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九)

个人日记

                       “延安人”的追求
  
在他身上,既看不到北京知青的影子,也看不到现代人的风采,而更多的是生活打下的烙印:结了疤痕的脸、缺了指节的手和已经秃了顶的头。
    生活,似乎对崔金库就没有宽容过,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1968年,他和妹妹上山下乡。一年后,父亲被打成黑五类被遣返原籍河北劳动改造。从此,北京的家不再存在。
    1971年,命运之船扬帆,他从延安招工到陕西韩城的象山煤矿。在他30岁时的1977年,一位老工人为他牵线搭桥,和如今的妻子——河南姑娘成了家。
从他粘上煤矿那天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矿山。当年和他一起来矿的一百多名知青走的只剩下8人,8人中,有的进了科室,有的当了干部,唯有他还是一名运输工。20多年来,开绞车、挂钩、摘钩没厌烦过。相反,一天不听那声音心不安,一天不摸那矿车寝难眠。就是平时捡到插销、链环,没要过一次奖励。他认为要了就沾污了“延安人”的声誉。于是,“傻子”成了他的代名词。1977年在处理事故时,被矿车把右手拇指挤掉一节,没休息几天又出现在岗位上。
   在延安插队的三年,他感受到了延安人民真诚和善良、简朴又厚道的美德。在那艰苦的环境,和老乡一起啃窝窝头,干庄稼活,把一身学生气让延安的沟沟岔岔刷了个精光。春天,天不亮上山,回来就满天星斗了;夏天,从羊肠小道往回背麦子,汗水湿透衣衫;那次上山砍柴,从几十米高的山坡滚下,幸被荆棘拦在崖边......正是经受了这些磨练,他才念念不忘延安,离开后又先后两次返回。用他的话说,在延安使我学会了如何做人。
    1980年,父亲的问题得到平反,除他和妹妹,一家人又迁回北京。上了年纪的父亲给他俩写信,希望家人在京一聚。当一家九口三代人聚到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时,没人嫌小、没人嫌挤,一张大床融化了十年的思念。可他一想到自己的工作,又匆匆返矿......
   他在矿上的家,虽说没有什么高档的电器,虽说没有体面的摆设,虽说还住着依山而建的自建房,虽说只用25W的灯泡照明,但墙上的奖状记下了他一家人的精神风貌。同时,你也就理解了这位“延安人”的追求。
 

备注: 这篇短文,写于1992年。文中提到的崔金库已于前多年作古。他有两个女儿,均从北京的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毕业,并留在北京工作。他退休后也回到了北京。自此,我没再也没能见过一面。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说了过去在北京的很多往事。他们一家人,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他父亲把看过的报纸定期给他寄过来。他在象山煤矿期间,一有时间就在矿区的阅报栏读报。我在宣传部的时候,也常常拿一些报纸刊物送他,工余,他也常来我家。他非常关心国家的大事小情,这一点让我佩服之极。
                                         2015.4.29 

文章评论

安尘

优秀的人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大哥好。

惠晓林

人格伟大,精神感人,向崔师致敬,向老兄致敬!

悠悠钢铁

朴实的劳动人民的本质。无怨无悔,默默地做好本职工作,目前,就是太缺少这样的人。

文章的内容朴实感人,人物总是憾动人心,物质虽不富裕,但精神富裕![em]e160[/em][em]e160[/em][em]e160[/em][em]e163[/em]

无为

@{uin:1538482975,nick:天竹} [em]e160[/em]

我心如莲

您身边的朋友,虽然都是平凡之人,这种朴实真诚,但太感动人,太震撼人。 为我们知青战友点个赞,祝他天堂里永远没有劳累,幸福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