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瓷的老化痕迹和鉴定方法
陶瓷
谈古瓷的老化痕迹和鉴定方法
作者;王东辉
前言;
关于如何判定一件瓷器的新老,国内藏家专家历来意见不一,各说各话,大家似乎都按照自己的轨道在独立的运行,在藏友之间的交流中也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甚为尴尬,这种认识上的混乱,导致了假货乘虚而入,并且已经到了真货没有生存空间的地步。广大藏友在‘防不胜仿‘中吃尽了苦头,交足了‘学费’,有的甚至到了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地步,还没处讨说法,局面如此混乱,令人痛心。为此笔者根据这些年对古瓷的研究,来分析一下古瓷的鉴定要点,希望能给纷乱的古瓷认知带来一些共识。
1,瓷器老化的原理和特征
首先必须明确,大自然中,不管什么物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老化或者说氧化,瓷器也不列外,我们注意看新老瓷器的对比就会发现,新瓷器釉面反射的光泽刺眼,火气大。老瓷器光泽相对柔和,气息沉稳,这就是老瓷和新瓷的直观区别,这种瓷器上反射的刺光转为柔光,气息逐渐沉稳的变化实际上跟氧气的氧化有关,众所周知,氧气是无孔不入的,打个比方,我在家里放一只青苹果,过了两天就会慢慢变黄,变熟,不管它是内部是怎么变化的,它都和氧气的进入有关,氧气进入瓷器的内部同样能改变瓷器的光泽和气息、它能使釉内的反光物质老化,使它反射的光泽逐渐变得柔和,也能使瓷器在烧制时从高温中吸收的能量也就是所谓的火气逐步消退,使瓷器的气息变的沉稳,这种变化虽然缓慢,但经过上百上千年的时间,它已经有了让老瓷器和新瓷器可以明显区分的特征。
前言;
关于如何判定一件瓷器的新老,国内藏家专家历来意见不一,各说各话,大家似乎都按照自己的轨道在独立的运行,在藏友之间的交流中也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甚为尴尬,这种认识上的混乱,导致了假货乘虚而入,并且已经到了真货没有生存空间的地步。广大藏友在‘防不胜仿‘中吃尽了苦头,交足了‘学费’,有的甚至到了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地步,还没处讨说法,局面如此混乱,令人痛心。为此笔者根据这些年对古瓷的研究,来分析一下古瓷的鉴定要点,希望能给纷乱的古瓷认知带来一些共识。
1,瓷器老化的原理和特征
首先必须明确,大自然中,不管什么物体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老化或者说氧化,瓷器也不列外,我们注意看新老瓷器的对比就会发现,新瓷器釉面反射的光泽刺眼,火气大。老瓷器光泽相对柔和,气息沉稳,这就是老瓷和新瓷的直观区别,这种瓷器上反射的刺光转为柔光,气息逐渐沉稳的变化实际上跟氧气的氧化有关,众所周知,氧气是无孔不入的,打个比方,我在家里放一只青苹果,过了两天就会慢慢变黄,变熟,不管它是内部是怎么变化的,它都和氧气的进入有关,氧气进入瓷器的内部同样能改变瓷器的光泽和气息、它能使釉内的反光物质老化,使它反射的光泽逐渐变得柔和,也能使瓷器在烧制时从高温中吸收的能量也就是所谓的火气逐步消退,使瓷器的气息变的沉稳,这种变化虽然缓慢,但经过上百上千年的时间,它已经有了让老瓷器和新瓷器可以明显区分的特征。
2. 氧化对瓷器色泽和光泽带来的变化;
由于氧化的不同,造成上下胎色泽光泽不同
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件不经意打碎的建窑盏发现,其胎内胎色和光泽从底胎越往上就越深越亮,究其原因是因为胎的密度相对釉要松,氧气从露胎的底进入胎内部较多,一直往上渗透,离底胎越近,氧气进入的越多,氧化程度就越明显,色泽和光泽就变的越淡越暗,而且有一种干的感觉,所以造成了该瓷器上下胎色泽光泽不同。笔者分析,胎中的深色,其实就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对能量吸收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气的颜色。如何证实这一点呢,我们可以拿两块石头做个试验,一个放到电炉里烧几个钟头,拿出来是不是比没烧的那块颜色要深,这就是能量吸收后的色泽,这种色泽只有经过氧化后才能逐步消失,最后恢复到物质本来的色泽,胎上部光泽亮其实就是胎土内存在的反光物质在反光,随着氧化它的反光功能也会逐步减弱,直到消失。那么这种能量和反光物质也同样存在于釉中,虽然由于釉的密度紧,氧气难以进入,但因为时间跨度长,它仍然会有不小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釉的光泽和色泽变暗变淡,而在釉面,变化就更明显了,因为那里直接接触空气,笔者在有些老瓷器釉面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其色泽比我们迎光下看到的釉色要淡,光泽要暗。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同样一件瓷器,氧气接触的越多色泽和光泽消退的越快。所以我们平时看到一件老瓷器是会有旧,干的感觉,其实就是瓷器氧化后光泽变暗,色泽变淡带来的影响。这种变化对于我们辨识一件瓷器的新老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由于氧化的不同,造成上下胎色泽光泽不同
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件不经意打碎的建窑盏发现,其胎内胎色和光泽从底胎越往上就越深越亮,究其原因是因为胎的密度相对釉要松,氧气从露胎的底进入胎内部较多,一直往上渗透,离底胎越近,氧气进入的越多,氧化程度就越明显,色泽和光泽就变的越淡越暗,而且有一种干的感觉,所以造成了该瓷器上下胎色泽光泽不同。笔者分析,胎中的深色,其实就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对能量吸收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气的颜色。如何证实这一点呢,我们可以拿两块石头做个试验,一个放到电炉里烧几个钟头,拿出来是不是比没烧的那块颜色要深,这就是能量吸收后的色泽,这种色泽只有经过氧化后才能逐步消失,最后恢复到物质本来的色泽,胎上部光泽亮其实就是胎土内存在的反光物质在反光,随着氧化它的反光功能也会逐步减弱,直到消失。那么这种能量和反光物质也同样存在于釉中,虽然由于釉的密度紧,氧气难以进入,但因为时间跨度长,它仍然会有不小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釉的光泽和色泽变暗变淡,而在釉面,变化就更明显了,因为那里直接接触空气,笔者在有些老瓷器釉面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其色泽比我们迎光下看到的釉色要淡,光泽要暗。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同样一件瓷器,氧气接触的越多色泽和光泽消退的越快。所以我们平时看到一件老瓷器是会有旧,干的感觉,其实就是瓷器氧化后光泽变暗,色泽变淡带来的影响。这种变化对于我们辨识一件瓷器的新老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3如何辨识老瓷器的光泽和气息
一,釉面光泽辨识
‘宝光’的光泽
笔者观察一些老瓷的釉面发现,它们气息沉稳,触感柔滑,在斜角度观察,通常会看到一层反射的薄薄的光,它柔和莹亮有活气,有的釉表面反射的光泽为硬朗晶亮却不刺眼。这种反射光的形成的原理是因为氧气的氧化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氧化的‘点‘是非常小而密的,整个釉面呈筛网状,因此釉面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光的折射散射也是非常细密的,再加上反光物质的老化和火气消退的影响,所以才有了这种效果的光泽,它们与仿品的那种‘刺光‘,‘蜡光‘,‘木光‘截然不同。这种光泽也通常被藏家称为‘宝光’,它是釉面在长时间氧化后才能出现的光泽。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人为用酸腐蚀的釉面,凹坑大【不是分子水平上的】而不均匀,大坑没了网线,这样光照射后折射散射的现象没了,而且仿品的釉面有的用刷酸作旧,由于腐蚀不均匀,会造成釉面有的地方刺眼,有的地方木涩,有的用酸浸泡,整个器身全是木涩感,有的还在此基础上上油上蜡,这些光泽都是呆滞的,和老瓷的光泽是有明显区别的。
一,釉面光泽辨识
‘宝光’的光泽
笔者观察一些老瓷的釉面发现,它们气息沉稳,触感柔滑,在斜角度观察,通常会看到一层反射的薄薄的光,它柔和莹亮有活气,有的釉表面反射的光泽为硬朗晶亮却不刺眼。这种反射光的形成的原理是因为氧气的氧化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氧化的‘点‘是非常小而密的,整个釉面呈筛网状,因此釉面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光的折射散射也是非常细密的,再加上反光物质的老化和火气消退的影响,所以才有了这种效果的光泽,它们与仿品的那种‘刺光‘,‘蜡光‘,‘木光‘截然不同。这种光泽也通常被藏家称为‘宝光’,它是釉面在长时间氧化后才能出现的光泽。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人为用酸腐蚀的釉面,凹坑大【不是分子水平上的】而不均匀,大坑没了网线,这样光照射后折射散射的现象没了,而且仿品的釉面有的用刷酸作旧,由于腐蚀不均匀,会造成釉面有的地方刺眼,有的地方木涩,有的用酸浸泡,整个器身全是木涩感,有的还在此基础上上油上蜡,这些光泽都是呆滞的,和老瓷的光泽是有明显区别的。
复烧过的老建盏火气大,又油亮。 没复烧的老建盏,气息沉稳。 那种有釉的老底和整个老器复烧的釉面变化一样,都是釉面变油变亮,也是能量重新积聚后的反应。我给大家打个形象的比方,两个老竹筒,一个在火上烤一会,一个没有,两个比较下,烧过的那个是不是更油油的,亮亮的,且带有火气,复烧温度不高的老瓷就是这种感觉。 低温复烧的仿品一般都是用来后加文饰,但也有纯粹就为了增加亮度,充当精品卖好价钱,这种仿品笔者在建窑仿品中见过,高温复烧一般多见于接底器,也有将窑址未烧熟的废品,残件和瓷片的拿来加工仿制高档花纹,更有甚者干脆拿完整老器来造这种假,可以说是对文物是赤裸裸的犯罪,令人痛心。完整老器复烧的仿品其釉面虽然火气明显,但不知底细的藏友会误将它当作‘老中见新‘的精品,它的迷惑性在于釉料,器形,工艺都一样,且其从釉内释出的斑点色泽也和老的一样,如果藏家只注重这几点是很容易上当的,所以学会观火气辨气息在鉴别瓷器新老时是很重要的。 |
5.认识新仿器的特征对于鉴别时自我修正的作用
理论上讲,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去观察老瓷的旧貌,及这些旧貌的特征,但实际是谁也无法对所有的老瓷的特征印象深刻并且了如指掌,因为收藏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而且在鉴别一件藏品时,时间往往是仓促的。所以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对真假都要多看多学习,在鉴别一件瓷器时要动用多种角度去看,可以起到相互印证,反推修正的作用,最后再以确定釉面是否有老化痕迹下结论,这样做可以提高鉴别准确率。打个比方,你看一件瓷器时,很多部位不确定新老,但在某一部位看出是人为做旧,理论上将,这件东西是假的,很多地方都是有问题的,那么其它不确定的部位也应该是作旧的,这样你就会更仔细的看它不对在那里,和老瓷旧貌有哪些本质区别。这样反复观察后,你对新仿品的作旧痕迹与老瓷旧貌之间的本质区别能更加的了然于心。
6以往鉴定中的误区
我们很多专家在鉴定古瓷方面往往着重推荐看工艺,器形,文饰,画工等这些,没错,这些方法都很重要,但对于鉴定一件藏品,他们应该放在第二程序上,这是因为在确认一件藏品的年代,用途,艺术,历史价值前,首先要排除它是一件现代仿品,而以上这些方法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现代人都能仿,譬如有些高仿品就是完全按照书本上对古代制作工艺的描述来制作的,如果谁按照工艺,器形等来判断新老,那就钻进了仿者的圈套了。还有就是古代的工艺和器形,工匠的一笔一画等现代人是不可能完全都了解的,而且很多东西本身都有其某一点的特殊性,不能因为某一点书上没有说就是不对的,所以这些方法在鉴定中都是有局限性的,不能一锤定音,但如果一件藏品在这些方面与古代有重大出入,倒是可以起到警惕和怀疑作用的,但最后定性仍然要在老化痕迹中找到依据,这个程序不能打乱。我给大家打个比方来表明维护程序的重要性,警察破案时发现一名嫌疑人有很大的作案动机,几乎大家都认为是这个人犯了案,但要定这个嫌疑人的罪仍然要找到案件相关的直接证据才行,否者有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瓷器鉴定也是这个道理,必须要遵守程序的规则。在目前眼鉴学领域,对于如何判定一件瓷器新老的问题上,没有比自然老化痕迹鉴定更可靠,更科学的方法,所以老化痕迹鉴定应该作为排除现代仿品的首要手段。
结束语;古瓷新老鉴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的眼鉴学,它不是盲目的看东西,任何说法都必须要有事实的根据和科学的解释,它不是玄学,是经验学,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
理论上讲,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去观察老瓷的旧貌,及这些旧貌的特征,但实际是谁也无法对所有的老瓷的特征印象深刻并且了如指掌,因为收藏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有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而且在鉴别一件藏品时,时间往往是仓促的。所以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应该对真假都要多看多学习,在鉴别一件瓷器时要动用多种角度去看,可以起到相互印证,反推修正的作用,最后再以确定釉面是否有老化痕迹下结论,这样做可以提高鉴别准确率。打个比方,你看一件瓷器时,很多部位不确定新老,但在某一部位看出是人为做旧,理论上将,这件东西是假的,很多地方都是有问题的,那么其它不确定的部位也应该是作旧的,这样你就会更仔细的看它不对在那里,和老瓷旧貌有哪些本质区别。这样反复观察后,你对新仿品的作旧痕迹与老瓷旧貌之间的本质区别能更加的了然于心。
6以往鉴定中的误区
我们很多专家在鉴定古瓷方面往往着重推荐看工艺,器形,文饰,画工等这些,没错,这些方法都很重要,但对于鉴定一件藏品,他们应该放在第二程序上,这是因为在确认一件藏品的年代,用途,艺术,历史价值前,首先要排除它是一件现代仿品,而以上这些方法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现代人都能仿,譬如有些高仿品就是完全按照书本上对古代制作工艺的描述来制作的,如果谁按照工艺,器形等来判断新老,那就钻进了仿者的圈套了。还有就是古代的工艺和器形,工匠的一笔一画等现代人是不可能完全都了解的,而且很多东西本身都有其某一点的特殊性,不能因为某一点书上没有说就是不对的,所以这些方法在鉴定中都是有局限性的,不能一锤定音,但如果一件藏品在这些方面与古代有重大出入,倒是可以起到警惕和怀疑作用的,但最后定性仍然要在老化痕迹中找到依据,这个程序不能打乱。我给大家打个比方来表明维护程序的重要性,警察破案时发现一名嫌疑人有很大的作案动机,几乎大家都认为是这个人犯了案,但要定这个嫌疑人的罪仍然要找到案件相关的直接证据才行,否者有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瓷器鉴定也是这个道理,必须要遵守程序的规则。在目前眼鉴学领域,对于如何判定一件瓷器新老的问题上,没有比自然老化痕迹鉴定更可靠,更科学的方法,所以老化痕迹鉴定应该作为排除现代仿品的首要手段。
结束语;古瓷新老鉴定既是一门科学,也是的眼鉴学,它不是盲目的看东西,任何说法都必须要有事实的根据和科学的解释,它不是玄学,是经验学,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
文章评论
广祝电子维修有限公司
真乃行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