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语病试题的一些争议

个人日记

   

 

    考命题向来就是一项极具科学性、严肃性和导向性的工作。尽管如此,每年的高考试题还是难免屡屡见错。对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类的千虑之“失”,考生能够理解,社会也没有过多的去苛求。不过作为语文高考题中的一个特殊而且传统的考试科目——“病句判别”题,是绝对不允许命题者自己出错的,否则就可能让人瞠目了。遗憾的是在这本不允许出错的领域,却频频出错,笔者统计了20052006年的全国及地方的高考语文试卷,分别有12套和15套试卷,出现了“病句判别”类型的考题。这当中除一两个省份的命题无可挑剔外,其它的程度不同的都存在某些很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认定为正确的句子居然存在错误 

  

  12005年广东题—— 

  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此句若没有“具有”一词,正确无疑;加了“具有”后,就必须配上合适的宾语“条件”,因为“具有……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显然属于病句类型中的“杂糅”。“具有……条件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的表述才是准确而完备的。所以,此句错在动词“具有”缺少宾语。 

  22006年江西题—— 

  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是非(能否)对应表述”是病句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问题”,这种表述有误,命题者弄巧反成拙。此句貌似正确,功在“关键”一词掩盖了“问题”这一宾语的不当。要么删去“问题”,要么将“的关键问题”改成“问题的关键”,这样句子就顺了:“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问题)的关键。” 

  32006年浙江题—— 

  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健康休闲是……闲暇活动”,句中用“闲暇”修饰“活动”肯定是不妥当的,语义也欠明晰;“休闲”一词应该是动宾结构,意思是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休息、修养,“健康休闲是……活动”,显然是一种定义句式,将“休闲”等义为“闲暇”显然是不对称的;修饰“活动”这一宾语的,应该是一个动词性的词或短语。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休息、疗养的活动”,或者干脆表述为“健康休闲是一种……的活动”,直接删去“闲暇”。 

   

  二、明确为病句的句子却也有正确的 

   

  12005年北京题—— 

  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此句是作为错句出现的。笔者分析命题人设计的“错点”可能有二:一是“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命题者可能认为它在语序上有问题,应该表述为“位于香格里拉县一个群山深处的尼汝村”。从语法理论上看,后一种表达的确是合理而正确的,如果考虑果真缘此,那命题人肯定因为没有到过七彩瀑布群,犯了语法教条主义错误。本句源于新华社昆明2005414日一条电讯,原句为:“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以及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奇观。”事实上距该瀑布群最近的一个村的确是尼汝村,实际距离为12公里。为了描述瀑布群的方位,记者只能提及尼汝村,该村四周群山连绵,“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的表述,是准确无误的,自然也就不应该认为是病句,如果表述为“位于……尼汝村”,反倒与实际不符了。第二种可能就是“旷世奇观”这一短语的使用。与新华电讯稿相比,“旷世”一词是命题人后添加上去的,但这一添加也并不影响表达的确切。“旷古”指自古以来(所没有),如旷古未闻;“旷世”,指当代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如旷世未闻。应该说这一短语在使用上没有什么错。 

  22006年浙江题—— 

  上海音乐厅精心打造“五一”晚会,奉献给观众的俨然是一桌名家荟萃、名曲云集的文化大餐。 

  本题没有什么语法或修辞问题。“音乐厅打造晚会”、“奉献给观众的俨然是文化大餐”这两句主谓宾搭配都很得当,语义也十分明白;“很像是一桌文化大餐”表述上应该很明晰。命题人可能认为“是一桌文化大餐”本身已经是暗喻,“俨然”作为喻词出现属于多余,此说难以立足。“俨然”一词有三解:①形容庄严,②形容很像,③形容整齐。本句显然使用的是副词性质的语义②,不用副词“俨然”属暗喻,用了“俨然”仍然属暗喻,只是程度差异而已;至于“名家荟萃、名曲云集”,主谓搭配是否合适,尽管看上去“名家云集、名曲荟萃”的表述似乎更符合用语习惯,但“名人荟萃、人才荟萃”的用法也属常见,应该说“云集”的应用范畴远远广于“荟萃”。网上有人责问:“音乐厅怎么能打造晚会?打造晚会的应该是音乐厅的人。”这恐怕不是理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这场纪念长征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感人至深”的说法,没啥不妥。 

  32005年山东题—— 

  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我不认为本句是病句。有人在考后发表文章认为,“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应改为‘歌’”。这种说法等于没说,也没有理论依据。其实“清亮、甜美、质朴、亲切”描述的主体恰恰应该是“歌声”;其次,歌声“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又错在何处?课本中也有“歌声把我引到……”(《陈伊玲的故事》)的用法。 

  42005年湖北题—— 

  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本句的考点在制造歧义。“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有编辑部接受投诉和被投诉这两种理解,“她”应该投诉的是“雇主”,而不应该是歧义可能之一的“《人间指南》编辑部”。不过后面还有续句“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续句为投诉谁提供了一个不可能产生歧义的限制语境,因而句子语义明白无误。 

   

  三、存在语法争议的句子不宜作考题 

   

  12005年湖北题—— 

  大李慌忙站起身说:“小米你千万别再‘李大爷李大爷’这么叫了,我听着不自在。哟,找你李大爷有什么事……嘿,你瞧,把我也绕进去了。” 

这一句的确没有语病,但用此句作为“病句判别”题的唯一正确句供考生去选择,肯定是不妥的。从句子的结构看,本句引号内的内容缺乏紧密的结构关系;从表述的内容看,跳脱性太大,缺少对话环境,可理解性差;再者,从塑造人物和表达情境需要出发,引用“胡言乱语”的话是允许的,因为是引用,读者当然没有理由从纯内容或形式的角度去评判它的正确与错误。让学生评判这种类型句子的语法是否正确、语义是否明白,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容易引发常识性错误。 

22005年北京题—— 

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 

经常看各种翻译文章的人,都能看懂这句话,该句属欧化句,显然是句译文,讲会晤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但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参考答案认为表意不明,宜添加“(传达)善意姿态、(明确)长远战略和(体现)历史方向”。其实,这种添加未必有必要。欧化句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冗长、倒置和跳脱”。不过我倒认为,句中“多于”一词很难兼顾前后,在“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后适宜添加“的体现”,使句子表述为“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的体现,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撇开本句的正误不谈,拿欧化句供考生推敲,恐怕也脱离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32006年天津题—— 

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 

“天津”成为地理概念是明朝的事,建卫之初衙署就设在古城中心地带的“三叉河口”,它的确是天津诞生发展之沧桑的见证者。应该说本题与天津的历史并无过多的瓜葛,就语法和语义而言,此句被确定为病句肯定缺乏道理。参考答案说,前后不一致,“600年”是历史,而“三叉河口”是地名,可改为“如果把600年的天津卫比作……”。我认为这种理解很难站住脚,就像“建国50年”、“建党70年”的表述一样,谁都不会对“天津建卫600年”产生什么歧义,何况,后句将“天津建卫600年”比作的是“一部史诗”而非一部交响乐,这就使本句的语义更明确了;至于“前后不一”的诊断,就更荒唐了,语法上这种“运用了假设关系关联词而只表示对举关系”的“如果,那么”句式,的确存在一定的争议,不过争议归争议,这种句式还是被广泛的使用着,甚至课本上也存在这种句式:“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碧野《天山景物记》)我们肯定不适合把高考命题演绎成专家展示语法争议的平台。 

42005年湖南题—— 

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作为一个已经被认定为正确的句子,我看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a.“给现代人带来……”的应该是“已经普及的电视”而不应该是“电视的普及”;b.“印刷媒介”这个提法属于“生造”,恐怕还是“印刷品(或文字)媒介”的说法较为妥当,就如我们可以说“影视媒介”,但肯定不宜说“电影机、电视机媒介”一样。这种本身就存在多处争议的句子更不应该用来作为高考试题。 

笔者不可能就20052006这两年来的40余道“病句判别”题逐一评说,仅本文已经讨论过的这些考题,就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因为纸上谈兵、弄巧成拙、顾此失彼等原故而屡屡出错的状况,应该引起所有命题人和命题组织者的共同关注。

  

                                                                                                                                     20081117日于临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