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关于般舟行法克制放逸的开示

师父开示

慈师:般舟法很好。释迦文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无量众生宣化般舟一法,说《大集经》,在大集会上来讲般舟行法。天台判三昧分四大类。(编注天台有四种三昧: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这是常行三昧的一种,就是所谓的不休息。其他三昧的修法就很多了,常坐啊、礼拜啊,象法华三昧有礼拜呀、绕佛呀、什么供养之类,一相三昧,常坐不卧的三昧,有随意三昧——一切时处的修持什么。这个般舟三昧是个不休息的法则。
 

实际我们人身最大的意识障碍就是休息,遇到困难就一定会避开它来休息,累啊、困啊、饿啊、痛啊、痒啊、掉举、无记都会现前。般舟一法的确会使你的生命意识的密度极大地加大,尤其是第一天行般舟,基本上把我们五蕴之身所有的感知都会激发出来。一般一日、二日、三日之后,基本上就能有个比较深刻的感知。这个法是对欲界、色界二类有情讲的一个法则,也是在我们人类的60到40岁之间最为恰当的一个法则。

因为人在这个时代不管修什么法,显也好、密也好、禅也好、学教也好,经常放逸,放逸是这个时代的共业,有机会只要舒适一些那就很好,就过去了。真正的来激励自己的道德,成熟自己的善根的机会基本上在自己的舒适安逸中就过去了,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人生越来越短暂,我们现在就平均70岁的这样一个寿命,这个年龄里我们有很多与法不相应的机会,但般舟给你提出了一个生命的二十四小时里面每一刻的运用里,你自己会感知得到,它逼你去感知。因为不许你坐,坐,可能会昏沉,这个地方会更昏沉。因为是站立走动着,所以它就把修行的密度,给我们通过一种经行的方式,把它给鼓励出来了,就比较容易避开放逸。这个时代般舟一法无疑地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路子。

许多人在密呀、禅呀、教呀,或者什么的,到一定的时候它会制约在某一个地方,滞,滞在某个地方,就是说很难增上的一种,什么感知也好、什么法益也好,那么般舟无疑如兴奋剂一样的一个——我们说是鼓励性的一个加持。在这个法里,理论是没有意义的,任何平时的理论都没有意义,因为你的所知到痛的时候、困的时候都不起作用了,在饿的时候,都不起作用了。你平时讲的道理啊,我们夸夸其谈,很多教理、教义说得都很圆满什么的,甚至像开悟的人一样可以谈很多高尚的话,但是这个时候都不起作用了,脚疼啊、腿疼啊,都不起用了。我们走过般舟以后就有这个体验,这个时候任何道理都没有意义了,平时所有的教义在这个地方都变得很无力了。干什么呢?你去实践去。你用生命来体验你平时的知见吧!这是一个不留情的地方。

有时候我们自己骗自己很留情的。哎呀,把自己画的很圆,意识呀、感知呀什么都很圆,但是圆来圆去对自己没有什么真正的增益,可能会把自己限制在自己所谓的圆解碍,圆解为碍呀,碍处,就把你思想给给制约住了。

我原来接触过很多学大圆满的,或者学禅的,一张嘴可以说就是放光动地的,但一到事上就不行了,他们就趴下来了,事上就……。稍微有一点触动自己的什么利益呀、名誉呀,触动自己的什么就不行了,就挂不上了,就挂不上了,就不能相续下去。对修法的人来说,般舟无疑对我们这一个放逸懈怠的时代带来一个鼓励。

世尊授过记,在这个时代,有五百贤者,有在家出家四众,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发了一个愿,领头的人就是贤护菩萨,也就是跋陀和菩萨,四众弟子在佛面前发这个愿:佛灭度之后,为了使法义炽盛,为了使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末法时代应化于世,鼓励有情行持般舟,乃至于未来际,多有众生因此法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直到弥勒世尊降世,此法盛行。弥勒世尊降世之后乃至说贤劫千佛,我们一大劫中的一小劫,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尊世尊,都在一个劫里出世,那么这个劫也是般舟行法最昌盛的时间。


这个法能使无量众生因行法而成就无上菩提。何以故?这是无休息的一种实践。凡夫就是要休息,但那个休息的方法不是真正的休息,是一种所谓的业习的一种方便吧。这个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能遇得到是十分有意义的,或者说是很好的福报才能得到的。可以读一读《大集经》,就比较了解。

实际般舟一法在我们汉地是极为的不出名,古来以久多为潜行密护。近代四众都有一点一点的实践了,不管是相似也好,结个缘也好,都很好。真正证得三昧不证得三昧,那是个人的机遇问题,但是我们鼓励这个法的这种普遍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法在我们大陆上有一些相对的实践的过程,过去还是直接否认的人是比较多的,现在基本上大家都不否认它了。相应不相应我们不管它。但是已经有人实践了,已经可以实践了,大家已经接受它了,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

图片

般舟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