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同事

个人日记

                                                                                     

1990年,我到京山二中工作,李、杨、陈、大吴、小吴、袁、熊都是我要好的同事,现在我们都各奔东西了。

那时候校长是熊先生,熊校长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不幸遗落京山做了老师,熊校长书教的不错,等做了校长,还是一丝不苟的上课,业务从不落下,当时二中老师中有些刺头,书教的好。那时候的老师,只要书教得好,就可以很牛,但这些牛人都服熊校长。熊校长是一个很强势的人,校长强势是好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当时社会治安不好,也没有110之类应急机构,一些小混混到学校闹事,熊校长就组织青年教师打,打得混混们落荒而逃,过了几天混混又来望风,在校外被二中老师发现了,混混被抓进去,饱受了皮肉之苦,再不敢来了,校园清净多了。那时候招生还没有调节生,一中先招二中再招,我们的生源很充足,许多人读不了高中,有些有钱的单位就和二中搞“共建”,每年捐钱捐物,二中不缺钱,老师待遇很好。

1990年秋季开学典礼,李作为新老师代表发了言,博得了高中生的阵阵掌声,那年,李做了班主任,在这几个人是最早的。他人很聪明,熊校长有意打磨他,工作中有问题先批评再点拨,出成绩就表扬。

学校给我们分了寝室,是教学楼上两头的耳房,那时候我们很快乐,工资够用,食堂提供饭菜,房子虽不大,却完全免费,年轻人在一起无忧无虑的,不需要考虑未来。有时间了我们就用扑克打拖拉机,玩得很疯,周末常常玩到凌晨3点,那时候我们记忆都很好,出了的牌能记得清清楚楚。也有兄弟学校的老师来找我们玩拖拉机,他们很难赢的。

袁只在周末和我们一起玩,平时晚上就宅在寝室,我去过他寝室,桌上有很多书,厚厚的《资本论》被他翻黑了,上面还用笔做了许多笔记,《许国璋英语》和《俞大絪英语》上面也满是笔记,据说袁是一个奇怪的人,你和他在寝室好好的说话,他突然说:“宣布你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和你没有共同语言,请你走出我的寝室”,客人走后,袁就一个人读书去了。两年后,袁考回母校读研究生,后来留校,现在袁已是博导,据说他的学术地位在那所211学校排第16位,且有上升的趋势,我有个同事和袁是大学同学,他的孩子考到了袁教授执教的大学,见到了袁,袁撺掇我那同事考他的研究生。

那几年,我们的主要娱乐活动仍旧是打拖拉机,后来我们相继结婚,学校分配给我们每人一间20平米左右的房子,那个小楼叫鸳鸯楼,我们用白纸把屋顶糊一遍,用涂料滚墙,旧屋就成了新房,糊屋顶用大白纸,要把大白纸糊匀称很不容易,需要两个人配合,当时新房的屋顶很多都是我和熊糊的。鸳鸯楼二楼没有厨房,走道就成了我们的厨房,把煤气坛子和灶搬到走廊做饭,每天中午和黄昏,走廊上就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

 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比我们早到二中,他的女朋友毕业后到广州教书,他回京山,陈一心想去广州和女朋友相聚,但调动太难,女朋友很他倒是一往情深的,后来结了婚,两地分着。以陈的学历和能力,带快班是绰绰有余的,但物理组能人太多,他一直被压着,后来毕业班也没有他的份了,早有能人在那里等着,有一年,高三缺英语老师,陈被抽调去带英语阅读,我们调侃他:你终于带毕业班了,却不是你的专业。

后来忽然来了消息,二中因为校园面积狭小,不办高中了,改制为初中,人心思动,许多老师开始调往一中和五中,熊校长去了教育局。离任的时候,学校还有几十万的积蓄。

 有人给学校介绍了一个勤工俭学项目:开化工厂,到一个偏远的地方买原料来加工,一年可以赚几十万。学校马上投入几十万,化工厂轰轰烈烈的上马了,大吴被指派为技术员,去验货的时候,大吴以科学家的方法,取了100个样品,化验,发现含量远达不到别人说的标准,马上打电话给学校不要付款,接到电话后,学校马上付原料款,后来,化工厂下马,设备当废铁卖了5000元,大吴被打入了冷宫。

高中改初中后,学校没有了其他收入,国家开始“普九”,“普九”拨款没有,学校自己想办法修基础设施,学校迅速负债了,我们以前的待遇几乎全没有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离开,小吴、熊还有李都去了一中。新校长似乎不喜欢人走,谁要走,新校长就留,用给职务和带好班来留,这些人终究要离开,等他们调走的时候,学校就扣发他们的暑假补课费(这些老师都是带毕业班的)。李准备调走,去找新校长,新校长不允,李坚持,新校长说,你要走,现在就把房子腾出来,李找我们帮忙,我们在大中午用借来的板车帮李把东西搬到了岳父家,李调到了一中。他在一中干的风生水起,后来和妻子一起去了浙江。

 再说陈,陈和妻子准备一起到武汉,手续很复杂,不容易,陈索性去了广州,到一所高中,他的才能在那边很快显露出来了,当时那边各班级之间各自为阵,陈提出整合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共享的意见,校长采纳了,让他负责年级的联考,少慢差费变成了多快好省,很成功,区教育局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就让陈负责整个区的物理联考,陈精心地组织命题、监考、改卷和成绩分析,区教育局很满意。半年后,学校提拔陈做了中层干部,一年后,学校准备在提拔他的时候,教育局领导说,这个人你们不要安排了,我们另有任用,陈就到区教育局做了科长。

熊的妻子到武汉工作了,熊也去了武汉工作。小吴去了珠海。
   杨和我住过一间寝室,为节省空间,我们拆掉了一张床,两人合用一张床,杨书教得好,管学生也很有方,不当班主任,却比班主任厉害,杨喜欢集邮,我就向他学习,《集邮》杂志是每期必买的,我们一起欣赏邮票的图案,参加全国最优邮票的投票评选,杨的藏品较多,看见好的小型张就买下,200多、400多、800元、1000元价位的时候都买过猴方连,《集邮》每期后面都有广告,我们发现邮票的价格在上涨,觉得商机来了,就办了几百个集邮证,新邮票一到,就拿到汉口崇仁路的集邮市场去卖,多少有些收入,邮票上涨了,许多人不知道消息,我们就去外面收购,我收到一本文革销票,拿到武汉加价几百块就卖了,要是留到现在,应该可以在原价后面加2个0了,真是可惜。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国家邮政发行金箔张邮票,需要凭会员证买到,得到消息后,我和杨办了100多个会员证,武汉的邮贩向我们订了期货价,一册加价150元,7月1日,中考早结束了,我们抱着一箱金箔张,加上
收购了一些,借别人的车到了武汉,邮贩没有食言,按期货价付款,然后说:“兄弟,有人盯上你们的钱了”,我们饭都不敢吃,在厕所把钱藏进防盗裤,上了出租,我想起克格勃丢掉尾巴的方法,就在中途换了一辆出租,直奔水厂车站,回到京山。
   
他的妻子和他是同学,分配在一所职校,后来职校停办,就赋闲了,那时候高中老师的收入差不多是初中老师的两倍,有些同事为了一点利益,非正常手段都用上了,杨约我一起离开京山,到外地工作,后来,杨去了洪山高中,两年后,广东一所学校有意要他去,答应他妻子一起去,档案重建,杨和妻子去了佛山,杨在那边干得也不错,几年后,杨成了广东省高考命题小组的成员。
    那个时候我参加过几次招干考试,每次都在最后一关落下,也想调动,还没开始,就被一同事报告了校长,惹得校长很不满,对我说话语带讥诮,后来有一次机会,报社招考记者,那次自我感觉良好,心想可以做无冕之王了,那时有此教职工大会,校长板着脸没头没尾地说:“我还是这里的校长,有人想走,不跟我说”,我想又有人想调动这下遭殃了,后来我去问报社,别人说,你考得不错,我们打算要你,去考察了,你们领导不放。自此,校长更恶了我,我亦更小视TA。
   据说每个人一辈子有7次机会,7年一次,第一次人太小根本不知道,最后一次已经不想抓了,中间的机会抓住两次就够了,这几个同事在30岁左右抓住了机会,发力奋进了,而我,在30岁的时候却开始认命了。 

 


文章评论

飘渺晨风

@{uin:296718837,nick:夜雨霖,who:1} 上了年纪,喜欢回忆

夜雨霖

你的文字把生活写得很慢,很有回味。

飘渺晨风

@{uin:512723956,nick:聆绫玲菱舲铃,who:1} 不知伤到人了吗?

一帘幽梦

时间都去哪了?弹指间,十几年就在呕血的讲义里,手握的粉笔里,课堂上对学生的孜孜教诲里,同事融洽的共事时光里·······你的同事真是幸运呢?多年后还被惦记,且在你的文字里呈现。是幸运更是幸福。

梦月

老师的习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朴实的文字间用一个字“情”字贯穿了全文!

陌上花开

看你走过的路,又重温了那个年代这个行业的历历往事。年轻真好,无近忧无远虑。奋斗有成好,平淡度日也是个好。喜欢这样的叙事风格,是滤去繁华的朴实!文如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