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
个人日记
初访罗马的人,都会去造访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被罗马城环绕的梵蒂冈,是一个特别的国家,它的历史能够追溯到两千年前,两千年来人类社会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它有关。而世界上或许再没有第二所建筑像圣彼得大教堂那样,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每一天来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人来到这里,展开自己的朝圣之旅。
梵蒂冈面积只有天安门广场那么大,总人口不过1000多人、却是全球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它拥有的艺术品更是叹为观止,从中世纪开始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洛可可,等等,每一个艺术时期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身处其中的时候,我被它强烈地震撼。它是建筑界的瑰宝,也是一座艺术的宝库。众多只能仰止的大师都在这里创造了不朽之作,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哪一个不是促使你前往的理由呢?
教堂中央的穹隆拱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游客可以乘电梯登顶俯瞰罗马全城。尤其醒目的是能容万人的圣彼得广场,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其中,每个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人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
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竖起的,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走进圣彼得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
圣彼得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彼得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两把耶稣交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他头上的缕缕卷发、脸上的根根皱纹、下颚上的撮撮胡须和身上的层层长袍无一不被雕琢得细腻、逼真。
圣彼得是耶稣12个门徒中的第一个门徒,耶稣去了天堂后把金钥匙交给了他,圣彼得成为基督教的首领,他来到罗马传教,罗马的皇帝为了嫁祸基督教,放火烧了罗马城,然后归罪于基督教,并处死了圣彼得。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为纪念圣彼得(伯多禄)而修建的。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是耶稣的另一得意门徒保罗,耶稣在世时,他总是与圣彼得一起跟随耶稣的左右。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据说他们身穿的制服500年不变,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皇家卫队的守卫都是瑞士人,据说在16世纪初,教宗受到了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宗,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宗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忠诚的瑞士人保卫教堂。
走进大教堂,我被眼前宏大的气势所震慑。阳光经穹顶直径长达9米的天窗射下,于殿内打下巨大的光柱,光柱在殿内染上肃穆庄严的色彩,犹如上帝之光,我不禁想起《圣经》里的话:“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教堂的圆顶是米开朗基罗82岁时的创意,直至他去世时还没有完工,这座世界上最宽的穹顶,拥有巴洛克建筑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和圣洁。
高大的石柱和墙壁以及拱形的殿顶上,到处都是以《圣经》为题材的色彩艳丽的绘画、精美细致的浮雕、栩栩如生的塑像,呈现在眼前犹如一座艺术宝库。
最惹人注意的则为米开朗基罗雕刻的杰作《哀悼基督》。《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米开朗基罗创作这幅雕塑时年仅24岁,这也是他唯一签名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作者突破了以往苍白衰老的模式,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却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她所体现出的青春、永恒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
漫步于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教堂内部,心灵仿佛得到一种洗礼。人们常说“上帝在我心中”,这“在我心中”的“上帝”究竟是指的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言:“假如我心中没有一个上帝,那么我可能什么事都做出来。”——宗教信仰,其实就是精神寄托,让人能有所惧,有所畏,心有所托的净土。不是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不说人言,不做人事,昧着良心的事还少吗?光靠自我约束和社会的制约管用吗? 如果有一种虚空的东西能使人心里获得平静,那么这一种虚空也便不是虚空。
西斯廷礼拜堂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来自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相信熟悉西方美术史的朋友,不会对这里陌生,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 ——《创世纪》。
这幅画分为三组,共九个场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上帝与亚当的形象。亚当被创造出来了——一个有着成熟的健美体格的美少年,他那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刚刚从睡幻中苏醒,还不能站立起来行动,等待着万能的造物主给他以力量。上帝耶和华被画成一位慈祥的老人,扶着天使们飞来,把有着无限力量的手伸向亚当,而亚当将在握住上帝之手的刹那获得生命和力量,作者以此表现出对解放人的力量的强烈渴望。
走出西斯廷礼拜堂,看到台阶下一位小姑娘正趴在母亲的肩头熟睡。一种甜蜜、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
一只鸽子,天使般翩然飘落在我的眼前,此情此景,不禁使我想起了教徒鲁卡斯在书中的一段话:“耶稣在做祷告时,忽然天门洞开,圣灵化为一只鸽子朝他飞了来……。”感谢上帝!赋予了鸽子新的使命,给人间送来了一道风景,给我送来了一个希望!
文章评论
羽洁
好久不见[em]e181[/em]
海燕.(雪雲)
好朋友出國旅遊了嗎?
黄山松
高山好友博大精深。[em]e179[/em][em]e183[/em]
星光璀璨
高老师前不久在日志中上传了一张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照片到相册《穹顶》,费猜详不知是何出处?引起孤陋寡闻我的好奇,网上曾查询过梵蒂冈的出处,今再阅读了高老师的佳作,倍感亲切和详精,仿佛亲临圣殿展开了自己的朝圣之旅。谢谢老师带给大家的艺术熏陶和震撼。[em]e176[/em][em]e179[/em][em]e183[/em]
秋风客
阿门
文鸿
周游列国者![em]e179[/em]
呢喃
很长见识,谢谢!
桑榆莫道
厚实的积累成就此文,非常欣赏。请问,罗马大教堂在梵蒂冈吗?
一路花开
细细品味跟着高老去游览,
籣馨
读美文,看美图,长见识!
归马
我非常欣赏你的这段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不说人言,不做人事,昧着良心的事还少吗?光靠自我约束和社会的制约管用吗? 如果有一种虚空的东西能使人心里获得平静,那么这一种虚空也便不是虚空。
雪
在安静、舒缓、纯净的动听音乐中欣赏本篇文章,好享受啊!
风轻云淡
好久没来你空间拜访了。有点浮澡的心灵得些许净化。感谢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