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基础:掌握光比,拍出自然的人像照片
音画欣赏
若想要让整张照片能有更精准的曝光效果,如何有效控制主体与环境两者的光比,便是玩家首要学习的课题,所以在开始之前,要先了解光圈、快门、ISO与闪光灯的之间关系。
光比是掌握影像立体度的重要关键
光圈与闪光灯
我们都知道光圈是用来控制画面景深程度,但它也是决定镜头进光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皆固定的情况下,光圈大小和进光量的关系是成正比,也就是说当光圈越大时进光量会越多,整张照片(主体和背景)也就越明亮,而光圈缩得越小,则会越显得曝光不足。读者可以试着想象,在相同开启时间(快门)下,将水管的孔径(光圈)开大和转小,所得到的结果会是不同的,而从右侧的图例可得知,当维持相同的快门和ISO感光度,照片整体的曝光量会随着光圈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光圈F2.8。
光圈F8。在闪灯出力(1/16)、快门(1/200秒)和ISO(200)皆固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照片整体的曝光量也就会越明亮。 在了解光圈基于闪灯的影响后,接下来来谈谈 ISO 感光度。ISO 对于闪灯的运用则是相当有趣的一项因素,因为 ISO 感光度和GN值(闪灯出力指数)有很大的关系,当 ISO 越高,其闪灯的 GN 值也就越大,而这其中有固定的系数可参考(如表格)。 ISO感光度系数 以Canon Speedlite 600EX-RT为例,其闪灯全出力的最大GN值为60(ISO100),当把ISO调高至200时,全出力的GN值就会变成84(60×1.4),ISO设为400时,则变成120(60×2),以此类推!所以由此可得知,ISO 高低是决定闪灯的出力程度,也就是当 ISO 越高时,闪灯能照射到的距离也就越远。 ISO100。 ISO800。当ISO感光度越高时,闪灯出力会越大,其照亮的距离也就越远。 首先请确认快门在机身的闪光同步速度之内(一般为1/160s),令闪光灯可以正常工作。 无论是闪灯、棚灯或是外拍灯,所打出的光都是属于「瞬间光」,和阳光、日光灯、台灯等「持续光」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由于「瞬间光」远比相机快门开启的时间还要短暂许多,再加上已先决定好的光圈大小,所以当闪灯发光的剎那,就已决定主体的曝光量,因此在快门帘尚未完全关闭之前,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进行除了主题之外的曝光,读者可从上图中清楚看出其结果,快门速度只会对背景光的明暗有所影响。 1/200秒 该用什么模式拍照? 相信玩家一般在拍照时,均习惯以光圈先决(A)模式为主,但若要精准的控制主体与环境的光比关系,建议不妨试着以全手动(M)模式来拍摄。原因在于在M模式底下,所有的拍摄参数皆由玩家自行决定,因此对于控制画面的光比控制将能有更大的弹性。 TTL 模式 前面提到,由于 TTL 模式是以被摄主体的曝光为优先考虑,所以在此模式下,无论如何变更光圈值,均不会影响到被摄主体的曝光效果,闪灯将会自动调整出力,让主体获得最正确的曝光,因此这个时候变动光圈值,只会影响画面的景深,和背景的明暗程度而已。 相机模式转盘上的M,代表全手动模式。 光比控制实例 在了解了曝光参数和闪灯之间的关系后,接下来就以实际范例来说明常见的两种不同环境下,该如何利用闪灯拍出主体和背景皆清楚的照片。 假日和好友相约在咖啡厅聚会享用下午茶,落地窗洒进来的自然光令人感到无比舒服。这时的你要帮友人拍张照留念,于是拿起相机构好图就按下快门。从LCD发现画面中友人的脸似乎过暗,原来是主角身后的大片户外光源影响了测光系统,进而导致相机误判,所以采用适当的测光模式后接着再拍一张,结果虽然主角的脸部已曝光正常,但背景却也变得过曝。要克服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玩家只要先对着主体身后的背景测光并试拍,以确保能背景能有正确的曝光之后,接着便固定此参数并开启闪灯以TTL模式对主体补光,如此便能得到主体与环境光比平衡的影像作品。 未使用闪光灯补光。 在逆光环境下若想拍出主体与背景都曝光正常的照片,只要对着背景测光,然后再用闪灯为主体补光即可。 晚上下班后和另一半一起到餐馆共进浪漫晚餐,店家的特色布置吸引你们的目光。餐后,得到老板的首肯便开始在店里四处参观并拍照留念,由于是在昏暗的室内,所以你很自然地开启闪光灯进行补光,但拍了之后发现,虽然另一半的脸有吃到闪灯的光,但背景却都偏暗,让整张照片看起来不太自然,若要增加闪光补偿,又怕主体会变得过曝,这时该怎么办呢?其实只要在以不手震为前提下将快门速度放慢,就能明显提升背景的亮度,这样不仅照片变得好看许多,也能清楚带出背景环境,留下美丽的纪念照。 若不想在夜晚或室内拍出只有主体亮而背景暗的照片,记得适度的放慢快门速度,就可轻松拍出美丽的夜间人像作品。
ISO感光度与闪光灯
快门与闪光灯
场景一:背景亮主体暗
场景二:背景主体皆昏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