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

个人日记

       人们都说,家不是说理的地方。夫妻之间,亲人之间,如果非要争论个是非对错,往往是赢了理却输掉了情,得不偿失,很不值得,也没有必要。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很多的家庭是有体会的,我也如此。

   夫妻之间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是要经过由不熟悉到熟悉的一个很长的过程的。恋爱期间往往双方发现对方的优点会多些,结婚以后尤其是进入正常的家庭生活轨道以后,发现对方的往往是缺点多一些,这就难免会发生摩擦。尤其对一些家务事有了分歧的时候,如果不好好沟通缺乏理解包容和耐心,就很容易爆发家庭口水甚至是战争。所以就有了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新婚过后就是磨合期,过了磨合期,家庭才能趋于平稳和谐。

   我跟老伴是由人介绍相识的,由于我在军队,她在地方,没机会接触,互相不了解,通了几封信,次年就结婚了。属于地地道道的先结婚后恋爱的夫妻。结婚十年里,劳燕分飞,互相惦记,彼此思念,虽说也闹过不愉快,但总的来说是相亲相爱,彼此珍惜的。

   转业以后,有了稳定的家,进入了正常的油盐酱醋柴,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慢慢的爱情变成了亲情,互相的谦让也慢慢的改为了互相挑剔,语言再也不那么柔和,缺乏了耐心,缺乏了沟通,说出话来都是直通通硬梆梆的很难听的口气。时间久了就难免出现战争,一旦有合适的突破口,就会爆发家庭大战。  

   我们家就是这样过来的。由于都是好强的性格,认真而固执,冲动多于理智,文化素质和修养欠缺,经常为一件小事争论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加上婚前互相不了解的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经常为一句话一件小事而闹得不愉快,甚至都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有几次甚至还动了武,现在想想,真是幼稚,很不值得!今天回忆起来,我们闹矛盾从来没什么大的原则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乱较真。一句话,一件小事互不相让,赌气,讽刺,挖苦,怎么解气怎么说,最后闹的两败俱伤。还不接受教训,人家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是我行我素,谁也别想改变谁,就这么别扭!其实伤害的是夫妻情,造成的是家庭不和谐,家庭老人和孩子一起跟着担心! 

    现在,终于懂得了,家庭、夫妻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家就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需要的是互相包含,互相尊重礼让。尤其丈夫,不能有大男子主义作风。要懂得体贴爱人,关心爱人,勤劳而有爱心,少说多做,特别是家务活,能够力所能及的一定要随时处理,不等不靠。回到家,要善于发现妻子的优点和家庭的每一点变化。注意多夸奖妻子的优点,尤其是当着亲友和外人的时候,一句表扬,一句温和的话语,或者一个温馨的拥抱,就会令妻子心花怒放,换来的是妻子更加勤奋的操劳和温柔体贴的实际行动,这种回报,想必很多男士是深有体会的吧!可惜我榆木脑袋,悟性太迟了,直到今天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过去,我总觉得,我是一家之主,男子汉大丈夫,老婆是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指责丈夫这也不是那也不行的。不懂得用感情来感化她,温暖她。而是趾高气昂,高高在上的对她颐指气使,反而招来她的拒绝和反抗。正应对了伟人说的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老婆实在难以驾驭,我发火她比我还要火,就没有一句软和话。我的方法适得其反,现在还反过来总是挑我毛病,指责我懒惰,不主动做饭,好像她嫁给我吃了很大的亏,受了很多委屈似得。嘟嘟起来就没个完,真是听的头都大了。如果我反驳她,就等于火上浇油,会火冒三丈。

    今天她可能是早上锻炼累了,我遛狗回来的早,在看新闻和玩手机的时候她回到了家里,看我没有准备早餐,她就来气了。一边做饭一边嘟嘟:什么就等吃现成的啦,就知道玩手机啦,人家伺候你难道就是应该的嘛?等等等等。越说越有气,看我没还口,一定是以为我没听到,或者是觉得没和她对着干有点不正常,嗓门越来越高 ,我懒懒的站起来走到厨房,把中午要吃的菜洗了,默默地走开也不说话。没一会,她的唠叨也听不到了,我转身一看,她蹲在了厕所看报纸了。我就知道没事了,终于消停下来。

    今天晚饭后我们一起下楼遛狗,她主动提起了早上发火唠叨的事,好像有点歉意。说是太累了,昨晚铺的凉席,腰受凉了有点疼,没休息好。中午睡了一会就好多了,心情也好了。虽然没有给我道歉什么的,但是看她的口气还是后悔不该那样指责我。我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我觉得今天还是有收获的。我的收获就是:老婆发火我沉默,化解矛盾是上策,主动干活示殷勤,心平气和才好过。

      




文章评论

钓鱼大叔

年轻时我们也经常上演锅碗瓢盆交响曲,现在老了,都知道互相珍惜了

小溪

写的不错,您是一个好丈夫,向您学习。 问安,祝好[em]e176[/em]

ゞ宁┋J1n9ゞ

少是夫妻,老是伴,彼此体谅彼此爱惜,哥哥·做的很好[em]e179[/em]

启明

[em]e179[/em] [em]e183[/em] 真实的夫妻的生活,折射着家庭的温馨和谐的大道理。[em]e160[/em] [em]e181[/em]

黎元小娟

写得太棒了,每个家庭的真实写照,最后的四句念给老头听了,让他学学[em]e12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