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教授:佐欽寺大堪布莨滿仁波切

个人日记

 心經教授佐欽寺大堪布莨滿仁波切

图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為《心經》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般若經分為廣,簡
,略。《心經》是般若經裡的精華。《心經》的注釋版本有很多,可從顯密等不同的角度來解釋。
這次我們按照見,修,行,果這四個方面來解釋。

首先講見的部分,見的內容就是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先要瞭解見地,瞭解見地以後,就要實修。修分為兩種:根本定,後得智。行的部分:一邊持咒一邊強制性地去除煩惱。為了去除痛苦,要守護自己回遮一些不好的違緣。這些都是心經的行的部分。果的部分:我們要獲得無上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覺果位的意思。

見的部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修的部分: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果的部分: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行的部分: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空解脫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相解脫門: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願解脫門:無智亦無得。
图片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們首先要瞭解,什麼是。色包括地、水、火、風四大,包括眼、耳、鼻、舌、身、包括色、聲、香、味、觸。也包括肉眼看不到的。在無顏色無形中,我們的意識體會到的也包含在色蘊裡。有些人修白骨觀,修到一定境界時,就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白骨,也有的看到的都是火焰,都是水等等。這些也包括在色蘊裡的,不僅僅是眼睛看到的範圍。

明明看得到山河大地,人,樓,車,怎麼是空的呢? 要瞭解世俗諦的當下是存在的,而從勝義諦的角度看,整個世界、宇宙當下就是空的。可以依靠中觀的邏輯,如五大理由,金剛屑因、破有無生因、離一異因、破四句生因、緣起因來理解。

图片

色即是空,顯抉擇為空,破除有的執著;空即是色,空抉擇為緣起,破除無的執著 ;色不異空,強調緣起就是雙運,破除了亦有亦無的執著;空不異色,雙運抉擇為離戲,破除了非有非無的執著。這個也叫四合空性。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簡單地解釋,受蘊:樂,苦,無記;想蘊:就是能了知義理,名言;行蘊:心相應行及心不相應行;識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五蘊,都是有為法——因緣和合的法。瞭解一切諸法的本質都是空的、空的當下就是二諦雙運的境界。到此為止講的是空解脫門。

無相解脫門: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相解脫門的相,指的是著相,分別念。分別念來自於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當眼根,眼識,對境三者具備時才會產生分別念。打個比方來理解:十二處好像農田一樣,十八的像種子一樣。著相,分別念就如種子發芽一樣。因為沒有十二處、十八界,因緣不具備,所以不會產生著相、分別念。因此叫做無相解脫門。

願解脫門。
無智指的是不存在一個真正究竟的能所無二的智慧,也沒有一個獲得成佛的果位。既然沒有果位,就不會有人希望獲得智慧,獲得佛果,而發願。沒有這個願,這就是願解脫門。

願解脫門。
無智指的是不存在一個真正究竟的能所無二的智慧,亦無得也沒有一個獲得成佛的果位。既然沒有果位,就不會有人希望獲得智慧,獲得佛果,而發願。沒有這個願,這就是願解脫門。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以般若波羅蜜多故
修,分為根本定和後得智。安住於前面講的三種解脫門的內容,二諦雙運的大空,這是中觀般若最高的境界。這就是三世諸佛的般若佛母。這樣的顯空無二的大平等,如虛空般,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應無所住的境界中安住,就是根本定。實際上,見與修是雙運的,修離不開見,沒有見就沒有修。所以所有的修都安住在見地上。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就叫修。
图片 

心無掛礙
出定後的境界,就是無掛礙,三輪體空,如幻定的境界。身體和語言的行為存在,但是三輪體空中,像幻化一樣。此時見和行為雙運。這個叫如幻定,也叫後得智。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根本定與後得智的境界,如同雪融化,水自然就會增長一樣,當我們妄念減少,無分別念智慧的境界自然增長,明瞭,圓滿。從一地,二地直到十地的過程中,對空性,大空沒有恐怖,而且勇敢的向前行,這個叫勇行定。

修道位的最後,金剛喻定破除最微細的所知障。金剛喻定:在摧毀一切障礙證得大小乘修道究竟果位之極微細應斷分時,具有威力無阻之能治無間道。

果的部分: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現量獲得見到位的時候、就遠離顛倒夢想,獲得解脫道的果位、所謂的解脫道是無間道後所產生的,見到位的當下去除了無明,獲得解脫道果,這個時候就有果了。二地、三地、四地等都一樣。

二地,三地,四地、直到十地都有解脫道及無間道。無間道後生解脫道、解脫道就是果。比如去除常樂我淨等無明,這些都是顛倒夢想,去除這些無明的當下,就會獲得相應的這個的境界。當下去除無明、也就是遠離顛倒夢想、當下獲得解脫道。這個部分就是果的部分。

究竟涅槃就是究竟的果位。什麼是究竟果位?就是不住的大涅槃。不住輪回也不住涅槃的大涅槃、大覺悟、遍智全知的果位、真正的無上正等覺的果位、就是究竟的果。
图片 


图片
天上如來讚曰;(誌於2014.05.02.qq 1064523428

1.   人生要幸福快樂的二不和三要: 不比較,不計較,要知足, 要感恩,要惜福。

2.   訴苦,訴個不停,愈訴愈苦;抱怨,抱住怨恨,愈抱愈怨。

3.   不要因上帝創造吃人的獅子而生氣,要為上帝沒為獅子裝上翅膀而感恩。

4.   幼稚園放學了,雷雨交加中,媽媽忘了準時去接小女孩。
小女孩只好獨自撐著小傘,獨自走回家,沿途小女孩對著天空笑得好燦爛。
當媽媽到半路接到她的時候,她好高興對媽媽說:
「上帝爺爺一直對我拍照耶!我也很乖,都是用媽媽教我的微笑對著上帝爺爺。」

5.   老太太 到台北的一個朋友家做客,突然地震,大家正驚惶失措,
卻見朋友九十四歲的老母笑嘻嘻地說:「老天爺真開心。」
地震停了,大家問那老太太:「您為什麼不說老天爺發脾氣,要說祂開心呢?」
老太太一笑:「我又沒得罪祂,幹麼想祂生氣呢?祂是開心,一笑一搖,就地震了。」
老太太又笑:「祂是開心得太過火,才害了人驚惶失措,可祂自己也沒想到啊!」

6.   當一個人喊出他討厭黑色的時候,其實他內心就是充滿了黑色。
這就為什麼我們必須時時心中保持正面的,陽光的,喜悅的,向上的,光明的思維,直接喊出我們內心喜歡的顏色。
以惡言惡行,猜忌誹謗侮辱他人的人,道理亦復如是。其人心中充滿惡言惡行,猜忌誹謗侮辱,猶如唾天而自唾也。
 
7.   個人自己的生存環境, 完全在看自己的心態。同樣半杯水,生性樂觀的人說:「還有這半杯水呢」、
悲觀的人則傾向認為:「就只剩下半杯水了」。

8.  個人世界環境的完美與否? 完全看自己的認知和心態。心中想法和認知完美,身旁的世界就完美,
身旁的世界就是天堂,身旁的世界就是天國,身旁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
9.  時間是一個陳舊不堪的老實情,是我們承襲過去生的強烈習性。
天地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夏蟲不能語冰,更有人世間千年才是天上一天的計算方式。
時間固有其客觀存在的標準,但真正的時間應該是主觀的覺受。
要不然怎麽有伍子胥昭關前,一夜急為白頭,戀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南軻一夢,浮生半百? 
金剛經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天上如來斗胆披露時間的秘密。

10.   透露部分藥師佛咒語真義: 治病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用藥物治療肉體及意識層面的疾病,稱為「外藥」。西藥,中藥,手術,化療及放療圴屬之。
第二層次內藥方法是打太極拳,聽音樂,練瑜珈,營養,按摩,拔罐,括痧,針灸等治療,讓人身體內分泌平衡,範圍則是屬潛意識範疇,稱為「內藥」。
第三層次是以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對治無意識範疇中的「錯誤概念」,稱為「密藥」。有關「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真義,可詳佛典或大德解釋此處不綴述。具緣大師加持,放生,超度,安慰藥等等方法亦俱是。唯有到達此一無意識層次,才能改變個人的命運(即改變所謂病痛,出生八字、紫微斗數等所說的既定命運之束縛)。
最究竟的第四層次則是以「般若空性智慧」,治療眾生「貪瞋癡等根本無明」,令衆生能夠開悟而入佛知見,證入大智慧海。亦即如有宗的轉五識成五智,淨土宗花開見佛悟無生,禪宗的親見本來面目等。此則稱為「金剛大藥」,使迷途眾生終於成佛是也。
再三頂禮藥師琉璃光王「世尊」「如來」「大阿羅漢」「無上正等正覺」者(全稱)。
(詳參藥師佛咒語,十小咒中有之,惜似有闕文,未若藏密中藥師佛咒語表達之完整也)。

11. 福德者,「福報」與「功德」是也。福報乃於世間行善而得之果報,能令生於善道,但仍屬有漏之善,福報享盡則仍直墮惡道,再受苦難折磨,在六道之間頭出頭末,輪迴不已。功德者,乃由於不住於心「三輪體空」行善而得來,此即為出世間之般若空性智慧也,亦即是無漏慧也。所謂「皈依佛兩足尊」就是眾生要能成佛,必先具足福報」「功德二資糧也。有關「三輪體空」轉「福報」為「功德,般若空性智慧」之真義,若釋兩足尊為頂禮我佛雙足之前,僅及表相之義而已。行者當深入之以得其旨趣及受用。  
 
12. 因果業報,須信非虛。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應求解脫。先尋擇金剛上師,以為依止。虔誦四皈依,誓心不退。發大菩提心,廣度有情。嚴持淨戒,以立根基。常觀十二支因緣,明生死本。次習禪定。內觀自心,本來清淨。修深般若波羅密,了知諸法。猶如夢幻。心不執著,身隨所安。妄念起時,勿隨勿制。緣境違順,塵影好醜,不起愛憎。惟常覺照而忘覺照。佛心自心,本自如如。我見破盡,心一境性,即是成佛。 』此為蓮師離藏前往鄔金國度對西藏王妃及院眷屬之留言,其實也是最好的佛法概論,也是學佛修行次第最明確的教敕。
 
13. 《維摩詰經》~~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