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看风景--“唐山人家”

个人日记

双石井景区的尽头,一个并不丰满的瀑布,旁边有一个浚瀑亭。从这里左转上山,下山,便通向了唐山人家——开滦退休工人郝友的家。

这条小路,是第16户和第17户人家进出的必由之路。第16人家已再眼前了。

这是一所百年老宅,我突兀的进去造访时,恍如回到了四十年前的感觉:黑,简陋,但亲切...院子里采摘的蘑菇晾晒在簸箕里,堂屋女主人精致的面食卷子已放进锅里,她真诚的邀请我们吃饭......
你看见溪水里嬉戏的鸭子了么?

转过一座山,山回路转,唐山人家已映入眼帘了。

这是从老郝家的墙壁上翻拍下来的春天的照片。

枝繁叶茂的梨树硕果累累。但忘了什么违法,呵呵。

十二年前,从开滦退休的郝友买下了这所房子,收拾了三年,勉强可以住人和接待游客了(住一晚两餐80元,周末需要提前预约)。这所房子只有25岁。

一位忒有名气书法家题写的“燕山静宅”。

老郝的联句变成了别人的墨宝挂在了墙上。“久居闹市真没劲,闲住深山迎远亲”

唐山人家来的更多的是写字的,画画的,照相的,唱歌的,跳舞的,爬山的......

老郝粘在墙壁上的各种标本。

此处可采菊。

旁边还有一副石磨,现在我也想不出,老郝房子原来的主人是怎么把这些东西弄上来的。老郝的小播种机可以拆开来,这个肯定是不可以拆的。

远处的群山层次感极强。这里是洒河的源头,老郝家的水龙头旁写着“洒河源头”四个字。

站在门前远眺,莽莽苍苍。

1960年,一个杜姓的开滦退休工人用了一冬的时间开凿了这条一米宽,几十米长的栈道。

这条小栈道可以给出入的村民节省一个小时的时间,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老郝给他取名“开滦栈道”。

回望唐山人家,已隐没在崇山峻岭之中。

唐山人家坐落在承德市兴隆县白庙子乡(南天门乡)三道梁村双石井景区内。三道梁村共11个小队,老郝的家隶属于第11小队。11小队共17户人家,散布在方圆30多公里的燕山深处,獐帽(别字)山脚下。老郝的家是第17户。如果房后的獐帽山是珠穆朗玛峰的话,唐山人家就是珠峰大本营,老郝说。
久居闹市的人,来这里,真的是一种享受。老郝这主儿真的会享受。此正是:久居闹市厌繁华,何处觅得东篱下?绿树青山遮望眼,燕山深处有人家。

文章评论

大漠星空

这里风景独好!老师对那里好熟悉哦,多少家多少户过去是哪家都说得一清二楚,应该说是老师有心,细心才对[em]e179[/em]。节日快乐![em]e177[/em][em]e160[/em]

问心

幽静、诗意。读着读着读出了刘禹锡的《陋室铭》。 老郝书法好功夫 ,力透纸背。[em]e179[/em] 万绿丛中一点白。那雪白的梨花真美。

★★梅★★

[em]e100[/em] 你真能踅摸。真是好地方,好风景。古朴幽静的小山村。山水清透,小路清幽,花草清香,泥土芬芳。真想融入在这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纯朴的民风。抖落掉喧嚣都市的烟尘,任思绪畅游在忘我的意境中。此正是:久居闹市厌繁华,何处觅得东篱下?绿树青山遮望眼,燕山深处有人家。好![em]e179[/em]

老刘

老师这两天你在哪儿?

踏雪寻梅

没有闹市的喧嚣,没有环境的被污染,一切都是那么的淳朴、自然,好一个“唐山人家”!

踏雪寻梅

利用假日闲暇,随处走走看看,感受自然之景,体味民俗之风,饱眼福、修身心,美哉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