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馆”四季歌——戏说芊芊日志反思网络文化

个人日记

  

图片
 

“春来茶馆”四季歌

——戏说芊芊日志反思网络文化

 

是的,网络真是个好东西,现实中的我们,有时不得不用真名说着假话,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优雅的“假”名说着真话。

——摘自芊芊日志《难道真的是这样?》回复

 

 

  破题

 

初涉水墨芊芊(以下简称芊芊)QQ空间,有两个印象扑面而来:一个是春风春雨不断,一个是茶水笑脸灿烂。

特别是她的QQ自创日志,随处可见诸如《春风》、《春雨》、《春词》、《春舞》等涉春题目。其实何止是一个“春心荡漾”,简直是《春兰秋菊,各具其美》、《四季有芬芳 月月有花香》。可以说她关于春夏秋冬四季的描摹篇什俯拾皆是:比如《春之絮语》、《夏夜的星空》、《走进秋天》、然后还有《寒冬腊月水仙俏》……我就有点纳闷了,她一个小小基层公务员,老仰观天象干什么?还气象预报员似的,春夏秋冬一报接着一报……

还有就是,看得出来她对两个“小表情”使用情有独钟:茶水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笑脸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仿佛离茶离笑就不会开口说话似的,而且她的日志尾图设计“大表情”又是“聘用”了一对我猜想中的孪生姐妹克隆人夹道欢送——手捧花束回眸一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而且她的出言吐语绝对做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的重要条款“说话和气”,举例说明,面对一位大老爷们一则显然尖刻不恭的留评她是这样婉言相劝的:先为您备杯热茶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魅力的双唇在于说出优美的语言,美丽的眼睛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以上两句与您共勉!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在哪篇日志后面我先不说,感兴趣自己去找找。顺告:后面引文凡未署名者皆摘自芊芊日志)看看,这样“水攻”取代“火攻”又轻而易举“水淹七军”的战例,你能做得到吗?太有讲究了,这是不失底线的宽容啊。“一杯热茶”当利器,“一张笑脸”做名片,没有谁能够经得住她这个背水一战“大忽悠”对你的“潜规则”。于是“水”字当头的这位“谦谦君子”就成为鹤立鸡群的人气王——让我嫉妒不已的她的自创日志阅读量动辄奔千不就是一个明证吗?

据此一“春”、一“茶”、一“人气”,理所当然,我就戏称她为“春来茶馆那位女老板”。你看像不像啊?

    破完大题破二题,我还有必要对这回充当“啦啦队”略作一番交代说明。

就在我与这位“春来茶馆女老板”网上相遇不久——“冬去春来”的2014321日,她忽然跑到我的空间一篇序言日志后面发动“春季攻势”:照例是水攻为上先发制人:“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先为您端杯热咖啡!请笑纳!”投“茶”问路之后果然就必有所求:“这篇《序》写得真好,赶明我也请您写一篇,如何? 这个冷不丁落入领地的“糖衣炮弹”,或许正可以算作我这篇迟到的拉杂赏析文字的最初缘起,受人之托岂敢怠慢?而且相托者难得是一位千里有缘来相会的美女同行——我们同属“八股文世家”的公务员!其实起因未必是成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动因在,后来在阅读她数量不菲的自创日志中渐次靠近,感觉她特别切近于我对整个网络文化所萌生的一些相关是非曲直的思考,真就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了。要不然仅她那句索序戏言,我当然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即便她真是阿庆嫂投胎转世,即便她的茶水真有迷魂汤效应,即便我真和刁参谋长英雄所见略同觉出“这个女人不寻常”;即便她在时隔一年之后再次先发制人抛出“糖衣炮弹”式“催帖”——写了那篇对我大加褒奖的文字《家乡温婉的歌者》……我仍然不至于三碗茶水就不过岗,去学了那位草包司令一拍铺子“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的。

玩笑开罢,言归正传。

 

  “生长”季——“学习”之歌

 

 “春来茶馆”茶说话,着眼形式,“女老板”的娴熟“茶艺”那可真叫个花样繁多——这一节我要说的是芊芊日志内涵的信息量和知识性特点。

我对芊芊自创日志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从20103月到20155月,五年多一点时间她总共写了144篇。除去0自创的2011年,平均每年自创日志32篇,差不多每10天写一篇,繁忙工作之余达到这个数量不算少了。

如果按年度分类,20102015年分别为10篇、0篇、43篇、39篇、39篇和今年5个多月13篇。从数量质量着眼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即20102012是转载为主的苦修充电阶段,后三年即20132015是创作活跃阶段,进入创作状态的数量高峰期和质量稳定期,质量上明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前三年自创日志起步,数量不多且多为“豆腐块”和“引文加点评”临摹式作品,甚至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自创。2012年看去自创最丰其实这类临摹式作品仍然不少,真正从“豆腐西施”小摊贩成长为“茶馆老板”大掌柜始于2013年。但是,没有前三年就没有后三年,正像有“春种”才会有“秋收”,没有学习何来创作?因此前三年她也并没有偷懒,大量的转载虽不在本次关注范围,却也忠实记录了她博览群书包括社会这本大书的强化学习轨迹。

读书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读永恒的书 做纯粹的人》)“我享受这样的时光:静静的读书,静静的做笔记,如春风解冻,似和气消冰,行走在长满文字的旷野,聆听云卷云舒的无语与无痕,笑看花开花落的无欲与无声……”(《真实的我》)这,就是她的学习宣言。包括后三年,她仍然坚持了边干边学“两手抓”,自创日志数量质量齐头并进,这既是她的学习实践,也是她的学习成果。何况其中还有相当的学习专项日志。古人云:读万卷书,万里路。读社会这本大书,也就是芊芊本职工作的分内分外之事,如果把16篇游记和11篇工作笔记都计算在内,芊芊广义的“学习笔记”就达到了57篇,占到整个自创篇目的45%了,其中专题学习系列就有《中国最美传世诗词赏析10篇、《正音正字3篇、《锦章绣句2篇、工作类《学习4篇、《异域风情3篇、《悦读2篇共计6个系列24篇。说她如饥似渴博览群书毫不过分,说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也显而易见;她系统地学,也深入地思,比如单一个古典诗词欣赏就有15篇之多,除上述“传世诗词”十章外,还有《春兰秋菊,各具其美》、《唐诗宋词妙语之最》、《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生动传神的绝世佳作:春词》、《诗中荷韵》等,难怪在她日志中古诗文和历史故事引用那样顺手拈来俯拾皆是呢。而且她的学习兴趣面宽得惊人,不但文学,还有音乐如《与歌相伴 心情畅然》、还有绘画如《再水墨》等等,难怪在她的空间里那样有声有色,图文并茂,成为她综合才艺集中展示的靓丽舞台。

如果再按文体分类,计有诗歌29首、散文30篇、小说故事17篇、游记(包括节庆应景我称之为“节庆游”)16篇、工作笔记11篇、学习笔记31篇,其实还有一种“文体”不可忽略,那就是数量可观却无法统计的即兴回复(在她空间)与留评(在好友空间)。

下面,不妨按照文体对芊芊日志略作抽样分述。

浪漫诗歌是她得心应手的常用武器。除了春夏秋冬风雨雷电应时应景“栏杆拍遍”,还有诸如《小巷》、《坟茔》、《那一刻……》、《我们是……》等十几首给我留有独特印象。一条《小巷》,给了诗歌作者那么多世事沧桑的联想,因此我在重读附言中感慨过:“重读《小巷》,才觉芊芊想象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纸伞,丁香、老墙、月亮、细雨、鸽子、风铃……琳琅满目的风景古色古香又活龙活现,共同酿造出一种古朴、静穆、悠远、凄美的特殊氛围,也让人联想到戴望舒的著名《雨巷》,这才是真正韵味不俗的好诗!”我也惊异于《坟茔》着眼点的特别,从飞驰列车窗口看取风景,眼光却独独落脚在一片远离生气的坟场,于是这种“吹毛求疵”引我有感而发:“鲁迅《过客》拟写了一个走向墓场的老翁和一个欣赏坟茔上鲜花的小女孩,用一个过客的眼和嘴,把人类生与死大主题凝结成一幕小小情景剧。芊芊这首同样状写墓场与鲜花的小诗也给人一种举重若轻感觉,可你更像是那个蹦跳在坟茔之间采摘花朵的乐观向上小女孩。”《那一刻……》是她对四川地震的感伤流露,关注的自然是民生疾苦,彰显了一种个人空间极少出现的“大爱大义,大志大勇”。特别是那首《我们是……》:“我们是彼此手中的烟, 燃烧着您对我的娇宠,弥漫着我对您的爱恋;烟雾中有您俊朗的面庞,朦胧中有我端庄的容颜……”一首好端端的爱情诗怎么就和一个非环保的“烟”联系到一起了呢?近闻北京市新颁禁烟令,看来“禁烟难,难于禁爱恋”了。如此别致的比兴,我不敢就此推定芊芊大烟袋不离口,但可以断定在行文上她肯定是个不乐意按常理出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字“追新族”和“猎奇派”了

小说是一种很难侍弄的文体,它需要足够的形象思维支撑,可芊芊的小说故事也常常语惊四座。一篇简短《婆婆妈妈》讲的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离婚后不抛弃婆婆的故事,勾勒得形神皆备感人至深;《任世上风情万种 唯对你情有独钟》状写的是“纯洁的爱情,终身的期许,凄美的故事,悲壮的结局,无言的守候,揪心的磕问”(我的文后点评), 让人在感动中不乏压抑;这篇故事的语言特别值得一提,比如“那个时候的她,天真的以为自己一转身,便可以躲过千万次的伤心,可是她却不知道,如此,也错过了自己一生的风景。”多么优雅、多么传神!简直比那自诩“全凭嘴一张”的阿庆嫂更加巧舌如簧了。《你让我妻守空房 让你妻哭断肠》是她有代表性的故事新编“十劝人”了,这是个关于“狗咬吕洞宾”民间传说的新演绎:吕洞宾代新婚朋友“狗咬”洞房守夜,意在劝诫朋友立志成才;成才后的“狗咬”报答友恩的办法是假传吕洞宾暴死实际是给吕家抬去一棺材银两。近乎荒诞的恶作剧式“互爱”义举,芊芊讲得一本正经飞沫四溅,对此我曾以戏言质疑:“只是吕洞宾那三夜守身如玉似乎缺乏进一步证据,而‘狗咬’那一棺材金银财宝怎老觉得像贪官转移赃物呢?”尽管我对这民间版本的官场故事不以为然,但我还是不得不承认芊芊那煞有介事的编撰能力和颠覆历史的良苦用心。而她那篇真正写了“贪腐”的《望着她的背影 我陷入了深思》,让我领受了多重韵味:“有幸福人生的释义,有政治光斑的投影,有收敛与放纵的类比,有公职与私家的对接,总之是对真善美的呼唤,耐读,启智,警策,更多的是情深意切的循循善诱。”而我认为确够精品的小说首推《飞过沧海的蝴蝶》。故事写一个女子用蝴蝶纹身掩饰自身缺陷以拴住钟爱男人游离的心。茶水店兼营上了浓咖啡,除了爽口,让人提神。这篇文字是芊芊空间的一个另类,也是一大亮点和突破,明显脱离了传统型直白式类比宣传,呈现出多棱镜万花筒效应。从选材立意到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这都是一篇拿得出手的纯粹的小说。一只蝴蝶翻江倒海,她是否阿庆嫂投胎转世姑且不论,这鸳鸯蝴蝶派分明是穿越时空卷土重来了啊。这篇文字,也顺便让我意外领略到了这位“百变金刚”丰富内心世界不多示人(不是不可告人)的一个隐秘侧面,引发一片议论纷纷,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散文按说最见性情也最富含知识,篇幅限制,恕不赘述。但有一类特殊文体我在此不得不说。那就是芊芊笔下的大量回复与留评,我把它叫做“语录体”, 花美在自然的色,茶美在自然的味。没有品牌效应的街头“大碗茶”才更具绿色特点亲民形象,那可是芊芊收放自如神出鬼没的“敌后别动队”。这些本来非主体的“配角”,在芊芊笔下也成为很博眼球的“明星”。害得我不得不经常用开玩笑方式要她“别抢镜头”。细节决定成败,聪明过人的芊芊实在善于抓取细节借船出海,将自己的性格魅力与知识张力渲染到极致。不妨举例说明,讲两个我和她空间互动的真实案例。相识不久甚至还算不上相识的20131210日,在我的旅美系列之十六《聪明人提出愚蠢问题》后面,芊芊留下了她给我的几乎是初次的点评,除了开头结尾三碗茶水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和“来,热咖啡来了”字样——啊,原来不是“茶水”而是“热咖啡”呀,可我怎越喝越觉出味道更像是传说中的“迷魂汤”呢?“围追堵截”我不足2000字“正规军”你能想见她派遣出多少“别动队”吗?1399——一字不差!你见过这么霸气的留评吗?想记不住她,可能吗?于是我被“一剑封喉”,我在回复只能望评兴叹了:“呀呀呀,我可是无言以对啦!李鬼剪径猛不防遇上真李逵啦!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于是不打不相识,借美国一方宝地我和芊芊从此“会师”——网上互动从此热络,我们的长篇互动被好友视为风景,但“山头主义”也容易引发天妒英才呀!就在今年21日,在我《乐山行之三》后面她照例茶水招待和长篇大论一番,可转眼间她的“水墨”就没了踪影,我说她删了,她说我删了,接近要“对簿公堂”的时候,芊芊终于弄清是人家QQ管理中心给删了:“字多的,没有存住,看来是限制字数了。”她在聊天栏内这样和我冰释前嫌。可这个删除就事出蹊跷,不是删除一次而是一连三次,不但删去几百字正常留评,连“谢谢您,为您捧杯热咖啡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都不放过,莫非时光倒转,是文检官员们误将“阳澄湖”当成“阳谷县”、误将“春来茶馆”当成“王婆茶铺”不成?好在中途我多了份心眼另作复制,才算保留了假如真要对簿公堂不可或缺的原始证据!这就是那篇日志后面现存的点评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一句无茶无笑冷冰话的原因所在和背后故事。

古人作文主张厚积薄发触类旁通,芊芊日志虽也多有现蒸热卖之作,却庶乎近之了。对了,她最新日志《为何取名水墨芊芊?》中就自曝了“芊芊”二字的出处以及“女子柔顺娴静且多才多艺”的引申义。

恭喜芊芊,你的预谋至少是部分地得逞了!

 

  “温馨”季——“情感”之歌

 

着眼“茶品”,这家网上“茶馆”够得上“茶香四溢”情意绵绵雅俗共赏了。这一章,我要踏入芊芊自创日志别有洞天的情感世界。

  “说到底,这世间,唯有情最是利器,它能突破铜墙铁壁,它能穿越时光地域,它能俘虏任何一颗坚硬的心,让它变得温暖如春、柔情似水。”又是春又是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你一定猜到这是谁的感情宣言了吧?这段话就出在她那篇《寒冬腊月水仙俏 高雅绝俗品性高》的言情散文里。

如果把爱好学习说成芊芊的一个特点,那么擅长言情就是她的一大长项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显然这里说的是狭义的男女之爱了,而芊芊通过QQ平台释放的不但有儿女情长更有人间大爱。阳澄湖畔的春来茶馆与阳谷县地面的王婆子茶铺绝非同调,看得出身为国家公务员的芊芊,玩QQ与玩感情玩暧昧丝毫无关,而且,淑女型芊芊显然不是小家碧玉而是大家闺秀——她所倾情关注的不只是小我小家小恩爱,更有大社会和正能量。——自称O型血的芊芊,她是一个万能输血者。

人的一生在没完没了地扮演着各种角色:生活中的,社会上的,每个角色我们都要尽力的扮演合格并力求完美……这就是她在《爱并欣赏着》中关于爱的表白。情之所向,各得其所。如果由近及远以爱情、亲情、友情和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大致分类,那么,在她的自创日志里,典型的爱情篇章有:《关于爱情 爱并欣赏着 情人节:一个平凡而美丽的日子红颜知己:人生的三种境界》、《感悟婚姻中的幸福感》、来生,如果我们相遇等;典型的亲情篇章有:《送一份祝福给亲朋 留一份从容给自己》、《痛彻心扉的一幕》、《永不忘却的记忆 》、《抽些时间陪妈妈》、《我家的周末》、《夏夜的星空》等;友情方面有:《品味情谊》、《致好友》、轻轻的 让我告诉您:贺月伴梧桐芳辰轻轻的 让我告诉您:贺梧桐雨(阳阳)芳辰》、《轻轻的 让我告诉您(贺松涛弟生辰)》、《不说再见 只念永远》等;涉及呼唤社会大爱的以《母爱的伟大是任何东西比不了的》和《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童话(上)(下)》一“母”一“童”两篇为代表。

芊芊的爱情观颇多见地,她感悟婚姻的幸福,也探讨红颜知己的可行性;她认为爱情的最高境界不是欲望吸引而是心灵相通:“这份爱情,我们爱的不是徒有其表,爱的不是奢华富贵,而是爱那个人的灵魂内核,一种质感的精神世界。惟有如此,爱情才不会苍老……”(《飞过沧海的蝴蝶》)如果爱情被迫喊停怎么办?她说:不要因分手的怅惘暗抛多情的泪滴,相识的过程已经很美。”(《生活不相信眼泪》)她告诫那些陷入太深不能自拔的红男绿女:红消绿殒,只是眨眼中的沧桑,我们甚至来不及回忆。”(《眷恋》)有一个不那么“现实”的进取标准, 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退出机制,这就够了,一旦进入爱情的流水线作业,也就算是进退有据了。我估计,这里边不会隐伏芊芊对她亲密爱人的曲线式敲山震虎……

芊芊的亲情篇章最是亮点频现。百善孝为先,芊芊是个好女儿好媳妇。这位公务员对她的农民公婆竭尽孝道“每次陪老公回村,吃的、穿的、用的……我尽力买上”(《永不忘却的记忆》);公公去世,他出面张罗举丧就像王熙凤打理宁国府那样显示出了非凡能力与气概,让村里人刮目相看,也因此而“打破了他们村子女人不能去墓地的陋俗”(同上)成为一方乡土打破陋俗第一人。能力、人气两码事,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却遭人嫉恨,难得两全啊!婆家兄弟姐妹六人六家和睦相处,因为热心她无形中成为同辈“大姐大”,以致小姑子小叔子们不叫她嫂而叫她姐:“老公在家排行第三,比他小的弟、妹及他们的另一半,总亲切的喊我三姐”(同上)看看,就像我好为人师一样,芊芊“好为人姐”的还真叫可以啊!不过“师”比“姐”高,芊芊本人就尊师如父——不是我抢抓机遇占辈分便宜,有她《夏夜的星空》一篇为证,在该文中她借古人之口向今人(当然也就包括了我)隔空喊话:“尊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于友情,她界定为平等相处赤诚相待:“情谊是什么?情谊是好友知音见面时无论官拜几品、腾达何级,都会将面具抛于闹市,将一个原来的我和一个原本的你活脱脱地亮尽无余。”(《品味情谊》)“时光流转,岁月蹉跎,如果彼此欣赏和懂得,那么我们的生命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段历程都是一个温暖的春天。”(《再寄芊芊姐》芊芊给梧桐的回复)她呼唤友情常驻:“偶然的相遇,结下了友谊的情缘。真诚的交流,愉悦在彼此心间,唯愿时光不老,缘分不散;不说再见,只念永远!”(《不说再见,只念永远》)这里,我想讲一个她与松涛的友情故事,虽然凑巧的是《沙家浜》那出戏里新四军伤病员真有一个叫“松涛”的,但此松涛非彼松涛,这棵松不在那“十八棵青松”之列,相比之下他只能算作一棵未经严霜的稚嫩小松,他却成为芊芊“春来茶馆”里最虔诚的常客,我退后旅居海南对当地那些一碗“老爸茶”从早喝到晚的“西洋景”见多不怪,可作为芊芊小弟的松涛他喝得却是“老姐茶”——芊芊好为人姐就有人投其所好,一口一个姐叫得好甜,他更把“网姐”日志当作“圣经”膜拜,做了不少摘抄写了不少读后感,比如什么《和芊芊姐的评论对白节选》、《芊芊姐文章中绝妙佳句摘零等,两个人的“茶馆沙龙”办得热火朝天。可是忽一日,松涛不见了,成了“迷途羔羊”,芊芊自然也急得“中焦阻塞,肝郁不舒”,急慌慌网上捞人四出打听,终于得知是这位小弟真的沦为伤病员了,而且病得不轻。她又开始为他四处求医问药,病急乱投医有一次就找到了我——虽然我不是“常熟城里祖传世医”,可她从我的日志中得知我因妻子久病成医,问我北京大医院认不认得相关专家,言下之意动员我加入义工队伍,后来还两次催问结果,并且扼腕叹息道:“那么上进好学一小伙子遭遇不幸,老天真不开眼!虽然见面也未必认识,但作为好友咱不能不管。”看看,这就是芊芊式友情奉献,简直是当年阿庆嫂为那十八棵青松尽心竭力疗伤治病的移植翻版啊

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让芊芊大打悲情牌打出了公益广告效应。上述“母爱”和“童话”一母一童两篇文章形同姊妹篇,不但博眼球而且催眼泪,是连环式催泪弹。前一篇用可能虚构的故事彰显了一位残疾疯魔母亲对儿子含辛茹苦那异乎寻常的强烈母爱,借以唤醒天下儿女对于伟大母亲的返身眷顾之情:“为了能唤醒更多人的良知,帮忙转载好吗?(《母爱的伟大是任何东西比不了的》)该文这最后的呼唤几乎是在乞怜;后一篇用一个真实事件演绎了因贫失学西部女孩马燕得遇外国贵人的帮助重返校园的故事,又“反弹琵琶”式鼓励国内成功人士有识之士向“洋老师”学习多做人间善事。尽管故事主干不像是她的原创,她只是结合自身感受做了些深度分析、点评和强调,却无异于画龙点睛把戏份做到了极致。“《马燕日记》在法国出版后,巴黎专门成立了一个‘为了宁夏孩子协会’。到200310月,宁夏同心县预望乡已有70多个孩子得到了这个协会的资助。”(《一个让人遐想的美丽童话(下)》)假如国内有关方面也有意向启用她担纲这类妇女儿童保护机构领导工作的话,经历过此番“催泪弹”而不仅仅是“茶水”洗礼的我,绝对举双手赞成。

我也曾经暗自怀疑过芊芊博爱情怀的真实性,叶公好龙的故事虽然在她的日志中没有看到可我知道啊。又是芊芊关于自己身世的披露让我释怀了。原来她从小也曾有一部备受曲折甚至屈辱的成长史,这经历成为她发奋读书成才的动力,也是激发她滋生爱人之心的源泉。说也奇怪,有人曲折生恨,有人又会曲折生爱,或许区别在于“基因”不同吧。事实证明,曲折不但没有扭曲芊芊的生活,而且铸就了她的一份成熟与真诚。“水,在心里,多情的顾盼;墨,在文中,深情的呢喃。水墨天成,荡尽岁月的尘埃,滋润人们的心田。定格于唐风宋雨里,归隐在雾阁烟云间……”(《为何取名水墨芊芊?》)水墨传情,这是她对自己网名前两个字的阐释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是美好的人间!

 

  “成熟”季——“理念”之歌

 

 与盛夏般热烈的情愫相比,理性更像是能够给人带来充实愉悦的丰饶秋季,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脚踏实地。这一章节,轮到了我试图破译芊芊“茶馆”的理性密码,因为芊芊日志的特点,不但有“入情”而且有“入理”。如果没有这个“入理”,“入情”也怕就模糊了目标方向,而且相对而言“感人”容易“服人”难。网络毕竟是自由世界,自命不凡有谁买账?哗众取宠的江湖路线或许可能占山为王,也怕不会做大走远。只有实在,才能不败。所谓“入理”,一是要“入己心”——首先融会贯通为自身“血肉”而不是生搬硬套口不照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是要“入人心”——然后才可望让读者心领神会灵犀相通而不是高调唬人雷语蒙人。这两点,我觉得芊芊基本都做到了。

芊芊说理方式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无非以史为鉴、托物言志和借事明理等几种。

以史为鉴集中表现在十几篇游记类文字中,她说:“我,还很贪玩!特爱游山玩水,与山水亲近,受自然洗礼,看花儿初绽,听水滴轻吟……”(《啊!我依然……)我读后感觉她的心思更多的不像是停留在“花儿”、“水滴”上,而更多是在“顾左右而言它”关注当地人文历史,致使有些篇章还略嫌拖沓冗长正如她的自嘲说法“记流水账”,可“春来茶馆”的“流水账”却记得像“密电码”,虽然像我凡胎俗眼并没有感觉出她说的有多么轻松好玩,倒是历史信息的含载与暗喻堪称丰富多彩,让人大开眼界大长知识了,优雅着一种阅历,淡然着一份沉淀”,“冗长”的脸子在另一角度就彰显出来几分“厚重”与“深沉”。这类深厚型“行走文学”,有代表性的诸如《天地日月壮情怀 八千里路云和月》、《那山 那水 那草原…… 》、《此生不可错过的人间天堂——七彩云南》、《那情 那景……》、《读山 阅水 心悠然》、《天柱山水美如画》、《异域风情》系列三章等。“读山,优雅了情趣;阅水,淡泊了心情。山水之间,缓缓流淌的不仅仅是岁月,更有人生难得的醒悟与透彻。”( 《读山 阅水 心悠然》)节日庆典文章是另一类游记,诸如《朋友 新年好!》、《七月 最深的记忆》、《丹桂飘香话中秋》、《情人节 一个平凡而美丽的日子》以及纪念母亲节的《抽些时间陪妈妈》,虽属即兴应景,却都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较好的篇章了,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有一篇题目分明就叫《真实的我》,却不见多少个人基本信息曝光,却声东击西大谈个人志向,而且拿五岳之首的泰山来做背景材料——乍看是一篇泰山游记,更像是“托物言志”了。这里的所托之物不只是泰山而且还有她自己:“有人总爱这么说: 我愿做一棵小草,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而我想做一棵树,一棵参天的大树。不是您谦虚,也不是我高傲,因为正是千百年来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羁绊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中华民族雄踞世界之林靠的是栋梁的支撑,而不是小草的点缀…。”看看,“春来茶馆”的茶壶风暴有时也被整得像惊涛骇浪——原来貌似谦谦君子的芊芊是个小小老百姓大大野心家呀!这类托物言志的日志主要还有《珍惜生命》、《咬破茧壳 获得新生》、《寒冬腊月水仙俏 高雅绝俗品性高》、《自信自爱 您才是女王 》、《荡起诚信之舟》、《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等。珍惜人生从“珍惜生命”做起,在这篇短文中她为屈原早逝而惋惜,为司马迁坚守而赞叹,并且做出这样的结论:“流年似水,能在生活的洪流中,始终保持如水的心性,去滋润、溶解、清洗、包容,才能使生命丰盈,逝去的淡看它去。善待和珍惜那些正在身边及正在前来的温暖和感动。在流年许一场春暖花开,带着阳光和雨露的清新与时光对饮、与花香相拥,以风的洒脱笑看过往,以莲的恬淡善待生命……”好一个“如水的心性”!好一个“风的洒脱”与“莲的恬淡”!好一个“源头活水”的水墨芊芊!我注意到有两篇专修女容女德的日志相映成趣堪称别致,一篇叫做《直背 彰显您的风韵》,另一篇叫做《自信自爱 您才是女王》,因乍一看颇具“三从四德”遗风而引发争议,其实芊芊“循规”不见得全“蹈矩”,思想解放尺度一点不小。“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给心灵一片洁净的绿地……”这是她在《人……》中的警句,也是用以共勉的自白。《咬破茧壳 获得新生》是她另一托物言志重要篇章,她把人生奋斗比作蚕蛹必须咬破曾经保护可而今束缚自己的茧壳升华成蛾:“‘……给我冬去春来一个轮回,我会化茧成蝶飞得更美’,我礼赞咬茧的蚕蛾,因它是弱者的人生楷模,是强者的人生写意…….”她把“诚信”作为渡人渡己的舟楫:“诚信,尤如月光下的一叶轻舟,载着我恬静的心情,驶向广阔无垠的夜空,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使向遥远深邃的远方……”《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是“阿庆嫂”客串的“痛说革命家史”,将古往今来她们张氏家族名人志士熔于一炉,精心打造名门望族的家族自信。记得早在我一篇《“松声泉韵”张新民》后芊芊就曾借题发挥大秀老张家功德,说从重庆民间非遗传承人到玉皇大帝,天上人间都由她们张家娘们爷们掌控,于是我就坡下驴曾经也接茬满足了一回这位张家传人的虚荣心:“那是,那是:张骞出使西域、张良匡扶汉室、张仪连横合纵,张衡科学救民、张继半夜钟声、张飞勇武过人,张松献图立功、张顺浪里逞能、张生戏过莺莺、张果老倒骑毛驴、张大千画笔生风……当然也有张世贵冒充白袍、张国焘凄凉晚景、张春桥篡党未成,张国荣跳楼轻生,最不济也能算是悲剧英雄了。呵呵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现在见芊芊如数家珍(其实应当去掉“如”字才对),方知自己当时的卖弄有失班门弄斧了,不过回眸一笑处,可见芊芊蓄谋已久的“狼子野心”,而且她的爱家兼带爱国的自我陶醉情怀从中也可见一斑了。

励志与修身紧密相连。我也曾戏称芊芊为青年导师大姐大,因为她的身边总有不少众星捧月般青年男女。这个当然有她“全凭嘴一张”(弓长张)的“功夫茶”垫底,更有她的言传身教“入情入理”磁场效应所吸引。其实功夫在“茶”外,她之所以能够“津津有理”,一是来源于她的好学上进自觉接受国学洗礼,用传统美德陶情养性;二是文化家庭的文明熏陶,兄弟姐妹发愤图强,最后都成为学有所长的本科大学生,而且都经历过特别的社会摔打经受过非常的人生锻炼,这第三点“亲历”尤其重要。这类涉及“处世哲学”的篇章最多,芊芊的自创日志“老三篇”(最早的三篇)即《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世界不完美》和《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仅看题目就已经构筑起来如何理智看世界咬合严谨的“三段论”式框架雏形:客观“不完美”,主观别悲观,关键是学会“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后续篇章可以看做是“修身篇”的深入探讨,诸如《心中有景,处处花香》、《生活不相信眼泪》、《善待自己 学会轻松 》、《知礼守规 和谐和美》、《爱独处,也爱喧嚣》、《心境如水》等,可谓篇篇都有侧重,章章都有新意。知礼守规,并非个人生活小节,也非社会细小琐事。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几千年来,文明礼貌的传统像万里长城,一直在人们的心里绵延着……”她在弘扬“知礼守规”的日志中这样感叹;又在“善待自己”一文中对自己也对友人喊话:“网,因残缺能漏水,又因完整能捕鱼,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何得何失,在于一念之差,因此要“在滚滚红尘中留一份清醒,在逢场作戏中留一份真诚,在身不由已中留一份轻松……”《心境如水》开始就先声夺人:“心境如水,这是一句生命禅语,心中纵有万千丘壑,呈现给世人的永远是脉脉清流。”看看,芊芊式“心灵鸡汤”就是这样子大气彰显,顺便吁请诸位关注该文后的互动好戏,她和她的读者好友把水的蕴含演绎到了极致。因此我都深受感染,当时点评就破例给予了不算冷静的满满当当的赞誉:“非心静如水者难以写出如此深彻大悟的心灵高汤;非心灵高尚者难以达到如此心静如水的超脱境界;非超然脱俗者难以成为如此心灵高尚的智者达人;非久经历炼者难以攀登如此炉火纯青的悠悠情韵……水声潺潺,天籁之音,爽人耳目,沁人心脾!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芊芊说理在内容上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没有食古不化;在方法上又是“推心置腹循循善诱”,鲜有口不照心。归根结底她在追求一种讲真话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芊芊选择这种QQ交心形式本身就是为了便于讲出真话,请看她在一篇《难道真的是这样?》日志后回复中一段“自供状”:“ 是的,网络真是个好东西,现实中的我们,有时不得不用真名说着假话,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优雅的假名说着真话。”也别以为芊芊是个口无遮拦的偏激小愤青——现在的“真话”二字也需正名——芊芊式真话不是“雷语”而是充满了积极向上正能量;正能量当然不等于打官腔,但是真话而又不失正能量就确实需要一点真真正正的德才兼备高水准。你说不是吗?大概这就是温馨“清茶”既区别于重口味“咖啡”又区别于寡淡“白开水”的地方吧。这个,用一句哲学术语就叫做把握适“度”。

我对“道理”的机械化分类:“小道理”上面有“大道理”,如果把小道理比作柴米油盐,那么大道理就是修齐治平了,最高层次上还有玩深沉的“哲理”罩着。而“输出道理”游戏规则的总要求是:小道理能实实在在小下来,入心入脑,贴近实际;大道理能真真切切大上去,拨开障眼迷雾,看清大局长远。“大”“小”二者的最佳结合或许就蕴含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哲理意味吧。源出一心又存乎一心——其中奥妙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常言所说的人生“三观”就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天方夜谭了。

综观芊芊说理篇目,我觉得哲理的特点她也已是具备雏形了。比如:“错误是优点的延续,失去是得到的伴侣;”(《人……》)“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懂得知足;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望着她的背影》的回复),“让欢乐融入记忆,把痛苦化为歌吟,往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优雅着一种阅历,淡然着一份沉淀,让沧桑成为生活的资本。”(《送一份祝福给亲朋,留一份从容给自己》)这类箴言在她日志中几乎随处可见。还比如她在《中国最美传世诗词(八》中有一段关于悲秋的文字也很耐人寻味:“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杀,感到寂寥。”可见找回自信才能找回秋天,而且真正的信心和力量,只能寄望于理性之舟的“超度”与“救赎”。

思想的光华无往不胜,足以照亮每一个应该照亮的角落,而照亮的前提是“力度”再加“角度”……

 

  “蕴藏”季——“责任”之歌

 

阿庆嫂开春来茶馆不为赚钱,“商妇之意不在钱,在乎敌我之间——她是咱新四军的地下联络员,她开的茶馆自然就是咱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芊芊在她自己用文字码起的“春来茶馆”里“见面开口笑、“招待十六方”就更不敢说成是招揽什么生意,当然也不是闹着玩儿,不是玩矫情,不是玩深沉,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玩物丧志……不难看出,字里行间,都凝聚着她严肃认真的信仰和责任。

没错,是责任!

综前所述,甚至可以这样说,她之所以那样勤思好学博览群书(包括社会这本大书),之所以那样一心向善情满人间(包括善待非亲非故的陌生人),之所以那样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包括不断激励自己),冥冥之中都是这个躲藏在背后的责任感在“鬼使神差”。这个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疑就是隐藏在芊芊日志背后的重要特色与支撑,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芊芊日志的芝麻开门总开关了。

老实讲,若论文字功底与技巧,在我数以百计QQ好友之中感觉她虽然优秀却也算不上首屈一指,整体上给我以“德才兼备又德大于才”印象,尤其一些早期习作甚至还停留在“前门楼子大碗茶”水平上;可是若论责任心正能量,就感觉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了!我与芊芊走近,说白了,就主要因为国家公务员“同病相怜”我们有着共同语言或者叫做共同责任;我戏称她网上“茶馆”“阿庆嫂”,说白了,就是有感于她们之间有着比大作小的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尽管人家是组织派遣而芊芊她充其量不过网上一游兵散勇;我经常关注她的日志并在后面留下不少似乎过于满当的好评,说白了,其实也基于她的高度责任心对我这个过来人的感动与驱动;这一回我又自告奋勇为她这小字辈摇旗呐喊擂鼓助阵,说白了,也主要因为她的非凡责任心与我产生了共鸣……

这责任二字怎么写?它就像那挺拔青松,即便是在大雪压枝的数九隆冬,也难以埋没它内心深处的绿色涌动。——对了,深情吟诵过“我们是彼此手中的烟”进行过“烟民对唱”的芊芊,还真借助一篇早期短文《人与绿》摇身一变为环保卫士:“天下的万事万物,惟人与绿最为关联。可以说,没有绿,就没有人……人可以把握绿,可以主宰绿,但也可以破坏绿……”那是我最早给她留下点评的篇什,我曾误认为那篇是她最早的自创日志其实不是,我才总算找到了曾经自诩不当小草要当大树的她的绿色梦幻的活水源头。现在想来我们文字结缘在一个“绿”字上,她给自己起步定位在一个“绿”字上,都是冥冥之中的难解之谜。于是,在她这位精神绿色护工的启发下,我也就甘愿当一回共建绿色

文章评论

松涛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待细读。

大师兄

心意诚挚,肺腑之言,练达瀟洒,真实可感。学习!欣赏!敬重!芊芊夏安,吉祥!![em]e163[/em][em]e160[/em][em]e179[/em][em]e181[/em]

松涛

1 ,智叟先生对芊芊姐的文字是用心解读,甚至研究颇深。 2,我也喜欢芊芊姐的文字,但在这位先生面前,还是要脸红的。 3,戏说二字 甚妙,可以恢谐幽默,由表及里,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4,一叶知秋,管中窥豹,由此可见,芊芊姐的文字水准和人格魅力是显而易见的。 5,总之,芊芊姐无论文学素养,道德涵养,品质修养,堪称人中龙风。

优优

芊芊姐康复了吧,欢迎回到空间!进伏天了,注意防暑降温,注意身体![em]e163[/em][em]e156[/em][em]e177[/em]

如雪飘渺

洋洋洒洒一芊芊![em]e163[/em][em]e163[/em]

月下清茶

这个介绍用心了[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沙尘暴

文如其人,曾记得黄永玉老先生写过他年轻时的一件事,当时他写了一篇文章,拿去让他的亲戚沈从文去修改,结果沈从文先生修改的文字比黄永玉写得还要多。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沙尘暴

只有陶老先生的诗,能贴切评价芊芊的文章,现在城市的喧嚣,人们急功近利,搞得满脑子昏昏沉沉,读芊芊的文章如在乡间散步,清新的空气让人耳目一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的影子,只有心静如水,才能写出安静 无功名之争的文章,如今许多作者的文章,满篇读过只有一个字是钱。或者是为了推出自己而不择手段,静下心读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梧桐雨

可见作者确实是姐姐的忠实读者,对姐姐空间点点滴滴都读的那么透,分析的那么透,确实让人佩服。这也说明姐姐魅力无限!为姐姐自豪。[em]e163[/em][em]e178[/em][em]e177[/em]

月伴梧桐

真正的芊芊知音!芊芊姐早上好![em]e100[/em][em]e160[/em][em]e163[/em]

雾藤

为芊芊有这么细心入微的好友而骄傲!祝你们的友谊常在![em]e100[/em][em]e160[/em]

笑傲天下

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精彩纷呈,妙语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