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鮀浦风情*蓬城 22——蓬洲天后宫

鮀浦人文

          蓬洲天后宫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蓬东居委东门,坐西北向东南,始建于明太宗永乐年间,是原所城指挥使陈氏倡建。占地面积为1200㎡,建筑面积387.4平方米,采用抬梁式硬山顶金式结构,二进一拜亭一天井格局,通面阔19米,通进深15.6米。
    
民国甲子年(公元1924年)被旅泰华侨陈仁蓬先生因在该地建设陈氏家祠,而被拆迁到所城东门城外的鮀济河畔另建。 日本侵潮期间该庙又遭毁,1992年由邑人吴树海重建。于公元一九九三年九月重建。
    相传清朝末年的一天,位于蓬洲所城东门天后宫前的鮀济河,漂浮着一个香炉。乡民把香炉捞了起来,见上面刻有“放鸡山天后圣母”,知是对面二十多公里远的妈屿岛(古称放鸡山)上天后宫的香炉。于是把香炉扶到蓬洲妈宫内,并添刻一尊妈祖像供奉。据传在一次大水灾中,洪水已经冲垮了东城门涌入城内,危急之时妈宫里的妈祖显灵出来挥退洪水,才使蓬洲所城的居民免遭其难。

    重建后的
天后宫,建筑奢华,木雕、石雕栩栩如生,工艺精湛。是人们思念妈祖之鸿恩,表达对妈祖敬仰之情,纪念聪慧善良之海上女神之宫殿。对研究潮汕古建筑和潮汕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