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钓鱼岛不能正视的根本原因

社会实况

2012年8月15日,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渔船冲破日本海上巡逻舰的围堵,其中5人举着中国国旗和香港旗、台湾旗登上了钓鱼岛,被30多名日本海上保安厅及日本入国管理局的人员逮捕。

    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一直未有大的动作,致使日方越发得寸进尺,中国民间保钓呼声日涨。日前才有政府高层表态。但也只是表态而已。因为以下因素迫使中国只能选择妥协:


    一、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都和日本的经济援助、日本政府长期低息贷款(ODA)有极大的关系。如: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北京机场、浦东机场、铁路干线、港口建设、装备、大型火力发电厂、重要钢铁项目等,都是日本长期低息贷款ODA项目援助下的结果。胡锦涛国家主席在访问日本时,对日本朋友讲到:“没有日本的ODA援助项目,就没有现在中国的现代化。”

    现在中国是比30年以前发展了,经济实力也增强了,但是中国并不是世界强国,中国的人均收入和实力还是很低,中国还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还需要50年,甚至100年才能在各项主要指标上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笔者按:因此,中国不会在钓鱼岛事件上有强硬的态度?


    二、钓鱼岛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敏感的、几代人留下来的领土争执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清王朝没有解决好钓鱼岛的问题,既然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些政治伟人也没有提出好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还是按照邓小平的意见,“我们这一代人不够聪明,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先放一下,让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去解决,他们比我们聪明”。

   笔者按:伟人提出“搁置钓鱼岛争议,由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去解决”的方针便成了妥协的籍口。


    三、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

    现阶段对中国来讲,目前这种相对和平的战略发展机遇实在难得,百年不遇。而且,如果在重大问题上处理不当,有可能瞬间失去。

    目前,中国邻居,印度、俄国,甚至越南、韩国都在拼命抓紧一切机遇和可能,加速发展经济实力,以期与中国抢占战略制高点。中国剩下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如果在现阶段提前提出解决钓鱼岛问题,与日本彻底闹翻,就会使中国失去战略发展的机遇。

    中国前途攸关的大局,坚定不移维护和稳定日中友好关系,全力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笔者按:这应该是时下政府的第一要务,所以钓鱼岛问题就是搁置问题。

     

    鉴于此,香港、台湾、大陆所谓的保钓人士所做的登陆钓鱼岛行动,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政府都不可能做出有理想的答复和行动。看来,这一代只能选择也妥协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