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缠四缚

讲义



【介爾】

  (科註第326頁第4行 第93集2012年12月28日)

  《佛學大辭典》:(術語)形容極微弱之心也。

  止觀五上曰:「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輔行五之三曰:「言介爾者,謂剎那心,無間相續,未曾斷絕。纔一剎那,三千具足。又介爾者,介者弱也,謂細念也。」

  【十纏】

三藏法數》:〔出翻譯名義〕纏者,縛也。謂一切眾生,被此十法纏縛,不能出離生死之苦,證得涅槃之樂也。

  一無慚:慚即慚天。謂人於屏處作諸過惡,不自慚恥也。二無愧:愧即愧人。謂於人所見處為諸過非,不知羞愧也。

  三嫉:嫉者,妒也。謂見他人榮富,心生妒忌也。

  四慳(音謙):慳者,吝也。謂人於世間貲財及出世間法財,不肯惠施也。

  五悔:悔者,恨也。謂所作之過,蒂芥胸臆(胸臆,即內心),不能自安也。(蒂芥者,謂刺鞕(音硬,哽塞)也。)

  六睡眠:睡眠者,謂人昏懵不惺,常樂睡眠,無所省察也。

  七掉舉:掉舉者,搖動也。謂心念動搖,不能攝伏,於諸禪觀無由成就也。

  八昏沉:昏沉者,昏鈍沉墜也。謂神識昏鈍,懵(音猛,無知)然無知,不加精進之功,遂致沉墜苦海也。

  九瞋忿:嗔忿者,恚怒也。謂人於違情之境,不順己意,便發恚怒,而忘失正念也。

  十覆:覆者,藏也。謂隱藏所作過惡,惟恐人知,不能悔過而遷善也。

  【四縛】

  (科註第326頁倒數第2行 第93集2012年12月28日)

  《三藏法數》:〔亦名四結,出鞞婆沙論〕縛者,束縛也,又連續也。謂眾生由欲愛等業束縛,流轉生死,連續不斷,故名四縛。

  一、欲愛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順情等境,心生貪愛,起諸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欲愛身縛。(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二、瞋恚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違情等境,心生瞋恚,起諸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瞋恚身縛。

  三、戒盜身縛:戒盜亦名戒取。本非是戒,強以為戒,名為戒盜。又取以進行,復名戒取。如外道諸戒是也。由此邪戒,增長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戒盜身縛。

  四、我見身縛:我見,即見取也。謂於非涅槃法中,妄自分別,以為涅槃,生心取著,名為見取。由此我見,增長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我見身縛。

  (P.325 末1 子四 離見解縛 至 P.327 第3 令離煩惱)

  子四、離見解縛

  [經]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 

  [解] 「裂魔見網」。「裂」者,破也。「魔」者,《智度論》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見」者,指思慮、推求、決定等,包括正邪。《止觀五》曰:「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又《大乘義章五》曰:「推求說之為見。」此上是廣義,凡有思慮、計較、分別、推求等等,悉名為見。又《止觀十》曰:「作決定解,名之為見」,此義較狹。唯指具決定性之知解。見有邪正、有無、斷常等見,皆是邪見。「魔見網」者,邪見參差交絡,令人難於脫離,譬如羅網,故云邪見網。《華嚴經》曰:「我慢溉灌,見網增長。」又《智度論十一》曰:「是人邪見網,煩惱破正智。」魔見網,即邪見網。《智度論八》曰:「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可見起心動念皆墮魔網,惟有淨念相繼,無念而念,方得出離也。

  「解諸纏縛」。「纏」者,繞也。「縛」者,捆也,繫也。依憬興師意,「纏縛者即八纏三縛」(餘諸家多謂十纏四縛。今取憬興說)。八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惡作。(六)睡眠。(七)掉舉。(八)惛沈。三縛者,貪瞋癡也。《淨影疏》曰:「亦可一切諸煩惱結,通名纏縛。菩薩教人斷離,名解。」上二句,表會中諸菩薩以「通諸法性,達眾生相」,具根本智及差別智,故

文章评论

《三藏法數》:〔出天台四教儀〕謂無明等展轉感果名因,互相由藉為緣,三世相續,無間斷也。(三世相續無間斷者,謂由過去世無明、行為因,感現在世識乃至受,五者為果;由現在果,起愛、取、有三者,為現在因;由現在因,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環,無間斷也。)   一、無明: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覆於本性,無所明了,故曰無明。   二、行:謂過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業,是名為行。   三、識:謂由過去惑業相牽,致令此識,投托母胎,一剎那間,染愛為種,納想成胎,是名為識。   四、名色:名即是心,謂心但有名而無形質也;色即色質,即是身也。謂從託胎已後,至第五箇七日,名形位,生諸根形,四支差別,是名為色。(四支者,即兩手兩足也。)   五、六入:謂從名色已後,至第六箇七日,名髮毛爪齒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是名六入。   六、觸:謂出胎已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觸對六塵,未能了知生苦樂想,是名為觸。   七、受:謂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因六塵觸對,六根即能納受前境好惡等事,雖能了別,然未能起淫貪之心,是名為受。   八、愛:謂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於種種勝妙資具及婬欲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   九、取:謂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四方馳求,是名為取。   十、有:謂因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有之果,是名為有。   十一、生:謂從現世善惡之業,後世還於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為生。   十二、老死:謂從來世受生已後,五陰之身,熟已還壞,是名老死。   《佛學大辭典》(節錄):(術語)新作十二緣起,舊作十二因緣,又單名因緣觀,支佛觀。是為辟支佛之觀門。說眾生涉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緣起也。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即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其中無明與行二者,即惑業之二,屬過去世之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者屬緣於過去惑業之因而受之現在果,是過現一重之因果也。   又愛取二者為現在之惑,有則為現在之業也,緣於此惑業現在之因而感未來之生與老死之果,是現未一重之因果也。此為三世兩重之因果。依此兩重之因果,而知輪迴之無極。   蓋既見現在之惑(愛取)、業(有),由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而生,則知過去之惑(無明)、業行亦從過去之苦果而生,既見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生現在之業(有),則亦知未來之苦果(生老死),生未來之業。上溯之,則過去之惑業,更從過去之苦果而來,下趁之則未來之苦果更生未來之惑業,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此為無始無終之生死輪迴。   [ft=#ffa07a,,](P.327 末2 緣覺有二解 至 P.329 第6 不須二門)[/ft] 緣覺有二解:一觀十二因緣,斷惑證真,從緣得覺,故名緣覺。二因見風動樹等等外界事相之緣,而得覺悟,曰緣覺。天臺一家更區分此二名曰:出有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無佛世,觀風吹樹動、葉落花飛之外緣而成道者,為獨覺。上之聲聞、辟支佛二乘,均為佛弟子中之下根。今諸大士,遠超於此。如《甄解》曰:「二乘雖得三空門,唯沈偏空。菩薩不然,能達幻網,得平等法;故雖住三空門,而不住無為,不住有為;故能行聲聞,能行緣覺,而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又《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說:以聲聞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聲聞。以辟支佛法化益眾生,故我是辟支佛也。以大悲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菩薩。於一切法得解脫,一切無礙故。從所化眾生,或以聲聞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薩法化益;故我是聲聞,我是緣覺,我是菩薩也。此明諸大士善巧方便,雖隨機度生,示現二乘,而離聲聞、辟支佛之相,故云「遠超」。又文中「地」者,乃位也,界也。   子六、契入三昧   [B][ft=#c70c22,,][經][/ft] 入空無相無願法門。 [/B]   [ft=#238410,,][解] [/ft]「空、無相、無願」者,《淨影疏》曰:「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說為無相。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取之心,故曰無願。」又《智度論》云:「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亦名無作。」又云:「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即無願)。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下,事辦故,不須二門。 [M][url=http://tv.jingzong.org/Category_442/Index.aspx#]課程表[/url][url=http://tv.jingzong.org/Category_442/Index.aspx#]經[/url][/M]

[M][B]【如來有無量智慧】[/B][/M] [R]  (科註第330頁倒數第3行)[/R]   《三藏法數》「四智」:﹝出成唯識論﹞   〔一、大圓鏡智〕,謂如來真智,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如大圓鏡,洞照萬物,無不明了,是名大圓鏡智。   〔二、平等性智〕,謂如來觀一切法,與諸眾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隨其根機,示現開導,令其證入,是名平等性智。   〔三、妙觀察智〕,謂如來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復知眾生根性樂欲,以無礙辯才,說諸妙法,令其開悟,獲大安樂,是名妙觀察智。   〔四、成所作智〕,謂如來為欲利樂諸眾生故,普於十方世界,示現種種神通變化,引諸眾生,令入聖道,成本願力所應作事,是名成所作智。 [M]  [B]【力】[/B][/M] [R]  (科註第330頁倒數第3行)[/R]   《佛學常見詞彙》「十力」:指如來所具有的十種力用。   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即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的智力。 [M]  [B]【無所畏】[/B][/M] [R]  (科註第330頁倒數第3行)[/R]   《三藏法數》「四無所畏」:﹝出大智度論﹞   此四通言無畏者,由佛十力之智內充,明了決定,故於大眾中凡有所說,則無恐懼之相,故名無所畏。   〔一、一切智無所畏〕,一切智者,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盡知盡見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一切智無所畏。   〔二、漏盡無所畏〕,漏盡者,惑業生死俱盡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盡,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漏盡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說障道者,說彼魔、外障蔽聖道之法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說障法,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說障道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說盡苦道者,說能盡諸苦之道法也。無所畏者,如佛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能盡諸苦,故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說盡苦道無所畏。   [ft=#ffa07a,,](P.330 末3 法華譬喻品曰 至 P.330 末1 功由方便)[/ft] 《法華譬喻品》曰:「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指一佛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法華文句》曰:「方便者,門也。……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 [M][url=http://tv.jingzong.org/Category_442/Index.aspx#]課程表[/url][url=http://tv.jingzong.org/Category_442/Index.aspx#]經 [/url][/M]

[M] [B]【同體大悲】[/B][/M] [R]  (科註第346頁第4行)[/R]   《天台教學辭典》:又云同體慈悲。指觀一切眾生與己身同體,而生起拔苦與樂、平等絕對悲心。亦即初地以上菩薩,攝眾生於自體,以眾生苦為己苦,生起大悲心。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譬如父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愍之愁毒,初無捨離;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為煩惱病所纏切,心生愁惱,憂念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為一子。〔摩訶止觀卷六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二、法華經玄義卷四下〕 [M]  [B]【無緣大慈】[/B][/M] [R]  (科註第346頁第5行)[/R]   《佛學大辭典》「三種慈悲」條:(名數)   一、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視十方五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緣之而常思與樂拔苦之心,名眾生緣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學人之未斷煩惱者而起。   二、法緣慈悲心,既斷煩惱之三乘聖人達於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異之相,滅一異之相之人,但憐眾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樂,隨其意而拔苦與樂,名法緣慈悲心。   三、無緣慈悲,此慈悲惟在諸佛,蓋諸佛之心,不住於有為無為性之中,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世之中,知諸緣不實,顛倒虛妄,故心無所緣,但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取捨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然獲拔苦與樂之益,名無緣慈悲心。見智度論二十,佛持論五,涅槃經。 [M]  [B]【愛見之悲】[/B][/M] [R]  (科註第346頁第6行)[/R]   《佛學大辭典》「愛見大悲」條:(術語)不斷煩惱而運大悲以救眾生也。愛者思惑,見者見惑。小乘之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間,發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濟度眾生。   然未斷見思之煩惱,為伏惑行因,故認能愛所愛二相,其大悲亦虛妄不淨,故令人為疲厭之想,當捨離之也。   [ft=#ffa07a,,](P.346 第2 興大悲 至 P.346 P.346 第8 故諸大士咸發同體大悲之心)[/ft]   [B][ft=#c70c22,,][經][/ft] 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B]   [ft=#238410,,][解] [/ft]「興大悲」。從此句直至「拯濟負荷,皆度彼岸」十句,表諸大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德行。「興大悲,愍有情」者,愍者,哀念也。菩薩悲憫眾生,普令出苦,非二乘凡夫愛見之悲,故云大悲。又《會疏》曰:「拔苦為悲,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故謂大悲。」又《涅槃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密部《大日經一》曰:「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故諸大士咸發同體大悲之心。 [M][/M]

  【現生十種益】   (科註第七二三頁倒數第四行)   《佛學大辭典》:(名數)日本真宗所立。文類三末曰:「獲得金剛信心者,橫超三塗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   一冥眾護持益,梵天,帝釋,四天王,龍神八部等護持行者也。   二至德具足益,信之一念發揮名號之至德,盡其功德,圓滿具足於我身也。無量壽經下曰:「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淨土論曰:「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三轉惡成善益,獲一念信心之時,既具足至德,則轉三世之重惡,而使盡為菩提之善也。   四諸佛護念益,十方恒沙之諸佛護念行者也。選擇集末曰:「十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   五諸佛稱讚益,諸佛稱讚行者也。無量壽經下曰:「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觀無量壽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如來會下曰:「廣大勝解者。」   六心光照護益,由佛之大慈悲心照觸念佛行者之光明,謂之心光。念佛之行者,為此心光所照護也。觀念法門曰:「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七心多歡喜益,念佛之行者,如初歡喜地菩薩於未來成佛,決定無間違,心常歡喜也。   八知具報德益,念佛之行者,即具足至德,獲得大利,今可為報謝佛恩之身也。   九常行大悲益,他力信心之行者,以自信者勸人,為自行佛之大悲之身也。安樂集曰:「大悲經云:云何名為大悲?。〔中略〕若能展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十入正定聚益,定成佛之位謂之正定聚,又云不退位。念佛之行者,以信之一念入於此位,而未來必成佛也。淨土論註上曰:「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P.723 末4 橫超五趣八難道 至 P.723 末 4 入正定聚益也) 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一者冥眾護持益,(乃至)十者,入正定聚益也。」 [url=http://tv.jingzong.org/Category_442/Index.aspx#]課程表[/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