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古韵、典雅之美

个人日记

    首先我们从现代最熟悉的旗袍谈起。一提起旗袍,就有一种冷艳的忧伤,有一种繁华落尽的沧桑,总让我想起一些爱穿旗袍的红颜薄命的女人,比如张爱玲、阮玲玉。她们身着旗袍的形象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宛如古典的花,盛开在时光深处。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那时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现代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市的上流名媛,她们热衷于游泳、骑马、打高尔夫,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的西式生活,以至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國服”。

图片
    
        
经过多年的修正和改良,旗袍已经成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用最中国的布料、丝绸、锦缎,做成最具中国特色的服装——旗袍,穿在法发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国女子身上,那种东方的美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旗袍在这里,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而成为一种象征,
这种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的美。 为什么它会成为经典,答案也正在这里。
    旗袍的内涵决定其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菜贩身着旗袍脚趿拖鞋的模样,这是对美的糟蹋
 
图片 

    在魅力中体味永恒:
    旗袍最风光的时候当属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登峰造极,身着旗袍的女人更显得风姿绰约、妩媚动人。
    感觉里,穿旗袍的女人是高贵的,而受了张爱玲小说的影响,也总觉得穿旗袍的女人总有淡淡的伤感和颓废。宏观后来想一想,伤感和颓废恰恰是现代人看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印象,这的时代最风光的旗袍也被染上这种特质,以至于很多人有时对旗袍总看得不那么顺眼,预示就很喜欢用所谓的阶级仇恨的眼光对旗袍来一番批判。
    但是21世纪是个讲究时尚的世纪,当旗袍一夜之间再次成为流行的焦点时,时尚的都市女人马上对它情有独钟起来,为自己定做几套做工精细的旗袍事实上女人如今的选择。穿上旗袍,人的感觉立即就变了,便的典雅高贵。

图片
    
         穿旗袍的女人是骄傲的,她们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良好仪态和修养,再配上风姿绰约的旗袍,脱俗但不免俗,华丽但不张扬,这样的女人只要一出现,注定是引人注目甚惹人忘神的。和穿新潮的流行服饰不同,穿旗袍的女人给认得感觉更多的是古典的骄傲,这种骄傲是种美德,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而穿旗袍的女人纯净水做的,没有丝毫的杂质,很柔软,旗袍的装点让她们的软更显得洁净无暇。她们透明了,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举止,都能泄露她们心中渴望激情的秘密,这样纯净的水在男人的眼里成了珍藏多年的甘醇佳酿,男人们都情愿长眠在这样的水里不复醒。
    但旗袍不是谁都能穿的,它是一种很固执的东西,惟有东方女性甚至只能是积淀了太多华夏五千年厚重历史的中国女人才能把它穿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境界来,她们是世界服饰潮流的带动者,当她们发现古老东方的旗袍竟能穿出这种境界来时,她们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并把它引领成新一轮的世界服饰潮流。   
    有人说,这个时代的女人是善变的,因为这个时代缺乏经典。旗袍无疑是经典的,经典的东西能成为时尚,那时旗袍不可抗拒的魅力之。但更重要的,是旗袍让这个时代的女人身上多出了经典的品品位,她们不是善变,她们只是一直在追求一种能成为经典的东西,所以、当旗袍不可抗拒的变成这个时代的时尚时,她们不可抗拒地爱上旗袍,她们从旗袍的不可抗拒魅力中体味到让她们感动的永恒。

    藏在玻璃后面的旗袍:
    记忆中的旗袍,应该就是长及脚面的衩也仅仅开到膝盖以上,莲步轻移中显出一丝欲说还羞的含蓄隐忍。最为欣赏的是纯色的织锦缎制成的旗袍,月白、墨绿、珠灰、宝蓝……料子要润滑而闪光,但光亮不是刺眼,而是温润如玉一般的色泽。穿着它的女子,要有清秀的鹅蛋脸盘着一丝不苟不苟发髻,髻上的玉簪,腕上的玉镯,都泛着温润的光泽。那样的女子,内敛、文秀、典雅,处处透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和几代书香的熏陶,或动或静,一如清雅的国画,
呈现出一种端庄、大方、沉静、典雅之和谐美。 
    旗袍还有另一种风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在百乐门的跳舞场上,霞飞路上的先施公司里,黄浦江畔的路灯下,常常有这样的女子闪过:烫发,描眉,勾眼,点唇,身着及膝或高衩的旗袍,织锦缎、洒花绸,水波绉,乔其纱,朱红、翠绿、宝蓝、金黄…衣香鬓影,流光溢彩,营造出十里洋场的香艳繁华。
    旗袍也可以是朴素的。平常人家女子身上,大多是白夏布或丹士林布的自制旗袍,少了繁复的手工和精致的装饰,透出的是平和、温厚和安心。在青瓦白墙的小院里,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临河而筑的河桥旁,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忙碌身影。
 

图片
    
   当然,旗袍毕竟只是一种服饰,不凡女子可以将它演绎得卓尔不群,“五四”时期的女学生身上的蓝布旗袍,配上一端垂于胸前,一端搭在肩后的围巾,洋溢的是年轻的书卷气和意气风发的热情;张爱玲可以用一件绿底红花的俗艳旗袍映衬才华横溢的清高。
   端庄、香艳、朴素......想象中的旗袍有着千般的风情,于是常叹息那些T台模特和礼仪小姐身着的旗袍犹如纸剪的木偶,缺少了灵动之气。本以为怀古风的兴起,可以让我们目睹旗袍的风采,然而遍观街头,觉得现代化都市女子的身上,总是缺少一种气质,那就是旗袍的精魂。
   或许,想象和现实本来就有差距;或许,旗袍和我们,已隔着一层岁月的玻璃,对于旗袍我们可以欣赏,却不能触摸。
旗袍的风韵是在内敛、含蓄、温柔中展现的。很多时候,只有在这片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地上才能呈现出来。。。
   接着介绍我们最古老的汉服——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原型,但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