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第十二讲

手机日志

本讲 主要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关于绝句的语言风格;二、谈谈诗的密度;三、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一、 关于绝句的语言风格
绝句的语言风格应该是真切、自然而有余味,因其在唐代是可以咏唱的,所以不能写得古僻生涩,要适宜歌唱,要让别人一听就明白,所以绝句的语言一般比较真切自然,不故作晦曲,不滥加雕饰,而实情实景宛然如见。
下面我们举几样语言风格的例诗:
例如:
李白的《七绝春夜洛城听笛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诗语言真切自然,语调舒长,读起来或吟唱起来,朗朗上口,尤其是三、四句,以问句做结,以便一唱三叹,更能收到语近情遥,有弦外之音,使人神远的艺术效果。

清代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二十中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
使人从吹玉笛这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但是,真切自然又不等于粗直浅露、直白、一览无遗,还需讲求含蓄与韵味,尤其是诗篇结尾处,要做到语绝意不绝似乎话已说完又似乎还有千言万语未曾说出,才能给人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美的享受。
我们继续以李白的两首绝句做比较分析: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的妙处在三、四句,如说汪伦送我的情比桃花潭水还深,那就平淡无味了,妙就妙在诗人反过来说三千尺的桃花潭水反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深。

我们再读他另一首:
《七绝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语言平淡自然,而含蓄之深令人神往,诗人把惜别的情感,藏隐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特别结句,悠悠不尽的天边流水又能容得下读者多少黯然伤神的联想啊!

和《赠汪伦》相比较,这里,他不是赤裸裸的倾诉自己的情感,也不是客观的描写景物
而是把情感和客观景物有机地揉在一起,引发人的遐想。相比较这首诗就更有味了。

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绝句的语言风格:

1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七绝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 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2
、平淡:又称质朴,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一般擅长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五绝归园田居》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3
、绚丽:其特点是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  
4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七绝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画 
5
、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七绝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6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 

《五绝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7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长。 

《五绝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清静幽深---像一株深谷幽兰
8
、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七绝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还有 雄奇---气势雄伟 立意新奇、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沉郁---苍老遒劲 凝重深沉 等等,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
二、谈谈诗的密度
密度一词 起源于物理学,意为同一体积中所含质量越多,则密度越大,而现代人将这个词用到诗里,则是这样解释的:
就我们的绝或律,字数行数极短,只限于二十字、二十八字或四十字、五十六字。在读者面前仅有一瞬间的展现,却要给人必须提供一个玩味不尽的意境,由于量受限,所以在质上务必要求精炼浓缩,使有限的句中所含诗意,不仅丰富,更求饱和,所以现代人用了这个术语来解释诗的层叠婉转意浓情深。应该是从七个方面来理解诗的密度问题,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今晚只从两方面去讲,让大家有个简单的了解

1
、一句数折,意象复叠,可使诗意浓至。

诗心文心,无不以曲折为本色,曲折得法,可以使同样长度的句子里,意义加多,也可以使单一的意象,转变为复式的意象,反之,一句平直的诗句,毫无曲折,容易使笔墨形成浪费

下面用举例说明:
《七绝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前幅密度极大,一、二句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钟声。但却实现了从感觉世界向理性世界的飞跃,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又如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中的第三句一春梦雨常飘瓦,这句如果省做春雨常飘瓦,虽然也美,但总感单一,加了个字,与字结合起来,在音节上很动听,还表示出整个季节的长度,无意间使春雨有了绵绵不绝的具体意象,另外加一个字与结合起来再体会,是不是起了曲折作用啦。

并使原本单一的的意象上加了一个抽象的的概念,便形成了繁复的意象,且梦雨二字,又自然和神女的云雨巫山联系在一起,使原本的实景变得如梦如幻化实为虚,虚实相依的神奇就在于这个字上!


2
、分做数层,层层入里,造成层波叠澜的境界。
 
曲折多,密度就大。方东树曾说凡短章最要层次多,每一二句既当一大段其实,这句话也是同样的理,讲究用意的层次,能透深一层去写,总比泛泛的只做表皮轮廓的描写,更显得多一层意味。

例句: 
苏东坡《煎茶诗》诗中的活水还将活火煮,描写煎茶的水需要活水,煎茶的火需要活火。

怎样才是理想的活水呢?

下句自临钓石汲深情。就是活水的说明。
杨万里说:第二句七字而具六意那我们看看是那六层意思
水清,一也;
深处清,二也;
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
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
东坡自汲,而非遣卒奴,五也;
用感情去汲,  六也 

这段话出自诚齐诗话页三非仅如此,东坡自汲是雅事,钓石是雅物,钓石下清澈之深水,何尝不雅?取来煎茶更雅!

这样看来,这两句是作者静观思考后组织成的极度精密的句子,能具有六层意思,可见密度之大。
三、渔洋绝句第十一法
1
、【要点】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2
、【要点解读】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因此,前三句铺垫的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所以本法,重点应放前三句。第四句点明自己即可
3
、创作过程: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例诗:
长江如练布颿轻,千里山连建业城。
草长莺啼花满树,江邨风物过清明。
——
江上望青山忆旧二首之二
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飞鸟,卧看金陵两岸山。
——
大风渡江三首之一
三月嬉春射雉城,钵池新水縠纹生。
紫云低唱灵雏拍,爱忍春寒坐到明。

风俗淮南古禁烟,红桥解褉雨晴天。
酒徒散尽杨枝别,说着花朝一惘然。
——
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三首之二、三
沈黎东上古犍为,红树苍藤竹亚枝。
骑马青衣江畔路,一天风雨望峨眉。
——
夹江道中二首之一


作业:命题诗《七绝枫舞》
要求:
1
、采用渔洋第十一法
2
、限韵十四寒
3
、运用绝句语言风格
4
、尽量使诗的密度层叠 意浓情深

评阅要求:
1
、采用渔洋第十一发 20
2
、限韵十四寒 10
3
、运用绝句语言风格 10
4
、尽量使诗的密度层叠 意浓情深 20
5
、格律 10
6
、意境30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