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析疑

陶瓷

汝窑乃宋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古时属汝州,故名汝窑。
       汝窑瓷器的胎体从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瓷片仔细观察,颜色有香灰色、土黄色、灰白色等。图片
(图1)照片微观描述:宋汝窑三足洗(支钉痕内露胎处,有空洞和断层,呈浅淡香灰色)


       原料加工还是比较精细的。在放大镜下看胎体,不会感到有粗大颗粒、砂粒的存在。胎体的厚薄处理完全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端庄规整,既不笨拙也不轻佻,文雅大方,令人赏心悦目。所有器形绝对没有歪扭变形的现象。
       汝窑1050℃ -1230℃的火候以及“胎的气孔率较高”(图1),是北宋汝州工匠们凭借“火照”作了反复比较后,最终特意选定的。也就是说,汝瓷生烧是工匠们主观故意的,目的是“利用胎体在高温下具有一定气孔率的吸附作用来减缓釉的流动性,不致使釉在高温下出现严重流淌,而保持釉层的均匀附着。”因而,宋汝的釉面才显得特别的平整(图2),图片
(图2)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釉面匀润,规整)
几乎看不到有任何淌釉或垂釉的现象。而这一釉面特征,为烧成温度达1300℃上下的宋代临汝窑、宋龙泉窑青瓷所罕见。

  生烧的“另一种作用是利用胎在烧成末期的收缩过程中向釉层排出气泡,靠釉的黏性使气泡留在釉中而使釉质增大乳浊效果”,从而让汝瓷的釉汁显现温润的玉质感。于是人们凭肉眼,就可以看到在汝器的釉表散落有稀疏、寥若晨星的大气泡(图3)。图片
(图3)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釉表散落有稀疏、色略显红,寥若晨星的大气泡)

于是汝窑青瓷那略显乳浊、欲看不透的釉面(图4),图片
(图4)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半乳浊的釉面、欲看不透)
才给人们以更强烈更悦目的美玉质感。这些都说明,火候不足、胎体生烧、乃至气孔率高,不一定都属瓷器缺点。有时候反倒起了改善釉质和增添釉层的装饰效果,是制瓷上一种“绝活”。
        时隔千年以后的今天,因胎体生烧(气孔率较高,空洞多)的缘故(图5),图片
(图5)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器壁因胎体气孔率较高,出现了一处长方形的空洞)

真正的北宋汝瓷胎体因长年累月的热胀冷缩或多或少都有些老化变形了,严重的甚至鼓起(图6),图片
(图6)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器底边缘处鼓起了一直径约为一厘米的包,器壁隐显了盘筑纹)
这一现象是北宋汝瓷与岁月沧桑配合的产物而非人力所能达者。非但不影响其美观,反而更增添了悠悠古韵。因而在鉴定北宋汝瓷时又多了条最直观,最简单的办法。
        汝窑青釉莹润光洁,温润如宝石。由于釉中加入玛瑙石的粉末及各种氧化物,使釉层有轻微的乳浊现象。再加巧妙的控制烧成气氛,使釉色微微发蓝,像淡蓝色的宝石一样(图7),图片
(图7)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釉色微微发蓝,器内底边缘处若盛有一泓清水)
光泽的柔和又像美玉。在略暗淡光线下,天青釉瓷会出现湖水般的水绿色(图8),图片(图8)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湖水般的水绿色)
釉里面开列白色细细纹片,像云母片一样寄附在釉中,时隐时现(图9)。图片
(图9)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白色细细纹片,时隐时现,犹若蝉翼纹)

        汝瓷的釉面还有微微泛红(图10),图片(图10)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微微泛红处,若少女含羞时)
(这一特征仅出现在天青偏兰和天兰这种釉色的釉面上)的特征,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凡无纹的和烧成温度偏低的汝瓷都没有泛红的特征。故此可以认为汝瓷釉面泛红与红玛瑙入釉的比例有关,与烧成的温度有关。

       蟹爪纹

       明曹昭格古要论中说:"汝瓷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近人许衡《饮流斋说瓷》也重申此论。明人高谦《遵生八笺》及清初谷应泰《博物要览》等书中有"汁中棕眼隐若蟹爪"的记载。看来从古至今汝瓷有无蟹爪纹成了鉴别其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何为蟹爪纹?"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已经把蟹爪纹讲的非常清楚了。汝官窑瓷早期产品和后期产品,釉面或多或少都有棕眼存在。棕眼(是釉的一种缺陷,如果我们要求得到玻化后的釉面平滑均一的铺展在胎体上面,那前提是窑炉内必需具有始熔的较高温度,才能保证胎体内的盐基氧化物诸如碳酸盐、硫酸盐之类的分解氧化在熔融前及时排出,否则就会形成棕眼,缩釉点的出现,其原因是如果炉内始熔温度较低的话,胎体内的盐基氧化物不能及时得到分解氧化向外排出,而滞于体内,待到进入高温烧成时,仍在继续分解氧化向釉面排出,而形成大小不同的气泡向上顶撞而把釉的分子向四周挤压,破坏釉面的平滑而形成大小各异的棕眼、缩釉点,这是一种情况。另外还有一种原因是由于胎泥的力捏不充分,胎体内留有细小的空隙和水份,受到高温汽化后不断地向釉面膨胀,造成棕眼缩釉点的出现,这就是汝窑釉面的棕眼缩釉点所形成的机理)是釉中气泡破裂后留下的痕迹,即孤立的小洞。螃蟹是立行而不是爬行,假若你有机会看到螃蟹在松软的沙滩上走过的痕迹,你就会看到螃蟹走过的痕迹是一个个孤立的小洞。在汝瓷釉面上的这些小洞就叫着蟹爪纹(图11)。图片
(图11)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釉面上显现了浅浅的凹坑就是蟹爪纹)
    还有一种认为蟹爪纹形成是因为任何一件瓷器的胎釉化学组成,都是属于铝硅酸盐类,其中显微结构都是晶相,玻璃相,和气孔构成的多相体系,这种晶相是以多晶形式相聚集的。在烧制瓷器过程中,经过干燥工序后的器物,在装窑烧制前的釉是固相的,通过热运动开始由固相向液相转化。也就是由釉料熔烧成釉层,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在窑炉内必需经过分解化合、烧结、熔融、结晶这一复杂的理化反应后才能形成釉层。无论是高温、中温、低温或者石灰、长石、铅、硼等各种釉料,只要是附着在胎体表面形成连续相玻璃薄层,均匀地铺展在胎体上面都必需经过五个理化反应过程以后始能得到平滑光亮,硬度强,无渗透性,能抗酸、碱和其他有机化学物质的侵蚀的釉面。汝釉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汝釉内有玛瑙末烧成,虽说玛瑙和石英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硅(SiO2),但是晶体结构各不相同,故而在冷却结晶的理化反应中结成棉絮般的晶体,布满于釉中(图12),图片
(图12)照片放大描述:汝窑三足洗;(棉絮般的晶体犹如和田玉体内的絮状物, 半乳浊的成因,故而使汝器似玉非玉而胜似玉)
这种毛茸茸的晶体好似蟹爪上的柔毛形象,所以称它为蟹爪纹。只要是真正的汝窑瓷器,几乎无一件例外,这也是汝窑瓷器的一个特征,它是有别于宋代南北青瓷系统所有窑口生产青瓷的所在。

  这二种说法都有道理,因为这二种现象都是汝窑的显著特征,但要区分其名的话我认为前者叫蟹爪纹似乎更贴切些"汁中棕眼隐若蟹爪"这‘棕眼’二字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切。而后者显然是与汝瓷釉内半乳浊现象关系更紧密些,是使汝瓷‘似玉’的关键所在。何况古人因条件的限制对汝窑器釉内的观察可没今人这么清楚,似是而非的情况下便以此命名的可能性是较小的。
        鱼子纹
        鱼子在水中是以灰白或灰黄的团状或片状物漂浮于水面。而这些漂浮物有异于水色。北宋汝官窑早期产品和后期的产品或多或少釉面均有鱼子纹呈现。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点状或片状有异于汝瓷釉面的釉色块(图13)(图14)。图片  (图13) 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釉面上有暗红色片状的釉色块)  图片(图14)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釉面上显现了有异于釉色的,不规则的块斑就是鱼子纹了)

        汝瓷的开片特征

        宋代汝瓷纹片,与其他品种瓷器纹片不同的最突出点,是其纹痕极为纤细微小。无论是官、哥瓷,还是龙泉窑或湖田窑等存有纹片的青瓷和影青瓷,以及某些年代久远、自然开片的古瓷,其纹痕都比较清晰,其中有的还很粗糙。这就是汝瓷纹片的独特之处。另外,汝瓷中典型的纹片大多数为斜势切入釉面,并似蝉翼或蝇翅在光照下闪现白色,这是一切后仿汝瓷所未能达到之难点。

       鱼鳞状开片是北宋汝官窑瓷釉面开片的又一特征。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汝官窑瓷釉面开片都有这一特征。汝官窑早期产品没有鱼鳞开片这一釉面特征。在汝官窑后期产品中,鱼鳞状开片仅发生在豆青釉汝瓷的釉面上。这种釉色仅占汝官窑瓷的5%,鱼鳞片纹在豆青釉汝瓷中也仅占5%豆青釉汝瓷是汝官窑瓷后期的产品,釉色是青中发绿。早期产品是青中发白、发灰。众所周知,鱼鳞片有外突感,有立体感,汝官窑后期生产的豆青釉汝瓷一部分开片有明显的外突感、立体感。因此才叫"鱼鳞状开片"。(图15)特别要指出的是,器身上用放大镜观察整体纹路时,鱼鳞状开片现象尤为明显(图16)。图片
(图15) 照片描述:汝窑圈足洗;(“鱼鳞片”有外突感,有立体感)图片(图16) 照片描述:汝窑圈足洗;("鱼鳞状开片")
 

       总的来说汝瓷青釉釉层比钧窑、官窑青瓷釉层相对薄一些,都开片,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不明显的肉眼一尺以外就看不见开片了(图17),图片
(图17)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釉面匀潤,稍远就看不见开片了)

用放大镜观察又可见开片密密麻麻布满器身,实际是片纹又小又浅,很文静,不暴烈。工匠采取在较低温度下烧成,又经过一段保温慢冷的析晶过程,釉层出现的美感很特殊(图18)。图片 (图18)  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近看开片密密麻麻布满器身,犹如风儿吹皱了一池春水)

       汝窑青瓷的釉层里有气泡。但气泡较‘官’‘哥’瓷要少,在釉中分布比较稀疏,在放大镜下观察,这种稀疏的气泡耀眼明亮,如明朗夜空中闪耀的星星,故用“寥若晨星”来形容非常恰当。

             北宋汝瓷是满釉裹足支钉支烧,而支钉数多数为3个或5个(图19),图片
(图19)照片描述:汝窑三足洗;(酥光宝晕,一片水光披,五个支钉痕)

个别器物也采用6个支钉。汝瓷支钉支烧留下的痕迹,形若张开的芝麻花,有圆形,有扁圆形。大小若芝麻绿豆般,根据器物大小支钉痕亦随之大小。

     总之北宋汝窑器型规整,釉质匀潤,酥光宝晕夺人心魄,釉色夺天之青,工艺夺人之极。无愧宋五大名窑之魁首也。

 

注:以上图片汝窑三足洗为同一件器物,因汝窑釉色对光特敏感,在不同光线下会显出不同的釉色。故在此特为说明,圈足洗为另一件器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