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

个人日记

       料理完48岁堂嫂的后事,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在短短五六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周围我所熟悉的环境里八个鲜活的生命溘然长逝,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而且感到不可思议。
        对于他们的死因、年龄、性别及家庭经济状况,我做了如下的调查统计与分析:他们中年龄最长的53岁男,最小的40岁女,42岁男,44岁女,48岁女,48岁男,49岁男两名。其中53岁男死于心脏病突发,40岁女死于肝癌,42岁男死于工程事故,44岁妇女死于肺心病,48岁妇女死于消化系统癌症,48岁男死于脑溢血,49岁一男死于心脏病猝发,49岁另一男死于肺心病及肾衰竭。令人惋惜的是他们正值壮年却英年早逝,真是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
       我们惊讶的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四十多岁的人,除一例死于工程事故,其余均为积劳成疾。从农村目前家庭经济状况分析:有两例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四例经济状况一般,两例经济状况贫困,而贫困的都是因病致贫。从性格方面分析:除两人比较开朗,其余六位都属于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型,平时言语不多,不喜欢与人交流比较木讷。也就是农村人常说的“抿嘴狼”,有啥事藏在心里不愿向人倾诉、发泄。生活比较单调,甚至很少与人交往,朋友圈子狭小。
        而另外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我们这儿的农村,绝大多数农户就是靠五六亩土地维持生计,闲暇之余外出打短工去砖厂或跟基建队下苦力补贴家用,年纯收入也就是两三万元,少部分有头脑的青壮年经营六轮轻卡或拉砖,或伐树,或收粮,一年也就是纯收入七八万不到十万元,这些人毕竟只是极少数。单靠那几亩果园或庄稼地很多人都是入不敷出,根本没有多少积蓄。
       农村目前最大的花销莫过于建房,而农民在自家的宅基地建一套新房动辄就得十多万二十万。另一笔大花费就是供孩子上学,现在的教育投入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保守的计算从小学到大学让孩子维持最基本的学习生活,最少得十万。给孩子结婚,也是农村第三大花销一般就得十万,这还不算房子。一般有儿子的家庭从盖一套像样的楼房到给儿子完婚,理论上的数字最节省的也得20万。而根据一般家庭年纯收入的情况,他们省吃俭用办完这几件事也得十几年攒,而这十多年一家人还要健健康康没个大病小灾的。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家有老人亡故的,葬埋老人的费用要花几万元了。
       人们生活在这巨大而无形的压力下,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整日顶风冒雨、起早贪黑为生活奔波、节衣缩食、积劳成疾,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有了病痛也忍着,不能及时诊治,怎能不英年早逝!?   尽管生存压力很大,人们应当有良好的心态,不与别人攀比,干工作做事情应当量力而行,要注意劳逸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定期体检  ,有病及时治疗。以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态  、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去。
       当然,我们要清醒的看到 当前农村医疗医保体制还很不完善,农民没有定期体检的机制,仅有的合作医疗报销的也是一部分,农民怕体检怕生病,有大病看不起。加之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几乎没有,有的也很不完备,农民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很简单。缺少运动场地运动器材,除了终日劳作,很少有人去做体育锻炼。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一代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随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发生这样的悲剧会越来越少,农村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为构建幸福美好的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文章评论

sky

分析很透彻!

萍儿

深刻!生活的压力,导致精神上的压力,还有生活的品质(吃劣质食品、工作环境恶劣、过度劳累等),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可能这些都是诱因。

永久回忆

这应该是农村大部分人的集中体现。30到50岁的人正是生活压力大、风险系数高的时段,思想压力本来就很大、再加之长期食用农药侵蚀的蔬菜和水果、饮用不纯净的水和呼吸污染的空气,人们的健康怎么会有保障?只靠农村的合作医疗之类的社会保障解决健康问题是根本不行的,这些只是‘保而不包’。所以希望大家还是通过一些商业保险来解决医疗和健康问题、、、、、、新华保险随时恭候大家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