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秘密——黄帝内经开篇的经典解说(一)

传承国学

《黄帝内经》“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经典的解说。
 本文来自育心经典YY早课   编辑:行云流水 

我一再觉得,《黄帝内经》这本书的这种感觉,真的是真的要反复的体会,反复的去诵读。我们中国的学问其实到后面,都是有一种通神的学问,而不是简单的意识的这种学问,比如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再比如说吧,可能很多人会喜欢看戏曲,京剧、昆剧,这些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实很多篇章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还是愿意去听一个名角,一个名家,在演唱、表演这一段非常熟悉的戏曲的时候。

那么这种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为什么要反复去看,我想就是赖老师提到的“味道”说,这里的“味道”,我们要反复去咀嚼,反复地去体味,黄帝内经也好,传统文化也好,易经也好,他当中真的其味无穷,而这个无穷,却需要付出代价的,就是要老老实实的,踏踏实实的,去反复的学习和诵读《黄帝内经》,诵读所有文化经典,只有这样,经典内在,圣人想表达的意思,才会慢慢地逐渐地敞开他的心扉,犹抱琵琶半遮面式地,如果没有恒心和毅力的话,我想我们是没有办法获取黄帝内经想告诉我们的东西。

曾几何时,记得有个非常有名的关于做销售的一个小故事,就是说,一个销售大师在现场讲课当中,他在现场架了一个巨大的大钟,然后从自己怀里掏出小小的锤子,不断地敲击大钟, 敲到最后,台下1000多观众,在剩下几十个人的时候,这个吊钟被小小的锤子敲出晃荡的频率。这个大师说了一句话:“任何的学习,任何的努力都在于我们的坚持,正确的坚持是多么重要。”

同样今天的《黄帝内经》,我们继续坚持着努力地学习《黄帝内经》整篇的纲领。他到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内容。上一讲,我们讲到生而神灵,我们明白了生命的重要性、 可贵性, 我们也明白了生命从最初的状态,我们作为后人,所谓后人,就是现在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再回到生而神灵的时期,但其实我们有办法重新找回“生而神灵”的这种状态的,至于“弱而能言”,我们继续地发挥自己后天聪明才智,去学一些该学的东西。
图片

所以我们今天要将后面三句话,做比较理性的剖析,“幼而循齐”这四个字表达了什么呢?一个生命的诞生, 到了弱而能言,到了幼年时期,他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什么现象,这要归根到老祖宗对人的规划,是有两条路要走的,做父母也是要做好这两件事情的,第一好好的喂养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身体方面茁壮成长。这个我们在最早在“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方面做过讲解,中国人看事情一定是把看不见的东西合二为一,既然有看得见肉体的增长,就肯定有看不见的层面,就是孩子养正的教育问题,在“幼而循齐”上有充足的体现。

我们经常讲,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像天使一般的灵动,像天使一般的柔弱,像天使一般的可爱,其实这里,有句话不知大家怎么理解,在西方的谚语当中,是这样形容天使的,天使的隔壁就是住着魔鬼,所以,我们在后面对孩子的教育和教养当中,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想法,看孩子一定要看他的正反面。

孩子生下来,生而神灵在我们的旁边,我们自己曾经也是孩子,立在世间之上,那我们有没有关注到,除身体以外情志方面的追求,记得昨天黄继忠老师在他的课程中重点提到情商问题,情商也是这两年提出最多的名词,正所谓“名可名非常名”,既然提出了这个名词,那就可见这个东西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看不见的全部,而对于中国人的想法直截了当,曾仕强讲座中我曾有幸和他进行过交流,他也简单明了,他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孩子来到世上,来到父母身边,无非是两个目的。

唉,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怎么是两个目的,难道孩子剩下来,难道他不是懵懂不知的吗,难道他不是一片混沌吗,难道不需要父母谆谆教导吗,他说不是的,孩子来到世界,有两个目的需要完成的,就看你怎么教怎么带,孩子来到父母身边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报恩的,回报父母的,来彰显父母,以显后世的。第二是报仇的,是来跟父母亲翻脸的,甚至是来杀害父母亲的。话虽然很俗,话虽然很直白,但是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不是真的只有这两个目的呢?

那怎样让孩子是报恩的,怎样让孩子不要来报仇呢,我想“幼而循齐”这四个字当中就点破了天机。循为何意呢?循的意思就是顺从,就是屈从,跟随,很简单,循规蹈矩的循,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意思。那么齐又是什么意思呢,齐就是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向什么样的水准看准,就是这么简单一个道理,就是“幼而循齐”的最内在的表现。图片

孩子在他所有的身体发育方面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那么就要在他精神层面给他一个可以看齐和对齐的目标,那是什么?那就是养正嘛,那就是做人,那就是我们育心经典一直所倡导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个能够做到“八德”,能够守到正的话,他就能够循齐,他就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人先做好。做人也是分两个方面的,有些人看起来仪表光鲜,看起来孔武有力,但是脑袋里面一包草啊,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不要说现在,在我们的大易国学社里面,我自己有时候会给大家做一些讲故事的交流,这段时间在给大家讲述战国风云的一些故事,我们看战国早期的一些高人、君主,成功的和失败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他们脑中的智慧有多少,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脑中智慧的高度有多少,所以我们简单来讲,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五谷杂粮,除了风餐露宿,除了他一切生长的养分之外,我们所有的人不要忘记了,孩子的精神层面需要更丰富的营养。

在这里我引述一个病例给大家交流一下,比如说喝牛奶,我们在节目当中不会对任何的病症和学术做一切的判断,我只是引述一个我看到、听到和感知到的一些现实的情况。我们想一下,牛奶是母牛在分娩小牛之后,分泌的这种乳汁,让小牛茁壮成长,这个是看得见的对吧。

但是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人在出生到怀胎整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大脑是发育最快的一个地方,好了既然有了这个店之后,我们就可以惊讶的发现,现在很多孩子因为过量食用牛奶,而导致什么现象呢,使之强壮、身体健康,这是看得见的层面,但是看不见的层面,在孩子长大的时候,在孩子踏入女七男八的时候,我们非常懊恼的发现,孩子的性特征体现了,孩子大脑的智力发育迟缓了,孩子整个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他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接受更好的智慧,所以我们有一个感觉,喝不喝我们自己决定,但是从现在整个体系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产生的种种病例,已经令我们感到,无所适从,没有办法去选择,没有办法去售卖这些商业的东西。

所以我们想,《黄帝内经》开篇为什么要花这些笔墨来告诉我们“幼而循齐”呢?真正回归到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我们现在都会说,孩子在生活上要粗养,在精神上要细养,可是做到的能有几人?什么叫粗养?粗养就是让孩子保持三分饥和寒,而在精神上要给孩子一个强大的精神内在,给孩子一个强大的人生目标,给孩子一个强大的人生动力。

顺境告诉孩子“厚德载物”,逆境告诉孩子“自强不息”,我想孩子如果能够掌握这样一个内在的定海神针的话,孩子怎么会去报仇呢,孩子怎么不会去报恩呢?一个人如果缺乏了精神信仰,我们可以想一下,这种人就真的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缺乏了自己的内在,缺乏了对人生的追求,同样的缺乏了对自己身体的保养,总是以为生了病可以有药吃,总是以为哪里烂了可以割掉。可是中国人从来不这么看自己,中国人看人从来都是整体的看的。

《黄帝内经》开篇还告诉我们,孩子生下来就是神明般的不可思议,孩子生下来不久他的思维逻辑就开始慢慢的启迪,所以在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千万要给孩子循齐,就是给孩子正确的、经典的人生方向,告诉孩子,饮食也好、衣服也好、居住环境也好,上下学要坐校车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这些有则好,无咱们也坦然接受,但真正的孩子的心理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也告诉你们,内在的精神强大,才是我们以后立事、立人之本。

其实这样讲的话,给大家说一下我自己在家里的做法就是这个样子。我跟孩子妈妈经常在饭桌上,闲暇之余,经常交流一些经典的心得,当然孩子的妈妈可能在这方面,用功方面不如我这边,因为我每天都在经典里面打转,今天看这个,明天看那个。所以我们感觉的就是,孩子说太多真的没有必要,父母亲先做好,只要父母亲先做好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我相信孩子能够感受到,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进行的,原来日子是可以这样子过下去的,讲太多没有用的。

而且说到这里,我们也感觉到,什么叫幼而循齐呢?我们马上看下面这句话非常重要,“长而敦敏”,敦敏这两个字就是判断孩子小时候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我们知道“幼而循齐”是给孩子精神层面的修养和引导,那么“长而敦敏”就体现在你的身体方面了,非常重要.

我们不需要我们的孩子像文弱书生那样,我们不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只是满嘴夸夸其谈,而手无缚鸡之力。这样的孩子一样是不健康的,只不过这种不健康,不体现在西医的体检指标上面,不体现在他肌肉有多强壮上面,而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力量,体现在我们看不见的层面,而这种看不见的层面力量是最强大的。

我们经常会说了,一个家庭当中谁最有力量,是父亲还是母亲,其实我想,都有力量,但是又个前提,要看环境。我们看到很多的家庭,很多父母亲在遭受了巨大的变故之后,取决于这个家庭是否能够完整的走下去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父母亲心中,精神力量强大与否。无论有什么样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只要在这种精神信仰面前和精神力量面前,一定是土崩瓦解,而这种精神力量对一个人生命的追求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图片

图片

我们非常清楚当今有一位很有名的空间物理学家叫做霍金,霍金是从小身体瘫痪,躺在轮椅上活到现在,我们试着想一下,如果这样的状态,换做一般人的话,如果这个人心中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持的话,可能他活不到20的,更不要说到现在还能够孜孜不倦的涌现出那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学术论点。这就是因为内他心里面有一种声音在呐喊,西方人会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种对生命的自强不息,好像西方人这两年做的比咱们好,我们呢,一旦身体有了不舒服赶紧就去医院。

其实真的心里想一想,很多情况下,我自己认识很多西医的医生,因为毕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多少会不耻下问,会跟他们交流下这些药的心得,包括西方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等等。

交流过程当中,总有这么些人会成为同道中人,他们跟我说,邹老师,我告诉你,很多病,其实病人没有必要来医院的。稍微锻炼下,稍微发下汗,甚至有些癌症,只要你的心这种力量够坚强的话,甚至你不用做这样的化疗,这样的手术。因为做了也无济于事,与其这样子的话,为什么不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生活。当然,这种话我们只是内部说一说,没有说大家得了什么病非不去医院,不是这样子。

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在这交流《黄帝内经》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一些流派,一些论点,我们交流下一些观点。我们也学习孔子的述而不作,我们不发表任何判断性的论点,这样子也不要说我们误导大家,反对西医,不是这样子。西医也有他专长的地方,只不过现在西医已经是违背了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最初的原则,里面太多商业利益的东西了。

这篇文章比较长,分两次转载。发现大家比较喜欢邹老师的课,我也很喜欢。

我是修身齐家的行云流水_芜湖,喜欢国学,中医养生,育儿。喜欢我,请加我QQ:79777527 

你愿不愿意试一个幸福的现在和未来?

http://user.qzone.qq.com/526087165/blog/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