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感人肺腑的农民工故事

个人日记


  “旭日阳刚”上春晚
  关键词:农民工心声
  44岁的农民工王旭和29岁的流浪歌手刘刚,在简陋的出租屋翻唱歌曲《春天里》的视频传到网上,迅速红遍网络,质朴有力的歌声感动了许多“70后、80后”,也感动了身为“60后”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周强在日前的工作会议上两次推荐这首歌,并动情地承认,自己被这段歌曲视频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网上受到热捧的王旭和刘刚,采纳了朋友的提议,组成了一个名为“旭日阳刚”的流浪歌手组合。而后参加央视的《我要上春晚》《星光大道》节目,成为《我要上春晚》的人气王,现在还在角逐《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他们最终很可能会顶着双料冠军的头衔亮相春晚,这也是草根明星最大的成功。

  农民工翻唱的《春天里》之所以持续升温,其本质原因并不在于作品过硬的质量,而在于这两部作品将视线对准了一直被忽略、被忽悠的人群,“歌词本身就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但主要还是他们自然流露的原生态的演绎方式和农民工的身份,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见义勇为农民工”
  关键词:英雄
  曾庆香,一名江西籍农民工,曾在东莞务工10多年,2006年有了一定积蓄后他便和妹夫刘弟元到北京创业,经营一家马具店。2010年3月9日晚10时,曾庆香和妹夫途经北京六环路小汤山路段时,发现正前方一辆大众甲壳虫车失去控制翻在路边,他马上叫妹夫停车,说车上肯定有人被困,两人不顾高速路上的危险,迅速将事故车上的一名女司机救出,当天曾庆香先救了央视女记者,而后两人又联手救助第三辆出车祸汽车中的被困人员,但不幸被后面快速驶来的车辆撞倒身亡,年仅38岁。
  2010年3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新闻时长1分14秒,回顾了曾庆香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并透露曾庆香平日一贯“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

  曾庆香的妻子杨素兰接过见义勇为奖金后悲痛不已

  “练摊帝”成励志偶像
  关键词:农民工创业
  2010年11月,一篇名为《300块摆地摊,我一年赚了15万》的帖子在两个大型论坛同时更新,吸引了20多万网友的关注。发帖人包正忠是一位28岁的西北小伙,他出生在甘肃省靖远县箬笠乡,为了理想,来到城市打拼。过去的一年,他靠着勤劳和诚信,靠着一个两平方米的小地摊,从300元钱起家赚到了15万元。他在网上讲述了和妻子近一年多来从摆摊谋生到开店创业的喜怒哀乐。此事被曝光后,他被网友称为“练摊帝”,他的奋斗史也被广为传播。

  前来讨教生意经的上千名网友挤爆了4个聊天群。包正忠也成为网络励志偶像,他让更多的人相信人生只要有目标,并付诸努力,总会取得成功。

  鞋匠坚持8年背邻居大爷上下楼
  关键词:热心肠
  在渝中区望龙门二府衙这条街上,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补鞋匠黄和平,大家都亲切地招呼他“皮匠”、“黄皮匠”。别看他是一个普通的进城务工农民,他的事迹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身边的感动》栏目。 78岁的蒋大爷,50年前因车祸导致瘫痪。他家住在二楼,上下楼就成了麻烦事。“我在窗口喊一声小黄,他立马就到。背着他走上走下,没有一句怨言。”蒋大爷的老伴景婆婆说,如果不是热心的黄和平,蒋爷爷也许十天半月都难下一次楼。平均每周,黄和平要背蒋大爷下楼2到3次,8年下来少说也背了两三千个来回。

  黄和平不仅没有嫌过麻烦,而且连他的妻子也时常抽空来家里帮老人倒尿盆、洗衣服。“他们夫妻俩像对待亲人一样帮助我们。”景婆婆说,许多次她想拿钱给黄和平表示谢意,都被他拒绝。来自四川广安的黄和平2001年起到二府衙社区生活,平时他的补鞋摊就摆在社区道路边。“不是只有补鞋才能找他,谁需要帮忙喊一声,他一定马上帮你搭把手。”二府衙38号的付先生在这个社区住了六七年,他自己都记不清麻烦过黄皮匠多少次。作为一个憨厚淳朴的农民工,黄和平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但他做的事让每一个人感动、敬佩。他凭着自己的执着与忠诚,谱写了一曲农民工的无私奉献之歌。

  农民工女孩路灯下写作业感动市民
  关键词:吃苦耐劳
  每当华灯初上时,从渝中区七星岗巴渝世家大门经过的市民常留意到,一个衣着单薄的小姑娘,常常背靠着家佳喜装饰广场已经关闭的电动扶梯,将课本放在膝盖上,蹲坐在地上写作业。几米远处,源源不断的车灯持续闪烁,发动机的轰鸣片刻不曾间断。借着路灯昏黄的光亮,她认真地思考、计算着。这个常年在闹市路灯下完成家庭作业的小女孩,让住在周围的许多市民感动不已。“孩子不容易,马路边这么闹,她却连头都不抬一下,一心一意地学习,真难得。”

  据唐老师介绍,班上33名小朋友,其中28人是农民工子女,这些娃娃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花的时间较少,孩子课后的复习和预习得不到监督,成绩往往不稳定。小燕萍的数学老师翻开她的作业簿,多在优良以上。唐老师说,想不到这些作业是娃娃垫在膝盖上写完的,正确率很高,只错了一些比较灵活的难度题。在老师们的印象里,小燕萍内向、乖巧。老师无法相信,每天小燕萍都直接背着书包去了马路边写作业,且到了晚上八九点以后才能吃上晚饭。

  “信义兄弟”接力还薪感天动地
  关键词:诚信
  俗话说“诚信二字丢,莫在世上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湖北孙水林、孙水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09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全中国的人。孙东林20年来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的承诺在网上广为传播,这兄弟俩,被人们称为“信义兄弟”。 

  “信义兄弟”20年来恪守不拖欠工薪的承诺,这在欠薪犹如家常便饭的今天,的确让人喟叹。有人用“侠肝义胆”形容他们,有人用“真汉子”形容他们,总之,这些语词充满敬重与感动之情,而这些情感皆发自人们真实的内心,不加掩饰,也不显浮夸。“信义兄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这倒不是说他们的事迹有多么传奇,他们的形象有多么高大,而是因为他们以最平凡的行为,恪守着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义良知,面对这份道义良知,我们却如同久旱逢得甘露。

  3月1日,“信义兄弟”哥哥孙水林的遗体在河南开封火化,数十名农民工陪同弟弟孙东林一起接护骨灰回家。
  (发展论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