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看风景--凤凰
个人日记
文化广场的雕塑。
古来湘西匪患多,这不,热闹的文化广场就有两个背枪的家伙。其实,对于这个地方农民,土匪和兵士的话题,我们应该更多的解读为湘军的英勇善战。前清的我们不说,单单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十八万志愿军战士中,据说湖南籍的有近四万人。
沱江上的雾桥
沱江上的雪桥
沱江上最美的虹桥,也是一座风雨桥,上下两层,底层行人,上层观景。
一个卖花的小女孩,手捧两个花环,站在我的面前,“十元一个,您买一个吧。”当我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旁边一个典雅的中年女士,掏钱买了一个。我说,小姑娘,我给你照张相吧,摆个姿势。面对镜头,她把微笑送给了买花人。
卖乐器的小店里,看店的小姑娘打着舒缓的鼓点,吸引着过往游人的目光。
一个照看银饰摊儿的姑娘,没有顾客的时候,在静静的读着一本书。
蚩尤是苗人的祖先,这个雕塑很抢眼,店主在早晨开张前,在专心的玩他的手机。
炎热的下午,几个卖花的苗族老人,在交流着什么。
我对老人说,给您照张相。老人说,不如买我些东西呢。虽然我什么也没有卖,但她 还是把灿烂的笑容给了我。
老人虔诚的烧香、磕头,然后默默离去
我漫无目的的走进一爿服装小店,中年的男主人和我淡淡的打了一声招呼,就继续和旁边的一个中年人在电脑前轻声的讨论着什么,什么事情居然可以胜过赚钱?我好奇的也凑过去,原来两人正在讨论海子的那首有名的《春暖花开》,从作者,到内容说的头头是道。
海子和他们两个人和我,本是同龄人,可是海子的生命却在二十五岁那年静止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
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想象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们分明能感到在那份坦诚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所以这首诗初读来常常给人清新欢快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味,却会发现有种苦涩的泉水随诗句流过心底。
其实现实中也一样,在虹桥的南侧,四五个看似孔武健硕的男人,背着行囊一字站在路边,貌似疲惫且憔悴,面前一张白纸,上面黑字“徒步,盘缠用光,希望得到帮助”云云,真是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啊。
在热闹的老菜街,我还看到了一个大门紧闭的门面,粘在大门上的A4纸是一个女人在控诉她的婆婆和姑姐是如何在自己丈夫去世后,骗占了她的家产,而把他们母女赶出家门……读罢令人唏嘘不已。
生活里的许多无奈和纠结,实在让人无可奈何......
典型的江南建筑
沱江边的吊脚楼
余晖里矗立在沱江边的万名塔
暮色里跳跳岩,沱江上很有特色的一座桥,前些日子发水时,是看不见她的踪迹的。
到凤凰城不去沈从文故居对我来讲是非常遗憾的,所以我是到之后先去了这里,瞻仰这个文化名人。
故居大多差不多,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心中那一抹敬意吧。
夜晚的凤凰有些浮躁,酒吧里的灯红酒绿和烟雾缭绕给人的感觉就如北京的三里屯或是北海,要不就是阳朔的西街。但她确确实实在这里!
早晨,去往沈从文墓地的官道寂静、潮湿,厚厚的苔藓诉说着沧桑和厚重
这就是先生的墓碑,一块半人高的简朴的天然五彩石。我在寻找这墓碑的时候,按着路标的提示从他旁边经过,而没有看见的,走过之后,看见了反方向的提示,回头再找的时候,他静静的矗立在我的面前,好一个大象无形!!
沈从文先生的骨灰在一九九二年五月一半洒如沱江,一半安埋在这里。墓碑的正面,镌刻着先生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背面是夫人张兆和先生撰写的铭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在墓前,我深深的鞠了一躬,到这里,真切的了却了我的一个夙愿。
这是墓地的旁边,生于凤凰的怪才画家,也是沈先生的表侄黄永玉先生为表叔题写的碑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回来时,在山脚下的听涛山书社,我买了一本《边城》,替父亲看店的小姑娘送了我一个精美的书签。
我在书的扉页印了两个纪念戳。回到家翻看的时候,我才想起我带去的那本《特别关注》丢在了凤凰的客栈里,书上可有我的藏书印呢。也好,我把我的念想留在凤凰,让我时时记起他,因为那里有我终生不忘的记忆!
这样的小巷导游是不会带你来的,而这里恰恰是你想要寻找的地方。
脚踩着青石板,走在寂静的小巷,其实,就是走在岁月的时光里。我在想来凤凰的人很多,懂凤凰的人几何?
凤凰给我的印象是朦胧的,湿润的青石板路,依山傍水的小城,豆绿色的沱江水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充满了诗意。带着对美丽的凤凰古城的美好回忆,从一个古老而宁静的过去回到了繁华的现实生活之中。或许,浮躁的心体会不了真实的凤凰古城。也许只有一颗宁静的心沉浸在其中,才能触摸到凤凰那古老而神秘的灵魂。
文章评论
大漠星空
懂生活,会生活,享受生活! 图文并茂,笔触细腻,让人神往!喜欢老师写的游记,跟着老师的图片和解说就如身临其境般。。。身未动,心已远··· 好久没出去玩了,都已经忘记了青山绿水带来的是何种感动,谢谢老师,清新质朴的文字,又一次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魅力和那些远去的传说。问好老师[em]e100[/em],浅秋安好快乐![em]e177[/em][em]e160[/em]
江南秋叶
只有白发渔樵,才能读懂凤凰
大漠星空
老师,你看那个大妈的那张图片解说里有个错字
老刘
张老师去凤凰了
紫陌幽兰
又跟着老师神游了一趟凤凰古城,一山一水,一物一人,无不宁静美好,让人心生向往,古老的凤凰,古老的沱江,那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在心里,也在梦里!
紫陌幽兰
我就说么,一个漫长的暑假,老师肯定不会虚度,肯定会出去行走的,果不如我所料,凤凰古城被旅在了您这个暑假的足下,千山万水,了却了一桩搁置已久的心事,圆了一个向往已久的梦想!
★★梅★★
跟着老白的镜头也走一回古城,还真的让凤凰古城古朴独特的风格所以吸引所感动呢。等赶明儿心情宁静了也去转转。碰到那个卖花的小女孩,我买两束花回来。谢谢老师大热天儿带回来这么好的景色,辛苦了[em]e160[/em]
问心
老师不仅有一颗厚重的心,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赞! 图文中的风景、人或事,不仅仅展示了凤凰历史文化古韵下苗人先祖们的智慧和自然之美,更浸润着人性的芬芳与多样。图片中那位粉红伞下的阿婆, 让我深深体会到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的健康与惬意。 那幽深的静巷清影 ,一如老师淡淡的情致。[em]e160[/em]
踏雪寻梅
老师去瞻仰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和墓地,也让我心生敬意。这是在喧嚣浮华里体现的一种宁静淡雅的情致,一种生活里有所求又无所争的坦然心境的流露。。。[em]e160[/em]
踏雪寻梅
拍照的图片中,无论年少的小女孩还是年迈的老妇,都是现实版的写照,为生存和生计而生活着。。。
踏雪寻梅
那2个农民,带的是猎枪吗?现在好像不允许私人持枪外出吧?
踏雪寻梅
在诸多图片中,我好像看到了老师的“倩影”,呵呵[em]e120[/em]
若兰
[url=http://b132.photo.store.qq.com/psb?/V144sKYx222lrm/Dc0zvrMJd7M5kUN2Nfm3LSoXtdWRBG1O.4tdsf6twm4!/b/dITmuU7jDwAA&bo=KQKfAQAAAAABAJI!][img,100,75]http://b132.photo.store.qq.com/psb?/V144sKYx222lrm/Dc0zvrMJd7M5kUN2Nfm3LSoXtdWRBG1O.4tdsf6twm4!/b/dITmuU7jDwAA&bo=KQKfAQAAAAABAJI![/img][/url] 这张黑白照片,给人无限遐思
空谷の幽兰
对于湘西,好像只有从《边城》中了解到的一点点印象,却已渐模糊。跟随校长的视角,欣赏了凤凰古城独具特色的美景,特别是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和墓地,值得瞻仰。只有校长这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人,才会领略古城的内涵,有机会也去一次[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