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的后背能夹笔

个人日记



感谢原著/玉树骑兵老师/枫改写整理

图片   

           
 

背部在舞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国标的朋友都知道,开肩背,后背肌肉呈收缩状态,但收缩程度没有定论,老米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收缩后背肌肉让你的空间更大,当骑兵看到老米的后背时,就联想到自己在练习时后背的收缩不足,怨不得做出来不漂亮,其原因就是无知,老米在亮后背时的状态确能夹住笔,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看老米的后背多漂亮,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蝴蝶背,他的后背肌肉向内收缩到了能夹只笔,只有这样我们的上体空间才会更大,当我们做造型时才会更漂亮,骑兵认为所有漂亮的造型都是亮出了后背,脊柱的拉伸,后背的收缩,髋部的旋转,头肩的分离,眼睛的方向等等才产生了漂亮的造型,骑兵想我们为什么就看不到呢?怪老米他要早点光膀子我们不就看到了吗。
  
米尔科
手臂上的用力,一定是来自整个身体的力,而绝不是手臂局部的力,舞蹈中强大的身体能量,只有通过中腰一个点和手臂上的四个点才可能同时而准确的传递给对方,对方吸收到这个力再去同步运动,这就是摩登舞的用力方法。当然,用力的大小和量度必须是与“舞蹈的轻重拍”相匹配的,通常是在舞蹈重拍上“强而大”,在舞蹈轻拍上“弱而小”或气息式的轻微接触。 这里我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所说的轻重拍是舞
者为了充分展现舞蹈风格和特性而创造出来的轻重拍,并非音乐节奏中固定的轻重拍。
在摩登舞引导中,用力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身体内部肌理的收缩而产生一种强大的气场,然后去释放。

米尔科;
 男女身位1.男女腰和胯平行相对,双膝向前给,重心前压,身体重量借助脚的力量挤压地板, 2.右腿内侧相互贴住,再到胯和肋骨都要贴住对方,整个身体重量中段是实实在在的给对方。 3.然后男女上身要向左前方给对方,和自己的腰胯相拧,和对方产生对抗力,而腰胯位必须在舞蹈中始终正对前方,不要扭动,保持这个位置做前进后退练习。

图片


舞蹈高级境界强调:以后背触发或者引导各种舞步和动作的理论和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一些。简单归纳一下。 

  一、头部是人的统帅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头颈的统帅命令是通过后背作为中介传达到主力部队腰胯去的。 

  二、纵向延伸横向抱圆身体进入加张力的舞蹈状态后,纵向就不可能是直通通硬邦邦的一根电线杆,在练摆荡的时候:“想象自己不是一根电线杆,而是一棵杨柳树。”也就是说,舞蹈状态的纵向线条应该是一根螺旋线,是艺术的舞蹈线条。能否成为螺旋线,关键就在于后背是否平顺而延伸力。 

  三、后背是横向线条与纵向线条交汇处,要感觉到胳膊的延伸怀抱一棵很粗大的树干,这种感觉极其重要。横向线条寄生于纵向线条就是通过后背实现的。身体的延伸不仅在纵向,而且横向也要延伸。无论纵向还是横向,笔直状态都不是延伸状态。所以横向抱圆才是延伸状态。能否抱圆关键在于后背,在于胳膊从后背延伸出去。 

  四、女士开胸腰要在纵向拉伸横向抱圆的基础上通过后背的下压来实现。女士雍容华贵的胸腰的前面之光彩,是以坚强平顺实力雄厚的后背为依托的。 

  五、身带脚的最高境界是整个下半身悬挂在横膈膜上,那就需要紧凑挺拔而又柔韧灵动的中段和坚强有力的后背。 

  六、无论在运动中(重心位置改变)还是在动作中(重心位置不变或基本上不变),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后背先有动静。 

  七、肩引导仅仅是上述第六点所包括的丰富内容中的一部分。肩引导的本质是后背引导,表现为肩引导而已。 

  八、以后背发源的肩引导(所以横向线条极为重要)来发动扭转,又仅仅是上述第七点亦即肩引导所包括的丰富内容中的一部分。扭矩产生的应力是剪应力,较小的剪应力就可以伤害膝关节。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当舞蹈中转身的时候,当然要先反身,而反身不能不扭转支撑腿的膝关节,这时候膝关节内部是会出现扭矩的。对此需要注意反身不可以完全依靠膝关节的扭转,而且还要依靠上半身的扭转,这一方面是因为头颈和后背首先发号施令而并非首先是下面扭转,另一方面也是以后背发源的肩引导(所以横向线条极为重要)来发动扭转可以分担因而减轻支撑腿膝关节的扭转负担。 

  九、腰背不可分。最能把腰劲使出来的地方不是腰本身而是后背。腰背不可分的原因在于竖脊肌把腰背连成不可分的整体。翩翩舞姿来自谁?竖脊肌肉两条蛇。水蛇腰,是妖精,肉体灵魂通鬼神。 

  十、纵向延伸横向抱圆身体进入加张力的舞蹈状态后,会感到体内有微风在吹着自己情不自禁地想要舞动起来

国标舞架型七大硬件的训练要领

 

  一、腹部  

  一、要求:小腹回收,不可外腆。
 
  

  二、具体作法:收腹不是使腹肌紧张,应该从髂前上棘(胯骨前面的小突起)处向背部阳关穴(骶骨上)回缩,腰部直撑。两侧胁肋向上、向后轻提,腹部放松,姿势作正确后,开始时往往觉得腰部有酸感。  

  三、要领:腹部切勿用力回缩。
 
  

  四、作用:
 
  

  1、收腹可帮助丹田元气内敛,加强内压,促进向周身运行。练功均重“实其腹”欲“实其腹”固然要通过全身在锻炼使精气充足于腹,然而收腹也是其中重要一环,练功不收腹,则有大腹便便之可能。 
 

  2、有助于气机升腾运转。古诀有云“腹胁空松气腾然”。这里所述是其内容之一部分。


     二、 

 腰部是练功的关键部位,故详述之。
 
  

  一、要求:腰部要放松,松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达到站立时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时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柱骨轻轻重叠在一起,古谓“形如九曲球”,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


  二、具体作法:一般练功者,可先将腰自然伸直,而后微耸两肩,使后背圆直,再将两肩轻轻下放即可,同时头脑中应有腰部放松的意念引导。但此种方法收效甚微,故需要专门锻炼。现介绍最简易的方法供选用。
 

  1、站庄松腰法:全身松静站立,两脚踩气分开,呈后八字(详见功法篇三心并站庄);两膝微屈下蹲,膝不过足尖;髋后收,使大腿根之鼠蹊部成空虚之三角;腰部命门穴向后突,尾闾下垂呈似坐非坐状;尾闾尖指向两脚跟连线之等腰三角形之中点,同时调裆提会阴。全身身形按前述要求,松膝微内扣,踝放松,足平铺,手抱球或合十,置腹前、胸前均可。要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意念收向命门,吸满气,微微向下一坐,同时腰放松,可反复进行3-5个呼吸。每次站半小时。此法不仅能松腰胯,亦为松尾闾之捷法。
  

  2、转胯松腰法:周身中正站立,两脚平行分开,略宽于肩,两手叉腰,适度下蹲,躯干与大腿成钝角,膝不过足尖。髋关节放松,以尾闾骨为动点带动髋部划圆(正转、反转详见形神庄)。以此活动腰部之关节、肌肉、韧带等。习练久久,腰胯不仅能平转划圆,而且要能立转划圆即转“立圈”甚至能转平、立相合之“混旋圈”。
 

  3、面壁蹲墙松腰法:面壁页立,全身放松,周身中正,两脚并拢,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鼻尖贴墙,腰后突下蹲,头不可倾斜,如此反复。初练者脚尖顶墙下蹲有困难,可以稍离寸许,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下蹲。每次下蹲三十为一组,每日蹲一组以上。待熟练后,鼻尖可离墙下蹲;再进一步可将腿蹲平后耗时间。此法不仅可以松腰,而且可以治疗练气功出偏造成的多种不适,为古不传之秘法。



  三、作用:腰为肾之外府,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化生元气,注于气海以滋养全身。又腰为支撑人体的重要支柱。故练功家特别重视之。松腰可使腰部灵活,不仅要能转平圈,而且要能转“立圈”与“混旋圈”。这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此即古人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意。另一方面,腰部放松,可使气血流通,从而保证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古人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又说“力由脊发”,腰部不能放松,是不能达到此境界的。
 

  腰部如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1、腰部前塌(尤其体弱丹田气不足者前塌更甚),一方面影响丹田蓄气,另一方面阻滞背部河车运转与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背部呆滞、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发展到不能自控(这是气不能纳入河车大路,而别出少阳、太阳之故。若能予以调整腰部身形,与引气归经,则气自顺矣)。
 

  2、影响命门火对水液的蒸腾,男人可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人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3、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中风半身不遂。 
 

  欲解上述诸弊端,均需着意于松腰的练习。


 三、胯部
 
  

  一、要求:松胯。松胯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髋关节放松;其二是骶髂关节放松(旧称泛臀)。  

  松胯的专门练法有松前、后胯之分。 
 

  松前胯:松静站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脚尖外撇成一字;手可叉腰,胸前合十或左右平举;曲膝、曲髋下蹲,大腿、手、两膝尽量向外开张。
 
  

  松后胯:第一个动作是松静站立,两脚分开,脚尖内扣成一字,上身微前倾,两腿向后绷直,泛臀塌腰,两臂前伸环抱,掌与额平,含胸向两侧外展,颏内含,头上顶;第二个动作是两膝微曲下蹲,臀部外翻,收小腹,两手同时向上前方划弧分开,掌心向上如托物,头后仰观天(可参看形神庄)。
 
  

  二、作用:髋关节松则下肢运用自如。另外骶髂关节在常人是一不能活动的假关节,唯妇女怀孕晚期,此关节方能松张,练功者通过泛臀锻炼及丹田气充足时,可冲开这一关节。此关节冲开后,丹田域界也可扩充,元气之蓄积也可加大,为全身关节的通关奠定基础。


 四、尾闾
 
  

  一、要求:第一步:下垂,第二步:前扣;第三步:尾闾转动。这里只介绍第一步。
 
  

  二、具体作法:继松胯、臀部下蹲后,意念中尾闾部似连着一根棍子,柱于地上,如此久久行之,尾闾则可下垂。初练垂尾闾要注意提肛相合,否则一味下垂易招致脱肛、疝气等气下陷的疾病。
 
  

  专门松尾闾之方法,则有“垂、泛、扣、转”四步功法,现分述如下: 
 

  第一步:垂尾闾。见站庄松腰法。注意初练功者,由于下蹲的程度小,尾闾与指地点的连线为一向后的斜线,随下蹲程度的加大,其线渐趋垂直,待成垂直线后即可转入第二步。
 

  第二步:泛臀。接上式,上身不动,髋关节部之两股骨头向外后撑,膝微内扣内收,大腿根内侧放松向后收,臀向后面凸出(勿上翘),以此抻开腰骶关节,松开臀后面的骶髂关节,从而使臀向后、外泛(翻)张,使骶髂关节松动。
 
  

  第三步:扣尾闾。随着泛臀与下蹲程度的增加,尾闾逐渐移到指地点的后面,尾闾从下垂状变成前扣状,指地点则可从等边三角形中点逐渐前移至两足连线中点,同时躯体继续下蹲至大腿呈水平状。


  第四步:转尾闾(尾闾划圈)。接上式,两足尖稍向外撇,尾闾做前后划弧摆动,做左右划弧摆动,最后尾闾做转圈动作。此法与前述转胯松腰法之转腰涮胯动作似同实异。转胯松腰虽也要求以尾闾骨为动点带动骨盆转动,但主要是力催形动。此是丹田气动,转动仅在尾闾。古人把尾闾转动喻为钟锤、钟摆。一是表明其重视程度;二是为了保密。须知这是腰胯全松以后之事:尾闾灵动自如,气机圆活无滞,已达周身一家、意气合一的境界。与开始即以意念为用而调动一些膜络混元气不可混语也。
 

 上述松尾闾的四步练法,由于各家功法对尾闾的要求不同,因而有所侧重。

       
一般练太极、形意等内家拳,要求垂尾闾;练少林拳要求泛臀,即松后胯;练八卦掌则要求缩臀靠胯。为什么要求不同?因尾闾在不同的形式下有不同的作用。尾闾下垂,使气机容易收归丹田,向外发力时,从丹田叫力较易,对初学者也容易做到。太极拳讲太极推手,尾闾下垂就不易被推动,因此要求尾闾下垂。在尾闾下垂后丹田气充足了,就要冲开后胯,使骶髂关节能够活动,做法就是泛臀。骨盆后的骶髂关节是假关节,一般不会动,。练气功就要把此处练活,使骨盆、骶髂关节能活动,如果把耻骨连合处练松开,把臀泛开,活动范围就更大,丹田气就会更加充足,如果发力打人,力气会更大。因此,少林拳练功强调泛臀。八卦掌讲究轻灵,只泛臀不行,尾闾要向前扣。尾闾向前扣,不仅封住海底以炼精化气,而且能把气调起来,使动作轻灵。因此八卦掌练功要求尾闾前扣,即缩臀靠胯。


  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等不同功法看起来对尾闾的要求不同,实际上也是练习松尾闾不同阶段的要求,从垂尾闾、泛臀、扣尾闾到转尾闾,直到尾闾能划圈了,灵动自如,气机就达到圆活无滞,能随自己指挥,也就达到周身一家、意气合一的境界了。但在练功时,须从垂尾闾练起,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如果把某一阶段的要求局限化,当做整体或当做唯一正确的姿势,则属以偏概全。
 

  另外有所谓“尾闾如钟锤”“尾闾如钟摆”的说法。实际就是第四步的尾闾会动、会摆、会转。会转以后就能调动周身的气机,尾闾往那儿动,气就往那儿冲,象一口大钟,它不会自动响,怎样才能响呢?一拉钟锤,撞到钟上钟就响了。尾闾就象钟锤,尾闾往那边一靠,气马上就往那儿去。使丹田发气,用尾闾扣激,把气发到周身各个地方。但这仍是初级的调气发功,功夫高时则“周身处处是丹田”,不需要再从丹田去调。
 
  

  三、作用:尾骨上与骶骨相接,前扣之骶骨与后翘之尾骨相接处有微隙可活动,有穴名腰俞(即腰部气血转输之处),尾闾处非常重要。动功与内家拳都注重松腰胯,但罕见有谈及松尾闾者,然而尾闾之活动,关系到周身阳气的发生和发动。尾闾能运动周身之阳气(张紫阳八脉经称阳维脉即在此处),尾闾不松则气难以灵动。龟、鹿长寿,其尾闾均能灵活转动。尾闾松动后则气机易于流通,故古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之说。需知这只是尾闾松动后的初级效用罢了。 


 五、裆部
 
  

  一、要求:吊裆、调裆、圆裆,阴囊不要接触到大腿内侧皮肤。
 
  

  二、具体作法:古称束腰下气把裆撑,即把裆撑圆。包括三个动作。 
 
  

  1、吊裆:使会阴部上提。完成这一动作有三部分内容:1.肛门(亦称后阴、谷道):肛门外括约肌轻轻收缩,使肛门微微上提,如忍大便状;2.前阴(尿道部):前阴部肌肉轻轻收缩,如忍小便,呈似尿非尿状;3.会阴部(旧称海底):会阴部肌肉微微收缩,连及两大腿根内侧。  

  2、调裆:把裆调圆。此动作与松胯、泛臀、垂尾闾相结合,以会阴收缩为中心,形成四周圆活而开阔的裆。  

  3、扣膝:膝内扣是做好圆裆的又一条件(作法见膝部)。
 

  三、作用:会阴部是任脉、督脉、冲脉的起始点,裆调好,可使会阴不受压迫(注意:其他部位只有放松,才可使气机畅通,而会阴部只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才能保证其不受压迫),从而保持任督气机的流通,会阴穴旧称阴跷库、地户穴、虚危穴等。吊裆不仅防止前后二阴漏气,积蓄阴精,若能结合呼吸锻炼,又是练精化气的关键,能否打通周天,冲开阴跷库是决定因素。因此古人要求:“天门常开,地户常闭”,即指此而言。另外,会阴上缩又是帮助开胸的关窍。


 六、膝部
 
  

  一、要求:松膝、内扣。 
 

  二、具体作法  

  膝部的放松,关系到全身经脉气血能否与足部相通。一般要求站时膝髌自然弯曲,微微下蹲并轻轻内扣,结合膝向前微屈,放松下沉。髌骨要有微微上提之意念,否则会有垂滞之嫌。扣膝与泛臀结合,可使下肢内劲从外向内呈螺旋状下降至足,增加下盘的稳定度。
 
  

  但真正使膝部放松,须有专门练法:两脚并拢,两手叉腰,松静站立。裹臀靠胯(两臀内缩,两胯向前并向中间靠紧),含胸收腹,膝部放松慢慢跪向足面,躯干后倾与大腿成一直线,百会上领,下颏回收,持续时间由短到长,久久自然能松。 
 

  三、作用:扣膝、股骨头外翻乃至与泛臀结合,下肢的内劲则从外向内呈螺旋型下降至足。另外,扣膝又是圆裆的辅助动作,提髌则是保持下肢轻灵的要素。诸气功、武术的书中经常讲松腰、松胯,但很少有讲到松膝者,然而膝不松,气难以贯通于足,足在武功中的作用则难以发挥。本式膝向前跪移重心于膝部,加大了气血流通的阻力,可使气壅集于膝部。好比河中筑水坝,将水位升高,从而加强其冲力。提膝时,膝部阻力变小,壅集之气好似河水决口,直冲而下。踝部乃至足趾感觉有一股暖流自上而下冲来。反复练习,下肢三节自可连成一体。


 七、
 
  

  一、要求:两足平铺地面,全身重量均匀地放在两脚,勿偏于一处。


       二、具体作法:一般练功人都以为两足平铺地面无甚难处,殊不知要真正达到“平铺”绝非易事,非一日可臻。做法首先调整周身使之中正,而后大趾轻轻用意收缩,引气下行,周身重量从百会沿两耳、两肩、体侧、大腿外侧而降至足心。配合提膝,重力平均布于踵至足掌乃至五趾,长此练习,再配合以脚腕关节囊的放松,慢慢可使足弓松开,脚心可以着地,这才是真正的“平铺”。

       这种平铺不会变成“扁平足”只是足弓部弹性加强。这与武功的“五趾抓地”不同,练武者重在威风杀气,必须练“四梢”(爪为筋梢,舌为肉梢,齿为骨梢,发为血梢),养生则可不必于此用功。气功要求两足平铺达到“力合五趾与涌泉”(不是形动的五趾抓地),是周身放松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这时,气才能真正下通于足与地气相接,周身之气才能贯通。古人谓“力发于足”,“真人呼吸在踵”正指此而言。

女生的架型要有三条线

 
条是从右 脚尖经胯到头要形成一条斜直线(将右胯提起高于左胯);
是双肩要与地面平行成一条平行线,不能一侧高一侧低(大部分女生在做右侧大斜线后,易出现左侧松懈,左肩向下掉的问题,这样一来会影响自己架型的美感,二来男生就会感觉到你架子很重、你的中段不饱满,二人搭不实在);
是自胯部经背部到头顶的一条弧线。前二条直线是女方自己做的,第三条弧线一定要等男方来打开自己,不能自己主动做,很多女生都是没等男方来打开自己(男生要收缩自己右侧后背肌,向前向上推左胸椎来来打开女方),而是自已迫不急待的就打开了,这样会带来如下问题:1、男方会失去领舞的机会,2、双方没有身体的呼应关系,3、女方不能享受到男方打开自己的愉乐,做为女方,在跳摩登时,自己就是一位贵夫人,是淑女,不要象个老妈子那样,大大小小的事儿都要自己做。有位老师讲的好,摩登最高的境界是合二为一,女生的所有动作都由男生而出。

 
 
       上述:只就身形中的主要部位的一般要求作了叙述,其中有些部位的要求一般书中少见或平时不易练习者,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这些要求,有些不是一下就能做得合度,需经反复锻炼而后才能达到。至于正确的身形能够导致身体内部的细微变化,如经络内景(经穴、关窍)的变化,只能在锻炼中逐渐去体会,而且每个人情况不同,发生的变化也不尽相同,故未作详述。
 
   
 



  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