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站散文授课内容
个人日记
(说明一点:下面在有《》中的文章题目,都是我在江山发过的,为便于对照本文章的论点,备注在这里,是为了加深对于我的经验之理解。本讲座后,讲稿发在江山散文栏目,《》中的文章到那时再看也不迟,有问题可以在那些文章后面跟帖提问,我会一一作答。 谢谢。)
表现手法可以分成三种,就是抒情、叙事、议论。议论又以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杂文见长。杂文有很多艺术表现和现实问题,篇幅不小,这篇文章里不加以赘述了。
可以使用戏剧的要素——矛盾冲突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意图,但是可以不必照顾时间空间的高度集中;
可以像论说文那样说理议论,又不需要运用哲理、概念、抽象、推理的手法论证。叙事、描写、抒情、议论,根据自己的文章立意单独使用或兼蓄并用。
散文,是一种能大能小、能包罗万象、能融合多种文学体裁、能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体。这种散体文章,还可以写史传、论说、颂赞、游记、书记。因而短小精悍为要,取材广泛。须长则长,明义可短,不拘一格。
散文文章的架构和手法,可以用生活中的事物事件来塑造人物,像小说那样刻画人物性格,又不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
散文是生活高度集中的产物。能让读者觉得动听、耐看、寓意深刻,产生记忆的文章,是需要花大力气去写的,是生活的高度集中概括。不是刚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立刻动笔写出来的,那样的文章一定苍白、无力或者单薄、呻吟。
因此,我主张要深刻懂得要写的对象,要深沉地融入要写的对象。当对象的影响常常缠绕自己,腹稿已经跃跃欲出,感情达到了真挚的需要,到了非写不可的时候,让文章里的对象去“写”,而不是自己在里面掺乎,也就是深入了角色,就能写好。
有的文章素材需要多少年才又蹦出来。那时,情节、细节、词汇就接连出来了,而不是冥思苦想到处寻找情节、细节、词汇。心里有话,自然而然地一气呵成,笔下就说得出来,恰当的字眼就会用到了恰当的地方,不会生拼硬造。有这种感觉写出来的文章,再经过几次润笔修改,自然是上品。
那么,要写好散文和各类文学作品一样,需要哪些历练和修养?下面分五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体会。
分了几个小题目,供参考,它们是:
经历、阅历、遐历
见识、学识(博识)、卓识
智商、情商、宫商
直笔、曲笔、润笔
心性、悟性、理性
先说说经历、阅历、遐历。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经历从出生开始大抵是由不得自己设定的。或者这个叫命。与生带来的命和一生经历叫运。这样就设计了一生走向,也还是风云不断,经历受到家庭、环境、秉性、机遇的影响,是躲不开的年轮。
但是,有的人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是一种经历;有的人随时体味和分析、总结生活是一种经历。作为文学人,还会将一生得到大量的素材,还包括网上看到的任何素材,记录下来。只需记录那些值得记录的人物性格、环境形态,却不去模仿和抄袭原文。里面的张三、李四,里面的雷雨、朝露之一部分,到时候就会蹦出来和你的人物、故事揉和在一起。这就是生活的赐予,这就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因为,人会老,生活之树永远常青。
文学作品,古今中外,无不是来自生活和对生活的凝练。就是精练的古诗,有的语言华丽,读一下,也无不是对生活的描写,这就是文学创作须臾离不开生活的证明。文艺作品的出现,是人们感于社会生活在头脑中所反映出来的产物。不论大事件或小事情,只要用心,都能写出一篇引人阅读的好文章。
因此,不枉人生,关注经历,用心生活,积累素材,就是文化人的取之不尽的极为丰富的宝库。
只有经历,而且思维狭窄,文字总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一个时候可以喷发,但是总会遇到江郎才尽的时候,也就是有的文学朋友问我的:怎么写不出东西来了?
窃以为,只有加深对于经历的思考、筛选,积累对于世界、社会、人生更广泛的、更深入的阅历,才能改变自己的更快前进步伐!不懂得《文学的根须 枝茎 花果》的关系,写作历程在文学殿堂前踏步不前,上台阶的艰辛可见一斑。
阅历,除了上面说的由自己获得的知识或经验之综合外,更多的是亲身听到的、见到的、读过的和搜集到的点点滴滴——当然,博览群书,兼顾古今中外、文理、艺、商知识也是重要一环——经过了大脑的分析整理、理性辩识,把这些最丰富的源泉时不时地观察、体味、体验、研究、分析,当升华到一个高度的的时候,就达到了有逻辑性和真实性的积累。
再经过取舍,这些原始资料就可能在某一个心悸的时候启动心中潜在的创作欲望。比如我发表在江山的《喝啤酒的老妪》,是二十多年前接触的人物和环境,一直在脑际中盘桓,当年写过的一稿被我自己枪毙了,就事论事,没达到艺术的真实。直到历经了二十几年社会的变迁和后来又多次来往于那个地方,发现那里静止似地停滞毫无变化,才意识到发展中被遗忘的角落和人群需要呐喊,因而成篇。单纯简单的人物就变换出大主题。可谓二十年怀胎,一朝分娩,所以,有了素材的那些阅历,不一定要立即写出来,陈酒总比新酒香。
遐历,狭指游历。我之使用遐历二字,是因为除了旅游之外,在“游历”期间,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所得到的感官镜像和知识,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丰富的内容,有的还具有比经历更加强烈和典型的和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的具体事例,这些就形成了在慢慢游走中得到的素材,聚像于典型性的“这一个”,因此,站得高,钻得深,是不可不历练的过程。
我早年发表过一些游记散文,就是没有艺术的真实和深入推敲,现在翻开几十年前的这类文章,所使用的形容风景名胜词句,用在黄山的,用在泰山也行;游历嬉戏、状物古迹的,用在哪个地方和游人都一样,根本没有体味和描写出“这一个”来,再读后干巴巴的文字没有给自己留下印象,那时因为发表在大报刊上的沾沾自喜全都没了。那时的文章现在看到缺陷,原因就是出门不细琢磨,没有深入挖掘风景古迹埋没的历史痕迹,没有把游历中的人和事融入大环境之中,回来拿笔就写,雷同的地方、大众话语很多,失去了风采。我的《湿漉漉的气息》一文,是我在戈壁上工作三十多年离开之后写出来的,一幕幕在眼前,越离得远了,越感到历史更加厚重,环境气魄的深沉,只有自己才能那样感受。这就是“这一个”。
看起来这是理论,实际上经历、阅历、遐历无时不在制约着我们写作的选材宽窄、立意深浅、人物是否丰满、情节是否合适于主题、细节是否真实细腻,是否使得故事呼之欲出,言情泌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词句出口毫无娇柔装束之态,读起来见者真、知者深。
因此,对于文学创作,那些脱离生活虚幻的、空泛的东西,不是作家应该有的创作手法和追求,让自己和艺术与生活拥抱在一起去创作才是正确道路,因而就有必要在经历、阅历、遐历上下功夫。
办法就是遇到的、听到的,读到的、看到的都可以写点素描,记录在案,以为后用。但是切忌泛泛,要把骨头肉里的基因捡传神的地方简略记载,如我的《【梧桐剧影】都叫这群是老不死(文学小品)》里的人物就是笔记,在我写的长篇里派上了用场。
见识、学识(博识)、卓识。
卓识,作为作家,是必须有的心性和目标。俗话说:天上知一半,地上全都知,形容了人的一生在脑际存储的大数据。卓识,是由见识和博识组合而达到的。我们需要博览群书,需要理解群书,需要使用群书,需要甄别群书;我们需要有计划的、分时期的、按需要的、跟着时代潮流去阅读能得到的一切东西,还包括阅读你所遇到的一切人!
卓识的代表作,我以为是几百年的京剧的脸谱,那就是一篇作家需要研究的无形的文章。脑中有了脸谱的概念,就有点像相面,对于遇到的所有人和看到的照片就有所感触。看啊,一双眼睛,一个脸庞,说明了许多潜藏在那个人物骨子里的性格和道德品质。
比如,有的人和你说话会直视着你,而有的人对你说话和听你说话时,是左右环顾向下晃动,这两类人绝不是同一个层次、同种性格、同类道德、同一样行为……如同《特写:情人节,听童趣少年调侃乱弹》那里解析的。遇到的一切必须有深刻地理解和研究,有了对生活的见识,加上平时对什么都好奇,都去刨根问底,童心不泯,老不自傲,这种心态才能达到博识。见识和博识组合也就生发出了卓识。因此,把周围的人和事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不断刷新,就有了许多典型人物素材,结合生活要素和社会环境特点,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积累的见识、博识、卓识,写出来就生动传神,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的《半仙外传》就有这样的影子。
这就又引出了一个智商、情商、宫商素养的问题。
智商,是一个认真思考和深入历练才能不断革故迎新过程的产物。这个很好办,作为写作的人,只要时时处处把人生邂逅,包括文字的接触,都用文学眼光去积累素材就是了,藏于胸中,随时待用。在《『流年•欣雨文萃』敦煌断想(现代诗)》里,如果只看到了洞窟壁画,除直观的东西其他都没感觉,那就就事写事吧。如果在游历中把胸中积存和所见融合,当时就出现了一种睿智的联想,就会夜不成寐,欣然命笔了。
情商则是一个作家必不可少的秉性。文学,是人学。诗词、小说、散文、戏剧都是从有思维能力的人类生活中派生出来的。情感,多情,是多方面的。情商不单指爱情。包括了对于世界、社会、人和事的喜怒哀愁,包括了情感带来的行为规范……
所以,真正的作家作者应该是多情的,也必然是多情的。多情则善感,善感加善良则必然多忧多愁。大到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小到伤虫痛鸟,恋木惜花。所谓情寄八荒,思接千载,难得有长久的欢乐,片刻的清闲。作家作者之苦、之乐,全在于此。
所以,应该用美学的概念去观察、深入、体会、体味生活。《美,是心的灵性》,只有这样,才能有睿智观察和提炼出好的文章。但是,情商,智商,没用到该用的地方,也不会有好作品连连问世。低俗的文章,就像那些编写荤的俗的段子专业户,智则智也、情亦深也,可惜,没用到该用的地方。
宫商,本来是古代音乐音律的音阶用名,后来代指音乐。我这里借用其音乐感说说散文。好的散文是有笔调的。好的散文语言就像好的台词,可以是世态风俗画,也可以是小夜曲。这就是作者对于音律的悟性:宫商。
著名散文家曹靖华在他的《飞花集(1978年版)》里有这么一段话:“有一位外国作家曾说:‘我们的作品不是写给哑巴的。每句语法上的形式,同时也是音乐上的句子。我们写作,同时我们也想,也听。语调,这就是旋律。旋律不是诗的专有品。旋律,这是散文的基础。每个散文家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不因袭的、音乐的调子。如果一个作家听不到他所写的,那么,读者也就听不见他所写的什么了。读者只听到单调的、飞快的、打字机的嗒嗒声。’”
曹靖华又说:“时无古今,地无内外,其理一也。中国不也有‘掷地作金石声’吗?不但诗讲节奏,散文也该讲这些,讲音调的和谐,下字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令人听来悦耳,读来顺口,不致佶屈聱牙,闻之刺耳,给人以不快之感。如果写散文也能像贾岛做诗那样下功夫,那样推敲,使它有声有色,岂不更好?”
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散文的诗意》中也说:“契科夫和海涅,虽然这两个作家迥然不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创作极其明显地证明了: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
其实,并不是说散文要有合乎音律那样合辙押韵的词语,弄成了散文诗。指的是朗读起来阴阳顿挫朗朗上口,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字里行间很容易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能让人顺顺当当,或者一口气浏览一整段,甚至随心所欲地一下子读完全篇。
为什么?就是因为文章派词遣句有一种潜在的音乐感,断句和标点适于文章的形态,合于阅读说话习惯的的词语和长短句相间,就是既照顾了语法,又给读者以随意的方便。相反,有的人写文章一个逗点可以管上一二十个字而不断句,有的文章造出奇怪的语句和词汇,有的文章口语化过了头,前后语句混搭颠倒,有的人搜肠刮肚地非要使用孤僻词语单字。这些毛病,读者看了一半或只看了几行,就会因为吃力和腻歪落荒而逃了。
这就是做文章不懂得宫商的意味。
我不反对那种简单到都是用煽情的词语和华丽的词汇组建起来的文章,前提就是人家读到你这种抒情式散文的时候能不能达到你写作的意图。因为内涵于生活感受,使读者能产生共鸣,能从中发现一个影子或一片景象,感到随着你的文章在晃动和“过电影”,这样的文章就是高度概括了生活,才达到似无生活而有生活的佳境。
特别带有韵味的文章,大都是抒情散文,《我好想天天看到你》中,没有写生活具体事例,但是从生活里浓缩出的人物,感到读起来就在其中。再加上专注那双眼睛,《心灵之光》,还是会让读者感到栩栩如生。
有的文章,有时不太合于语法,有人说不通。其实,看看上面我引用的著名作家曹靖华那段话合不合语法:“我们写作,同时我们也想,也听。语调,这就是旋律。旋律不是诗的专有品。旋律,这是散文的基础。”其中有点不合语法,但是,这种写法,是不是更具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作品特点?明白了,散文就是可以用不太合于语法的句子,跳跃、单列,达到读起来明白,念起来悦耳的效果。
说到直笔,想打个比喻。
前几天,应友人聚会,几盘凉菜围着中央摆放着的一个拼盘,是卤水拼盘。过去,常出差,吃过的卤水拼盘有潮州味的,也有粤式。既然是拼盘,当然是由好几种食材做成。有的是禽类,如鹅胗、鹅肝、鹅掌、鹅翼。有的是猪或牛身上的内脏和头耳舌之类。一般都加上几片豆腐干、熟鸡鸭蛋。颜色味道也不同。原因是各地各个酒店的卤汤做法不同,因而就会有红、黄、白等颜色和不同的做法与调料。
回来后, 就忽然想起了才吃的卤水拼盘。想想,散文的做法,真有点像做卤水拼盘,准备食材、熬制卤水、加工浸泡、调制改刀,摆好上桌。有了许多材料,又比较琐碎,要想把这些材料做成一道大菜,首先得想好怎样做、成色如何。然后,把这些材料一样一样舖在砧板上,一份份地梳理分切,同时熬制汤料,然后把收拾好的食材泡在汤里面入味,腌制烹饪好了,改刀、上盘,这才能端上桌。色香味俱全!
不论作那种散文,都离不开素材和谋篇、派词遣句。这就是拼盘端上桌前的过程,而且是很艰巨的过程。我想起了我那篇《【散文天地】过海去》的散文。其实,那篇散文的开篇的素材是在四、五十多年间形成的。从小时候到北京北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西北工作天天看到瀚海(戈壁别称),直到改革开放去了海南看到了大海。当然,散散地提到了许多见过的海,可是把他们揉和到一起,是积累了对于大自然、对于各种氛围、以致社会思潮和现象的思考。成篇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思想活跃、社会变动,各种思潮和命运相继上演的年代。比如,里面对于“残渣弄潮儿”翻滚到浪尖的描写,就是在当时出现许多在改革浪头上之人物荡起后下沉,而后沉积又泛起,因此引来了思考和侧击。那些年的“下海”,也就成了隐含在那篇散文里的原意。但都是白描,都是平铺直叙,都是娓娓道来,都是素材的素描,这就是直笔的做法。
曲笔不一定是相对于直笔的方法。曲笔是我们研究和实践散文劳动的手法与技巧之一。
当下,只有素材,只懂得正文学,不精通写作方法,势必出现标语口号或者图解政治的作品,既达不到艺术效果,也苍白无力。做宣传干事新闻记者可以,做文学家不成。所以说,描写面粉不如从馒头入手,但是绝不能从浆糊开始。事物的描写在一个推移、一个跳跃、一个转化、一个飞翔之中,在蒙蔽着真面目,却又在薄纱下能看到原貌,能让人从无字句处读出真谛,从素食中品出肉味来。所以,一篇散文要写好,就要在写之前有散文的心,也就是作意。再相求散文的体,也就是如何把这个散文的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排列和方法。追求的就是细、真、清、准,是从复杂中探求出单纯。
用敏锐的眼力,精准的洞察力,创作出的作品就会是看似平淡,实则是特别的绚烂,而且返璞归真。这样才是一个作者惨淡经营的硕果。素材久经岁月磨练,忽然就有了新的意境、思想、情感,有了耐人寻味的作意,有了结构的精准严密,有了选词的精炼和恰到好处。如同那种把鹅的心肝胗掌全拿上来,有的白煮,有的酱腌,有的卤制,有的糖醋,各是各的味道,各人咂出的味道又不尽相同。好像读《红楼梦》,芸芸众生看到了社会的复杂和无奈,正人君子反倒是读出了淫。到底是什么,曲笔写人生,用一种潜流去吸引读者吧。
社会生活不动声色地融进故事中,闭卷后还会韵味环绕,才更加有文学味道。现在有些文章完全没什么新意,不会用曲笔,炒人家的剩饭自以为得意,我见了就给退稿。曲笔,可以把带有共性的社会生活中的丑恶不必点出事情原貌和来路,是对这种共性、涉及深远、现象广度的事情,来一番旁敲侧击的议论,达到抨击社会丑恶、落伍的目的,也许你读不出来那里面的深意,比如散文《喝啤酒的老妪》也算是。还有杂文《一路拜过去的疑惑》你能读出来么?写文章的妙处就在于此了。有位网友说,是真的懂得了什么是文学性。
润笔,指的是写文章的自我否定,也就是修改的必要。
晋•陆机《文赋》有句:“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一篇作品应该有多少字数,本来没有什么硬性规定,当然,有一位作者写文章都在三千字以上,东拼西凑,自以为大家,这不是为文之道。
文字有精练和啰嗦之分,如果不多次做修改,尤其是砍掉一些文字,就达不到好文章的标准,缺少耐读和顺口的段落。这也是作者要下很大决心的。正像有的人对于自己襁褓中的小孩子越看越好,没什么毛病一样。文章就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在修改,怎么改都不会删掉段落和字句,心痛啊, 越改越长。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写好后不急于发出去,放放,过几天再回头看,发现缺点赶快治好。要学会沉淀,懂得寂寞,耐得住寂寞。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点不假!
因此,经验就是写好的文章,没有能传达自己的作意,不要急于拿出去。无情地删掉一些字句,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一个如何充分而全面、完美地实现作品美学欣赏的问题,这是写文章一个很重要的程序性工作。可惜,很多人没有重视或者干脆省掉了这个步奏。修改的最大好处是面对读者,尤其是字数缩短了,在读者心中,你的文章和读者对于作者本人的欣赏价值却增加了。
所以,现在文章最严重的美学病症就是脸面上的沉积太多、肚子里的油分大涨,影响了观感和阅读快意。因此,我常常对一些朋友说:好文章在最后阶段是改出来的,宁可放几天再回去看看,一定会发现需要改动的地方,有时改动的地方还会很多,有时需要调整结构,甚至自己执行刑罚,把自己的文章枪毙。有了这样的眼光和决心,祝贺你,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修改和枪毙的勇气是《进入文学殿堂的钥匙》,拍砖和文学批评是清醒剂,即使脸红一下,一辈子受用。
心性、悟性、理性
心性,对于文学作者是必须要锤炼的。宋•范开说过,“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明•王鏊说,“作文者须先打扫心地洁净。”
清•沈德潜有句“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心性,当然不能没有良心,简单地说,就是不任意狂恣,不矫诬夺理。狂恣最不好的表现就是随便、放荡、矫姿。
心性,“人若存一毫名利心未净,则文字间必有一份俗。”(清•叩瓴琐语)
那么,文人的心性是什么?心性包括德,包括忍,包括悟,包括舍。都是指的各种执着心。
人的心性方方面面都要得到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上来,这是提高写作功力的关键原因之一。
具体地说,重点就是静下心来,以对生活和历史负责的精神,正正直直、勤勤恳恳、用艺术的笔触,去描写人生。
如果为了多产匆匆写一篇文章,为了精绝去争论一篇文章,为了炫耀去煽情一篇文章,为了个人的好友看重去琢磨一篇文章,这些,都可能葬送自己的文学之路。
我常常收到问询:为什么这篇文章不能加精入绝?
当然,我理解社团的发展需要精绝,但是个人为了自己的文章来问这个问题,似乎就有点静不下心来的浮躁了。
文章够不够绝品自己知道,读者也有留言打抱不平。要有此一时彼一时的心性,不拿那个当饭吃,无所谓。只有这样的心性,才能潜心文学创作,才能达到文学彼岸,才能不断登上文学殿堂的更高的台阶,才能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总之,文学人的心性大概用两个字就代表了:良心。
悟性、理性、 大概无需赘言,大家都懂得的,还可以看看我的《若登天然》消遣消遣。
什么是散文,这是一个古今中外都让人们向往、寻找、喜欢和充满活力的文学样式。散文和诗歌都是在人类开始进化的时候同时产生的最早文体,因为,人们平时说话、调侃、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朴素的散文。但相对于带着鲜明性、凝练性、含蓄性的诗歌,散文的定义似乎就要复杂得多。
散文是一个人的多姿多彩、喜怒哀乐等生活积累和多种体验在一刹那因为一个邂逅而爆发,是不会重复的灵光闪现,最大限度地用心灵去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生命,贴近灵魂,完成任何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创作,都是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灵魂,对生命本质的独特的思考、敬畏和表现。这就是概括的结论。
散文就是散文,就是心的挣扎,就是人的述说,无关其他。
文章评论
醒来迟
这种总结较为艰难,因而更为可贵!倘能系统总结出来,必将有更多的受益者!祝贺你。
黎明河边
老师确实读过很多散文理论文章,并有独特体会,讲得真诚,学习了。希望老师能分成几个小标题,条理清楚一下,整理出来,让大家共享!