逃跑,往西北角一看,影影绰绰地站着许多人,就回来爬邻家的墙准备躲藏。可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没爬上去,就钻进了附近的一个高粱秸垛中。由于惊慌,竟把一只鞋掉在了垛外边。王昌后忙活了大半夜也没找到马庆化,黎明时分正准备集合回乡政府,突然有个乡丁发现了高粱秸垛外边的鞋。王昌后命令搬开高粱秸垛,结果露出了马庆化。他撒腿就跑,没跑几步,被乡丁张桂德一枪打中头部毙命。据说马庆化的那几十位大马子仁兄弟本已集合起来,要给马家父子解围,走到大沙河听说已死,无奈返回。另一个大马子马二孩,这晚正宿在相好的四妮家中,听到动静翻墙外逃,被乡丁击毙在外墙跟下。四妮还真有情义,不顾邻里的异样眼光,抱着死尸嚎啕好大一阵子。
解放前,由于缺乏疏通,万福河常常决口。雨季老村长常在风高月黑的夜里,带领民工巡视河堤,一旦有险情出现,就会用马口铁做成的话筒声嘶力竭叫喊:“河开口子了,水要泡大家的锅台了,赶快护堤了!”那沙哑的声音在华堌村上空回荡,显得那么沉重、那么旷远、那么凄凉,令人头发梢都要炸起来。于是村里的年轻人像军人听到集合号一样,拿起铁锨、背起麻袋、扛着刚摘下来的门板,发疯地向河堤涌去。在护堤中,没有人偷懒怕累、避险惜命,个个争先恐后、奋勇向前。在与万福河水的斗争中,他们养成了这种勇猛精神,练就了打豁口护堤的良好技能,所以在1953年、1957年与洪水的斗争中,华堌村民工曾多次受到县领导的褒扬。
万福河给华堌村带来了苦难,也带来了欢乐。每年的农历七八月份万福河水暴涨,覆没两岸的洪水翻腾着向下游泻去,成群结队的鲤鱼,顶着水、摇着尾巴,奋力游向上游。华堌村的人便拦河架起跳网,鱼儿就会嘭嘭嘭地跳到网里。尤其是夜里,鲤鱼最爱跳。清晨把一条条鲜活乱蹦的鲤鱼,从网上捉到挎篮里,运到岸上。十多斤一条不稀罕,一夜能捉一两千斤。俗话说,有理的街道,无理的河道。小伙子们一丝不挂,拍得屁股呱呱的响,在空旷的河岸上走来走去,一副豪气冲天的样子。他们像是庆祝鱼儿丰收,又像是享受大自然的沐浴,更像是向上天示威以显示自我的存在。此时的小伙子已忘记衣食无着的困苦,忘记人情纸薄的无奈,其高兴的劲头,绝对超过《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迁客骚人。
华堌村人虽穷,但不缺乏娱乐。时间主要安排在年后和麦后。
年后,农村人事情较少,华堌村就联合附近村庄请大戏班子唱戏,戏场多设在五里堠大庙,或在华堌庙上。大姑娘小媳妇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由老年人陪伴,坐着太平车、拖车、土牛子成群结队地早早赶到目的地占位置。看大戏也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他们手拿拨浪鼓、糖葫芦、小糖人,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相互追逐嬉戏。中老年人往往一边看孩子,一边听戏,一边评论演技的好坏、唱腔的优劣。当然,也是姑娘小伙在媒婆的指引下,远远地相相对方的好时机,更是乡绅名人显示高贵、出头露面的好场合。这些显贵往往在演出中间走到后台捐钱捐物。我家族的先人就曾捐过,捐后戏班主走到前台中央面对观众,双手抱拳表示感谢,并朗声喊道:“谢李大老爷赏钱大洋二十块!”
麦后,正是农闲的时候,又天气正热,人们多在外乘凉。于是村中富户就捐钱,有时也按家摊派,请人唱曲艺。晚饭后,各家把自编的草苫子铺在打麦场上,老年人安详地手摇着自制的麦秸秆扇子,听艺人说唱。小戏虽没有大戏热闹,听起来倒也是津津有味,唱腔的变化多端,音乐的婉转悦耳,表演的滑稽可爱,情节的曲折离奇,引得人们听了这一段盼听下一段。直到深夜,小孩子在妈妈的怀中睡了,老年人也感觉疲倦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准备明晚再听。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的甩花。这天晚上,小伙子用早已准备好的铁丝笼子,一层一层的装上豆秸、木炭、碎铁锅片,再把笼子拴在七八厘米粗、三米多高的杆子上头,拴得要能自由转动,但绝不能滑下。然后把杆的下端,插入平埋在地上的砘子眼中,待把笼中的豆秸点燃后,由一两个壮小伙子双手持杆,按一定的方向转动杆子,使铁笼子在空中旋转,且越转越快。豆秸火会很快将木炭点着,木炭火又会很快将钼铁片烧红。随着铁笼子转动速度的加快,喷着火焰的笼子像火龙一样,在空中一圈圈的飞旋。火会越烧越旺,那些烧碎了的木炭、烧化了的铁片,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不断从笼中甩出,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又被撞得火花四溅。随着围观人群的欢呼,摇杆的小伙子也更加精神,光着膀子,用上所有的力气急速晃动腰杆。由于转速的加快,火龙发出呜呜的吼声,飞得逐渐高了起来,火花溅得也逐渐远了起来,围观的人群也在不情愿地往后退,退得慢一点的,火花就会落在身上,甚而钻进棉裤腿,引得大人孩子又欢呼又惊叫,那场面既刺激又高兴,既热烈又壮观,比现在放礼花有味道多了。
华堌村也并不缺少文艺才能出众的人,李文岭就是一个。他是高庄柳子剧团的重要成员,1962年山东柳子剧院来金乡时,像拜祖一样到高庄慰问、送票,那是因为该团与柳子剧团有相当的渊源关系。据说也要特地拜见李文岭,惜他已去世。李文岭本是个木匠,但他酷爱柳子戏。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南昆北柳”,意思是说北方的柳子,可与南方的昆曲相媲美。懂柳子戏的老年人都知道,柳子戏九调十八弯,难学、难唱但好听。我认为昆曲婉约有余、高亢不足,不适合慷慨激昂的内容。柳子则不然,听过《孙安动本》的人都知道,孙妻的有些唱腔是多么柔美凄婉,孙安的有些唱腔又是何等的高亢悲壮。李文岭的柳子戏唱得绝不亚于孙安的扮演者,听他唱戏是个享受,那声音如在微波起伏的水面上荡漾,在变化万千的云间萦绕,真乃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至今还在我耳边不断响起。我想他若在世,能到大沙河湿地公园的亭榭上唱几句,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王来厚的莲花落,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他右手支两块大竹板,左手支五片小竹板,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打板三巡,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说边唱,抑扬顿挫,唱腔悦耳,词句通俗,生动风趣,常引得满场捧腹大笑。
马瞎子的山东渔鼓坠,唱得也是有声有色。他是个盲人,为了生计只有学唱坠子。他音质圆润、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以坠子为主,调门花样百出,一会儿洋琴,一会儿玉溪,有时还来几句拉魂腔。他善于表演,装男像男、装女像女,拉开架势像武将、文质彬彬像书生。
华堌村人以务农为主,但也不缺工商人才,最出色的要算李光朗。他的玉记烟厂是金乡最早的较现代化的卷烟厂,厂址在现在的实验小学东边。一百多号人,机械化但不是电器化,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转动机器,所生产的“玉记”牌香烟驰名鲁西南。烟厂四十年代迁往济南,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一步登天”,成为济南卷烟厂的一部分。
华堌村人更有为国出力、为国服务的好品德。李赢桂官阶不高,但去世时,济宁的道台亲率十几名官员前来吊唁,是为了感念他的一身正气。民国时期李光汉官居河南省财政厅第三科科长,他为官清廉,解放初划成份时,家也就是个中农户。更有奇女李伟民,在家族姐妹中排行老四,人称四姑娘。在城里读书,穿裙子,留剪发,暑假时常在村南坑边的柳荫下读书,一天到晚不轻易和外人说话。乡下人有些看不惯,却让华堌村人骄傲。1938年日寇进攻金乡时,将她的父亲及兄长杀害,十六七岁的她竟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挣脱世俗的束缚,亦然弃学从军为父兄报仇。后与戴润生(开国少将,前东海舰队政委)结婚,转战大半个中国。李伟民是金乡参加革命的第一女性,她唯一的侄子及两个子孙仍在老家务农。
让华堌村人最骄傲的就是王杰,他宁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扑向炸点,挽救民兵的英勇行为,永远感天动地。1965年7月14日,王杰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像王杰学习,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王杰运动。1968年将其故里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中建王杰烈士纪念馆。2009年,王杰被评为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王杰让王杰村人永远引以为荣。
版面图片分别为
①青岛读者王纪民之友冯利收藏的《英雄王杰》。②1965年11月,由解放军报编辑部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杰日记》。③1976年7月,上海美术岀版社岀版的《王杰》连环画。④1966年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和王杰》连环画。⑤1972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杰的故事》连环画。⑥上世纪60年代中期,山东济宁火柴厂出品的“一心为革命”贴标火花。⑦1966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连环画。
我十多岁就离开王杰村进城,期间很少回去。今年虽已75岁,王杰村的那些人,那些事,那片古老的土地,却常令我魂牵梦绕。这几年,乡村城镇化的步伐在加快,王杰村也有被拆的可能性,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记下故乡的风土,故乡的往事。因为这是历史,这是我们上几代的人真实生活。
王杰村原名华堌村,为什么叫华堌村?村中的老人都说,因为村西头有个华堌庙。为什么叫华堌庙呢?因为庙中有位华堌神。华堌神有三个脸,十二把手,看上去就像今天舞台上的千手观音。关于这位女神有多种传说,据88岁的张清元老人讲,她原是位皇姑,却一心出家为尼,皇帝当然不希望女儿出家,就生了个婉拒女儿的办法:把一斗谷子、一斗小米混杂在一起,让女儿一夜之间把它们用手分开,若分不开就不准出家。那时在烛光下分清谷子和小米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那么多谷子小米分开,但皇姑还是答应了这个苛刻的条件。天刚傍晚,皇姑就开始工作,天全黑下来就分不清谷子小米了,皇姑急得团团转。可这时候奇迹出现了,皇姑的头上竟又长出了两个脸,脸上的六只眼睛又明又亮,能在夜里把谷子小米分得一清二楚;身上也长出了十只胳膊十只手,这皇姑一共有十二只胳膊十二只手,且个个手指格外灵活,不到天明,就把一斗谷子一斗米完全分开。皇帝大惊,认定是菩萨显灵,准许女儿出家,并封为神。
据村民张献合讲,1958年在华堌庙上拉碑建排灌站时,亲眼见一个庙碑上刻着“皇明万历三十九年,重修玉皇庙记“字样。由此看来,华堌庙原来叫玉皇庙。为什么后来叫华堌庙呢?访问了许多村民都不知道。我只能大胆猜想:皇姑神像少有且漂亮,老百姓喜欢,就把玉皇庙叫成了皇姑庙;花姑贴近百姓生活,皇姑高远,神像花花绿绿就是个花姑娘,所以老百姓就把皇姑庙叫成了华堌庙;花,华通假,华又显得高贵,姑堌谐音,堌又是地名用字,于是花姑庙就成了华堌庙。村以庙得名,华堌就成了村名。
不少老人都说,华堌庙规模宏大,超过著名的五里堠真武大庙。94岁的马元兆老人记忆中的华堌庙是这样的:“华堌古庙坐北朝南,占地五亩,三进大院,大殿三个,厢房两边;唯独后院,东厢是楼,两层四间,大殿雄伟,气度非凡,琉璃彩瓦、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展翅欲翔,铃挂四角、叮咚作响,廊柱矗立、诗赋其上,方砖铺地、殿内敞亮;诸位神像、姿态各异,惟妙惟肖、活的一样”。
我问他都供奉着哪些神?他骄傲地说:“啥神都有,玉皇大帝、十大天王、十八罗汉、二十八宿”。还特地介绍了皇姑的十二把手如何长法,如何好看,并神兮兮地说出了点关公的故事。抗战时期河南大旱,华堌庙的关公灵验河南人早就耳闻,就派人来请。可是三年不见送回,村中派人去找,传得不知去向。后来关公就“托梦”给看庙人梁和祥,告知自己的存身处,梁和祥才把关公像从河南商丘背了回来。1950年金乡大旱,麦后好久没种上豆子;五月十三,村民就把关公像请到打麦场上晒。那个关公像我见过,是木雕的,涂着油漆,坐像一米多高,栩栩如生。不知是巧合还是关老爷真磨大刀,那天下午两点多钟,真的雷声滚滚,下起了倾盆大雨。
华堌庙大门朝南,门的左面有一口大钟,钟上有文字,具体内容现已无法考究。根据惯例大概是记载修庙时的情况及捐助者的姓名。钟近两米高,钟口的直径也有一米多。五十年代初,我与伙伴们割草热了累了,常爬到钟底下玩耍乘凉,能容三四个小孩。据说那钟发出的声音低沉、圆浑,能听十多里路。我一直没听过它的声音,因为他不是悬着的,而是用石头垫得离地约半米高。村中的人传说,那钟是不能悬的,若悬起来,就会跑大闺女,尤其是张马庄最犯忌。我感到不可思议,好奇地访问过村中老人,但谁也说不出谁家的姑娘私奔了。可惜这口充满神怪色彩的古钟,1958年大炼钢铁时进了熔铁炉。
庙中十多筒古碑,多为大跃进服务了,最后只剩下一筒不起眼的莲花碑留存下来。该碑底座呈圆形,碑身是八棱柱体,所以叫八棱碑。对面棱线相距约半米,八个棱面上都有字有画。棱柱上方有一朵盛开的石莲花,所以也叫莲花碑。这筒造型奇特的古碑,在华堌庙上一直坚守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才不翼而飞,现在想起来实令人扼腕叹息。
最后一位看庙的人叫庙三,当然是绰号。1950年前后有四十多岁,黑黑的脸膛,头上盘着大辫子,有时穿道袍,戴道冠,挺健壮。不记得他的夫人什么模样了,他的闺女我还记个大概。因为小孩子每逢看到他时,都要高喊“小庙妮逮虱子,逮了一小瓢,给她奶奶当酒肴”。小庙妮也不怎么生气,只是用那水灵灵的大眼睛瞥几下,毫不在意地仍做她原来的事。那时生虱子、逮虱子都是极平常的事,为什么唱小庙妮逮虱子,至今我没悟出原因。五十年代初,向庙中捐钱捐物的不多,小庙妮一家主要靠经营庙前的十余亩庙地维持生计。不知是因土地瘠薄,还是庙三耕种无术,他的地十分荒芜。1951年我们小学生扑蝗时,见他地里只是稀疏地生长着野燕麦。后来庙妮一家不知去向,有的说小庙妮嫁给了东北老客,一家人都跟着下了关外,也有的说饿死在那特殊年代。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华堌庙两次被破坏,砖瓦、木料,一切的一切都另做他用了。只剩下高出周围地面约两米的一个大土堆,孤零零地昂首在万福河畔,仿佛在向人们述说它曾经的辉煌。转眼到了八十年代,百姓的生活好了,搞基建的多了,那些卖土的盯上了华堌庙废墟。本已寂寞的那片古老土地又热闹起来了,拖拉机、挖掘机、翻斗车常常光顾,土越挖越深,面积也越挖越大,竟挖出了古墓,且墓坑不是一层,而是墓上又有墓。据78岁的孙文立老人讲,发现古墓过程中,到底挖出了几个古墓?挖出了多少东西?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村民们都不知道。村民们只见到被扔得七零八落的石匣板,还有散落在墓坑旁的宝剑与护心镜。宝剑约有一米多长、七八厘米宽,剑身已断开;护心镜也已烂,但仍成形。后来,剑与护心镜被文化馆的同志拿走了。有人说这里是郗家的墓地,不是没有可能,因为金乡西北是郗家的故土。东晋之前,郗坚的先人一直生活在这里。墓地高出周围地面许多,说明工程量较大,只有显赫家族才能有如此能力。墓上建墓,墓上修庙,表明墓地年代久远。
华堌村位于金乡城北八里,万福河堤拐弯处。1958年之前,黄河故道与万福河之间一马平川,且地势越往南越高。每到雨季,故道以北的雨水向北流淌,最后被万福河南大堤挡住,蓄积下来。县城北面大沙河以东、一〇五国道以西,以华堌村最低。华堌村差不多年年积水,久而久之这里的地成了盐碱地。正如县志上写的那样:“涝洼荒坡盐碱窝,荫柳疙瘩碱蓬棵。旱天白茫茫,雨季水汪汪”。华堌村穷人多,光棍汉子多,在全县是出了名的。为了生计,有的人家下了关东,有的人家去了山西,更多的人家留在这瘠薄的土地上挣扎。也有人铤而走险做了大马子,从二三十年代就有。听老人讲,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在外接应,有的进院。进院后先撞开堂屋门,负责照明的火神爷腾地一个箭步蹿到八仙桌上,一边一个保驾,把火纸门打着,照得满屋通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火柴极少,取火多用火镰刀撞击火石,火石冒出火花把火纸点燃。其他人按照预先分工进行抢劫。他们的盗窃一般不吃“窝边草”,不害人性命。这些人虽以盗为生,但并不富裕,也不节俭。往往早上还缺柴少米揭不开锅,晚上弄钱来就称肉打酒,海吃一顿。
华堌村出名的大马子叫马庆化、马二孩,是父子俩。几伙马子中,只有他们抬户。有次就把城南的八斤九斤抬了过来,匿藏在华堌庙楼内的地洞中,由叫九常的小马子负责看管。两个孩子挺可怜,都不到十岁,眼上糊着膏药,嘴里塞着东西。八斤、九斤的家长,通过亲戚察听清情况后,送给九常不少钱财,九常便设法放跑了八斤、九斤。直到解放后,九常还整日提心吊胆,生怕马庆化的后代报复。他们也到官路上去抢,遇到粮食等笨重货物,竟敢让被抢人直接卸到家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土匪也多半自生自灭,没有哪个政府剿匪。可马庆化偏偏碰到了王昌后,他们两个都是当时的光棍人。王昌后是十里乡的日伪乡长,华堌村附近的大孙庄人。马庆化是伪军保安队的一个小头目,也是城北羊山、城西马庙的大马子头,拜把子弟兄几十个。他俩本是同类,偏喝岔了酒,当场发誓要灭掉对方。
一个初冬的夜里,王昌后察听清了马家父子的住宿处,就带领十几棵枪,把马庆化的家围了起来。马庆化警觉性很高,有人说他睡觉时,常常在指头间夹上香,香烧疼手时再换地方睡,往往一夜换几个地方。这天听到动静,就偷偷潜出了家,准备从万福河筒中逃跑,往西北角一看,影影绰绰地站着许多人,就回来爬邻家的墙准备躲藏。可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没爬上去,就钻进了附近的一个高粱秸垛中。由于惊慌,竟把一只鞋掉在了垛外边。王昌后忙活了大半夜也没找到马庆化,黎明时分正准备集合回乡政府,突然有个乡丁发现了高粱秸垛外边的鞋。王昌后命令搬开高粱秸垛,结果露出了马庆化。他撒腿就跑,没跑几步,被乡丁张桂德一枪打中头部毙命。据说马庆化的那几十位大马子仁兄弟本已集合起来,要给马家父子解围,走到大沙河听说已死,无奈返回。另一个大马子马二孩,这晚正宿在相好的四妮家中,听到动静翻墙外逃,被乡丁击毙在外墙跟下。四妮还真有情义,不顾邻里的异样眼光,抱着死尸嚎啕好大一阵子。
解放前,由于缺乏疏通,万福河常常决口。雨季老村长常在风高月黑的夜里,带领民工巡视河堤,一旦有险情出现,就会用马口铁做成的话筒声嘶力竭叫喊:“河开口子了,水要泡大家的锅台了,赶快护堤了!”那沙哑的声音在华堌村上空回荡,显得那么沉重、那么旷远、那么凄凉,令人头发梢都要炸起来。于是村里的年轻人像军人听到集合号一样,拿起铁锨、背起麻袋、扛着刚摘下来的门板,发疯地向河堤涌去。在护堤中,没有人偷懒怕累、避险惜命,个个争先恐后、奋勇向前。在与万福河水的斗争中,他们养成了这种勇猛精神,练就了打豁口护堤的良好技能,所以在1953年、1957年与洪水的斗争中,华堌村民工曾多次受到县领导的褒扬。
万福河给华堌村带来了苦难,也带来了欢乐。每年的农历七八月份万福河水暴涨,覆没两岸的洪水翻腾着向下游泻去,成群结队的鲤鱼,顶着水、摇着尾巴,奋力游向上游。华堌村的人便拦河架起跳网,鱼儿就会嘭嘭嘭地跳到网里。尤其是夜里,鲤鱼最爱跳。清晨把一条条鲜活乱蹦的鲤鱼,从网上捉到挎篮里,运到岸上。十多斤一条不稀罕,一夜能捉一两千斤。俗话说,有理的街道,无理的河道。小伙子们一丝不挂,拍得屁股呱呱的响,在空旷的河岸上走来走去,一副豪气冲天的样子。他们像是庆祝鱼儿丰收,又像是享受大自然的沐浴,更像是向上天示威以显示自我的存在。此时的小伙子已忘记衣食无着的困苦,忘记人情纸薄的无奈,其高兴的劲头,绝对超过《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迁客骚人。
华堌村人虽穷,但不缺乏娱乐。时间主要安排在年后和麦后。
年后,农村人事情较少,华堌村就联合附近村庄请大戏班子唱戏,戏场多设在五里堠大庙,或在华堌庙上。大姑娘小媳妇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由老年人陪伴,坐着太平车、拖车、土牛子成群结队地早早赶到目的地占位置。看大戏也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他们手拿拨浪鼓、糖葫芦、小糖人,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相互追逐嬉戏。中老年人往往一边看孩子,一边听戏,一边评论演技的好坏、唱腔的优劣。当然,也是姑娘小伙在媒婆的指引下,远远地相相对方的好时机,更是乡绅名人显示高贵、出头露面的好场合。这些显贵往往在演出中间走到后台捐钱捐物。我家族的先人就曾捐过,捐后戏班主走到前台中央面对观众,双手抱拳表示感谢,并朗声喊道:“谢李大老爷赏钱大洋二十块!”
麦后,正是农闲的时候,又天气正热,人们多在外乘凉。于是村中富户就捐钱,有时也按家摊派,请人唱曲艺。晚饭后,各家把自编的草苫子铺在打麦场上,老年人安详地手摇着自制的麦秸秆扇子,听艺人说唱。小戏虽没有大戏热闹,听起来倒也是津津有味,唱腔的变化多端,音乐的婉转悦耳,表演的滑稽可爱,情节的曲折离奇,引得人们听了这一段盼听下一段。直到深夜,小孩子在妈妈的怀中睡了,老年人也感觉疲倦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准备明晚再听。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的甩花。这天晚上,小伙子用早已准备好的铁丝笼子,一层一层的装上豆秸、木炭、碎铁锅片,再把笼子拴在七八厘米粗、三米多高的杆子上头,拴得要能自由转动,但绝不能滑下。然后把杆的下端,插入平埋在地上的砘子眼中,待把笼中的豆秸点燃后,由一两个壮小伙子双手持杆,按一定的方向转动杆子,使铁笼子在空中旋转,且越转越快。豆秸火会很快将木炭点着,木炭火又会很快将钼铁片烧红。随着铁笼子转动速度的加快,喷着火焰的笼子像火龙一样,在空中一圈圈的飞旋。火会越烧越旺,那些烧碎了的木炭、烧化了的铁片,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不断从笼中甩出,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又被撞得火花四溅。随着围观人群的欢呼,摇杆的小伙子也更加精神,光着膀子,用上所有的力气急速晃动腰杆。由于转速的加快,火龙发出呜呜的吼声,飞得逐渐高了起来,火花溅得也逐渐远了起来,围观的人群也在不情愿地往后退,退得慢一点的,火花就会落在身上,甚而钻进棉裤腿,引得大人孩子又欢呼又惊叫,那场面既刺激又高兴,既热烈又壮观,比现在放礼花有味道多了。
华堌村也并不缺少文艺才能出众的人,李文岭就是一个。他是高庄柳子剧团的重要成员,1962年山东柳子剧院来金乡时,像拜祖一样到高庄慰问、送票,那是因为该团与柳子剧团有相当的渊源关系。据说也要特地拜见李文岭,惜他已去世。李文岭本是个木匠,但他酷爱柳子戏。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南昆北柳”,意思是说北方的柳子,可与南方的昆曲相媲美。懂柳子戏的老年人都知道,柳子戏九调十八弯,难学、难唱但好听。我认为昆曲婉约有余、高亢不足,不适合慷慨激昂的内容。柳子则不然,听过《孙安动本》的人都知道,孙妻的有些唱腔是多么柔美凄婉,孙安的有些唱腔又是何等的高亢悲壮。李文岭的柳子戏唱得绝不亚于孙安的扮演者,听他唱戏是个享受,那声音如在微波起伏的水面上荡漾,在变化万千的云间萦绕,真乃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至今还在我耳边不断响起。我想他若在世,能到大沙河湿地公园的亭榭上唱几句,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王来厚的莲花落,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他右手支两块大竹板,左手支五片小竹板,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打板三巡,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说边唱,抑扬顿挫,唱腔悦耳,词句通俗,生动风趣,常引得满场捧腹大笑。
马瞎子的山东渔鼓坠,唱得也是有声有色。他是个盲人,为了生计只有学唱坠子。他音质圆润、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以坠子为主,调门花样百出,一会儿洋琴,一会儿玉溪,有时还来几句拉魂腔。他善于表演,装男像男、装女像女,拉开架势像武将、文质彬彬像书生。
华堌村人以务农为主,但也不缺工商人才,最出色的要算李光朗。他的玉记烟厂是金乡最早的较现代化的卷烟厂,厂址在现在的实验小学东边。一百多号人,机械化但不是电器化,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转动机器,所生产的“玉记”牌香烟驰名鲁西南。烟厂四十年代迁往济南,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一步登天”,成为济南卷烟厂的一部分。
华堌村人更有为国出力、为国服务的好品德。李赢桂官阶不高,但去世时,济宁的道台亲率十几名官员前来吊唁,是为了感念他的一身正气。民国时期李光汉官居河南省财政厅第三科科长,他为官清廉,解放初划成份时,家也就是个中农户。更有奇女李伟民,在家族姐妹中排行老四,人称四姑娘。在城里读书,穿裙子,留剪发,暑假时常在村南坑边的柳荫下读书,一天到晚不轻易和外人说话。乡下人有些看不惯,却让华堌村人骄傲。1938年日寇进攻金乡时,将她的父亲及兄长杀害,十六七岁的她竟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挣脱世俗的束缚,亦然弃学从军为父兄报仇。后与戴润生(开国少将,前东海舰队政委)结婚,转战大半个中国。李伟民是金乡参加革命的第一女性,她唯一的侄子及两个子孙仍在老家务农。
让华堌村人最骄傲的就是王杰,他宁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扑向炸点,挽救民兵的英勇行为,永远感天动地。1965年7月14日,王杰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像王杰学习,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王杰运动。1968年将其故里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中建王杰烈士纪念馆。2009年,王杰被评为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王杰让王杰村人永远引以为荣。
版面图片分别为
①青岛读者王纪民之友冯利收藏的《英雄王杰》。②1965年11月,由解放军报编辑部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杰日记》。③1976年7月,上海美术岀版社岀版的《王杰》连环画。④1966年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和王杰》连环画。⑤1972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杰的故事》连环画。⑥上世纪60年代中期,山东济宁火柴厂出品的“一心为革命”贴标火花。⑦1966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连环画。
(文章来自2015年7月17日《济宁日报/文化周末》第8版 特稿 主编成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