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悔之: “李悔之“笔名的来由

个人日记

 
作者按语:下午发的文章又不见了。唉,今在的天气......最近,本微信公众号又增添了几千名听众,还是谈谈鄙人是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吧。


(本文撰于今年春节期间。其中多个重要段落因“涉敏”还是删去吧)


前天,自媒体人士胡赛萌给我几个采访提纲,希望我回答下列问题。今天得暇,以书面形式作出回答。

问题1、最初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期间有没有一些值得跟大家分享的故事?

答:要谈何时开始写作的,得从小时候谈起——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看了一本没有了封面的小说《苦菜花》(上世纪五十年代作家冯德英撰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文革被打成“大毒草”遭禁)之后,就开始迷恋上小说和其它文学刊物,几十年不变。后来年近五十之时开始写作,并一发不可收,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过程。

谈起小时看《苦菜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想与大家分享:初夏,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艳阳高照,我牵着一条老黄牛来到村外一个山坡上放牧。山风拂过,知了在树上欢唱,山蜜蜂嗡嗡地在山野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牛摇着大尾巴慢吞吞地在山野边吃草,我捧着《苦菜花》,背靠着山路旁的一株大松树,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会,学校“革委会”副主任李老师走过,发现我正在看一本没封面的书,于是向前问在看什么书。我于是站起身,十分恭敬地将书递给他看。他接过来认真翻了一会后,然后严肃地对我说:“哦,好像是一本黄色书籍哩……我要拿回去认真检查一遍……如果不是黄色书籍,会还给你;如果是黄色书籍,就要没收。知道吗?”

听说是“黄色书籍”,便不禁有点害怕——“文革”之时,看黄色书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我堆着笑连连说好。

下一个星期天,当我牵着牛再次来到山坡放牛时,李老师将书还给了我。外边还包着一层旧报纸。两眼盯着我狡黠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在八个“样板戏”横行的时代,文化生活太枯燥、单一,可以读到的小说太少。于是,我不但看小说,也开始阅读各种报刊。由于阅读速度太快、阅读量太大,最后实在无书可读的我,连《毛 泽 东选集》认真地读了一篇。实在无书可读时,连旧的《人民日报》和《南方日报》也弄来读读。读来读去,也就读成一位“我们除了他谁都不认”的铁杆毛迷和“肚饥未敢忘忧国”的铁杆爱国者。

渐渐地,读书,成了一个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年轻时没有电灯,有好书时,晚上弄一个煤油灯放在床头来个“挑灯夜读”……这个习惯几十年来一直没变。

初中二年级毕业后(那时搞“教育革命”,初中实行二年制),因为父亲是“国民党残渣余孽”(国民党兵,二战时曾到缅甸和印度作战)原因,未能升高中。之后一路坎坷,历尽人甘苦难,但爱读书习惯不因条件艰难而改变。

随着年纪的增长,丰富的阅历、不懈的自学和不断的思考,竟渐渐有了写作的冲动……然而,这个夙愿一直到了2001年才得于实现——那年中旬,刚在电脑上学会五笔的我,带着玩玩的心理用键盘敲出了一篇根据“文革”上初中时上英语课趣事写成的处女作《为了解放美国》。大大出乎意料的是,稿件发出后,竟先后在《杂文月刊》、《杂文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刊出。而且,近两千字的杂文,前述几家媒体刊出时几乎一字未改。于是,革命情绪十分高涨……一有空暇,便坐在电脑桌前忙碌起来,撰写各种题材稿件向报刊投稿,采用率也很高。但,有一事最终“是可忍孰不可忍”——文章经常被删得惨不忍睹,或者被改得面目全非……再三如此,“革命情绪”便跌入深谷(“革命情绪”为调侃——文革时不能有个人情绪,动辄“革命情绪高昂”)。不久便负气辍笔。到了2007年中旬,发现博客是个很好的自由写作平台,于是先后在新浪、博客中国、搜狐、凤凰网注册了博客,并陆续发表文章。很快,读者越来越多……之后便一发不可收。六年多来,写了两千多篇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先后被评为“凤凰十大最具影响力博主”和“影响中国十年百大博主”和“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


问题2、您的笔名“悔之”有什么特殊的深意吗?可以跟大家讲讲您这个笔名的来龙去脉吗?

答:最初在平面媒体发表文章时,一直用身份证本名。后来注册博客名字时采用“李悔之”作笔名,灵感来自多方:恪守中庸之道的大文豪韩愈字“退之”,以求进退平衡;李慎之先生原名李中,后取名“慎之”——求“慎独”之意……那时我精神上已皈依基督教,深知忏悔精神之宝贵,痛感吾国忏悔精神之匮乏,于是取笔名“悔之”。目的在于警醒自己每天不忘反省、忏悔,使灵魂得以洁净。

问题3、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生态之下,对体制的批判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甚至是危险的事,您为什么还一直执着于此?您的博客曾经多次被封,面对可能出现状况,您曾有过退缩的念头吗?

答:写博客近七年多时间里,多次与家人、亲友发生类似的对话:

问:“写了那么多文章,得了多少钱?”

答:“一个子也木有!”

问:“一个子也木有,那熬更守夜写文章,究竟图个啥?”

“究竟图个啥”的提问,开始还真难住了咱——是的,七年多时间,写了两千多篇、几百万字文免费文章(大约有半数文章被外星人打劫),究竟图个啥?

我曾口号式回答说:“为了自/由/民/主,为了公平正义!”“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活在谎/言和恐/惧之中!”……然而人家听了之后,却一脸困惑,或说:“现在还不自/由,还不民/主吗?要M时代,你写那些文章不枪毙也要坐牢的!”或说:“公平正义?现在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啊,不要想一步登天嘛!”有一位年长的亲戚更是屡屡劝戒:“国家大事,咱们平头百姓哪里管得那么多?小心给弄个反革命罪给抓起来!还是安份过自己的日子吧!”

这时,心里便认定他们“病得不轻”。于是和颜悦色、很有耐心地与他们对话,试图让他们心悦诚服……然而,谈了很多,他们脸上仍是困惑之神色,眼里仍是扑闪着异样的目光……诚然,在这些亲友们心目中,“有病”的却是我!——那位屡屡劝戒我的年长亲戚便叹息:“不吃了大亏,他是不会回头的了!”

这时我才明白:对一个从穿开裆裤时便唱红歌,之后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新闻联播中长大,随后又“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过小日子”的“人民”而言,要说服他们理解平头百姓为何要“管国家大事”,比嫦娥登月工程的难度似乎要大得多。

这,就是诸多值得与大家分享的故事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冲破坚冰,贵在坚持!

从2007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写了二千多篇、几百万字的文章。究竟耗去多少时间、多少心血,不得而知!

我非勇敢的猛士,只却十分明白:在光明到来之前,如果在如此平凡的付出和牺牲面前都退却,是有愧于男人的称谓的。


2014年春节回老家时与叔父合影

问题4、作为一名网络上意见领袖,您后悔过走上这条路吗?对自己个人生活,今后有着什么规划?

答:说我是“意见领袖”,却名不符实——当今网络虚拟空间,我等边缘批评者的言论只能在有限的非主流网络空间传播,极难成为“直达天听”的“意见领袖”。

不过深感欣慰和荣幸的是:这些年,通过文章,我与太多读者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和互动关系。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最令人感动的是:只要自己几天没有在网上发言,就有不少网友通过QQ和短信表示关注和慰问。

回顾七年间走过的道路,说一点也没有“后悔”过并非事实——这此年写文章惹来不少麻烦,面对家人责怨的目光,曾经很“后悔”……然而,只是“后悔”对不起家人。而非“后悔”作出如此的人生抉择!

谈起今后的“规划”,这里还真想与很多同道同勉:这些年,太多同道谈起“理想与现实”的困惑——追求光明之路十分漫长。对太多人而言,“民/主”与“生存”恰与熊掌与鱼,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窃以为:当今中国,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中国,与孙中山时代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历史条件差异。在如此条件下,每个追求民/主和社会进步的人士,应当把解决自身、家庭的生活和生存问题当成第一要务。然后力所能及参与各种有利于民/主和社会进步的活动。鄙人今后将同样秉持这样的立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