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黄帝先祖的舞蹈-寿阳爱社
明月珍藏
傩,作为古代人们驱鬼逐疫、祈福穰灾的一种祭祀仪式活动,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文化现象。它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老的祭祀仪式活动和民间表演艺术相结合的见证。由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西南地区的傩文化现象较为集中和突出,所以学术界一度认为“北方无傩”。事实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恰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随着山西晋南锣鼓杂戏、晋东南队戏等的发掘,“北方无傩”的看法被推翻。寿阳“爱社”也是一种傩舞或说傩戏,是在山西寿阳县平头镇北神山轩辕庙祭祀仪式中进行的一种仪式剧。它无班社组织,其表演具有群体性,表演者皆为本村村民,共24位,俗称“二十四家魂头鬼”。其中六位被称为“大鬼”,是“爱社”的主要表演者,其他十八位为“小鬼”由十几岁男童担任。另有至少两位乐师在场外进行锣鼓伴奏。“爱社”表演是全体表演者参加,十八位“小鬼”将六位“大鬼”三面围在中间,成“∩”形队列,并根据“大鬼”表演内容,不时为之呐喊助威。
寿阳“爱社”所表演的是“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具体内容为,黄帝被蚩尤的阵法所困难以攻破,后命将士扮作二十四个“魂头鬼”迷惑蚩尤,最后以智取胜。百姓为了达到祈福穰灾,人寿年丰的目的,便以重现轩辕圣主丰功伟绩的“爱社”表演来祭神娱神,以求圣主庇护,神灵与百姓之间便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所以“爱社”表演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功用。“爱社”的表演没有具体剧目,而是通过六套动作来展示“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分别为《武势》、《倒上墙》、《直墙》、《小场》、《过关》、《耍桌》。整个表演长约一小时。《武势》所表演的内容是假扮成鬼的六位将士与蚩尤开战前,积极进行战事准备。《倒上墙》所表演的内容是六位“大鬼”来到蚩尤所在的城门下进行商讨攻城策略,并为攻城作出对练和布阵变化。《直墙》是六位“大鬼”前仆后继地上前攻城,以示登梯攻城遇到困难。《小场》所表演的内容是六位“大鬼”在第一次攻城失败稍作休整后,重新进行布阵,并以“八卦阵”迷惑蚩尤,进行第二次攻城。《过关》是六位“大鬼”围城进攻,并通过偷袭爬上城墙开始夺旗战斗,最后取得胜利。《耍桌》是“爱社”表演内容的最后一部分,其表演内容为六位“大鬼”攻破蚩尤后,百姓沿街摆上供品犒劳,同时六位“大鬼”十分喜悦地享受供品的过程。
“爱社”的表演融合了武术与舞蹈,因兼具武术与舞蹈的特点而刚柔并济,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爱社”表演的整套动作都基于抱势、摆动势、推门、搂势、亮势、跨腿、倒侧、挽半页、斜势、软势、猴势、跨腿猴势、追锣小猴势、十字足、搭脑、珍珠卷半帘、摸壳这十七种基本动作,不断根据表演内容排列组合并又互相衔接成一统一整体,来表现“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内容,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和虚拟性。因其故事情节主要以黄帝与蚩尤两军对垒为主,所以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双方交战的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六位“大鬼”的打斗,做出各种虚拟的武打场面来完成的。
“爱社”的服装是由艺人们自己家特制的,质地为粗棉布,包括上衣、裤子、战裙和鞋。因为所扮为“鬼”,上衣、裤子皆取黑色。“大鬼”有战裙,整体为红色,上绣有银色鱼鳞纹,穿法为从腰部系带。鞋为自家妇女所衲的一双新鞋。“小鬼”的服装与“大鬼”略同,头扎白色毛巾,胸前斜挂一条红绫带,上挽一朵绸做红花,脚穿白底黑布鞋。此处可见,“爱社”中的“大鬼”的着装颇有古方相氏“玄衣朱裳”的遗貌,且无论“大鬼”、“小鬼”,都有装扮性质。人们穿着这样的服装,再配以道具面具,人便成了神。
“爱社”表演的道具是:“小鬼”每人一面小锣,为“大鬼”的表演伴奏。“大鬼”有毛巾、双绣鱼和背架,另根据表演内容需旗两支,在《过关》中表演攻城时用,方桌一张,供品若干,香炉一个,在表演《耍桌》中使用。
“爱社”的面具俗称“鬼面”,按照六甲的顺序分别为红、紫、绛红、绿、灰、蓝、六种颜色。造型为头有两角、顶有红发、突额、突眼、立眉连心、大鼻(有的上有蟾蜍图)、张口吐舌、獠牙外露、鬓角插有纸扎,耳部戴有两个金黄的大耳环,样子十分狰狞可怕。与晋北赛戏《调鬼》中的面具相比,“爱社”中“大鬼”面具更古朴,赛戏面具相对质朴简单。
此外,“爱社”的伴奏仅有一锣一鼓,无丝弦。另有十八“小鬼”用小锣辅助伴奏,以提高士气,加强战斗效果。
“爱社”的演出活动仅涉及寿阳县平头镇沟北和韩沟两村。因为地处山区,丘陵起伏,交通不便,现代文明进程相对滞后,才使得这种古朴的傩仪习俗保存下来。沟北村的“爱社”是在北神山轩辕庙祭祀活动中进行表演,其表演的场所是在轩辕庙和泰山庙内进行。现在地处董家庄村北神山上的轩辕庙已荡然无存,只剩大量石质构建。
沟北村为“爱社”的发源地,韩沟村为“爱社”的流传地。沟北村在韩沟村的北面,两村相距约十公里,同属平头镇管辖。解放前,韩沟村的“爱社”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三在村中进行表演,相传这天是轩辕黄帝的寿诞;解放后,韩沟村的“爱社”作为社火的一种,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参加元宵节社火表演。
寿阳“爱社”,于2006年12月,进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比珍贵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